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是空氣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地球上生物賴以生存所需要的。沒有氧氣,估計也只有一些厭氧菌能存活下來。我們通常只是知道空氣是我們呼吸的媒介,水裡呼吸不了。但是魚卻可以,只是我們的呼吸器官構造不一樣罷了。所以水體也是有溶氧的,只是溶氧的含量沒有空氣的高。
那麼我們知道,養魚的時候是一定要水體溶氧的,不然魚就會飄起來了。但是龜是用肺部呼吸的,它沒有腮,水體溶氧需要嗎?其實還是要的,不是針對龜呼吸問題,而是解決龜的水體環境問題。
先說說水體的溶氧問題有什麼好處吧。水體溶氧含量高了,會抑制一些腐敗的厭氧菌生長,而一些有益的需氧菌會得到增殖的。我們都有接觸過一些腐敗的物質,臭氣難聞,這些都是因為一些厭氧菌引起的腐敗,所以厭氧菌過多對於水體是不好的。水體的溶氧高,總體的水質會更好些。而龜的生存肯定很是依賴水體的。
不好的水質也是很讓龜友頭疼的,腐皮腐甲、白眼、疥瘡以及有可能腸胃炎,雖然不全是水質的問題,但也有不少和水質脫不開關係的。
我們養龜要怎樣給水體增氧呢?其實最直接的就是過濾!開了過濾就會有水體的循環,水體循環起來就是活水的效果,氧氣的接觸面積會增加,這樣促進空氣的氧氣溶解進水裡。所以說,有時候過濾也蠻好的。不是說可以過濾掉一些雜質,還有增加水體溶氧的效果。要不就是勤換水了,勤換水可以把新水換入到環境中去。舊水會因為一些細菌的滋生消耗掉氧氣的,新水正好稀釋了舊水的汙染物,有添加了有氧元素。
但是長期換水總是會令一些飼主感到很麻煩,特別是養得多的,所以使用過濾的人不在少數。
養龜雖然不是養魚,龜也不靠鰓呼吸,但是水體的溶氧卻可以保證水體的質量,這樣還是有益於養龜的。這裡的作用就是改善水體的微循環。往往人家都說綠水好,特別是嫩綠水。因為綠水的綠藻含量高,光照以後光合作用,溶氧就高出許多了,很多有害菌被抑制住了,這也是綠水的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