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夢見了去世8年的老朋友,白居易寫了這首詩,14個字打動人心

2021-01-16 老張侃詩詞

人生在世離不開的就是生和死。但很奇怪的一點就是,無論生還是死都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的。沒有人經過我們的同意就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也沒有人經過我們的同意就把我們的生命收回去。

人都說這一輩子就是一場旅途,不知道是誰把你扔在了路上,也不知道到最後誰會送你最後一程。對於死去的人來說,談論他的生死已經毫無意義;但對於認識他、見證他而且還活著的人來說,如何表達這種生離死別的情感尤為重要。

有道是「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們能夠看得到90、100歲的老人身體還很硬朗,我們也能看得到年幼的生命已經奄奄一息。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是因為什麼?我們對於這些,也早已經司空見慣,因為我們所關注的,都還是我們身邊的人的生與死。

尤其當一個一同交遊多年的老朋友,多年以前就去世、但是昨夜又出現的你夢境中的時候,難免會讓你發出感慨。這樣的感慨未必用多麼華麗的語言,但是這樣的感慨,卻一定能夠打動人心當中最柔軟的地方。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這首古詩就是白居易的《夢微之》,微之就是元稹。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好朋友,彼此之間即便是遠隔天涯也時常會有書信相通。而存在於他們之間的唱和詩更是多不勝數。但很可惜的是,元稹比他出生晚,卻而且比白居易還要早死了十多年。

寫下這首唐詩的時候,白居易已經六七十歲的老人了。我們還未曾到老年,我們也不敢輕易揣測老年人的心理,尤其是面對周邊相熟的、年紀相仿的人一個個都去世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但這首詩卻可以幫助我們從中窺探一二。

唐詩的一開始交代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就是昨晚夢見兩人又再一次的相見,但對方卻已經是死了八年的老朋友。這種久違的感覺讓白居易在夢中十分高興,可嘆的是早晨醒來之後,卻發現已經淚流滿面,甚至打溼了枕頭。

曾經年輕的時候,兩人在一起放飛自我,吟詩作賦。但此時,兩人各自是什麼樣的境地呢?對於活著的白居易來說,近十年生了三場大病;而對於曾經的好朋友元稹來講,早已經在地下埋葬了八個年頭。

接下來就引出這首詩歌的核心詩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八年的時間,埋葬在土地之中的元稹早已經和這塊泥土融為一體,甚至屍骨都無可找尋。而與之相對應的,詩人六七十歲的年齡,雖然仍然繼續在人世間,但已經是滿頭白髮。

這兩句古詩向來為人所稱道,如此質樸的語言表達出了最為深切的感情。而且他表達的不僅僅是對於朋友的悼念之情,更加地寫出了人生之中生與死之間的大命題:活著的人和死去人之間的深沉的道別。

最後是白居易的詢問。「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這八九年當中,的兒子還有你的女婿也都相繼去世,不知你們在陰間是否已經團聚?

對比這首詩歌當中的其他詩句,這兩句詩歌的意味顯然要淡了很多。那麼白居易為什麼要這麼寫呢?

其實也代表了他心中的一種期盼。他藉助元稹和他的兒子在陰間是否團聚的問語,表達了自己在某年某月黃泉之後也想和昔日好友攜手共遊的願望。

人生的生離死別是一種痛苦的記憶,必將會影響人這一生思考問題、處理事情的方式。而這樣的詩句,出自一個70歲的老人。我們無法輕易的揣測70多歲的老人面對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但通過這首詩歌當中白居易對老朋友的悼念,我們也能看得到,存在於他心中的那一份無可言說的悲涼。

相關焦點

  • 白居易思念弟弟的一首詩,夢見弟弟卻感嘆沒有寫出好詩
    親情令人溫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與燈前細密縫補衣衫的畫面最能撩動人心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就是這般如像鳥兒般比翼雙飛,如同連理樹,相互依存緊靠在一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有朋友在,又何懼天涯海角呢。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那麼珍貴迷人,讓這個世界充滿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親情詩,《夢行簡》寫白居易思念弟弟行簡。
  • 「我想與你喝酒」,白居易僅用20個字,將這句話寫成了千古名篇
    「我想與你喝酒」,白居易僅用20個字,將這句話寫成了千古名篇!俗話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中國是的詩歷史悠久,中國的酒也源淵流長。中國的詩人似乎尤其愛酒,寫下了無數關於酒的膾炙人口的詩句。酒與詩,承載著中國詩人千百年的靈動與情感。還有句話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陶淵明愛酒,留下了不朽的飲酒詩,「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 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秋思唐代:白居易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獸形雲不一,弓勢月初三。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這首詩作於唐代太和六年秋天,當時詩人已經60歲,還在擔任河南尹。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元稹思念對方那是夜不能寐啊,翻來覆去總感覺不踏實,因此便寫了一首詞很達意的肉麻之作,其中一句寫道:「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雲雨,會合……這究竟是思友還是思春?不敢再想像下去了。詩的前注寫道:「是夜宿漢川驛。夢與杓直、樂天同遊曲江,兼入慈恩寺諸院。倏然而寤,則遞乘及階,郵吏已傳呼報曉矣。」元稹說夢到和杓直、樂天二人遊覽了曲江與慈恩院,甚是開心,可惜被亭吏一聲叫喊驚醒,原來他孤零零一人在梁州。天下的事情就沒這麼巧的,白居易當天夜裡也夢到了元稹,也寫下了一首思念的詩。
  •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 | 白居易與元稹
    然而,有人卻認為白居易這是越位言事。之後,又有人誣陷白居易,指責他在母親去世期間寫的一篇《新井賦》,言語浮誇,不合禮制,白居易因此被貶為地方刺史。與白居易不合的中書舍人王涯又趁機進言說,白居易沒有能力治理一郡,不適合擔任地方一把手,朝廷又追貶白居易為江州司馬。
  • 很適合下雪時讀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每到下雪的冬天,我都會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這首詩名為《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白居易模仿白鵝寫了首詩送給仙鶴,看似風趣幽默,讀完卻讓人想哭
    當然,這是他作品中最為成功的兩首,他也有其它的作品,有這樣的一首詩,他利用白鵝的口吻,給天上的仙鶴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鵝贈鶴》。在這首詩裡面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恨與累,其實了解了白居易的一生之後,對他的這種感情就會深有體會,他的一生屢次遭到貶謫,內心的痛苦與寂寞無處傾訴,於是就寫進了他的詩裡面,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詩,所以成就了他在歷史上「詩王」的地位。
  • 白居易夢見亡去故友,醒來寫詩一首,沒有一句寫思念,卻盡顯痛楚
    他們是科舉考試時同年同科的學子,志趣相投,互相將對方看作生命中唯一的知己。可是,兩個人如此交往沒過多久,詩人元慎便因病去世。白居易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元慎已經去世足足八年了。我們並沒有在史書中見到在元慎去世當時,得知好友去世的白居易是怎樣一種撕心裂肺,但是這九年後的一首悼念詩,今天我們讀起來依舊感動得熱淚盈眶。
  • 這首詩傳到皇宮,皇帝讀了立馬下旨,白居易卻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
    讀著讀著,這老頭笑著又開口了:「能寫出這樣的詩,在長安居住應該不難,還是比較容易的。」於是,第二年,白居易高中進士得了個第二名,第一名是元稹,後來這二人齊名,被稱之為元白。二人交情過密,深厚友誼持續了一生。晚年,白居易致仕(退休)住在洛陽,他跟顧況一樣重才惜才,提攜新人。遺憾的是,朝廷根本就不聽他的意見,這讓他很苦悶。
  • 蘇軾寫12字讀出28字詩,有人比他更牛,只從一方絲帕讀出28字詩
    據傳宋神宗時,遼國有一使者來京,據說他精通詩詞,常常以能賦詩自誇,因此不把蘇軾放在眼裡,甚至要與蘇軾比試詩詞。蘇軾面對如此跳梁小丑,輕蔑一笑說:「寫詩簡單。我這裡有一首詩,你先把它讀出來,我們再來比寫詩。」說罷揮筆寫了十二個字(如下圖)。
  • 白居易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把少女的嬌羞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採蓮曲》,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留下的一首寫採蓮的經典名篇。它寫於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期間,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白居易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是描寫了一位採蓮少女見到情郎後嬌羞的情態。雖然說把人物心理狀態描摹的生動而傳神並不容易,但是白居易這首詩無疑是做到了,尤其是後兩句通過少女動作而展開的細節描寫,使得整首詩熠熠生輝。
  • 白居易這首詩同樣飽含哲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那麼白居易的詩歌之所以會如此受歡迎,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詩作,寫得簡練,明了,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這也正是他詩作的一大特點,他的詩不像其他的一些詩人,喜歡堆砌典故,以及使用一些生僻的字,從而令詩作晦澀難懂;所以白居易的詩作是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他的詩作即使是一個小學生,讀了之後,也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 霹靂布袋戲打動人心的8首詩號,知道4首的,是道友無疑了
    而霹靂布袋戲的詩號一直是一個特色,文採飛揚,底蘊深厚,很容易打動道友們的心。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霹靂布袋戲打動人心的8首詩號,知道4首的,是道友無疑了。第1首:不喜輕裘,布衣芒履,任春與秋。旁人笑我生涯拙,塵寰碌碌,畢竟何求。誰知道,無為快樂,不羨王侯!這是衝隱無為的詩號。古代有很多人傲視王侯,比如李白就曾經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白居易最孤獨的一首詩,一個人在孤獨的冬夜想念故鄉,道盡了相思
    白居易的一生也是時常漂泊不定,這種漂泊的生活,也讓他嘗盡了孤獨,公元804年(貞元二十年),當時年僅三十三歲的白居易,一個人夜宿於邯鄲驛館中,此時正值年關臨近,民間很熱鬧,人們都穿上新衣慶祝,年味很濃,可是白居易卻是一個人,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在邯鄲驛館孤身一個,這讓他思念起了故鄉,於是有感而發
  • 白居易韻味無窮的2首詠荷名作,一首寫美女,一首寫小孩兒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總是能用最簡單的語言,營造出貼切的意境,所以深受後人的喜愛。白居易寫過一些描寫蓮花的詩作,但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首,都非常值得玩味,一首是《採蓮曲》,寫採蓮少女的俏皮美麗,詩曰: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 白居易很樸素的一首詩,寫冬至夜思念家人,寫盡了遊子漂泊的心酸
    而我們的詩人白居易,此時卻只能寄居在邯鄲的一個驛站當中,其中離情,實在不忍卒讀。《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這首詩通過冬至夜作者在邯鄲驛站的所思所想,表達了他對親人的思念和家鄉的懷念,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遊子漂泊在外的心酸之情。中國古代的冬至這一天,往往象徵著全家團圓。
  • 白居易這首悼亡詩是寫給誰的?
    從杜甫的《夢李白》就可以看出他對李白的崇拜,李白也寫過《送孟浩然之廣陵》之類的詩,贈予朋友送別。那麼唐代詩人的朋友圈是個什麼畫風呢?下面的圖畫出了一些我們熟悉的詩人和他們複雜的親戚/情感/友情關係。唐代詩人朋友圈畫風總結在這些複雜的彎彎繞裡,有一個迷之關係格外引人注目,就是白居易和元稹,這兩個人之間沒有寫知音,也沒有寫朋友,而是用了個很現代的詞:好基友,附贈愛心一枚。為什麼要這樣形容這兩位的關係呢?古代詩人關係好的也不在少數,為什麼其他人之間是知音,到了白居易元稹這兒就升華到了社會主義兄弟情呢?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選入中學課本
    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品讀白居易和他的詩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曾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一生著作頗豐,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01少年詩人唐代宗大曆七年,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的一個中小官僚家庭。
  • 這首《廬山瀑布》,白居易說直追李白,蘇軾評為惡詩,您怎麼看?
    廬山開先瀑布徐凝這首詩的第一個推崇者是白居易,白居易認為徐凝這首詩,不可超越,比肩李白。有人認可白居易的看法,說李白的詩和徐凝的詩,都是不朽之作,「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廬山三疊泉瀑布蘇軾這首詩的題目是說,徐凝這首詩寫得凡俗淺陋,有人偽造白居易的話稱讚徐凝的詩,白居易的風格雖然很淺俗,但也不至於推崇徐凝更淺俗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