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藥 成本不足5元賣125元

2021-01-10 廈門網

  警方從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查扣的1.3萬公斤白色結晶粉末檢出苯乙雙胍和二甲雙胍成分假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警方展開調查,揭開保健食品黑幕。警方在全國各省市抓獲與此案有關的犯罪嫌疑人76人,打掉制假黑窩點19個、黑工廠3個,涉嫌非法經營犯罪的化工廠1個,查扣有毒有害保健食品15萬盒、西藥原料1.3萬餘公斤,整個案值高達12億元。

  消費者

  吃了「保健品」心裡發慌

  河北承德消費者李先生今年60多歲,患糖尿病10多年。李先生介紹,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時,有人介紹了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具有降糖功能。回到家後,李先生立即上網查詢,並真的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這個售賣仁合胰寶的網店。一盒一百多塊錢,當時就買了五盒。然而李先生吃了一段時間後,卻感覺身體明顯不適,吃了以後心裡發慌,有低血糖的感覺。

  記者注意到,李先生從網上購買的所謂「仁合胰寶」,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60490。然而記者登錄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查詢卻發現,這一批准文號對應的產品名稱為金帝華牌糖舒爾克膠囊,由北京華夏康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於2006年4月14日申請所得。宣稱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參、冬蟲夏草、靈芝等近20種中草藥,標註「純正中藥,綠色健康」的保健食品,吃了卻有異常反應,李先生來到承德市食藥監部門進行諮詢。

  權威檢測

  確認假保健品非法添加禁藥

  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最終確認,李先生購買的「仁合胰寶」非法添加了禁藥苯乙雙胍,可能會直接危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苯乙雙胍是一種化學藥品,早期曾用於治療糖尿病。但醫學實踐發現,苯乙雙胍在使用過程中可引發乳酸酸中毒,嚴重的可導致死亡。2012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時,就將鹽酸二甲雙胍、鹽酸苯乙雙胍名列其中。2016年發文明確停止苯乙雙胍原料藥及其製劑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調查焦點

  保健食品來自造假黑窩點

  李先生的仁合胰寶是從哪兒購買的?警方從流通渠道入手展開調查,很快鎖定了重慶市長壽區的吳吳食品經營部。這個商店主要就是銷售仁合胰寶,還有其他一些降糖類的保健食品,就是用微信或者QQ,通過網絡營銷的手段去推廣銷售。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吳吳食品經營部是重慶市的程某開辦的,同時還在電商平臺開有網店,面向全國售賣仁合胰寶、百草糖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警方的調查顯示,這些產品並非程某自己生產,其僅是二級批發商。偵破過程中,發現它是一個涉及地域廣、涉案人員眾多、涉案價值巨大,集原料造假、成品生產、網絡銷售為一體的大案要案。河北警方通過對程某物流記錄等線索的逐一摸排,查清了河南省鄭州市的張某等人,就是向程某提供仁合胰寶的上家。據犯罪嫌疑人程某交代,早在2016年,他就開始從河南省鄭州市一位自稱「張總」的一級經銷商那兒批進仁合胰寶。

  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給程某供貨的張某,正是這起製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件中的關鍵人物。張某交代,2016年,他選中了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仁合胰寶保健食品,從網上買來樣品,找到在鄭州藥交會上認識的專門做代加工的劉某某仿照生產造假。

  保健膠囊全是西藥+稻糠粉

  河北省公安廳食藥總隊熊亮說:受害人手裡看到的光鮮亮麗的保健品,就是在一個非常髒亂差,不具備任何生產條件的黑窩點裡面生產出來的。劉某某的生產窩點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他的生產設備就放在一個廢棄的農舍裡,生產出來的成品包括一些原材料就胡亂堆放在廁所、雞舍這些比較骯髒的地方。記者注意到,劉某某所謂的代加工工廠,不僅沒有生產保健食品的資質,生產環境也極其簡陋,現場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僅有的生產設備就是一臺封裝膠囊所必需的鋁塑包裝機;院子外和室內的地面上,到處都隨意堆放著生產原料,實為西藥加稻糠粉,完全就是一個造假窩點。

   32個產品成分全都造假

  記者注意到,劉某某造假的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宣稱是用中草藥配製而成。然而據警方查證,所有32個外包裝不同的產品,膠囊裡的成分卻都和仁合胰寶完全一樣。

  調查至此,一個以張某為主的製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件的利益鏈條浮出水面:代加工窩點的劉某某接到張某的委託後,將造假成本不足5元/盒的「仁合胰寶」等有毒有害保健品,以12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張某;張某再以40元左右/盒的批發價,賣給二級經銷商程某;而程某拿到貨物後,在電商平臺上以125元/盒的價格,賣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暴利。

  端掉生產窩點,斬斷銷售環節,新的疑問隨之浮現。為查清非法原料藥的源頭,最大程度打擊保健食品添加違禁藥物的亂象,警方決定從劉某某入手,繼續展開調查。劉某某交代,賣給他原料藥的王某,是山東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警方在鎖定王某確實為非法原料藥供貨商後,立即奔赴山東,將王某和企業老闆顏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當警方把從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查扣的1.3萬公斤白色結晶粉末取樣送往權威部門檢測時,卻檢出苯乙雙胍和二甲雙胍成分,被定性為化學藥品,而非醫藥中間體。由於未經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生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這些產品按假藥論處。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央視揭秘: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藥 成本不足5元賣出125元
    2018年5月7日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隨警方展開調查,揭開保健食品黑幕。
  • 央視曝光:125元網購「保健品」成本不足5元!含致命禁藥!老人吃後...
    可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保健食品」後,總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網購「保健食品」 老人吃後心慌李先生今年60多歲,患糖尿病有10多年。有朋友給他介紹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說具有降糖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李先生上網查詢後,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售賣仁合胰寶的網店。
  • 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藥 央視記者調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
    所謂的保健食品卻暗藏致命禁藥 央視記者調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今天的記者調查。
  • 「降糖神藥」仁合胰寶違法添加西藥 成本5元售價300元
    原標題:「降糖神藥」保健品違法添加西藥 摘要 公安機關還調查發現,涉案「仁合胰寶」每盒生產成本不足5元,「出廠價」為12元,批發價40元,網絡零售價125元,
  • 劣質羽絨服成本不足10元 假冒名牌網上賣百元
    原標題:劣質羽絨服成本不足10元 假冒名牌網上賣百元   劣質羽絨服換個馬甲變身品牌上網做促銷   炎炎夏日,波司登、紅豆、雅鹿等知名羽絨服品牌等網店正處在反季促銷季節,普遍降價至三四折。   百元可買品牌羽絨服   入夏以來,電商集體年中大促銷,波司登、艾萊依等知名羽絨服品牌,紛紛打出反季節消化庫存口號,促銷手段令人應接不暇。記者打開淘寶、阿里批發等商城發現,二三十元的羽絨服比比皆是,就連波司登等大牌,在多家店鋪標價僅為一兩百元。   「庫存時間長難免有些黴味。」
  • 成本5毛,賣幾百上千元!朋友圈裡賣的這些東西,有毒有害!
    警方隨即成立專案組,並對黃巖的兩處銷售點進行蹲點監控,兩個月後,黃巖的兩名微商落網,在當場扣押的80餘盒保健食品樣品中,均檢出含有西藥成分,屬有毒有害食品。一盒成本5毛錢,至少能賣100多 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在一位叫張某的男子家中,隱藏著一個小型的保健食品生產車間,所有製作產品的過程,都是偷偷關起門來做的。
  • 揭秘地溝油利益鏈:成本千元至少賣4000元
    「地溝油」通過簡單的加工處理成脂肪酸油品,一噸就可以賣到將近4000元。這還僅僅是處理成生物柴油的價格,若是非法流入了食用油市場,一噸的價格可以賣到7000多元。而成本也僅僅是體現在人工、運輸以及燒制「地溝油」的燃料上,核算下來,一噸「地溝油」的收集與處理成本也就千元左右。
  • 養殖不用一斤飼料,一隻成本不足10元,一斤卻能賣200元
    你仔細算一算這半年裡竹鼠吃的竹子,你就會發現這半年裡竹鼠吃的加起來都不用一斤飼料,所以養一隻竹鼠的成本折算回來還不足10元。但是一斤竹鼠肉卻能賣200元的高價。竹鼠肉是非常清香好吃的,特別是燒烤的竹鼠肉,那叫一個香。而且竹鼠肉營養非常豐富非常補,掉發的人群可以多吃,竹鼠肉是可以促進毛髮生長的。
  • 豬飼料加藥粉變保健品 1盒賣398元
    豬飼料加藥粉變保健品 1盒賣398元 2014-12-23 16:11 來源:新華網 編輯:常磊
  • 「仁合胰寶」不是保健食品!12億假藥案告破
    這個所謂的代加工工廠,不僅沒有生產保健食品的資質,生產環境也極其簡陋,現場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完全就是一個造假窩點。 造假禁藥從何而來?這些在極其髒亂差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產品,膠囊裡裝的到底是什麼成分呢?
  • 美女大學生街邊賣小吃,成本8毛,賣5元一份,買的人卻非常多!
    美女大學生街邊賣小吃,成本8毛,賣5元一杯,買的人卻非常多。這個是一個美女大學生,畢業以後在街邊賣小吃,她賣的小吃成本很低只要8毛錢,但是她卻賣5元一份,買的人卻非常多,生意一直都很火。看這個就是美女大學生賣的小吃,炸薯球,是把紅薯去皮,然後切成小塊上籠蒸熟然後用勺子搗成糊,下來在紅薯糊裡加入麵粉和雞蛋和白糖拌勻,用勺子做成小球球的形狀放到油鍋裡炸,炸至金黃就可以,吃著脆脆的香香的很甜很好吃。成本只有8毛錢但是美女大學生賣5塊一份,但是因為好吃所以買的人非常多。
  • 媒體曝美容行業暴利鏈條:百元成本賣千元高價
    然而,你可知道,這些動輒開價萬元的美容項目,成本甚至不足千元,而且大多數療效甚微?  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暗訪廣州、上海等多家美容機構及供應商、加盟商,採訪多名業內資深人士,試圖從多個角度為消費者揭開這些美容機構的暴利真相。  據中研普華發布研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美發美容企業單店達180萬家,從業人員1600萬人,營業額高達一萬億元。
  • 高鐵盒飯背後的暴利:45元盒飯成本最高15元
    究竟是盒飯企業壟斷化經營,還是盒飯的成本高?這都需要高鐵相關部門公開透明,算出明細帳。在從事多年快餐餐飲人士的幫助下,華商報記者發現,按照高鐵出售的快餐份額比例,20元的包子套餐,成本在6元左右;45元的杏鮑菇炒牛肉飯,成本最高16元;而15元套餐的成本僅為5至7元……高鐵高價盒飯背後藏匿著許多貓膩,算帳之後,華商報記者發現其中的驚人暴利。
  • 以前雞苗7元一隻,養殖戶爭著補欄,如今活雞不足8元一斤,為啥?
    從全國來看活雞價格下降最厲害的地區是廣東和廣西,養殖戶介紹稱在當地籠養母雞的出欄價格不足8元一斤,比半個月前下降了近2元一斤,這是怎麼回事?活雞價格不足8元一斤養殖戶:買了最貴的雞苗,賣了便宜的雞。廣西養殖戶小王在老家養雞已經5年多了,小王稱今年的雞苗是自己養雞以來最貴的,兩個月前小王以7.3元一隻的價格買了5000隻雞苗,那時候活雞的價格超過了12元一斤,如果按照當時的價格小王稱自己還是有的賺的。
  • 成本5毛,賣幾百上千元!已賣出4200萬盒,涉案金額超16億元!朋友圈裡...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張某事後跟警方交代,這些從藥廠進來的西藥,成本大約是3元錢100粒,自己調好配方做成成品藥後,以一盒150元的價格賣出,一盒有兩板,一板24粒。至於下面各級代理賣多少價格,也沒有標準。
  • 20元成本假全聚德烤鴨賣120元
    被起獲的假冒「全聚德」商標和烤鴨   20多元一隻的半成品烤鴨,套上包裝搖身一變,就成了售價120元的「全聚德」烤鴨;推銷給小餐館的洗潔精,竟然是用一半原液兌一半水而成……今年   揭秘一   20元的半成品套上包裝就成了「全聚德」   2019年3月,豐臺公安分局接北京全聚德仿膳食品有限公司舉報,發現有人製作並銷售假冒「全聚德」品牌烤鴨的情況。對此,豐臺分局成立由環食藥旅、刑偵、屬地派出所等多部門參與的專案組,對案件線索開展偵查。
  • 成本5毛,賣幾百上千元不等!微商在朋友圈賣到全國的這些東西,有毒...
    而更恐怖的一個數據是,生產這些所謂保健品的團夥,從2016年5月初至今年1月21日期間,已經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臺,向全國銷售這些有毒有害保健品超過4200萬盒。一盒成本5毛錢賣賣至少100多在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有一個叫周某的男子,這些年一直活躍在各個電商平臺找賺錢的機會,最終鎖定了保健品這個項目。「我看網上的保健品銷量很好,來錢又快。」
  • 假藥廠造假「安宮牛黃丸」 成本2元賣500多
    香港《明報》圖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南京秦淮警方破獲一個假藥工場,該工場生產假「安宮牛黃丸」,部分假藥懷疑已流入香港,每顆藥丸成本僅2元人民幣,包裝後輸入香港以700多港元(577元人民幣)出售,已賣出假藥約值278萬元人民幣。
  • 養殖成本5塊錢,一年可產12窩,一隻能賣50元,外行人:賺瘋了
    養殖成本5塊錢,一年可產12窩,一隻能賣50元,外行人:賺瘋了 在養殖業這個極具刺激又帶著巨大風險的行業當中,有些人賺得發家致富,身家百萬,有的人輸得傾家蕩產,一夜回到了幾十年前,窮得叮噹響。 幹養殖要賺錢,有句話說得好,成本控制就是賺錢,風險又小。
  • 成本200元能賣3萬!90後製售「抖音網紅減肥藥」,竟拿老爸試藥
    禁藥拌入玉米粉冒充減肥藥,成本一毛錢,日產達上萬粒,抖音與貼吧推廣,微信裡銷售。真是害人不淺!12月3日上午,麗水舉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食藥環犯罪『崑崙』行動」活動。一起網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引起了現場市民的廣泛關注!原來網上賣的減肥藥,竟然地下作坊生產的,對人體危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