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可卻遭嘲諷歧視,一生鬱鬱而終

2021-01-10 思維發掘

搞學術的人,都知道研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數學界,很多理論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加入自身的理解和研究所致,而且,要得到一個正確的理論,必定要經歷眾多的磨難。

以數學為例,學過數學的都知道,兩根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的,他們只能相互平行且無限延伸,但永遠不可能有交匯之處。

可這種說法,卻被早期俄國的一位數學家推翻了,他通過實踐證明:平行線是可以交互的。

這想法可是違背當時大眾主流思想的,很多人認為他的理論是錯誤的,不斷嘲笑他,可事情,卻遠沒有你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這位俄國的數學家,出生於1792年,有極高的數學天賦,他的名字叫羅巴切夫斯基。

羅巴切夫斯基讀書時,成績非常優異,進入了當地的喀山大學,他寫的每一篇文章,思路都很奇特,發表的每一篇文章,觀點都很奇怪,找不出裡面有什麼漏洞或錯誤,但演講時提出的想法,卻讓人為之驚嘆。

就像這個平行線相交的問題,在一次研討會議上,當他把這個想法說給眾人聽時,別人都懷疑羅巴切夫斯基的腦子是不是壞了。

據說,三位數學家看完他的平行線會交叉理論後,表示了否定的態度。但是,他們卻始終不願意寫下書面的否認的意見,畢竟這種為止未知答案,存在風險,一旦否定,這便成了有效的證據;不過,如果巴切夫斯基的這個理論,如果真的被證實,這三位教授的名譽,就會受到影響,所以,那次研討會,並沒有真正有實質性的結果,連會議紀要也被人刪掉了。

羅巴切夫斯基能提出這樣的理論,主要是自己在求證平行理論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個符合邏輯的新型幾何模型,這種模型稱之為「非歐幾裡得幾何學」,後人改稱為「羅氏幾何」。

早先,古代希臘人寫過一本數學著作,叫《歐幾裡得幾何》,很多數學工作者受益匪淺,現代很多數學理論都是在此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直到如今,我們所學的很多平面幾何知識,大都來自歐幾裡得幾何。

不過,歐式幾何中,有5條公式,從第1條到第5條,難度逐步升高,很多數學家都想求證出它們,但難度很大。

羅巴切夫也是其中一員,他求證出了第5條公式不成立後,特別自豪,之後不斷研究,發現這第5條公式和前面4條沒有矛盾的地方,而且他還修改了第5條公式,構成了一個嶄新的幾何體系。可以說,這套體系完全顛覆了歐式幾何理論,後來的學者稱之為「非歐幾何學」。

為此,羅巴切夫斯基將他的所有發現集結成了書,寫成了一篇名為《非歐幾何思想》的文章,他對這個發現感到很滿意,而且期待這個發現能震驚數學界,甚至上升一個裡程碑。

不過,羅巴切夫斯基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尊敬,得到支持,更多的人,對他發起了人身攻擊,奉勸他退出學術界,不要再浪費他人的時間。

可以說,羅巴切夫的命運是悲慘的,他沒換來業界的認同,反而生活卻因此陷入了困頓之中。

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得到人們的鮮花和掌聲,最後鬱鬱而終,享年64歲。

很多專門研究數學的人,為了探索更多的知識,在這條路上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們的鑽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很多人,特別是孩子們的學習。

12年後,一名叫貝特拉米的數學家,證實了羅巴切夫斯基的思想: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

任何科學的驗證,都需要時間和例證,這期間,也許會有各種打擊和挫折,但唯有堅持,才會在時間的沉澱中閃耀出更加寶貴的光芒。

像我國比較有名的「數學聖人」陳景潤,一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兒歌素數的乘積之和》,就把曾經轟動一時的哥巴猜想,推進了一大步。

不過,陳景潤對數學的熱情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除了他超人的勤奮和毅力外,更多的源於他對數學的興趣。

很多時候,孩子學數學的根本或學習的動力,完全不是靠所謂的天賦論,而是靠興趣的使然。

世界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說過,自己當時也覺得數學挺無聊的,但自從看了劉燻宇的數學書時,他即刻便喜歡上了。

劉燻宇,我國傑出的數學教育家,全國各大高校主講教師,對數學有深入的研究,審定過中小學教材,不少數學教科書和讀物都出自他手,被稱為中國數學科普著作的開創者。

劉燻宇一生有不少佳作,最受歡迎的是這套「數學三書」,它把文學、數學相互融合,實現了情景交融。他的書風趣幽默,成了中小學生都選他的書重要作為數學課外書籍和學習寶典,是一套很好的數學啟蒙叢書。

他以文學的方式來呈現數學,讓人讀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比如這段:

難怪楊振寧評價說,劉燻宇是位數學家,擅長寫很多通俗易懂,及有趣的數學文章,看了他的一些文章後,我才明白了什麼是奇偶排列。

著名作家、畫家豐子愷也曾說,自己從未嘗過數學的樂趣,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很遺憾,但與劉燻宇結識後,他發的幾篇文章,我都拜讀,題材趣味新穎,自己不知不覺便被誘進去了。

一本真正的好書,名家不僅喜歡,不少家長也表示,選劉燻宇的書就對了。一本真正的好書,值得大家為之稱道。

每次高考分數出來,學霸和學渣差在哪裡?除了學習方法等因素外,最明顯的,便是數學成績。

學霸的數學,基本上都是滿分。而數學又是其它一切學科的基礎,如果你想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一定改要讓他多閱讀數學書籍、培養數學思維,華羅庚小時候,就喜歡讀數學課外書。

你會不會讀數學書、花多長時間,這是數學水平拉開差距的關鍵點。

如果你還在為孩子學數學不知道選什麼書時,真心推薦你的孩子看看數學三書,如果早點遇到劉燻宇先生,孩子的數學也許不會拖後腿。

有一點得強調給你,孩子的數學成績,不是靠刷題刷出來的,關鍵是要建立數學思維,書好不好,你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看,但是,它帶來的價值是遠超書的價格的,必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數學奇才說平行線能相交,卻受嘲諷鬱鬱而終,去世後被證明是真的
    學過數學的小夥伴都知道,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的,它們只能互相平行並延伸,根本就不會有焦點,但是俄國有一位數學奇才,他的名字叫做羅巴切夫斯基,羅巴切夫斯基用多年的時間研究證明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可是平行線能相交的理論卻違背了當時的大眾的主流數學,不少人都覺得這位奇才的理論是錯誤的,並進行了否定,直到多年之後事情才迎來了反轉。
  • 平行線可相交被證實!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笛福  通過數學課本的學習,我們從小就知道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在幾何學裡還存在著和歐式幾何相矛盾的非歐幾何。  俄國的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發現了非歐幾裡的幾何學,稱平行線可相交。
  • 俄國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相交」,被嘲諷一生,死後12年終被證實
    即使被嘲諷和打壓,也要堅持做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不同尋常」的成績來。 羅巴切夫斯基便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俄羅斯,從小便是一位天才少年,在年僅15歲的時候便考入了喀山大學。1811年,19歲的羅巴切夫斯基獲得了數學物理學雙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擔任教授助理。羅巴切夫斯基一邊從事教學工作,一邊自己做研究。
  • 俄國數學家:平行線可以相交!可至死都沒人信他
    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是「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但在他研究數學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他在研究中發現,我們熟知的「平行線永不相交」理論存在漏洞,就是說平行線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交的。在將研究成果公布之後,迎來的卻是數學界的質疑、嘲諷甚至侮辱,而羅巴切夫斯基一直堅持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 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的數學家,生前受盡嘲諷,死後卻被認可
    羅巴切夫斯基的大膽的猜測還有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的數學家,生前因此受盡嘲諷,死後卻被認可,他就是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羅巴切夫斯基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放到現代,他就是人們口中的天才神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俄羅斯喀山大學之後,羅巴切夫斯基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就拿到了物理數學碩士學位。
  • 俄國數學天才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眾人質疑,去世12年才被證實
    我們所熟悉的油畫家梵谷,生活落魄,英年早逝,生前只賣出一幅畫,卻在去世之後直至今日都成為藝術的代名詞,;作家梭羅經典作品《瓦爾登湖》生前無人願意出版,不被世人所接受,死後才成為不朽經典;就連我國家喻戶曉,至今推崇的孔子也是死後才被稱「聖」的。今天我們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這樣一位,俄國天才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他所提出的「平行線可相交」生前遭到質疑,離世12年後才終於被證實。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亞里斯多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即便是自己的老師,同樣可以勇敢的提出質疑。真理才是引領人類走向進步的光,沒有人可以阻擋這道光射向人世間。不過追求真理的過程卻可能很長,並非所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最初都能為人們所認可。法拉第提出電磁理論的時候,人們知道這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並不對其之後的運用抱有任何的希望,可事實證明法拉利的理論改變了全世界。
  • 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平行線能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在Euclidean space之中,在同一個平面上面的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我們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應該也都學過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之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而我們自己在紙上畫一畫,也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呢?
  • 鬼才數學家:「平行線可以相交」到死沒有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這句話是馬克思說的,他對數學有著崇高的定義。數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帶領著人們破解更多的未解之謎。世界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的有劉徽、祖衝之、沈括等,外國的有歐幾裡得、高斯、畢達哥拉斯等,他們對於數學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促進的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數學中有很多的理論,如「平行線不可相交」,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理論。但俄羅斯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質疑這一理論,稱「平行線可以相交」羅巴切夫斯基所說的「平行線可以相交」和哥白尼所說的「日心說」是一樣的。
  • 他首次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理論,卻慘遭質疑,去世12年後才被證實
    在數學課本上,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平行直線永不相交。這是小學五年級的數學知識,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這個理論成立的前提是只能在曲率為零的平坦空間中討論。
  • 兩條平行線必相交——非歐幾何的創立
    代數、幾何曾是數學的兩大分支,研究數的部分是代數學的範疇,研究形的部分,自然是屬於幾何學的範疇。再要深究,還有聯結形與數且涉及極限的部分,這就是分析學,這三大類是整個數學的核心。代數很好理解,數學,顧名思義,自然與數是息息相關的。
  • 中考數學第一輪複習13,角、相交線與平行線考點梳理
    角、相交線與平行線作為初中幾何的入門課,在每年中考數學中所佔分值為2至10分,主要考察學生基本幾何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主要考點有6個。預計2019年中考數學將側重考察角的相關計算和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我們先來梳理下這課題的主要考點。
  • 七年級數學,寒假教材自學相交線、平行線的訓練專題①重點題都有
    寒假開始了,相交線、平行線的定義和判定學完了,覺得教材簡單的同學,我們來看下面這裡的匯總,希望能夠在你看完教材之後,獨立完成,雖然這個部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真的能夠融會貫通嗎?這是所有小學家長對於小學地認知,然而你錯過了一點,初中可不是學區房就解決了地,無論什麼地方,特別是教改之後,很多牛校都一定會有實驗班,有超火班地存在,這些班的孩子的基本素養,講真,特別牛,所以,哪怕是學習他們把教材就當作一種閒下來地一種範文閱讀,閱讀能力強大地直接一節課,一本書,他基本上可以記住裡面所有的內容。
  • 八年級數學 構造等腰三角形技巧——作平行線
    大家好,這裡是周老師數學課堂,歡迎來到百家號學習!在幾何的學習中,作輔助線是一門必修課,一道題在用盡所有方法,還是不知道怎樣證明時,通過作一條輔助線,就能將題目中一些隱藏條件轉化出來,最後達到解題的目的。
  • 平行線、相交線角的度數學生難計算,教師四種方法幫你過難關
    求角的度數和角之間的關係,是初中數學中常見的出題內容。有些學生,特別是初學幾何題的七年級學生,在做題時常有兩個困惑:1、思考時不知道該用哪些知識。2、能算出角的度數,但寫解題步驟時,不知道從哪兒開始寫。下面我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詳細解讀七年級學生,在思考和求解角的有關問題時該如何做。
  • 《清平樂》徽柔結局: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為喜歡的人鬱鬱而終
    《清平樂》徽柔結局: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為喜歡的人鬱鬱而終文/聽歌打娛根據米蘭Lady小說《孤城閉》改編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原著是以徽柔和懷吉的感情為主線,而在電視劇中將視角聚焦在仁宗的朝堂和後宮,講述了仁宗的一生。
  • 他是納粹黨員,南京大屠殺中拯救了25萬中國人,最後在德國鬱鬱而終
    在回到德國之後,他卻因為納粹黨員的身份飽受人們的歧視,最後鬱鬱而終。他的名字叫約翰·拉貝。但是,面對這些日本兵,拉貝已經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無辜百姓免遭傷害,安全區中的人們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都稱拉貝為「活菩薩」。在這期間,拉貝還一直堅持寫日記,他的日記詳細記錄了日本兵的暴行,而這些文字資料都是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有力證據。1938年2月,拉貝離開南京返回德國,當時有很多南京市民為他送行。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線與角》重點知識梳理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線與角》內容梳理,這一單元主要包括五大塊內容:一、線的認識1、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特點。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不能測量長度,比如,不能說一條直線5釐米;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方無限延長,比如生活中的手電筒發出的光,沒有長度,不能測量;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向兩方或一方延長,有一定的長度。2、點與線之間的關係。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但是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 七年級下學期,平行線常見四種易錯題型分析,早點掌握避免出錯
    我們還介紹了平行線四大拐點模型:「鉛筆」模型、「豬蹄」模型、「臭腳」模型、「骨折」模型,這四類模型的共通點是需要做輔助線,做輔助線的方法比較多,通用的方法為:過拐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本篇內容,我們接著介紹平行線中常見的六種易錯題型,早掌握避免遇到時出錯。
  • 盤點中考數學輔助線的添加方法,幫你輕鬆拿下壓軸題
    一、添輔助線有二種情況:     1、按定義添輔助線:     如證明二直線垂直可延長使它們,相交後證交角為90°;證線段倍半關係可倍線段取中點或半線段加倍;證角的倍半關係也可類似添輔助線。出現角平分線與平行線組合時可延長平行線與角的二邊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線段是個重要的基本圖形:     出現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點添底邊上的中線;出現角平分線與垂線組合時可延長垂線與角的二邊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線段的基本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