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嘎赤畫派第十代傳人嘎瑪德勒:與「畫」共舞人生

2021-01-11 中國西藏網


自治區工藝美術大師、嘎瑪嘎赤畫派第十代傳人嘎瑪德勒在作畫。 記者 陳志強 攝


自治區工藝美術大師、嘎瑪嘎赤畫派第十代傳人嘎瑪德勒(左)在指導學生作畫。記者 陳志強 攝

  提起嘎瑪德勒,估計十個人有九個人不知道他是誰。但在唐卡畫屆,他卻是享譽區內外。嘎瑪德勒,是西藏自治區工藝美術大師、嘎瑪嘎赤畫派第十代傑出傳人。

  1932 年,嘎瑪德勒出生於昌都市嘎瑪鄉比如村。嘎瑪鄉在歷史上就盛行文化內涵豐富而又工藝獨特的民族手工藝,如唐卡繪畫、銅像鍛制、配飾打造、瑪尼石刻……現在已經成為聞名遐邇的「民族手工藝之鄉」。

  嘎瑪德勒5歲開始學習藏文,7歲學經,8歲開始學習繪製唐卡,14歲時便出師成為了一名唐卡畫師。15歲跟著父親到嘎瑪寺畫壁畫,16歲時在同齡人中第一個獲得堪布學位。

  嘎瑪德勒的老師分別是他的舅舅貢布多吉和他的父親西熱洛桑,舅舅主要教他《造像度量經》中最基礎卻又最重要的比例、尺寸,父親則教他如何畫線條和塗色。

  那時沒有電燈,學畫唐卡要抓緊白天的時間練習繪畫,因為到了晚上只能借著月光,或者點牛糞的火光,甚至一手拿著點燃的香,猛吹一口氣,借著突然一亮的香火光,趕快畫幾筆;沒有紙,他就在木板上練畫。

  16歲時,嘎瑪德勒出師。他獨立完成的第一件壁畫作品是為青海囊謙一座寺院畫的壁畫,主題是彌勒佛的身世故事,一整面牆一共畫了九個場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他獨立完成的第一幅唐卡作品畫的是——文殊菩薩。這些作品得到了廣泛的稱讚,嘎瑪德勒漸漸小有名氣,同年獲得唐卡畫家堪布學位。

  幾年後,嘎瑪德勒的繪畫技藝已經非常純熟,對主家提出的各種主題要求都得心應手,而且他的作品沒有定價,對方願意給多少就收多少。對他來說,繪畫不僅僅是謀生手段,更是他生命和信仰的寄託。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嘎瑪德勒先後從事教師、公社組長、生產隊隊長、獸醫防疫員等職業。在鄉民辦小學,他教了十幾年的書;又當了幾年的業餘獸醫,給牲畜看病。但嘎瑪德勒從未間斷過畫唐卡,他以大地為幕、枯枝為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近50歲的嘎瑪德勒不再做其他事,專心繪製唐卡。剛開始時他畫一小幅唐卡只收一元錢,但是市場價格上漲很快,幾年後他的唐卡就漲到300元,現在則是十幾萬元。但是和市場追捧相比,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所傳承的這門技藝。

  嘎瑪德勒介紹道,嘎瑪嘎赤畫派自創立之日起就受到漢畫的影響,注重抒情寫意,設色淡雅清麗,多用重彩烘染,講究顏色對比,結構嚴謹,畫面整潔,勾勒人物衣紋較為細膩,人物神態生動。他說,我最大的心願不是變得多麼富有,而是希望保護傳承好嘎瑪嘎赤畫派唐卡藝術,把它一代代傳下去。

  1980年,嘎瑪德勒收的第一個徒弟,是他的外甥格來繞吉。後來,隨著嘎瑪德勒的名氣越來越大,親戚、鄰居,從鄉裡到全國各地,很多人來找他學畫。目前,嘎瑪德勒已經收徒500多人,其中包括蒙古族、漢族學生,甚至還有在大學任教的老師。

  嘎瑪德勒帶學徒很有特色,他從來不收學徒一分錢。徒弟有的是在他那裡學習幾個月,有的是跟他學畫十幾年,他都一視同仁,給他們免費提供食宿。

  有時候幾十個徒弟吃飯,50斤大米兩天就吃完了。所有糧米都是嘎瑪德勒自己出錢買。他把自己的畢生絕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弟子。甚至敢於打破以前唐卡師傅不教女性畫唐卡的習俗。現在,嘎瑪德勒有多名女弟子,甚至還有從東北、四川、雲南、香港過來學習的女徒弟。

  如今,不僅嘎瑪德勒帶徒弟,就連他的大孫子丁增平措和二孫子仁青江村也開始帶學生。今年33歲的丁增平措,6歲時在爺爺的教導下學習繪製唐卡技藝,是目前的家族傳承人。丁增平措在爺爺的薰陶下,目前已創作幾百幅唐卡作品,西藏的各大寺院和內地的知名人士都珍藏有他的作品。丁增平措和弟弟仁青江村每天都帶著唐卡畫師和徒弟們辛勤作畫。

  儘管已年過八旬,嘎瑪德勒依然身體健朗,精神矍鑠。如今,他仍能手持畫筆每天繪畫幾個小時,在精美的畫布上精工細作,描繪傳奇。

  每天早晨7點,嘎瑪德勒就起床了。他的一天從為佛像供水開始。上午10點半,嘎瑪德勒手把手指導學畫唐卡的學徒。中午12點半,他會花上一小會兒時間,平和安詳地坐在純淨的陽光下,用自製的畫筆、天然礦石顏料,在畫布上細細描繪。

  嘎瑪德勒也時常對年輕弟子們感到擔心和憂慮。現在有些學生作畫以經濟利益為主,不大講究畫工,畫到一定程度就不去深入研究。因此,他要求學生必須精確嚴謹,不允許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偏離先輩傳承下來的法則和度量。

  對於市面上唐卡畫的魚龍混雜,嘎瑪德勒也非常擔憂,憂心過於經濟化會導致唐卡畫整體質量的下降。他打算儘量多整理一些之前繪製的底稿,自費出一本有關嘎瑪嘎赤唐卡的書,不為名利,他還想把書的價位定得低些,讓更多的唐卡繪畫者和愛好者能夠購買,為嘎瑪嘎赤畫派的傳承和發揚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

  嘎瑪德勒是一株常青樹,從藝80餘載不輟,繪事精純,懿德垂範,遍育桃李;他默默以自己的品行春風化雨,滋潤後人,為唐卡藝術的成長與成熟注入了情感的溫度,樹立了追逐的坐標!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第十代索納塔:歷經十代 教科書式的 「顏值出道」北京現代ix35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十代索納塔:歷經十代 教科書式的 顏值出道|北京現代ix35 有這麼一款車,它曾經憑藉一己之力對抗風頭正勁的日系三雄;它的第二代車型,設計師是上世紀主筆過很多超跑的傳奇設計師喬治亞羅;它因一款花生燈而紅遍全球;它曾經用轎跑設計改變了B級車的概念它就是我   原標題
  • 法國浪漫主義畫派急先鋒席裡柯:用生命去畫好一匹馬
    席裡柯油畫《馬》席裡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鋒人物。席裡柯素描《釘馬掌》席裡柯對馬的神態和動態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去研究、分析,並畫了大量的素描練習。所以,他畫的馬形、神把握很準,不管是勞作中的馬;還是受驚的馬,以及戰場上衝鋒的戰馬,都描繪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家庭教師:介紹篇彭格列第十代
    01:介紹《家庭教師》講述的是彭格列家族與其他家族鬥爭的故事,是屬於比較早期的動漫之一,主要人物是彭格列第十代的首領與守護者們接下來我們看看第十代具體有哪些人物。彭格列第十代首領:沢田綱吉大空戒指使用者,火炎屬性大空。彭格列第十代雲之守護者:雲雀恭彌雲戒指使用者,火炎屬性雲。彭格列第十代雨之守護者:山本武雨戒指使用者,火炎屬性雨。彭格列第十代晴之守護者:了平晴戒指使用者,火炎屬性晴。
  • 國家博物館再推專題大展:威尼斯與威尼斯畫派
    「威尼斯與威尼斯畫派」展是繼前兩個展覽之後的又一個重要展覽,它們共同構成了義大利藝術史的重要篇章。展覽的展品選自於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三地的烏菲齊美術館、威尼斯美術學院美術館、聖盧卡國家美術學院、威尼斯總督府等十餘家義大利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及相關收藏機構之中。展品數量總共達77件,是三屆展覽中最多的一次。首次展出73件。在展廳的空間劃分上,圍繞展覽主題,以一個世紀為一單元,總共4個單元7個小節。
  • 上海龍鳳旗袍:聯手職校培養第四代傳人
    愛旗袍、訂製旗袍的顧客不斷,但像龍鳳這種全手工旗袍是個細活,現在,店裡有十來個做衣服的師傅,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與許多手工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樣,龍鳳旗袍也面臨技藝傳承後繼乏人的問題。現在,龍鳳旗袍第二代傳人只剩下一名90歲的師傅;第三代目前有20多人,年齡在四五十歲;培養第四代傳人的任務非常緊迫。
  • 現代花鳥丨七大畫派
    當代花鳥八大畫派及代表人物海上畫派 張大千花鳥海上畫派 林風眠花鳥《憩息》當代花鳥八大畫派及代表人物海上畫派 吳湖帆 荷花小鳥當代花鳥八大畫派及代表人物海上畫派 陳半丁 和平永好當代花鳥八大畫派及代表人物海上畫派 謝稚柳花鳥當代花鳥八大畫派及代表人物海上畫派 江寒汀花鳥
  • 故宮第三代摹印傳人沈偉離世 曾在故宮餵貓種菜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2日電(任思雨)6月15日,故宮第三代摹印傳人沈偉離世,年僅55歲。據了解,故宮摹印是「三代單傳」,北派篆刻的代表人物金禹民,也是新中國故宮博物院摹印的開創者。金禹民只收了一個徒弟劉玉,而沈偉也是劉玉培養的唯一徒弟。  沈偉的一名同事告訴記者,沈偉很隨和幽默,沒有一點架子,願意與年輕人交流交朋友,對工作也是一絲不苟。
  • 42年的沉澱 第十代雅閣擁有「絕對自信」
    雅閣這款全球車型,由廣汽本田進行國產,是從第六代開始,1998年3月,第一輛廣汽本田雅閣駛下生產線,雅閣車系在中國的榮耀徵途開啟了全新的篇章。時至今日,第十代雅閣同樣由廣汽本田進行生產,能夠發展至第十代車型,除了本田對於這款車型準確的定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每一代雅閣都不乏亮點,第十代雅閣同樣不例外。
  • 嶺南畫派的「折衷」精神
    嶺南畫派的「折衷」精神 2014-08-21 16:57:35  很明顯,「嶺南畫派」之稱,是按第一種原則:地區性命名的。這本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很奇怪,這個名稱卻令該畫派的創始人二高一陳(指高劍父、高奇峰與陳樹人)感到不滿。黃志堅先生在《論嶺南華培的特徵》一文中提到,在1948年以前,並沒有「嶺南畫派」這個稱號,派內派外普遍稱為「折衷派」。當時二高一陳均認為此稱呼帶有狹窄的地域性,容易使人誤解為只是地區性的畫家團體。
  • 非遺「雙橋老太太」傳人開辦正骨醫館
    千龍網北京7月27日訊由我國中醫骨傷科泰鬥--北京「雙橋老太太」羅有明的嫡孫,「羅氏正骨法」第七代傳人羅勇創辦的有明中醫,於7月15日在北京朝陽區的雙橋地區正式開診後,雙橋地區的百姓紛紛微信朋友圈互相分享這一消息,聞訊前去諮詢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
  • 北京現代:一如既往的時尚,第十代索納塔的變與不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現代:一如既往的時尚,第十代索納塔的變與不變 第十代索納塔閃耀芭莎明星慈善夜 再次定義汽車時尚 關注時尚的朋友不難發現,近幾年 品圈流行起來換LOGO,Fendi、Burberry、Celine、Balenciaga等接連更換品牌標識,原本經典、複雜且優雅的氣息被弱化,顯得更
  • 翕兮·陳傳席評現代名家:「嶺南畫派」——折衷中西
    但內地很多學者畫家對「嶺南畫派」持否定態度,認為他們不懂傳統,根本進不了傳統之中。如果徹底否認一個畫家,只要說他的畫和「嶺南派」 差不多,甚至說他是學「嶺南派」的,那就完了,就等於說這個畫家一無是處。有一個畫家告訴我,上海人嘴裡不講他的畫好,但心裡還有數,知道他的畫很好;但廣東人嘴裡不講他的畫好,心裡也沒有數,壓根兒不懂他的畫。
  • 白石傳人易志平及其花鳥草蟲畫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在齊白石畫派嫡傳人(齊派掌門人齊良遲入室弟子)、著名畫家王東常身邊工作,其間臨摹「白石蝦」的經歷,竟是他與齊派結緣的啟始。1992年,由王東常引薦,易志平又拜師齊白石嫡孫、著名畫家齊由來(齊白石十孫),進行國畫專業的系統學習。
  • 【雅昌專稿】在回望仰望和展望中 再一次擦拭「長安畫派」的光芒(上)
    現在看來,有些畫派還停留在古典狀態,或者停留在對古人的摹擬過程中,而長安畫派走入了非常典型的新生的面貌,主要體現在筆墨裡,主要體現在選擇的題材和構思裡。說兩張很簡單的小畫,一張是我父親畫的《雪天馱運》,1954年畫的。他在20世紀40年代經常到新疆和祁連山寫生,到1954年創作了這幅畫。《雪天馱運》反映了西北少數民族對待新政府的熱愛,表現了老百姓為新政府捐糧。
  • 激擎解「索」 強「十」歸來第十代索納塔百臺交車儀式暨對比試駕會...
    第十代索納塔突破期待,憑藉著智慧運動美學,引領B級運動轎跑新潮流,進一步完善了北京現代在細分市場的布局,強化了產品差異化競爭力。北京現代汽車融合了人文關懷和現代創新科技,努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產品。
  • 第十代索納塔未上市就拿走了設計界的「奧斯卡」|北京現代ix35|第...
    而此次摘得大獎的設計獨秀,也將於今年正式引入中國市場, B級車市場即將迎來一款重磅產品——第十代索納塔。第十代索納塔的設計靈感來源於2018年3月現代汽車在日內瓦國際車展首次亮相的Le Fil Rouge概念車,並運用了現代汽車全新設計理念「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
  • 成都肥腸粉第三代傳人|餐飲面孔
    甘食記的創始人甘樂,是一位集才華和帥氣於一身的男子,也是成都肥腸粉第三代傳人。他堅守著老成都人對肥腸粉的那份執念,在時代的大潮中銳意突破,讓這碗開了108年的肥腸粉,從巷子裡走出成都,走向全國!成都,綿繡之城。這座城市極具魅力,提起它大家會想到紅紅火火的火鍋、玉林路的小酒館以及春熙路繁華的風景。
  • 博人傳:第八代火影預計是木葉丸,第九代佐良娜,那麼第十代呢?
    火影忍者中自從三代火影的死去後,火影的位置固定的都不是特別久。第五代綱手,第六代卡卡西,現在為第七代的鳴人。現在的博人傳中鳴人每天忙碌的處理著自己身為火影的事物。(或許鳴人會想沒想到當個火影會這麼累)由於每天的忙碌鳴人大部分時間出在工作以至於沒有時間陪著向日葵還有博人,雛田。
  • 第十代索納塔值得進入你的購物袋|北京現代ix35|第七代伊蘭特
    從伊蘭特到途勝北京現代旗下每款車型開上街回頭率都極高,特別時第十代索納塔,更可以說是盛世美顏的代表。這款車在升級為i-GMP平臺打造後,車身具備短前懸,長軸距,長後懸,低重心等特點,線條顯得非常大氣修長。設計上應用了「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理念,強調比例感、結構感以及造型感之間的協調。
  • 第十代索納塔,運動、優雅的繼承者|北京現代ix35
    「流體雕刻」發生了混亂,第8代聲納員出道後將達到高峰到第八代聲納為止,b級轎車領域一直被大眾帕薩特和豐田皇冠「壟斷」。 記住這兩輛車。 面對大氣穩定、皮實、開始年輕化的市場時,他們無論是設計還是定位,都無法滿足當時的消費者。 現代車迄今為止正確確定了市場需求,在開發第8代奏鳴曲時,把「奏鳴曲(SONATA車系名)」的精緻生活屬性從中年轉變為了後補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