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摸枕頭,依賴性的摸被子邊角,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不要忽視

2020-12-05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每個人都會有專屬於自己的小秘密,同樣每個人也會與自己的小習慣於小動作。它可能是從小養成的,也可能是長大後才擁有的,值得慶幸的是,它只屬於自己。

睡覺愛摸枕頭,依賴性的摸被子邊角,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不要忽視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睡覺的時候喜歡摸著枕巾,到高中住宿的時候把家裡自己的枕巾帶到學校。同學們問我為什麼要用自己的,我說一種習慣。

其實並不是沒有它就不行,只不過會失眠,會感覺很難過。

前兩天跟閨蜜聊天,突然聊到高中時的這個習慣,閨蜜說:「你乾兒子好像得到了你的真傳,不過他是抱著自己的小毯子。」

隨後閨蜜問我是不是現在還一直保留著這個習慣?我說沒有了,上了大學之後就慢慢戒掉了,放心吧,這沒什麼可擔心的。

聽我這麼說,閨蜜也慢慢的放下心來,後來她告訴我如果不是想起我有這個習慣,真的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戀物癖了。

事實上,很多小朋友都會有依賴型的行為,或者是摸耳朵,或者是摸被子,或者是小時候的一個玩具。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小朋友的眼裡,這些東西是媽媽的替代品,有的孩子在剛開始分房睡的時候很害怕,把自己的玩偶想像成讓自己心安的東西。

類似於有人喜歡玫瑰,有的人偏愛百合,有的人喜歡聞汽油的味道而有的人喜歡米飯的香氣。

在幼兒心理學上,這類物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名字——過渡性客體。這個概念是有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臨床試驗得出來的結論,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過渡性客體是什麼?

簡單來說,過渡性客體是孩子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可以是母親的味道,或者是母親躺過的被子,母親給自己買的玩偶,或者是一件舊衣服,它可能比母親還重要。

它是孩子心中,關於母愛的所有美好想像。

有些寶寶喜歡摸著媽媽的胸睡著,有些寶寶喜歡讓媽媽躺在自己的床上,這一些在媽媽嚴厲看似「沒有出息」的行為,其實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他在尋求一個方法或者物品,能讓他與母體再次聯繫在一起,如果母親強烈的拒絕,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儘量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你已經長大了。

當發現孩子有反常行為的時候,或者是突然像小朋友一樣尋求幫助的時候,記得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我在。

過渡性客體是正常的心理行為,媽媽不要擔心

當看見自己的孩子過分的依賴小毯子或者是一個很舊很舊的玩偶時,媽媽可能會想這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壞習慣?

從現在起,請媽媽們一定要正視孩子的這些小習慣,不要給孩子貼上不害羞的標籤等等。同時也不要用過激的語言去刺激孩子,即使那個娃娃已經壞了,也不能私自扔掉。

「媽媽 ,我的小星星呢?」

「媽媽看它太破了,把它扔了,媽媽給你買個新的好不好。」

「可是,它有媽媽的味道,新的沒有。」

曾經朋友私自把女兒的小玩偶扔掉,這段對話一直在朋友的心中記著,她覺得是不是自己虧欠了孩子,為什麼自己還沒有一個星星重要?為什麼孩子不直接抱自己?

後來,朋友想起來,當兒子出生後,她好久都沒陪女兒好好的玩一次了,好久沒有陪著她睡覺了。

在家長很忙的時候,小朋友學會不打擾,慢慢的安撫自己,把小玩偶想像成媽媽陪著自己,所以它才變得那麼珍貴。

大家有時間的時候,可以了解一下恆河猴實驗,或許就能真的明白孩子的需要的是什麼了。

請討好那個懂事的孩子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愛哭的孩子才有糖吃,但是小孩子不明白,他們以為只要自己足夠懂事,等爸爸媽媽忙完之後自然會回來愛他。

正因為孩子的懂事,多少家長只是炫耀自己有多成功,而沒有真的意識到孩子與自己越行越遠。

很多東西,錯過就是錯過了,孩子的童年也僅有幾年的時光,觸摸、運動、玩耍,愛的三個變量中,你總要給一個。

寫在最後

沒人規定青山旁一定要有綠水,只不過第一個看見青山綠水的人是這麼傳出去的。

相關焦點

  • 寶寶愛摸私處,夾被子,這些小動作家長別訓斥,可能處在這個階段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所有父母都不能忽視性教育這個問題,很多寶寶總喜歡摸自己的私處。許多父母不知如何處理,有的總是訓斥孩子,禁止孩子再有此行為,而有的卻十分擔心是不是孩子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 孩子摸乳房、捏耳朵、依戀布娃娃......這些細節,千萬不能忽視
    前陣子,閨蜜向我求助: 她兒子都快四歲了,晚上睡覺還要摸乳房。孩子大了不能再摸、否則不利於孩子成長……道理她都懂,可就是沒法執行。 有一次我狠心不讓他摸,可他哭得非常傷心,還小聲地說:媽媽,我就摸一下。你數到1就不摸了,行不行?
  • 寶寶歪頭家長不要慌,這樣給孩子按摩,很快就能幫他矯正過來
    這種枕頭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很多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不管是睡覺還是醒著躺著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頭歪向一側,開始家長都不太會在意,覺得孩子既可愛又比較萌,但是時間久了就開始慌了: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這樣呢?經常這樣會不會是什麼疾病呢?
  • 寶寶6個月前護理時,堅持「三摸六不要」原則,寶寶健康又聰明!
    新生兒在6個月前,經常摸三個部位,健康又聰明!1、摸手掌寶寶出生後媽媽多撫摸寶寶手掌,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對誘導嬰兒心理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都說十個指頭都連通著寶寶的心臟,而寶寶的手從出生開始就是最柔軟的。手部的按摩,可以增加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寶寶健康成長。
  • 孩子睡覺如果出現這2種表現,說明可能是該用枕頭了,父母別忽視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了,小孩子是不需要枕頭的。因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脊梁骨是筆直的。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脊椎才會慢慢彎曲,變成和成年人一樣的S型,所以在孩子小時候是不需要枕東西睡覺的。雖然都知道給小孩子用枕頭不好,但是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準備枕頭。
  • 睡到半夜想摸孩子的「頭」,竟然摸到了腳丫子,把我嚇了一跳!
    文:小麗家長們經常都說孩子們的睡姿總是各種各樣的,整得家長的配合孩子的睡姿來調整,不然孩子睡不好,家長就更加睡不好了。你們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著令人疑惑不已,或者是令你憤怒不已的睡眠姿勢或者是睡眠習慣呢?不妨跟小編分享一下你們的小寶貝睡覺的日常吧。
  • 孩子愛摸耳朵有這3種可能,最後一種是兒童高發病,家長別忽視
    小琪最近發現寶寶有抓耳朵的習慣,有時候是摸一下,有時候是抓幾下。小琪還是照常的去查資料,發現寶寶愛摸耳朵也是分不同情況的。孩子愛摸耳朵有這3種可能,最後一種是兒童高發病,家長別忽視。耳屎太多大人們喜歡抓耳朵的時候,通常是耳朵裡面有耳屎的情況,寶寶也有同樣情況。
  • 孩子有哪些無釐頭的行為?網友:愛摸奶奶的耳垂,算不算?
    文|福林媽咪閨蜜的女兒有個奇葩行為特別讓人費解,睡覺的時候要聞著她爸爸媽媽的衣服才能安然入睡,否則就要哭鬧。不管跟著誰睡,都要聞一聞爸媽的衣服。閨蜜和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滿臉的幽怨,總以為是自己不夠關心她,讓她感到沒有安全感。
  • 7個月大寶寶卡床圍窒息,看完監控裡保姆的行為後,家長怒了
    卡在床圍之後必然會掙扎哭鬧好一陣,但是在寶寶自我求救的過程中,保姆卻一直醉心手機沒有聽到,才導致孩子因此而喪身,保姆的失職行為毋庸置疑。除了考慮到保姆的失職行為外,其實床圍本就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孩子自從會翻身後,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從床上摔下來,特別是夜間大人都睡著後。所以為了防止孩子從床上摔下來摔傷,許多家長會給寶寶用上床圍。
  • 孩子摸乳房、依戀毛巾、抱毛絨玩具?恭喜你,你的孩子正走向獨立
    跟我家孩子一樣,身邊的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的「怪癖」,有的孩子喜歡摸著媽媽的乳房睡覺,有的孩子非要摸著媽媽的長頭條睡覺,有的孩子對毛絨玩具情有獨衷,我還認識一個朋友,她家的孩子五歲了還蓋著嬰兒時蓋的被子,原因是孩子不讓換,換成別的被子就大哭大鬧。
  • 孩子睡覺不老實、愛翻滾,家長別粗心,可能這是病
    其實孩子睡覺不踏實只是表象,更多家長擔心的還是孩子睡覺不踏實背後的原因,往往孩子睡不好覺是由於身體患了某種疾病引起的。還有就是孩子蓋的被子太過於厚重,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很多家長害怕孩子睡覺時著涼,所以給孩子總是蓋了很多,殊不知,孩子身上的被子太厚,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睡眠,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呼吸,可能造成孩子窒息。
  • 「枕枕頭」與「不枕枕頭」的孩子,從小差距大,家長別忽視了
    寶寶的顏值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一項就是孩子的腦型,可能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從而導致孩子大了後追悔莫及。那麼針對孩子腦型這方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家長怎麼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出好看的腦型呢?
  • 冬天判斷孩子冷不冷,不要「奶奶覺得」,要「摸」對兩個部位
    大人穿得比較隨便,但是更關心孩子的感受。每年冬天都會引發一場小衝突:是寶寶冷還是父母冷?經常看到很多老人給孩子穿六七件衣服,孩子不許動。冬天父母容易誤解的幾件事至於如何判斷孩子冬天冷不冷,很多家長往往會做錯四件事,說孩子不舒服,很痛苦。1)觸摸手不代表孩子的體溫冬天,父母總是通過摸孩子的手來判斷孩子的體溫。
  • 父母陪娃睡覺的五大「怪癖」,伸手摸呼吸,耳朵靈敏程度堪比兔子
    對於忙碌的父母來說,陪伴孩子最好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了,這樣不光能讓寶寶更有安全感,還能夠更好的促進親子關係哦~陪娃睡覺這麼好的機會,父母們自然不會放過,但爸爸媽媽們在陪孩子睡覺時,往往會出現一些「怪癖」。下面這五大「怪癖」可是真實地表現出了廣大父母們陪娃睡覺的場景,快看看你中了哪幾條?
  • 寶寶睡覺時總是搖頭,難道是缺鈣?這4個原因,總是被忽視
    3個月的寶寶睡覺時總是搖頭,這並不是寶寶缺鈣。寶寶一歲之內,每天對鈣的需求只有200~250mg。這相當於寶寶每天喝200~250ml奶就完全足夠補鈣了。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話,母乳的鈣含量要低一些,相當於寶寶每天喝400~500ml母乳。
  • 狗狗這些部位不要隨便摸,越摸它會越「上癮」!
    很多人養狗就是為了享受擼狗那一瞬間的快樂,覺得抱著愛犬摸一摸,覺得很治癒。但是小編提醒你,狗狗這些部位不要隨便摸,越摸它會越「上癮」哦。1、腦袋狗狗的腦袋是比較安全的部位,不僅主人,一些比較熱情、喜歡親近人的狗狗,面對陌生人的撫摸也不會抗拒。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枕枕頭?當寶寶有這幾種信號時,寶媽們別忽視了
    麗麗自己嘗試著用溫和的方式給孩子斷奶,更是讓孩子「離乳不離母」,所以寶寶斷奶的過程倒也很順利,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但是讓麗麗不解的是斷了奶之後,孩子睡得也不怎麼好,夜裡總是翻來翻去,睡得一點都不安穩。等到諮詢了醫生朋友之後,她告訴麗麗,當寶寶有這幾種信號時,寶媽們千萬別忽視,孩子可能需要枕枕頭了。
  • 大夏天寶寶睡覺,怎麼蓋被子?婆婆與新手寶媽的鬥爭,你家避過沒
    後來才發現婆婆在三伏天睡覺非但不開空調,還要把被子蓋得嚴嚴實實的。這位寶媽不禁感慨人與人的體質真的不一樣。那麼問題又來了,家長和寶寶的體質也不同,我們又該如何在炎熱的夏天可以準確地判斷孩子冷不冷?是否需要蓋被子?
  • 男童互摸"牛牛"致腫脹 女幼教:因害羞沒告知家長
    原標題:男童互摸"牛牛"致腫脹 女幼教:因害羞沒告知家長 涵涵的班主任李老師說,涵涵在幼兒園小班,班裡22個孩子,每個孩子上廁所時,都有老師陪護。就在本月初,李老師發現涵涵上廁所時摸別的小朋友「牛牛」,然後別的小朋友也摸他的「牛牛」。見此情形,李老師對涵涵說了一句:「涵涵幹啥呢?羞不羞?」之後涵涵把臉捂住,轉身跑開。李老師說,這樣的情況她遇到過兩次。但在24日當天,並沒有類似情況發生。
  • 孩子為什麼會踢被子,孩如何是好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孩子為什麼踢被子?寶寶正處於發育過程中,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如果睡前神經受到幹擾,易產生泛化現象,從而讓腦皮質的個別區域還保持著興奮狀態,極易發生踢被子現象。有的媽媽因擔心孩子睡覺時著涼,會給寶寶穿太多衣服或蓋很厚的被子,這樣寶寶很容易感到悶熱並且流汗,睡得不安穩,也會導致其睡覺時老是踢被子。還有的孩子有一些不良睡眠習慣,比如喜歡用被子蒙著小腦袋睡覺,或是將手放在胸口睡覺等,這會使寶寶在睡眠時喘不過氣,進而出現踢被子。再就是發燒、蟯蟲病、佝僂病、麻疹等,這些疾病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