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課程代碼00465)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
2.應考者必須按試題順序在答題卡(紙)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
3.塗寫部分、畫圖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書寫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籤字筆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倡導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衛生組織一—康乃狄克州心理衛生協會的是
A.比內爾
B.迪克斯
C.斯威策
D.比爾斯
2.小琴同學每次做作業或者考試的時候,都對自己字跡的工整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不能有一點歪斜和塗改的痕跡,只要有,她就一定會重新寫所以,每次考試她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保證自己不出錯,明知道沒有必要,卻無法控制自己。小琴最有可能是
A.特定恐懼症
B.廣泛性焦慮障礙
C.強迫障礙
D.抑鬱障礙
3.當兩個目標都具有吸引力,但是無法二者兼得時,個體會因為難以擇而陷入困境,這是
A.雙趨衝突
B.趨避衝突
C.雙避衝突
D.雙重趨避衝突
4.下列屬於個體心理輔導開始階段需完成的任務是
A.制定目標
B.確定輔導方案
C.建立輔導關係
D.指導與幫助
5.輔導者通過面部表情、軀體語言向被輔導者表示「你是我現在唯一關心的目標」,這是個體心理輔導常用的
A.傾聽技巧
B.情感反應技巧
.自我表露技巧
D.貫注技巧
6.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應形成後,另外一些類似這一刺激的刺激也能誘發同樣的條件反應,這一現象叫做
A.泛化
B.分化
C.習慣化
D.獲得
7.媽媽告訴孩子,如果他每次數學考試成績都考90分以上,就不用再做媽媽每天額外布置的數學練習題,媽媽採用的是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正懲罰
D.負懲罰
8.社會學習理論的提出者是
A.華生
B.班杜拉
C.巴甫洛夫
D.斯金納
9.「人們必須善意對待我,體諒我,以我所希望的方式來對待我,否則,就應該給予嚴厲的譴責。」這屬於不合理信念中的
A.絕對化的要求
B.過分概括化
C.糟糕至極
D.追求完美
10.「不顧現實,僅僅滿足欲望,尋求快樂」是人格結構中的
A.本我
B.自我
C.主我
D.超我
11.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屬於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的
A.兒童期
B.學齡初期
C.學齡期
D.青春期
12.下列屬於中學生常見的個性社會性問題的是
A.逆反心理
B.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C.封閉自我、孤僻心理
D.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他人感受
13.將職業興趣分為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的人是
A.舒波
B.薩維卡斯
C.霍蘭德
D.帕森斯
14.記憶術屬於學習策略中的
A.精加工策略
B.複述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組織策略
15.屬於內部、穩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
A.努力
B.身心狀態
C.任務難度
D.能力
16.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當兒童對性不感興趣,不再通過軀體的某一部位來獲得快感或者滿足。這屬於
A.潛伏期
B.前生殖器
C.青春期
D.口唇期
17.下列不屬於職業倦怠的表現的是
A.情緒衰竭
B.去個性化
C.焦慮不安
D.低成就感
18.兒童對人際關係冷漠,對遊戲活動缺乏熱情,養育者離開時無外顯焦慮,養育者回來的時候忽視或者迴避,成人後表現出人際交往退縮,不自信。這屬於
A.安全型依戀
B.焦慮-迴避型依戀
C.焦慮-反抗型依戀
D.混亂型依戀
19.權威型父母是
A.高控制高反應的
B.高控制低反應的
C.低控制低反應的
D.低控制高反應的
20.知識不是人們對現實的純粹客觀的反映,也不是絕對真實的表徵,而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這屬於
A.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B.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C.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D.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1.下列屬於保密例外的情形有
A.在被輔導者有自傷、自殺或危害他人與社會的傾向時
B.在被輔導者有致命的傳染性疾病且可能危及他人時
C.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時
D.在被輔導者攜帶B肝病毒時
E.在法律規定需要披露時
22.判斷病與非病的原則有
A.主觀痛苦原則
B.主客觀世界統一原則
C.精神活動內在協調性原則
D.個性的相對穩定性原則
E.情緒的穩定性原則
23.常見的焦慮障礙有
A.抑鬱障礙
B.社交焦慮障礙
C.驚恐障礙
D.分離焦慮障礙
E.特定恐怖症
24.壓力源從來源上可以分為
A.軀體性壓力源
B.急性壓力源
C.心理性壓力源
D.社會性壓力源
E.文化性壓力源
25.以下屬於以人為中心常用的輔導方法有
A.共情
B.合理情緒想像技術
C.無條件積極關注
D.真誠一致
E.自信訓練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簡述學校心理輔導的內容。
27.簡述情緒ABC理論。
28.簡述抑鬱發作常見表現。
29.列舉小學生學業發展常見的問題。
30.簡述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31.(本題10分)論述心理危機的含義及其發展過程。
32.(本題15分)論述中學生個性社會性發展的常見問題並闡述輔導策略。
五、實際應用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33.請圍繞理論依據、學情分析、課程目標教學過程及內容為小學六年級學生設計一節生涯適應性輔導課程。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