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是修行人,這輩子怎麼修行?有仙緣的幾個特徵!

2021-01-09 道教知識

翻翻祖師傳記,經常見到命中注定要得道成仙的人。究其根源,自然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抱樸子內篇》卷十二《辨問》: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遭明師而得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玉鈐經主命原曰:人之吉兇,制在結胎受氣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其值聖宿則聖,值賢宿則賢,值文宿則文,值武宿則武,值貴宿則貴,值富宿則富,值賤宿則賤,值貧宿則貧,值壽宿則壽,值仙宿則仙。苟不受神仙之命,則必無好仙之心,未有心不好之而求其事者也,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自古至今,有高才明達,而不信有仙者,有平平許人學而得仙者,甲雖多所鑑識而或蔽於仙,乙則多所不通而偏達其理,此豈非天命之所使然乎?

可見葛洪祖師認為成仙也是「天命之所使然」。

而在另一本著作《神仙傳》中,葛洪祖師舉出了更多例子:方平欲東之括蒼山,過吳,往胥門蔡經家。經者,小民也,骨相當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遂語經曰:「汝生命應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補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氣少肉多,不得上升,當為屍解耳。屍解一劇須臾,如從狗竇中過耳。」告以要言,乃委經去後,經忽身體發熱如火,欲得水灌,舉家汲水以灌之,如沃焦石,似此三日中,消耗骨立,乃入室以被自覆,忽然失其所在。視其被中,惟有皮頭足具,如今蟬蛻也。

仙人王方平直接上門找蔡經傳授仙法,只是因為他「骨相當仙」、「命應得度世」。又說蔡經「少不知道,今氣少肉多」,從小不知修道保養精氣,可見不是好道者,修身養性上也許還不如眾知友。但就因為有得道成仙的命,卻有仙人主動上門。

再如:嚴青者,會稽人也。家貧,常在山中燒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書與之,令以淨器盛之,置高處,兼教青服石腦法。青遂以淨器盛書,置高處,便聞左右常有十數人侍之。每載炭出,此神便為引船,他人但見船自行。後斷谷入小霍山去。

這個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當地說出教授嚴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餘乃流涕自摶重請,神人曰:『坐,吾將告汝,汝有仙骨,故得見我這段是劉根自敘遇到神人的經歷。原因:「有仙骨」。再如墨子年八十有二,乃嘆曰:「世事已可矣,榮位非可長保,將委流俗以從赤松遊矣。」乃謝遣門人,入山精思至道。想像神仙。於是,夜常聞左右山間有誦書聲者。墨子臥後。又有人來,以衣覆之,墨子乃飼之。忽有一人,乃起問之曰:「君豈山嶽之靈氣乎?將度世之神仙乎?願且少留。誨以道教。」神人曰:「子有至德好道。故來相候,子欲何求?」墨子曰:「願得長生,與天地同畢耳。」於是神人授以素書朱英丸方,道靈教戒五行變化,凡二十五卷,告墨子曰:「子既有仙分,緣又聰明,得此便成,不必須師也。」

神人評價墨子「既有仙分,緣又聰明,得此便成」。可見得道成仙,除了要有聰明的頭腦悟道,還需要有成仙的命。

再如,茅君者,名盈字叔申,鹹陽人也。茅君十八歲入恆山學道,積二十年,道成而歸,父母尚存,見之怒曰:「為子不孝,不親供養而尋逐妖妄,流走四方。」舉杖欲擊之。君跪謝曰:「某受天命,應當得道……

這位是三茅真君中的大茅君。「某受天命,應當得道」。話說得更直白了。

《金蓮正宗記》:(道者)遂索毫楮書秘語五篇,使之詳讀。(王重陽)先生讀之數過,方悟妙理,戒之曰:天機不可輕洩。即令投之火中。道者曰:速往東海,丘劉譚中有一俊馬,可以擒之。言畢不知所在。先生遂歸劉蔣,自構一庵,題其榜曰活死人墓

「丘劉譚中有一俊馬」說的是北七真中的丘、劉、譚、馬四位祖師。而這時,重陽祖師才剛剛修建活死人墓,尚未成道。可見師徒五人先後得道成仙,冥冥中早已註定!

呂祖《寄白龍洞劉道人》:此個事,世間稀,不是等閒人得知。宿世若無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

得道成仙的聖事,等閒人沒資格知道,只有宿世修行、生具仙骨才能遇上。這就是宿命。

也許有人會好奇,那我有沒有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沒有,是不是只能放棄?

《金蓮正宗仙源像傳》師姓劉名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十八年秋,遷居洛城東北雲溪洞門人為鑿洞室,忽得石井,眾方駭異,師笑曰:不遠數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煉處。鑿之果然。

劉長生祖師得道成仙,不是一生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積到這一世,終於功德圓滿,得道飛升。那麼,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來的!

當下沒有仙緣,更要開始修行,為以後成仙得道積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緣,就算你不信修行,也會冥冥中指引你走上這條路。

以上舉的例子,上輩子都是人,但也有些神仙投胎的情況:

《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紫陽真人,乃天台纓絡街人。先名伯端,字平叔,後名用成。少無名不學,浪邊雲水。晚傳混元之道未備,孜孜訪問,褊歷四方。熙寧中,陸公龍圖銳鎮成都,乃依以遊蜀,任四川節度制置使安撫司參議。於己酉歲,遂遇異人傳火候之秘,其道乃成。

仍戒之曰:他日有與汝脫韁鎖者,當受之。既而三傳,每罹災患,仍深自悔責,遁世忘言,著《悟真篇》八十一章,盡述二丹之秘。其議論大旨則深嫉世之學者專門各宗,三教異流,不能混一矣。異派同源之理通亮,繼正力補於道,天下傳誦之。陸公其蛻,得其舍利千百,若雞頭實者,色皆鉗碧。既而復有見之者,雲政和中,通姓名以謁黃君冕仲尚書於延平,黃公素傳容成之道,且酷嗜爐火,年加耄矣,語不契而去,繼而使人寓書於黃,叔述甚異。其孫銓見其書,秘不盡言,獨告予大略云:平叔自謂與黃皆紫微天官,號九皇真人,因校劫運之籍,遂謫於人問。

今垣中可見者,六星而已。潛耀者三:平叔、冕仲,洎維揚於先生也。平叔曰紫陽真人,冕仲曰紫元真人,於公曰紫華真人。一時被譴者,官吏皆已、復於清都矣。今平叔又登仙品,獨冕沉淪於宦海,凡當為人者十世,今九世矣。來世苟復迷妄合塵,則淪墜異趣,無復升遷之期。平叔明序仙契,力欲振拔,而黃公竟不契而沒,惟自號曰紫元翁而已。九皇不載於天官,蓋微星也。非常名而可名者,在萬二千五百之間耶。

紫陽、紫華、紫元三位仙人投胎,前兩位都已得道成仙,回歸本位。紫陽真人有心度黃公,可惜話不投機。不過黃公第十世還有機會,詳情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神仙信仰是中國道教的核心信仰,列於世俗塵囂之外的神仙是道教彼岸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謫仙」則是道教神仙中特殊的一類,他們是因過失而被謫降到人間的,具備超凡神性,同時又兼具不同程度人間化的特質,是一種具有不完美神性的人。現以南宋著名道士、道教內丹派南宗的創始人白玉蟾的修道思想為例,剖析道教中的謫仙觀念。

白玉蟾祖師在詩作中多次提及自己原是天上的仙人。比如《曲肱詩》提到自己三次被貶的經歷:

昔在青華第一宮,只緣醉後怒騎龍。

傾翻半滴金瓶水,不覺人間雨發洪。

玉皇有敕問神霄,誰去騎龍亂作妖。

自別雷城一回首,人間天上已相遼。

太乙天皇謁紫清,翠娥百萬擁雲軿。

當時不合抬頭看,忽見天丁叱火鈴。

我不生嗔怨玉皇,翠娥無復舞霓裳。

瑤池王母宴群仙,兩部笙歌族綺筵。

誤取一枚仙李吃,又來人世不知年。

而第三次被貶之後,原本是不信神仙之說的。

《必竟恁地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肉既無翅必墜地,人無百歲安可延?

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01. 以不同身份謫降人間突顯才能

在白玉蟾的作品中,其自封的謫仙形象不止一種,在天庭被貶之前所擔任的職務也不止一種。他在《贈陳高士琴歌》中說:「我昔神霄西臺裡,雪肌玉膚冰霜齒。長歌一曲驚帝閽,解使八鸞舞神水……瓊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筆墨仙。昔為東華校籍吏,屢亦舞筆靈君前。」這是一篇系統描寫謫仙經歷的七言詩,其中就提到了「神霄雷霆吏」、「筆墨仙」、「校籍吏」這三個主要職務。以不同的身份謫降人間,這是白玉蟾謫仙觀念的特點之一,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其修道、傳道的需要。如在行雷法過程中,需要調動雷部各將兵,「神霄雷霆吏」的身份可以使其具有絕對的指揮權;而且他封徒弟為雷將雷兵,自己掌管其升降。而「翰墨仙」與「校籍吏」都屬於文職官員,突出他具有文人才能。

02. 神仙被謫到人間必經環境與內心的磨鍊

謫仙是被貶謫到人間的。然而,人間也可作為修仙的洞天,只要勤苦修道,就能得道成仙。對於在世俗間修道的道徒來說,不但要接受來自外在環境的磨鍊,更要接受萌發於內心深處的魔障的考驗,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則就會與道疏離。無論多麼險惡的環境和心魔,都是神仙被謫到人間必經的磨鍊,也就是對救贖之路的尋求與實踐。在白玉蟾的謫仙觀念中,救贖之路可以分為兩部分,即修道之法與濟世度人之路。

03. 修道之人需勤修苦煉 便可早日回歸

白玉蟾要求修道之人一定要堅信自己可以成仙。所謂「學道學仙須篤志,堅然一念無疑意」,既然因錯被謫,想要成仙就要加倍努力。「我輩何人,生於中華,誕於良家,六根既圓,性識聰慧,宜生勤苦之念,早臻太上之階。」神仙本是圓滿之體,即使謫降到人間,仍然具有「六根既圓,性識聰慧」的仙質,所以只要勤修苦煉,便可早日回歸仙界,這也體現了白玉蟾心性理論的特點。所以他說:「修真之士,誠心以立其志,苦節以行其事,精思以徹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04. 修鍊金丹方可實現永恆的回歸

白玉蟾認為,早期謫仙事例中的自我修煉之法,無論是通過「夢」的方式,還是通過「步虛」,都只能得到短暫的回歸,要實現永恆的回歸,就要修鍊金丹。白玉蟾在《金液大還丹》中明言「願飛升於玉闕,必須修煉於金丹」,在《水調歌頭》中也說:「昔在虛皇府,被謫下人間。笑騎白鶴,醉吹鐵笛落星灣。十二玉樓無夢,三十六天夜靜,花雨灑琅。瑤臺歸未得,忍聽洞中猿。也休休,無情緒,鍊金丹。」從虛皇府被謫到人間,心中懷想著天上的種種情狀,若要歸還,唯有鍊金丹,明確表達了鍊金丹對於謫仙由人間重返天庭的重要性。而「鍊金丹」主要是修煉內丹,所謂「自家屋裡,黃金滿地有誰知」,在《沁園春》中,他還指出煉丹的最好時間是冬至,這時一陽復來,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所謂「既這回冬至,一陽來復,便須修煉,更莫疑猜」。

05. 傳道濟世也可以得道升遷

此外,傳道濟世也可以得道升遷。他在《木郎祈雨睨並注》中說:「輔我救旱助勳隆,雷神、風神、雨神、電神,助吾救旱。按《法書》云:救旱一次,以其陰功升轉一階,準活一百二十人。大旱過兩旬者,遷三階。」救民間旱災一次,其陰功可轉一階,如果救持續兩旬的大旱,功勞更大,可以升遷三階。

06. 天庭是白玉蟾心靈的家園

白玉蟾還有很多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這也是謫仙觀念的一個重要體現。他在《神霄吟三絕》之二中說:「紫瓊飛清都,翠雲護絳闕,不見有星辰,俯視但日月。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說,吾已成金丹,留下飛仙訣。」指明自己在凡間兩千年卻不敢向別人說起,金丹已經煉成,於是留下飛仙口訣成仙。白玉蟾一直在尋覓故裡,尋覓託付,尋覓自然人格與社會人格的雙重安頓。自然人格的安頓之處是故鄉,而他少時因罪離鄉,現實的家鄉帶給白玉蟾的只有痛苦,所以社會人格的安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傳統文人的社會人格的安頓在仕宦,白玉蟾已無緣此道。他12歲舉童子科,然而因乘興作詩,得罪主考官,前途盡失,所以感慨「世有千裡馬,可憐無王良」。白玉蟾是一個生命漂泊感非常強的人,懷有對「道」執著的追求,漂泊成為他的心中之憂。謫人的身份可令其漂泊的精神有所寄託,為其漂泊感找到一個可以言說的安頓之處,彰顯其內心近乎仙人的高貴精神。天庭是他心靈的家園,他一生漂泊、歷經磨難,只為能回到久違的故鄉。

相關焦點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
    翻翻祖師傳記,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幾點特徵:一、命數稟賦 《抱樸子·塞難篇》云:「命之修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天地神其機,使人不知,則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則亦曰自然。自然之妙,雖妙於知,而所以妙,則自乎不知。然於道則未始有以愚之濁之。」這裡就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和成長,受四周環境之影響,也就是所謂的風土。這是說的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有的地方自然環境好,所以人民多長壽。還有就是星宿之氣的影響,也叫天命。
  • 佛教:懶病怎麼治?這四個竅訣,讓你精進修行!
    賣咖啡的有這樣一個宣傳語:「再忙都要和你喝杯咖啡」,修行人也應該有一條座右銘:「再忙都要和修行保持聯繫」,我們修行無法進步,感覺自己的境界停在某個地方,這並不主要是因為環境的幹擾、家庭的幹擾,或是工作的幹擾,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比以前的修行人多了一點的忙碌和懶惰。
  • 《寶可夢劍盾》鎧島三大修行任務怎麼做 三大修行任務完成攻略
    導 讀 寶可夢劍盾鎧島三大修行任務怎麼完成?
  • 在家也可以修行成功,六祖大師為在家修行人說了這個方法(宣化上人)
    他這叫現身說法,他原來也沒有出家,和打獵的人一起住了十五年;在那期間,都是用功修行的,所以他說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你在家人能修行,就像東方人有善心似的。「若不作此修」:你若不照著這偈頌去修行,「剃髮出家」:你就把頭髮剃了,鬍子也剃了,出家了;「於道何益」:於道又有什麼好處呢?所以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哪有德?
  • 《火影忍者OL》怎麼打挑戰屋修行風波5 挑戰屋修行風波5打法技巧介紹
    導 讀 火影忍者OL怎麼打挑戰屋修行風波5?還不知道怎麼打的玩家們,下面遊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挑戰屋修行風波5打法攻略,接著往下看吧。
  • 夢見自己的親人是怎麼回事?修行的人要注意,有這幾種情況!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做夢屬於一種正常現象。當一個人白天時,不斷地思考什麼、想什麼東西或者人時,到了夜裡做夢,就會夢見。在中國民間,也有關於「胎夢」的說法,據說懷胎時,夢見動物就會生男孩,夢見花之類的,就會生女孩。到底有沒有這回事,修行的人一般不願意說它。按照佛教中的因緣之說,一個人一生中所有的遇見,都屬於緣分。是男是女,早已前緣註定。
  • 《火影忍者OL》手遊挑戰屋修行風波5怎麼過 挑戰屋修行風波5打法攻略
    導 讀 在火影忍者OL手遊中挑戰屋修行風波5應該怎麼打呢?
  • 《火影忍者ol》水主修行選什麼好 水主修行選擇推薦
    導 讀 火影忍者ol手遊水主修行怎麼選?修行是火影忍者ol手遊中人物到達40級之後,提升實力的一種方式。
  • 上師親授,每天的修行竅訣!
    不要像現在有些世間人,為了身體健康或疾病痊癒而修一些瑜伽、武功,這種行為跟我們這裡的修行教言差別非常大。我本人依止上師之後,只要想得起來,就會按照這種方法修,希望你們也能長期這樣修持。此處所講的,主要是閉關的明確修法,這可以歸納為一天的修要,即一個人從早上到晚上該怎麼修行。
  • 如何解釋堅持禪修行的好人反而會生病這個事情?
    從事相上來講修行人還是會有三分病:第一個原因:持戒之前有無量無邊世,就算至今持了100萬世的戒,這100萬世半點戒都不犯,那100萬世以前呢?100萬世以前還有無量無邊世。持戒100萬世這是從時間上來推理,三分病必定是由過去世的三分業導致的,只是過去比較久遠而已。
  • 身心靈修行與療愈大全
    《身心靈修行與療愈大全》 作者:方志明等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價:32.00內容簡介這是一本介紹身心靈修行與療愈的書,精選國際和國內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身心靈修行與療愈體系,約請了二十位國內著名身心靈導師參加編寫
  • 出馬仙五十六:帶仙緣的人,三月三,有人歡喜有人憂
    三月三是仙門裡的大節日,帶仙緣的人,無論是已經立堂口的,還是還未立堂口的,這段時間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到身體有微妙的變化,身體上可能會出現各種不舒服,做的夢也可能都比較奇怪,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為什麼有仙緣的人到三月三和九月九,身體很難受,甚至有病,就是因為這個日子是有仙緣人的節日,是仙家竄竅附體的時候,準備在三月三或九月九中出頭去揚名掛號,準備出馬。找到與自己有緣分的弟子來修仙得道,在人間立上堂口去濟世度人,積下功德,早日修成正果仙位。這就是每個有仙緣的人到三月三和九月九身體不舒服,或者是有病和心裡憋屈的原因。
  • 修行禪定有成就的人是怎麼樣的?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皆仁法師有人問起:「要如何才能判斷修行禪定時,得一心相呢?」關於這一點,在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坐禪三昧經》中,曾經有詳細的說明。《坐禪三昧經》:「問曰:『修行禪人,得一心相,云何可知?』」這是說:曾經有人問道:「請問:如何判斷一個修行禪定者已經得一心相呢?」其實,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因為每個人修行的所達的境界不同,而外在所反映出來的相狀,也會有所不同。
  • 修行人可以穿貂皮衣服嗎?
    國外有過這樣一則新聞:幾百個人赤身裸體坐在大街上,他們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現在很多人都穿動物皮做的衣服,這樣要傷害很多動物,穿這樣的衣服還不如裸體。他們也不是學佛人,尚且有慈悲心和同情心,我們學佛人更應該有。但這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穿,還得看發心動機。你為了自己穿暖一點,好看一點,然後去買這樣的衣服,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會有一定的罪過。
  • 「內觀禪」與「修行解脫」
    但「苦」的意義,令很多人誤解了,為什麼呢﹖這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令我們一看就聯繫上了「痛苦」與「消極」等負面訊息。而這些痛苦的感覺,大家是非常熟悉而欲避免的。例如很多人都怕看病打針、脫牙等痛楚,或者遇到一些情緒波動,我們都會感到痛苦。佛教講「苦」,除了指出我們感覺上的痛苦外,更指出了事物一定會壞滅之意。
  • 《魔女宅急便》——小魔女的修行之路
    Gigi總是一副很嚴肅的表情哦~~這篇要寫小魔女的修行之路。其實,在2015年第一次看這部動畫片的時候,除了知道我很喜歡看,以及很喜歡這隻小黑貓之外,其他的好像並沒有留下特別的印象,甚至,這次重新回過頭再看第二遍,哇塞,竟然發現,好像第一次白看了。這次二刷,給我最大印象的就是小魔女的修行之路。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
  • 國內的一個可以修行的寺廟,在很少人知道的一個地方
    大悲寺的時間年代並不詳細,只在清朝有過相關簡短的記錄,大都也是修葺方面的信息,寺廟本身也不是位於什麼旅遊景區,在眾寺廟古剎中,大悲寺算是「過分低調」,但也就是這份低調,又讓人心生嚮往。大悲寺吸引我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寺廟不設功德箱,不允許金錢供養,既然有這一樣硬性規定,那當然一定是不存在什麼門票啊,香火錢啊,不允許僧人有小金庫等等之類,這是大悲寺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第一次聽說這樣的寺廟,其實內心是不太相信的。第二:行頭陀,也就是腳行萬裡路,遠行修行。
  • 修行人日記 | 鋒利的眼神暴露你並不慈悲
    2017.5.30成長就是經歷痛苦、發現自己的問題,或許我們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可是走過來回頭再看,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境中的自己不曾發覺。2017.5.31「法師,為什麼我念經不靈啊?「念經不是為了靈,是告訴你為什麼會遇到這些,告訴你什麼是是非對錯,告訴你人該怎麼做,不是神神秘秘的恐怖大片。」「念經不靈我還念它做什麼?」
  • 《小乘》《大乘》《大乘密宗》修行的成就果位
    所謂的解脫,就是指脫離輪迴的大苦海,獲得阿羅漢,菩薩,圓滿成佛的任何一種成就果位,因為這些修行獲得解脫的成就者們,都已經能夠自在地超越六道輪迴的束縛,再也不必被動地真實遭受一切痛苦煩惱的困擾。4.阿羅漢果,也稱為殺賊,應供,不生,一切思惑斷盡,是聲聞乘的最高果位,由於斷盡三界的一切見,思二惑,所以稱為殺賊(煩惱賊),應受人天的供養,所以,也稱應供,一世的果報盡,就永入涅槃,不再來三界投生,所以稱為不生。獲得阿羅漢果位,雖然脫離六道輪迴的束縛,但是,並不是究竟的成就,以後,還要發菩提心進入大乘的修持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