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小話癆」?是處於「語言爆發期」,父母有方法輕鬆把握住

2021-01-08 小鹿的媽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日在跟嫂子聊天的時候,聽到嫂子一直在吐槽,小侄女最近總是不停的說話,變成了一個小話癆,就是特別愛說話,對任何人都能說得沒完沒了,雖然很多時候說的是廢話,或者人家不予理睬,但她總是說得津津樂道。這樣嫂子覺得自己生了個小話癆,也擔心小侄女以後的成長。

其實,在每個人的發展成長過程中,都大多會出現"話癆"這一情況,這個情況是很常見的,這個情況的出現,意味著你的孩子正步入了"語言爆發期",而作為父母,就要把握一定的方式,讓孩子在語言爆發期學得更好更精。

一、什麼是"語言爆發期"

語言爆發期是對於一個小朋友來說的,她們從一開始的牙牙學語,到能完整的說出一個字一段話,到最後能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階段,其實都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

那如何判斷孩子進入到了語言爆發期呢?

1. 胡亂用詞

小侄女今年4歲了,有一天,她媽媽叫了小朋友的爸爸,叫做老公,小朋友聽著了,從那以後,一直叫著她爸爸,叫為老公。嫂子跟小侄女說過很多次這個稱呼的含義,並且在過後也糾正了小侄女的做法,但還是小侄女還是無動於衷。在她的觀點裡,就是你可以說,我也可以說。這個情況延續了大半年的時間,直到小侄女去上了幼兒園才有所改觀。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也不知道是哪裡學來的詞彙,看到一個愛心的表情包,居然是脫口而出,"姑姑,你的心在滴血嗎?"

這個階段,孩子胡亂用詞的現狀很明顯,孩子也很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雖然作為父母會覺得這個很無聊,甚至很煩,但這就是孩子語言爆發期的表現。

2. 重複說一件事情

3歲的寶寶已經可以用基本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但同時她們也很喜歡重複她們聽過的話,無論對誰,她都會說,她都會拿來重複。而對於句子所表達的內容,他並不關心。

最近抖音可謂是風靡全球,小孩子也很喜歡拿手機刷抖音。在一條抖音中小侄女學到了"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還沒有女朋友",從那之後她無論對誰,都會重複的說這句"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還沒有女朋友"。

二、為什麼"語言爆發期"很重要

1.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小孩子從什麼都不懂,不會表達,到最後能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這樣的語言爆發期對孩子來說也是自信心增長的階段。

孩子說出來的話,得到了重視,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用處的,在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也是因為能表達自己的感受而自信心倍增的。

所以說,在孩子成為"小話癆"的語言爆發期,孩子也在樹立其自信心。

2. 鍛鍊孩子的口才

孩子在這個階段,說的話可能是沒有架構,沒有條理的,但是這個階段卻是培養孩子演講口才很重要的環節。

話癆模式的開啟,其實是孩子學習並積累新詞語的重要途徑,語言賦予孩子表達自己內心感受、需要和欲望的能力。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就理應讓孩子在這一階段多多積累,不要覺得煩躁,而是要更加耐心用心的去與孩子對話,與孩子一同思考。讓孩子養成更好的表達能力。

三、 怎麼把握孩子的"語言爆發期

既然語言爆發期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那麼作為一個父母同樣也很想知道,如何才能把握孩子的語言爆發期,讓孩子成長的更好,也讓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得到更好的鍛鍊吧。

1. 規範用語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詞語的理解很陌生,而作為父母,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規範用語,切勿說一些兒化或者粗話,孩子說錯之後,父母可以重複正確的表達,讓孩子有更深刻的印象。以免後期孩子因為用語不當,需要重新學習,即耗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精力。

2. 做一個忠實的聽眾

此時的孩子很需要有人去傾聽她的講話,而父母就是他們最好的聽眾,雖然可能小孩子說得沒有什麼條理性,但是作為父母還是要仔細的去傾聽,孩子的許多想法和思考,都是在這個階段逐步形成的。

切記,一定不要因為嫌棄孩子囉嗦而說她很煩或者讓她閉嘴這樣的話語,這會導致孩子以後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的。

3. 陪孩子閱讀,畫畫

孩子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作為父母,我們沒必要馬上的告訴他們答案,而應該是跟他們一起閱讀,一起尋到答案,問他們自己的思考答案,再跟孩子說你的想法。沒有對錯,只有親子之間的表達。

同時,你還可以在陪孩子畫畫的同時,引導孩子這幅畫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讓孩子自己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滿足孩子說話的同時,又給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個小臺階。

4. 父母要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孩子所學的都是從父母那裡潛移默化得來的。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做出正確的榜樣作用。

A. 說話不囉嗦,有重點

父母說話不囉嗦,有重點,孩子也能從中得到啟發,在平時的說話中,更加注重自己的用語。

B. 平時說好,不急燥,不打斷他人所說

孩子們出現了愛打斷大人對話的毛病,一定要及時幫他糾正。讓他尊重別人的對話。這一點需要父母平時也能做到尊重孩子說話,不輕易地打斷孩子說話,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說話習慣。

孩子的成長受父母的影響很大,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先做好自己,養成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孩子成長階段變成一個小話癆,不要緊,重要的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把握好招,讓孩子在這個期間成為表達能力更好,自信心更強的人。

我是刺蝟奶爸,也是3歲寶寶的奶爸,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家裡有個「小話癆」別嫌棄,把握好語言爆發期,3招提升孩子口才
    二、孩子突然變成「話癆」,說明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到了其實,家長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2~4歲的孩子,總是有著說不盡的話,簡直就像是一個話癆一般。但是,家長為此感到厭煩的同時,也需要了解到,孩子2~4歲的階段,正是他們的語言爆發期。
  • 孩子變成「小話癆」,別嫌煩,抓住語言爆發期,收穫一個小演講家
    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變成了小話癆,有時他們才剛剛會說幾句話,但這並不妨礙孩子們反覆說;娃們也愛模仿,有個階段特別愛學話,不經意間就把大人的話給複述了一遍;孩子還特別愛自言自語,即使全世界都不理他,他也不會感到孤單寂寞冷,自己就能說一段誰也聽不懂的單口相聲。孩子為什麼會變成「小話癆」呢?
  • 「話嘮」小孩指揮消防員被親爸懟:這3招把握孩子的語言爆發期!
    親愛的孩子們,但是大人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理解孩子為什麼總是問那麼多為什麼,為什麼總是說那麼多話。說得多了,重複了,還超會模仿!小孩怎麼突然變得嘮叨起來?結果發現孩子們的語言爆發期在作祟啊!曾在國內進行過一次關於1-6歲兒童語言發展基本規律的調查,數據顯示,兒童會通過模仿來擴大詞彙量,特別是2歲以後,兒童的典型詞彙量會增加,衍生出更豐富的意義,如2歲左右,各種顏色的發光物體被統稱為光,之後又會出現陽光,時間等等。這也是2-3歲兒童語言發展達到頂峰的原因,有人稱這段時間為兒童語言爆發期,也有人稱這段時間為父母發現孩子說話變得很神奇的時期。這個階段小孩特別愛說話!
  • 孩子是個「小話癆」,家長可別嫌煩,學會正確引導將來孩子更聰明
    文丨飯飯媽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說會道,但是家長要知道,有的時候如果孩子的話太多,可能就會變成一個小話癆,這樣是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嫌棄,所以,很多家長其實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話癆。那麼孩子變成一個小話癆這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壞呢?各位家長是真的清楚嗎?
  • 孩子2歲後,變成隨時爆發的「活火山」?是因為兩個關鍵期的碰撞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兩歲前後正是孩子自主意識爆發期和語言爆發期出現的階段。但如果家長沒把握好語言爆發期推動孩子語言學習,導致自主意識超前爆發,那麼就會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2歲的孩子哼哼唧唧,抱也不管用怎麼辦?娃娃到了兩歲前後,活脫脫像一個隨時會爆發的活火山。
  • 父母語言暴力為什麼會造成孩子腦損傷?
    其中有一點小編印象深刻,父母的語言暴力會造成孩子的腦損傷,長期遭受壓力,孩子求知、判斷、推理的區域,就會逐漸地縮小,而大腦中處理威脅、壓力的部分,就會逐漸變大,最終導致慘痛的悲劇發生。文章較長,共4883字,估計需要15分鐘左右,請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定耐心看完。
  • 讓「沉默小子」變成「小話癆」
    怎樣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是一門值得每位父母用心學習的學問,因為溝通得好能夠有效改善親子關係;溝通的不好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會讓孩子變得沉默。在許多家庭中,父母始終是高高在上,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很少放下身份來與孩子對話。單向的教育孩子,孩子只有服從家長的命令,根本沒有表達自己的權利。而實際上,有效的溝通是雙向的,而且必須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礎上。
  • 一周歲以內的嬰兒,將有6個猛漲期,新手爸媽要把握住機會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也有一個「激增期」。新手父母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些激增期,可以讓寶寶更好的發育成長,長肉。一歲以下的嬰兒將有六個「激增期」一歲以內,是寶寶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然而,在這一年裡,嬰兒的生長發育並不「均勻」。父母最清楚的是,嬰兒出生後大約一周,體重可能會下降而不是上升。
  • 3歲孩子不聽管教?說明「執拗敏感期」到了,父母應接納孩子情緒
    這種行為在媽媽和爸爸眼裡顯然是很幼稚的行為,但事實反映了孩子內心的情感變化。「執拗敏感期」是任何人都可能經歷的事情,只是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讓父母感到厭煩。二、「執拗敏感期」的孩子有什麼明顯的特質?提到打針,在很多人的心裡可以說是童年的噩夢,每次帶孩子打針的時候父母都會遇到的棘手的課題。有個新聞案例就是如此:有一天劉女士在上班的路上發現一個三歲的女孩自己在路上騎自行車,她覺得很好奇:這麼小的孩子父母怎麼能讓孩子獨自上路呢?
  • 孩子怕黑又怕鬼,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是什麼?父母應該從根源抓起
    要想解決小寶寶的怕黑和怕鬼的情況,就要明白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從而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心理。5歲「小男子漢」離不開媽媽,一關燈立馬變身「帕瓦羅蒂」小孫有一個5歲的兒子,這兩天小孫發現孩子的表現有點奇怪。先是晚上害怕去上廁所,哪怕廁所僅僅離著臥室很近的距離,孩子也會讓小孫陪著一起去,就連半夜上廁所,寶寶也會搖醒小孫,讓媽媽陪著。
  • 一緊張就變話癆!高進走後王源碎碎念《都挺好》臺詞,連誇倪大紅
    但是別看在舞臺上唱歌的王源那麼的輕鬆美好,但其實在上場前王源非常緊張。因為他很不確定自己可以贏過前輩高進,在他看來,高進的音樂很優秀,所以這一次很可能是他在唱作人舞臺上的最後一首歌。所以在上場前可謂是王源坐立不安吶!而且王源每次一緊張就會有一個小習慣,這一次更逗!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是話癆、長大後就沉默寡言?這份信任危機要知道
    文/爸媽快來看在教育孩子裡,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們小的時候總是有著嘰嘰喳喳的話癆一面,不知道為什麼孩子一長大,他們的話變得越來越少,甚至一整天都可能會沉默寡言,在這份沉默寡言裡憂心的不僅僅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還存在著一些教育問題。
  • 孩子三歲只會叫爸爸媽媽,語言發育遲緩真的那麼可怕嗎?
    最近,一位媽媽在後臺給我留言說:孩子自打會說話之後就一直不願意開口說話,我們倆怎麼教怎麼不行。寶貝說話時間也晚,2歲1個月才能叫聲爸爸媽媽。當時我們還挺高興,孩子終於要化身小話癆了!誰知道,高興勁兒過去了,語言發育居然也過去了。直到現在3歲了,孩子除了媽媽就是啊啊啊,要不就是「這」「那」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
  • 寶寶詞彙發展的主要時期,記住這幾點,別錯失寶寶語言爆發期
    寶寶詞彙發展的主要時期,記住這幾點,別錯失寶寶語言爆發期寶寶在超過1歲進入語言的快速發展期。即便只能說出幾個簡音的詞彙,他能清晰地表達出來,意思也非常有針對性。與父母交流時更有意思。只是,很多時間寶寶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事實上,1-2歲眾是寶寶詞彙發展的關鍵期。
  • 4個暗號預示孩子進入「猛漲期」,父母要了解,錯過少長10公分
    雖然說身高是遺傳的結果,但這並不是百分百來自於遺傳,還有40%的機會,使孩子的身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長個是需要孩子自己努力的,抓好時期,這4個信號,代表孩子準備開始長個了。1、雙腳長得太快孩子沒進入到猛漲期之前,平均每年更換兩次鞋子尺寸,這時候孩子的雙腳生長的還不是很快。
  • 1歲講故事2歲念英語 拔苗助長反錯過語言發育期
    東方網10月2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不滿1歲就教孩子講故事,2歲就教孩子念英語……在近期舉行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上,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健康育兒大講堂火熱開講。兒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章依文指出,不少家長熱衷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實施各種教育,這些所謂的早期開發都是無效的,相反還會錯過寶寶最佳的語言發育期。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每個父母都對孩子抱著「成龍成鳳」的期望,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但現實卻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當我們看到孩子出現淘氣的表現時,總是氣不打一處來。其實,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如何,跟智商的發育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孩子雖然小時候很不聽話,但未來照樣能幹一番大事業。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父母該怎麼做
    看著兒子這幅只會嗯嗯啊啊的模樣,小程的媽媽覺得自己有必要帶孩子去看一看醫生。但是小程的奶奶卻說孩子說話晚點沒事,「貴人語遲」嘛!可是,這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又觀察了一段時間兒子的表現,小程的媽媽還是決定讓專業的醫生給孩子做診斷。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7-9歲孩子的叛逆,父母這樣做很管用
    通常7-9歲的孩子已經進入小學,她們學會了更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小大人兒」了。所以孩子們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於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既然孩子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也得跟著變了!
  • 訓練狗狗的方法可以「帶娃」,用這個方法,輕鬆改善孩子生活習慣
    這些出現在孩子身上的問題,給媽媽帶來了很多麻煩。家人無奈,只能說孩子的生活習慣是父母遺傳的。我想說的是,這些問題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種解決孩子生活習慣問題的方法。很多養寵物的人都知道,家裡的狗狗會對主人的行為動作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時候,很多人就會誇讚自己的狗狗聰明,能聽懂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