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秘: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藥 成本不足5元賣出125元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7日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隨警方展開調查,揭開保健食品黑幕。截至目前,警方全國各省市共抓獲與此案有關的犯罪嫌疑人76人,打掉制假黑窩點19個、黑工廠3個,涉嫌非法經營犯罪的化工廠1個,查扣有毒有害保健食品15萬盒、西藥原料1.3萬餘公斤,整個案值高達12億元。

消費者諮詢吃了「保健品」心裡發慌

河北承德消費者李先生今年60多歲,患糖尿病10多年。李先生介紹,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時,有人介紹說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具有降糖功能。回到家後,李先生立即上網查詢,並真的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這個售賣仁合胰寶的網店。一盒一百多塊錢,當時就買了五盒。然而李先生吃了一段時間後,卻感覺身體明顯不適,吃了以後心裡發慌,有低血糖的感覺。

記者注意到,李先生從網上購買的所謂「仁合胰寶」,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60490。然而記者登錄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查詢卻發現,這一批准文號對應的產品名稱為金帝華牌糖舒爾克膠囊,由北京華夏康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於2006年4月14日申請所得。宣稱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參、冬蟲夏草、靈芝等近20種中草藥,標註「純正中藥,綠色健康」的保健食品,吃了卻有異常反應,李先生於是便來到承德市食藥監部門進行諮詢。

權威部門檢測確認假保健品非法添加禁藥

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最終確認,李先生購買的「仁合胰寶」非法添加了禁藥苯乙雙胍,可能會直接危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河北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偵辦此案。專業人士告訴記者,苯乙雙胍是一種化學藥品,早期曾用於治療糖尿病。但醫學實踐發現,苯乙雙胍在使用過程中可引發乳酸酸中毒,嚴重的可導致死亡。早在2012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時,就將鹽酸二甲雙胍、鹽酸苯乙雙胍名列其中。2016年11月,更是發文明確停止苯乙雙胍原料藥及其製劑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警方調查合胰寶來自造假黑窩點

李先生的仁合胰寶是從哪兒購買的?警方從流通渠道入手展開調查,很快鎖定了重慶市長壽區的吳吳食品經營部。這個商店主要就是銷售仁合胰寶,還有一些其他類降糖類的保健食品 他們就是通過微信或者是QQ,通過網絡營銷的手段去推廣銷售。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吳吳食品經營部是重慶市的程某開辦,同時還在電商平臺開有網店,面向全國售賣仁合胰寶、百草糖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警方的調查顯示,這些產品並非程某自己生產,僅是二級批發商。偵破過程中,發現它是一個涉及地域廣、涉案人員眾多、涉案價值巨大,集原料造假、成品生產、網絡銷售為一體的大案要案。河北警方通過對程某物流記錄等線索的逐一摸排,查清了河南省鄭州市的張某等人,就是向程某提供仁合胰寶的上家。據犯罪嫌疑人程某交代,早在2016年,他就開始從河南省鄭州市一位自稱「張總」的一級經銷商那兒批進仁合胰寶。

據警方查證,程某從上線張某處購進的仁合胰寶,每件30盒,折算下來每盒的價格在40元左右。然後在自己的實體店和電商平臺上,以每盒125元左右的價格,賣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

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給程某供貨的張某,正是這起製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件中的關鍵人物。張某交代,2016年,他選中了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仁合胰寶保健食品,從網上買來樣品,找到在鄭州藥交會上認識的專門做代加工的劉某某仿照生產造假。

犯罪嫌疑人膠囊裡裝西藥+加稻糠粉

河北省公安廳食藥總隊熊亮說: 受害人手裡看到光鮮亮麗的保健品,就是在一個非常髒亂差,不具備任何生產條件的一個黑窩點裡面生產出來的。劉某某的生產窩點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他的生產設備就放在一個廢棄的農舍裡,生產出來的成品包括一些原材料就胡亂堆放在廁所、雞舍這些比較骯髒的地方。 記者注意到,劉某某所謂的代加工工廠,不僅沒有生產保健食品的資質,生產環境也極其簡陋,現場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僅有的生產設備就是一臺封裝膠囊所必須的鋁塑包裝機;院子外和室內的地面上,到處都隨意堆放著生產原料或成品,完全就是一個造假窩點。

假保健品冒充中草藥招搖過市

記者注意到,劉某某造假的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宣稱是用中草藥配製而成。然而據警方查證,所有32個外包裝不同的產品,膠囊裡的成分卻都和仁合胰寶完全一樣。

調查至此,一個以張某為主的製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件的利益鏈條浮出水面:代加工窩點的劉某某接到張某的委託後,將造假成本不足5元/盒的「仁合胰寶」等有毒有害保健品,以12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張某;張某再以40元左右/盒的批發價,賣給二級經銷商程某;而程某拿到貨物後,在電商平臺上以125元/盒的價格,賣給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暴利。

端掉生產窩點,斬斷銷售環節,新的疑問隨之浮現。為查清非法原料藥的源頭,最大程度地打擊保健食品添加違禁藥物的亂象,警方決定從劉某某入手,繼續展開調查。劉某某交代,賣給他原料藥的王某,是山東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警方在鎖定王某確實為非法原料藥供貨商後,立即奔赴山東,將王某和企業老闆顏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當警方把從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查扣的1.3萬公斤白色結晶粉末取樣送往權威部門檢測時,卻檢出苯乙雙胍和二甲雙胍成分,被定性為化學藥品,而非醫藥中間體。由於未經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生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這些產品按假藥論處。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藥 成本不足5元賣125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警方展開調查,揭開保健食品黑幕。
  • 保健食品暗藏致命禁藥 央視記者調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
    所謂的保健食品卻暗藏致命禁藥 央視記者調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所謂保健食品後,總是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今天的記者調查。
  • 央視曝光:125元網購「保健品」成本不足5元!含致命禁藥!老人吃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各種宣稱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 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青睞。可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買回來的「保健食品」後,總感覺心裡發慌,身體不適,這是怎麼回事呢?網購「保健食品」 老人吃後心慌李先生今年60多歲,患糖尿病有10多年。有朋友給他介紹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說具有降糖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李先生上網查詢後,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售賣仁合胰寶的網店。
  • 「降糖神藥」仁合胰寶違法添加西藥 成本5元售價300元
    原標題:「降糖神藥」保健品違法添加西藥 摘要 公安機關還調查發現,涉案「仁合胰寶」每盒生產成本不足5元,「出廠價」為12元,批發價40元,網絡零售價125元,
  • 「仁合胰寶」不是保健食品!12億假藥案告破
    這個所謂的代加工工廠,不僅沒有生產保健食品的資質,生產環境也極其簡陋,現場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完全就是一個造假窩點。 造假禁藥從何而來?這些在極其髒亂差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產品,膠囊裡裝的到底是什麼成分呢?
  • 劣質羽絨服成本不足10元 假冒名牌網上賣百元
    原標題:劣質羽絨服成本不足10元 假冒名牌網上賣百元   劣質羽絨服換個馬甲變身品牌上網做促銷   炎炎夏日,波司登、紅豆、雅鹿等知名羽絨服品牌等網店正處在反季促銷季節,普遍降價至三四折。   百元可買品牌羽絨服   入夏以來,電商集體年中大促銷,波司登、艾萊依等知名羽絨服品牌,紛紛打出反季節消化庫存口號,促銷手段令人應接不暇。記者打開淘寶、阿里批發等商城發現,二三十元的羽絨服比比皆是,就連波司登等大牌,在多家店鋪標價僅為一兩百元。   「庫存時間長難免有些黴味。」
  • 成本5毛,賣幾百上千元!朋友圈裡賣的這些東西,有毒有害!
    警方隨即成立專案組,並對黃巖的兩處銷售點進行蹲點監控,兩個月後,黃巖的兩名微商落網,在當場扣押的80餘盒保健食品樣品中,均檢出含有西藥成分,屬有毒有害食品。一盒成本5毛錢,至少能賣100多 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在一位叫張某的男子家中,隱藏著一個小型的保健食品生產車間,所有製作產品的過程,都是偷偷關起門來做的。
  • 成本5毛,賣幾百上千元!已賣出4200萬盒,涉案金額超16億元!朋友圈裡...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張某事後跟警方交代,這些從藥廠進來的西藥,成本大約是3元錢100粒,自己調好配方做成成品藥後,以一盒150元的價格賣出,一盒有兩板,一板24粒。至於下面各級代理賣多少價格,也沒有標準。
  • 央視曝光了一批網紅「保健品」,別再亂買了
    至此,這一覆蓋全國的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徹底告破,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該團夥累計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4000多萬盒。通過這次打擊行動,市場監管部門共搗毀生產、銷售、儲存窩點十處,查獲假冒保健食品十萬多盒,案值16億元。
  • 20元成本假全聚德烤鴨賣120元
    11月29日,北京警方做客北京青年報直播節目《警探號》,現場揭秘搗毀黑窩點行動。   揭秘一   20元的半成品套上包裝就成了「全聚德」   2019年3月,豐臺公安分局接北京全聚德仿膳食品有限公司舉報,發現有人製作並銷售假冒「全聚德」品牌烤鴨的情況。
  • 揭秘地溝油利益鏈:成本千元至少賣4000元
    「地溝油」通過簡單的加工處理成脂肪酸油品,一噸就可以賣到將近4000元。這還僅僅是處理成生物柴油的價格,若是非法流入了食用油市場,一噸的價格可以賣到7000多元。而成本也僅僅是體現在人工、運輸以及燒制「地溝油」的燃料上,核算下來,一噸「地溝油」的收集與處理成本也就千元左右。
  • 高鐵盒飯背後的暴利:45元盒飯成本最高15元
    究竟是盒飯企業壟斷化經營,還是盒飯的成本高?這都需要高鐵相關部門公開透明,算出明細帳。在從事多年快餐餐飲人士的幫助下,華商報記者發現,按照高鐵出售的快餐份額比例,20元的包子套餐,成本在6元左右;45元的杏鮑菇炒牛肉飯,成本最高16元;而15元套餐的成本僅為5至7元……高鐵高價盒飯背後藏匿著許多貓膩,算帳之後,華商報記者發現其中的驚人暴利。
  • 8元牛仔褲,9元運動鞋,揭秘低價拼多多的生存之道
    B2C電商,5年前就被認為不再有任何機會,因為淘寶和京東就像跨不過的山。 一將功成萬骨枯,如今兩座大山前,是2.5元的抹胸、8.8元的牛仔褲、9.9元的運動鞋、19.9元的棉服,以及因為爆單面臨巨額賠付的中小商家。
  • 一顆售價150元,還供不應求…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近年來,一種澳大利亞特產——鴯鶓蛋開始出現在一些高級餐廳中,由於它的營養價值豐富,味道香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追捧。但由於需求激增,供不應求,鴯鶓蛋的價格也是一漲再漲。鴯鶓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被稱為澳大利亞的國鳥。
  • 上海查獲1.2億元莆田造假球鞋,生產成本最低50元,常以這些幌子賣出
    這些成本僅50到80元的「莆田貨」,常以內購、尾單、斷碼等為幌子賣出只有正品2到5折的低價,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原標題:上海查獲1.2億元莆田造假球鞋,50元成本莆田貨冒充正版球鞋)來源:綜合@021視頻 網友評論 石獅日報流程編輯:u018
  • 「仁合胰寶」竟含有這個致命禁藥!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國家保健食品評審專家徐貴法表示,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一般只是具有保健、延緩疾病進展等功效。 國家食藥監總局曾在2012年發布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名單,鹽酸苯乙雙胍位列其中。
  • 央視曝光:有毒有害降糖類保健食品被輕易貼上「國食健字」編號
    她主要是通過微信群進行銷售,每個月的走貨量平均都在二三十萬元左右。通過送貨車司機提供的線索,辦案人員在河南省中牟縣將生產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貨主劉偉抓捕歸案。在他的生產加工場所,可以看到這裡存放著大量已包裝完成的膠囊板片、半成品原料粉末,現場收繳了已經生產但尚未銷售的保健食品膠囊大約70萬粒。他發給朱想娜和楊建東等人的貨品共計200多萬粒,累計銷售金額大約二十萬元。
  • 四川樂山一幼兒園退費引爭議:法院調解退夥食費125元
    舉報   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大多數幼兒園未按時開學行課,四川樂山多位家長反映,樂山市金太陽幼兒園實際行課3個月零5天
  • 魔腦曉秘-日成本不足4元的智能會議記錄與翻譯官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翻譯官最新資訊 > 正文 魔腦曉秘-日成本不足4元的智能會議記錄與翻譯官
  • 養殖不用一斤飼料,一隻成本不足10元,一斤卻能賣200元
    你仔細算一算這半年裡竹鼠吃的竹子,你就會發現這半年裡竹鼠吃的加起來都不用一斤飼料,所以養一隻竹鼠的成本折算回來還不足10元。但是一斤竹鼠肉卻能賣200元的高價。竹鼠肉是非常清香好吃的,特別是燒烤的竹鼠肉,那叫一個香。而且竹鼠肉營養非常豐富非常補,掉發的人群可以多吃,竹鼠肉是可以促進毛髮生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