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浪餈」烹菜煲湯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浪餈」烹菜煲湯

2018-08-07 14:46: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用新鮮蝦仁瘦肉烹煮的浪餈菜式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8月7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浪餈」烹菜煲湯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每年七八月份,是中國海濱城市的旅遊旺季,各沿海旅遊景點遊人如織,海濱浴場及沙灘上更是人山人海。但這個季節,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忙於到海邊的紅樹林中收穫一種叫「浪餈」的季節性食材,用於烹煮菜餚或晾曬乾品。

被曬成幹品的浪餈幹 李曉春 攝

  據了解,浪餈實為臺山海邊紅樹林裡馬鞭草科植物白骨壤的果實,又稱為「欖錢」「浪皮果」「浪臍」。白骨壤為無明顯主幹的灌木,主要生長在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沿海地區,其根系十分發達,能抵禦海浪和潮汐的衝擊,護堤護灘,降低鹽鹼的侵襲,是海岸的綠色天然屏障。每年四月至八月為花期,八月至十月為果期,花為黃綠色,有濃烈香氣,果為深綠色,略呈心形,橢圓稍扁,其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敗火的功效。

剛採摘回來的浪餈鮮果 李曉春 攝

  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採訪時,與北陡鎮海邊的居民交流獲知,在當地,每年農曆七月前後進入浪餈鮮果採摘期,整個採摘期長達兩三個月。在鎮海灣的紅樹林中可以看到,一串串蠶豆似的浪餈掛滿枝頭,搖曳在船來船往的海邊灘涂上,與潮起潮落的浪花對影成畫。剛採摘回來的浪餈,剔除雜質和挑選後,有的被銷往臺山各菜市場及沿海的茶樓飯館,用來烹飪特色菜餚,有被處理好晾曬成幹品,用來煲湯、燉湯或泡水喝。

黑豆浪餈幹陳皮燉豬骨湯 李曉春 攝

  「新鮮的浪餈,要水煮、剝皮、去芯、浸水後方可去除其苦澀味,生長在海邊的人煮浪餈比較有心得。」臺山臺城富城市場的菜販伍女士介紹,「用水煮過後,將表皮那層剝掉並把裡面的芯去掉,剝好的果肉放入水中浸泡兩三天方可使用,期間每天都要換水兩三次」。在伍女士的攤檔上,除了有浪餈鮮果銷售之外,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還準備有提前處理好的浪餈半成品,用盆裝水浸泡著按斤銷售,買回去可直接用來烹飪。

臺山人在選購浪餈鮮果 李曉春 攝

  據了解,臺山沿海一帶的茶樓飯館在浪餈收穫的季節,多數會有海蝦煮浪餈、青蟹煮浪餈、鹹鰢炒浪餈等特色菜式,當地廚師多數用海鮮的鮮味和豬肉的甜味,來為浪餈提鮮添香,有的還會在出鍋前加入炒好、搗碎的花生,讓食客們吃起來更具層次感。「本地人烹煮浪餈多數選用剝殼去頭的新鮮大海蝦,或砍成塊的青蟹、花蟹,甚至用本地出產的沙白貝、生蠔來煮。」北陡鎮一飯店的負責人容先生稱道。

  容先生透露,當地人除了用新鮮浪餈烹飪美食之外,還喜歡將處理好的浪餈曬成幹品,用來煲湯或燉湯。將新鮮的浪餈放入鍋中用水煮幾分鐘後撈出,剝皮去芯後就可拿去晾曬,曬乾後用瓶子裝起來儲存。曬乾的浪餈當地人多數搭配黑豆來煲湯,如黑豆浪餈幹陳皮煲豬骨、黑豆浪餈幹老薑煲塘鯴等,還會用浪餈幹、黑豆、老蔥頭煲水當作「涼茶」飲用,據聞有預防感冒的功效。

用盆裝水浸泡著處理好的浪餈半成品. 李曉春 攝

  「成片的紅樹林綿延數十裡,形成了壯觀的海上森林。每天早上群鳥飛起,遠山、海浪、飛鳥、紅樹林與出海的漁船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態人文畫卷……」中國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曾對位於臺山、恩平佔地五萬多畝的廣東鎮海灣紅樹林溼地公園進行報導。如今,這齣自於紅樹林的浪餈多數被曬成幹品,被臺山人贈予海內外的親朋戚友,以致身在異國他鄉的臺山人也能用其來烹菜煲湯。(完)

相關焦點

  • 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浪餈」烹菜煲湯(圖)
    用新鮮蝦仁瘦肉烹煮的浪餈菜式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7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用「浪餈」烹菜煲湯作者 李曉春 郭軍
  • 廣東僑鄉臺山四季「鰍」色可餐
    廣東僑鄉臺山四季「鰍」色可餐 2019-08-15 16:22:56這是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採訪時聽到四九鎮菜市場外一魚檔負責人回答顧客時的一席話。鰍魚是臺山當地淡水魚中的常見魚類,當地人喜歡用其烹菜煲湯。衝蔞墟華東樓餐廳出品的黑豆鰍魚湯 李曉春 攝  據了解,臺山人所講的鰍魚,實為本地塘鯴。
  • 廣東僑鄉臺山有兩款特色糯米餈叫「粉白餈」和「出臍」
    「成對成雙」的出臍用於當地傳統婚嫁禮俗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20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有兩款特色糯米餈叫「粉白餈」和「出臍」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廣東及港澳臺地區,無論在銷售傳統小吃的老店,還是在以各式甜品為主打的甜品店,都能見到有各式各樣的糯米餈,
  • 廣東僑鄉臺山清明時節「降壓菜」暢銷
    中新網發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3月2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清明時節「降壓菜」暢銷作者 李曉春 郭軍醋醃蕎頭,在廣東的茶樓飯館中常被作為餐前開胃小食而被眾人所熟悉,用醋醃蕎頭烹製的甜酸五柳蛋、甜酸咕嚕肉、甜酸排骨等菜式更是廣府人宴席中的傳統喜菜之一。在廣東臺山,當地人除了愛用醋醃蕎頭烹飪甜酸菜式之外,還喜歡用新鮮採收的蕎菜烹煮菜餚。
  • 臺山四季「鰍」色可餐,用它烹菜煲湯超正!
    鰍魚是臺山淡水魚中的常見魚類, 臺山人喜歡用其烹菜煲湯。這是記者近日在臺山採訪時聽到四九鎮菜市場外一魚檔負責人回答顧客時的一席話。 鰍 魚 據了解,臺山人所講的鰍魚,實為本地塘鯴。其體型較小,頭部扁平而堅硬,體表光滑無鱗,多數呈灰褐色、淡黃色或棕黃色,眼睛較小,有觸鬚4對,背鰭與腹鰭延伸至尾鰭,胸鰭短而圓,棘特別發達,具有禦敵和支撐行動的作用。
  • 「泥魚」和「海狗」:廣東臺山令人食指大動僑鄉美食
    「泥魚」和「海狗」:廣東臺山令人食指大動僑鄉美食
  • 廣東僑鄉臺山盛夏「爬蝲」正肥美
    廣東僑鄉臺山盛夏「爬蝲」正肥美 2020-08-17 18:34: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 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燜赤魚解鄉愁
    藏冰銷售的赤魚 李曉春 攝中新網廣州4月30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愛燜赤魚解鄉愁作者 李曉春 郭軍「老闆,買赤魚嗎?現在吃赤魚最為肥美,越大條越靚,最關鍵要夠新鮮,打開腮部看看就知道了,魚身無破損、魚鰓鮮紅就可以。
  • 廣東僑鄉臺山黃花魚被分為「仲仔」和「黃皮頭」
    海鮮檔主為顧客介紹黃皮頭和仲仔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0月19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黃花魚被分為「仲仔」和「黃皮頭」作者 李曉春 郭軍黃花魚是中國沿海較為常見的經濟魚類,其以肉嫩、刺少、味鮮等特點深受當地民眾青睞,多數以清蒸、紅燒、香煎等烹飪形式呈現在食客餐桌上
  • 【風味臺山】這個季節,臺山人必喝的湯是……
    自9月9日起,開始推出【印象臺山】【人文臺山】【風物臺山】【風味臺山】系列,臺山也是第一個推出系列報導的縣級市。下面請看【風味臺山】之雞爪芋煲塘鯴黑豆。廣東人愛煲湯水,也擅煲湯水,一碗味正料足的老火靚湯承載著廣東人的家鄉情結。而在臺山人的食譜裡,靚湯當然不可少,加足了本地特色物產的老火靚湯更是被海內外臺山人視為強身健體,美容養顏的佳品。
  • 梅香鹹魚:廣東臺山人餐桌上的臭香味
    被戲稱為「生死戀」的梅香馬鮫蒸新鮮馬鮫 郭軍 攝 中新網江門4月20日電 題:梅香鹹魚:廣東臺山人餐桌上的臭香味 梅香黑 蒸豬肉 郭軍 攝 據了解,梅香鹹魚在臺山最早的名字實為「黴香」,是以前包括臺山在內的廣東沿海居民用海鹽保存新鮮捕獲海魚時,不經意發現的一種醃製產物
  • 臺山人愛吃梅香鹹魚,臭臭的很好味!
    梅香黑䱽蒸豬肉 郭軍 攝 據了解,梅香鹹魚在臺山最早的名字實為「黴香」,是以前包括臺山在內的廣東沿海居民用海鹽保存新鮮捕獲海魚時,不經意發現的一種醃製產物
  • 臺山雞仔餅,讓人記住鄉愁的味道!
    在廣東臺山,當地雞仔餅的味道則讓眾多遊子記得住鄉愁。 散裝小雞仔餅 李曉春 攝 作為僑鄉之中的僑鄉,臺山是中西文化交匯地的縮影。
  • 臺山人用它來煲湯燜肉,超正!
    ▼圖片源於美食導報據說很多都不知道這個黃色果子是什麼這種果樣子像剝皮的慄子,但又不是慄子的黃色果子~臺山人通常叫它"鳳眼果"~但它的學名叫 — 蘋婆!除此之外,它的根莖還可以治胃痛,胃腸炎,痧症,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風溼性腰腿痛等;燜肉風味極佳,可做糖水鳳眼果的吃法以燜制和浸煮居多,燜菜更是鳳眼果的經典吃法,用鳳眼果燜制的菜餚大多帶有甘醇馥鬱的食味口感,燜雞或燜鴨、燜燒肉均可。
  • 【印象臺山】遊遍臺山 覽盡山海
    以下文章來源於方志廣東 ,作者方志廣東 臺山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併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推薦項目「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遺預備名單。南宋古沉船「南海I號」沉船點位於川島海域,在川島鎮大洲村委會新地村新地小學內建有廣東臺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展示了臺山在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重要地位這一史實。
  • 【風味臺山】「莖」好吃的臺山芥蘭蓮藕和茨菰
    以下文章來源於方志廣東 ,作者方志廣東 方志廣東向社會廣泛宣傳廣東發展歷史與發展新成就,為群眾提供全面便捷的地情信息服務6月中旬以來,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官方微信「方志廣東」推出【印象】系列文章,已推出了【印象潮州
  • 立秋後,廣東人用這野草和排骨來煲湯,做法簡單,好喝又降秋燥
    在這個「無雞不成宴」的廣東,我們大家每一天掛在嘴邊的口頭語,那便是「你今日飲什麼靚湯啊」!在餐桌上,我們廣東人的眼裡可以沒菜,也不能沒有湯。與其說我們廣東人愛喝湯,還不如說我們廣東人會煲靚湯!因為在廣東,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會煲湯,而且還是「對症下藥」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來煲出不同養生營養湯!比如說在潮溼的春季,我們就會用土茯苓薏米芡實紅豆等等這些食材來煲湯,幫助身體去除溼氣。在這個炎熱的三伏天,我們就會用地膽頭涼瓜粉葛冬瓜等等這些食材來煲湯,可以起到清熱解暑降火等功效。而到了秋冬季這兩個則是進補的季節,就會煲一些羊肉,牛肉,木耳,白蘿蔔等等這些滋補食材來煲湯。
  • 廣東僑鄉信宜魚古:融入百年歷史的油炸「魚豆腐」
    中新網茂名3月30日電 題:廣東僑鄉信宜魚古:融入百年歷史的油炸「魚豆腐」作者 梁盛 梁晶晶在廣東僑鄉信宜市,有一道融入百年歷史的特色傳統名菜魚古,它是當地人招待客人的必備菜餚,它以鮮魚肉為原材料,外皮爽口
  • 廣東臺山石夾螺飯盡顯獨特海味魅力
    中新網江門6月17日電 題:廣東臺山石夾螺飯盡顯獨特海味魅力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香港,始建於1954年的首個公共屋邨坐落在九龍石硤尾,名為石硤尾邨。而粵語中的「石硤」發音,在廣東地區除了指龍眼一個品種,在毗鄰香港的江門臺山多數指當地一種名為石夾的海螺,用其肉做主料烹煮成的煲仔飯名為石夾螺飯,是當地沿海居民和外地遊客較為青睞的海島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