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頭一個把縣政府告上法庭這個溫州人的故事現在要拍電影了

2020-11-30 杭州日報

  記 者 葛 輝

  

  本報訊 「當年那場官司使我和包鄭照後來成了朋友,我至今欽佩包鄭照在當時的勇氣和膽識:能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農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這是那場官司最大的意義。」

  多年後接受浙江某媒體採訪時,當年的蒼南縣縣長黃德餘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在中國首例「民告官」案中,他力排眾議站在了被告席上。

  而原告,則是因為拆遷不服上訴的蒼南縣舥艚鎮農民包鄭照。

  如今,這個故事要搬上電影屏幕了,暫時名為《家在東魁河畔》。拍攝地點就選擇在蒼南,其中的主要角色,也都由溫州本土演員出演。

  「故事反映了社會主義法制進程,也反映了『民』與『官』的關係。」影片的編劇倪維行說。

  當年的民告官是怎麼回事?

  這個舉動,在小城裡掀起軒然大波

  1988年8月25日,全國各地的記者突然蜂擁而至,擠進了被改造成法院模樣的蒼南電影院。

  這一天,中國首例農民告政府案開庭。在日後的很多關於中國法治進步的新聞或論文中,都一再地提及蒼南靈溪和1988年的這一天。

  其實,那本是一件在當時的鄉鎮時常發生的房屋糾紛。

  1985年,包鄭照在舥艚鎮東面的河灘上造了三間三層樓房,並辦理了產權登記。之後,縣政府認為,包的房屋非法侵佔了河道,妨礙抗洪防汛工作,於1988年強行拆除。生性倔強的包鄭照一紙訴狀,將縣政府推上被告席,請求賠償損失。

  「農民告了縣太爺!」當時他的這個舉動,在鎮裡乃至縣裡,都掀起了軒然大波。1988年8月,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包鄭照的訴訟請求。

  包鄭照不服,提起上訴,浙江省高級法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這場沸沸揚揚的「民告官」官司,促進了我國的立法工作。1989年,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行政訴訟法》。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行政複議法》。包鄭照的故事,也被寫進了有關法律教科書裡。

  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

  社會主義法制進程的重要裡程碑

  這起20年前轟動一時的案子,被搬上銀幕,緣於一個偶然的機會。

  前不久,北京一家電影公司打算在溫州拍電影,溫州電視臺的編劇倪維行向他們報了包鄭照「民告官」的選題。因為題材剛好符合建設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主題,電影公司立即拍板,決定3月份在溫州開拍。

  「雖然現在看來已經不算稀奇了。可在當時,農民告縣長還真是件天大的事。」蒼南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說,20年來,這個案子在人們記憶裡慢慢淡化,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民的法治意識一步步增強,碰到糾紛,通過法律渠道來解決,已經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在舥艚鎮政府工作的小陳,曾經在法律教科書上學到過這個案子,印象非常深刻。「我想仔細看看這部電影,了解一下它為什麼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而這部電影,要表現的正是這一點。倪維行透露說,電影的整個故事以這個案子為核心,主要表現一個農民、一個家庭在社會主義法制進程中的命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與官的關係。「讓大家看看,在改革開放年代,中國農民如何逐步衝破傳統觀念的思想藩籬,在民主和法制的意識上不斷覺醒。」

  東魁河畔就在舥艚鎮,劇組也將所有場景都安排在蒼南拍攝,除了主要的幾個演員,村民、有關部門、法院工作人員等,都由溫州的演員自己來演,這將讓溫州人感到非常的親切與真實。

  如同一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水面

  這段經歷,成了人們傳誦的小城故事

  「包鄭照那年已經60多歲了,鬍子花白,乾瘦乾瘦的。開庭時,他一直埋著頭,抱著一個用竹子做成的水煙筒,不停地吸。」這一幕,原蒼南縣縣長黃德餘印象非常深刻。

  這樣真實寶貴的細節,也將搬進電影。而作為電影劇本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原型,黃德餘更是仔細讀過劇本,也參加了劇情研討會。這部電影,也將從老縣長的回憶開始,退休的他偶爾翻開了相冊,看到了自己和包老漢的黑白照片。

  黃德餘說,當年,為了要不要出面應對這個官司,縣裡還開了好幾次會。最後,他還是懷著複雜的心情,站到被告席上。

  同樣懷著複雜心情的,還有包鄭照的兒子包松村。當時包鄭照這個「石破天驚」的舉動,可以說是他一手促成的。看了劇本之後,他回憶說其實那時沒那麼多想法,只是覺得這條路子走不通,就試試另外的方法,把縣政府給告了,只要法院立案了,就是勝利。

  「官司輸了,我們很傷心。但我們對縣長,又恨不起來。」包松村說,他們一家最難忘的是,休庭的時候,黃德餘走了過來,朝父親伸出了手。父親遲疑了一下,握住了。他還記得,當時縣長說,不管官司最後怎麼判,你們都是蒼南的公民,以後有什麼困難,照樣可以到縣裡來找我們!

  這擲地有聲的一席話,迅速被參加旁聽的人傳開了。在小城人們的口中,黃德餘以及他所代表的縣政府,多了一份可敬和親善。包鄭照和他的家人,則成了鎮裡、縣裡的明星人物,大家好奇、同情之餘,更是懷有了一份敬佩之情。

  老人臨終前教育子孫更好地學法守法

  官司輸了,但我還是很滿足

  2002年,包鄭照去世,享年74歲。老人臨終前,說了這樣一番話:當年我這樁官司是輸了,但能在社會上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還跟縣長成了朋友,我很滿足。今後,你們一定要更好地學法、守法。

  包松村還說,多年來,父親一直念叨著,感謝黨和政府給了他「說法」的機會,要求孩子們多學習法律知識。包松村女兒高中畢業時,就選擇報考了法律系。她說,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同學會時不時談論她那位勇敢的農民爺爺,她很是自豪。

  包松村還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包訴訟」,也是為了紀念這個官司。

  黃德餘比包松村年長一些,直到現在兩家還有來往。包松村說,近20年來,他感悟了很多,用一句話說就是:民當好自己的民,官做好自己的官,就是和諧社會了。

相關焦點

  • 這部電影就是要告訴大家
    記 者 葛 輝    本報訊 準備了一年半後,反映我國第一起民告官案件的電影《家在東魁河畔》,昨天下午在蒼南舥艚鎮開機。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的。長期生活在東魁河畔的普通農民包鄭照,1988年因為自家房屋影響河道防汛,被政府強行爆破,一紙訴狀將縣政府推上了被告席,請求賠償損失。
  • 中國首例民告官案拍成電影
    溫州網訊 1988年,蒼南縣一夜成名,舥艚鎮農民包鄭照因不服蒼南縣政府強行拆除其房屋的行為,把縣長告上了法庭。當年8月25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法制日報社等26家新聞單位的近50名記者齊聚當時的「蒼南電影院」,被喻為新中國首例「民告官」案在此公開審理。
  • 全國首例「農民告縣長」電影在蒼南開機
    全國首例「農民告縣長」電影在蒼南開機www.zjol.com.cn 2007年06月25日 22:03:43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蒼南縣委書記章方璋宣布正式開機  浙江在線6月25日訊(記者陳振旭 張炳鉤):今天下午,由中國電影集團
  • 電影公司將16名網友告上法庭 理由是做種傳播盜版資源
    正版和盜版這場貓鼠遊戲恐怕要持續很長的時間。據外媒報導,日前在夏威夷,電影公司一口氣將16名網友告上法庭,理由是做種傳播盜版資源。然... 正版和盜版這場貓鼠遊戲恐怕要持續很長的時間。據外媒報導,日前在夏威夷,電影公司一口氣將16名網友告上法庭,理由是做種傳播盜版資源。
  • 全國首例民告官第一案! 包鄭照一家訴蒼南縣人民政府強制拆除案
    他又為何要與老人握手?這照片背後,又承載著怎樣厚重的故事?「濃墨重彩」的「民告官」第一案 【包鄭照一家訴蒼南縣人民政府強制拆除案】被強拆:是同歸於盡還是同上法庭?於是,包鄭照一家以縣政府侵犯其合法財產權益為由,將縣政府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各類損失總計13012元。依照1982年頒布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雖然行政案件受理範圍很窄,且立的是民事案號,採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但標誌著行政訴訟制度在新中國的初步建立。
  • 濃墨重彩的「民告官」第一案——包鄭照一家訴蒼南縣人民政府強制...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法院的工作成績,講好法治故事,弘揚法治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開展了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優秀作品評選。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評選,評出重大案件、司法人物、司法改革、司法故事四類共42篇優秀作品,現以發布,敬請關注。被強拆:是同歸於盡還是同上法庭?
  • 12歲孩子將父母告上法庭,有人看完這部電影哭掉一整袋紙巾!
    12歲的孩子將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父母給予了自己生命,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最後法院判定這對父母從此再也沒有生育的權利。換做以前,我絕對不會相信會有這樣的故事,因為我相信這世間最彌足珍貴的是親情。但是,當我看了電影《何以為家》之後,最終相信了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如此荒誕至極的事情。
  • 公元1510年,法國農民將老鼠告上法庭,法官:必須給老鼠指派律師
    在中世紀的歐洲,曾發生過許多讓現代人感覺十分荒誕的故事,比如在十一世紀至十六世紀的這段時間裡,歐洲的法庭上出現了許多和動物有關的案件。在那段時間裡,許多動物都受到了歐洲人的審判,並且有動物在審判結束後被送上絞刑架。在歐洲的史書上,曾記載過許多關於「動物審判」有關的資料。
  • 打假人王海凌晨再發聲:要把羅永浩告上法庭
    12月15日凌晨1時46分,資深打假人王海再度微博發文,就此前質疑羅永浩直播推薦的鄧特艾克(DentylActive)漱口水涉嫌虛假宣傳一事表示,將會把羅永浩以及品牌方一同告上法庭。王海在微博中表示,羅永浩擅長的領域是英語教學和脫口秀,選品方面出現問題是在所難免的,所以他已經舉報,並且要將羅永浩以及品牌方告上法庭。不過,網友似乎並不買單,被頂到前排的網友評論大多對王海此次的打假提出質疑:說服力不夠,首先你得證明人家是假貨,即便人家要破產,人家賣的也不是假貨。
  • 張鐵林賠私生女18年撫養費 又被私生子告上法庭
    在2015年6月初,張鐵林就被曝在國內有一個年紀十五六歲的私生女,還被拍到他帶私生女做「親子鑑定」的照片;接著,又有爆料稱他還有一個私生子,生母姓訾。疑似張鐵林私生子去年12月,女兒張某將生父張鐵林告上了法庭。
  • 肖戰工作室踢鐵板了,被素人告上法庭,如今即將開庭,快來圍觀
    肖戰工作室踢鐵板了,被素人告上法庭,如今即將開庭,快來圍觀這年頭在娛樂圈裡因網友發言被告上法庭的也不少,最多的就是明星告那些娛樂媒體,不過素人告明星卻沒有
  • "農民告縣長" 電影<家在東魁河畔>溫州開拍
    新華網溫州6月26日專電(記者沈錫權)電影《家在東魁河畔》25日在浙江溫州蒼南開拍。  1988年,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當時轟動全國的「農民告縣長」案:蒼南縣舥艚鎮農民包鄭照因不服蒼南縣政府強行拆除其房屋的行為,起訴縣政府。當時的蒼南縣縣長黃德餘力排眾議,代表蒼南縣政府出庭應訴。
  • 靜寧:30年月工資僅224元 10獸醫將政府告上法庭(圖)
    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吳榮峰等人將靜寧縣畜牧獸醫局和當地政府告上了法庭。  農村基層獸醫站入不敷出  1月14日,靜寧縣雷大鄉獸醫站,49歲的獸醫王和平在獸醫站呆了一天也沒有等到一筆生意上門。沒有人請他給牲畜看病,也沒有人到獸醫站前來購買獸藥。  「我的工資來自獸醫站的收入,獸醫站的收入來源有兩個:給牲畜看病的診療費和出售獸藥的利潤。
  • 蛋蛋解說被虎牙告上法庭?疑似違約要賠償一千萬,直播前途堪憂
    但是最近蛋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十分鐘內容的視頻,大概是講蛋蛋之前受到虎牙直播的邀請,以年薪四百萬要籤約虎牙。虎牙也承諾在蛋蛋第一次在虎牙直播下播之後就先給他四十萬的定金,但是蛋蛋在第一次直播之後並沒有收到定金。蛋蛋也是一直在向虎牙問要錢,但是虎牙拖了差不多半個月也是沒給,然後蛋蛋就去鬥魚去直播了。
  • 林志穎ps照被廈門攝影師告上法庭 索賠110萬元
    林志穎ps照被廈門攝影師告上法庭,索賠110萬元,朱慶福接受導報專訪表示,無法接受民族氣節作品被娛樂化,索賠110萬不是為了錢。林志穎微博聲明:PS照系轉發,承認錯誤,期望得到諒解。那就是臺灣明星林志穎因為4年前發布的一張PS圖片,被圖片的原創作者——廈門攝影師朱慶福告上法庭,索賠110萬元。  去年年底,朱慶福將訴訟材料遞交至法院。經過數月訴前調解,目前已正式立案,但尚未安排開庭時間。  上周四,林志穎在新浪微博發布了案件聲明。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專訪時,朱慶福直言,「該聲明看起來更像是一場危機公關」。
  • 溫州冷知識——今天,我們都是溫州人3
    作者:雙樹園我是蒼南人,出生在一個有著好聽名字的小鎮-金鄉,古代的時候叫金鄉衛,沒錯了,從名字上你就可以猜到,這個鎮建於明朝,歷史不是特別特別悠久但是也不短,600多年我自己覺的還可以了哈,我這個鎮使用的語言,叫作金鄉話,啥?一個鎮也敢給方言冠名?難道這方言不是周圍地區都通用的麼?啥臉那麼大敢獨自叫一種方言?
  • 女兒才過世,上海八旬老太就被外孫女告上法庭,不顧念親情?
    最近在上海有一80歲高齡的老人,在應該安享晚年之際,卻被親外孫女告上法庭...被外孫女告上法庭?都是因為房子惹的禍...家住靜安區的吉阿婆80多歲了,在自家動遷安置房中已經住了20多年。誰曾想前不久,卻因為這套房子,被一手帶大的外孫女告上了法庭。
  • 把鴨鵝告上法庭?與動物和平共處 人類還需學習……
    不滿鴨鵝「噪音」大 法國一養殖戶被鄰居告上法庭  報導稱,在法國西南部城市比亞裡茨以北的鄉下小鎮蘇斯通,67歲的杜什在家後院養了50多隻鴨子和鵝,結果被新搬來的鄰居一狀告到法院。  不過,當地人大部分都支持杜什,他們的家也都有飼養家禽,並指這是朗德省的傳統。
  • 改革開放30年:法律逐漸支持民告官(圖)
    新華社特供本報圖片一位法學專家在評價行政訴訟法時這樣表述:過去公安局抓錯了人,被放回來時你還得感謝他;現在你不但不用感謝他,還可以告他。從「民不告官」的古訓中抽身而出,行政立法以顛覆者的姿態,努力言說著「平等」二字的要義。當一介草民與公權力對簿公堂時,一個真正的法治社會正漸行漸近。
  • 蘋果公司因iPhone 6 觸屏失靈被用戶告上法庭
    原標題:蘋果公司因iPhone 6 觸屏失靈被用戶告上法庭   據英國路透社8月29日報導,日前,有用戶起訴蘋果公司,稱iPhone 6和iPhone 6 Plus 手機因為設計缺陷,手機屏幕觸摸失靈導致手機無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