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郊景觀一絕,西山龍門石窟,清修道士16年獨自開鑿

2020-12-03 呆呆閒遊

昆明是聞名全國的春城花都。這裡四季如春,遊人如織,是很多遊客的首選之地。

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兩百餘年前。期間南詔王閣邏鳳的兒子鳳伽異在此築建了輝煌一時的拓東城。因昆明位於南詔國的東邊,故名拓東,取開拓東方之意。

昆明近郊遺留下的歷史古蹟多不勝數,其中風景絕佳的當屬西山龍門石窟。在雲南山川志中是這樣讚美西山的:「蒼崖萬丈,綠水千尋,月印澄波,雲橫絕頂,滇中一佳境也。」

昆明是一個山間盆地,俗稱壩子。昆明市和浩瀚的高原明珠滇池俯臥於壩子中央,四周群山環繞。

圍繞昆明城的四座山曾經在天下第一長聯中有所描述,作者孫冉翁寫到:「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東邊的金馬山如同奔馳的神馬,西邊的碧雞山宛如展翅飛翔的鳳凰,北邊的長蟲山(蛇山)仿佛是蜿蜒曲折的長蛇,南邊的白鶴山像極了飛天的白鶴。

如同鳳凰展翅的碧雞山,就是昆明西山的所在地。傳說西山上的攬海處風景極佳,吸引了一隻美麗的鳳凰棲息。當地的百姓不知鳳凰為神鳥,誤以為是只周身碧綠的大公雞,因此碧雞山這個名字就這樣叫開了。也因為坐落在昆明以西,也簡稱為西山。

西山睡美人

距離昆明市區15公裡左右,目前地鐵三號錢可以直達,交通十分便利。

龍門石窟需要穿過西山森林公園(乘坐景區大巴車,或者步行8公裡上山均可,私家車不可上山)。這是一座由多個山峰組成的山脈。分別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太平山,羅漢山,掛榜山等山峰組成。是一個峰巒疊嶂,百鳥爭鳴,雲蒸霞蔚的森林公園,從遠處眺望西山群峰,如同一個睡美人,仰臥於滇池湖畔。

「三月三,耍西山」,三月三春遊,是昆明人傳統的春季習俗,最早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三月三這天,各族人民身穿盛裝,隆重打扮,成群結隊,奔向西山。到處都是歌曲小調,歡聲笑語。陳毅元帥在觀賞過三月三勝景之後,題詞:「昆明城,三月三,耍西山,華亭怪,太華寒,龍門險,滇池寬,嘆浩渺,嘉空闊,贊大觀……」

三清閣

西山的精華由兩部分組成:三清閣和龍門石窟。

兩者坐落於同一座山峰。

山崖險峭,三清閣的九層十一閣建築群嵌掛在羅漢崖的懸崖絕壁之上。三清閣始建於元代,忽必烈徵服大理國之後,命第六子鎮首雲南,後封為梁王 。三清閣就是梁王的避暑行宮。 到了明朝梁王兵敗,在晉寧自殺,此處慢慢演變為道教聖地。三清閣山門處,有72階石階,在道教文化中象徵72地煞。

靈官殿,裡面供奉的是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他赤面,三目,身披盔甲,左右有侍者執筆持印,一副秉公辦理,不徇私情的嚴肅模樣。王靈官在歷史中真實存在,為宋朝人,生前一身正氣,為人剛正不啊,死後被道教封神。

靈官殿鑲嵌在崖壁之上,本來殿前並無立足之地。智慧非凡的古人也不知用了什麼辦法硬生生在懸崖上延伸出一座石拱橋,從明代起稱之為「朝天橋」。遊人站在上面並不能觀看到拱橋側顏,只能通過懸崖上的一面鏡子可以窺得一二。

在往上走36階石階,象徵道教中三十六天罡。真武大殿中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殿前有石刻青蛇纏龜。《佑聖咒》中記載道:「太陰化生,水位之精,龜蛇合形,威懾萬靈」。真武大帝鎮守北方,按照五行方位來分,北方主水,因此真武大帝面向滇池,治水降火,為百姓解除水火之患。

沿著臺階往上走,有一處孝牛泉。傳說昆明有個屠夫叫趙五,買了一頭母牛和小牛。正要磨刀殺牛,突然聽見外面有人呼叫,出去一看並無一人。等返回屋子時,刀卻不見了。只見小牛跪臥於地,鞭打不起。良久起身才發現刀果然在小牛身下。當趙五準備屠殺母牛時,小牛淚如泉湧,哀鳴不止。見到此情景,趙五手抖心顫,頓時生起憐憫之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來到山清閣出家成了一名道士。山上水源稀缺,小牛為了報恩,每日用牛角穿石,用牛舌舔舐,終於鑿出一眼牛泉,趙五從此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和兩頭牛在山間清修。後人為了更便於生活,將孝牛泉鑿成大方井,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模樣。

鳳凰銜玉圖 ,到這裡三清閣建築群就結束了,清朝時這裡是最佳的觀滇池地點。再往前就是懸崖峭壁,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劇照

清朝乾隆年間,下面漁村有個貧窮的道士吳來清長居在此,他經常在昆明修橋補路,行功積德。也不知多少人都在抱怨,無法稱心一覽滇池勝景,實在遺憾。為此,他為了遊人更加盡興,憑藉自己一人之力,不分風雨朝夕,僅用一對鐵錘鐵鑽,從1781年始,到1795年吳來清羽化歸天為止,鑿出了一條長達20米左右的掛壁石道和慈雲道教洞窟,歷時近16年。此地俯瞰滇池,即山水之勝。令人稱奇。

時隔多年,繼吳來清之後,楊汝蘭和楊際泰父子在崖壁上繼續開鑿達天閣石窟。和吳來清的形單影隻不同,此次參與施工的石匠,達到了七十多戶。由於工程奇險,匠人們需要冒著生命危險,用繩索捆在腰間,從山頂緩緩墜下,在千仞絕壁之上,懸浮於空中開鑿。歷經千幸萬苦,歷時13個春秋才完成了雲華洞,達天閣石窟的巨大工程。

達天閣石窟內居中供奉的是魁星,又稱文曲星。一米多高,左手身擒一龍,右手高懸執筆,右足踏在鰲頭,左足蹬起鬥。意為:「魁星點鬥,獨佔鰲頭」。古時候讀書人都要拜一拜魁星,魁星的筆尖點到誰的額頭,此人必定高中狀元。雲南的第一個狀元亦是在龍門石窟建成後才出現的。因此古時候的龍門石窟使眾多學者夜遊西山,雲華洞壁上還殘留了許多漆黑的燈孔,意在良辰吉時對前程美好的祝願。

魁星的筆尖是整個工程的收尾。傳說工匠們忙碌了十幾年,到最後一刻把魁星的筆尖刻斷了,多年付出的心血,斷送在了一瞬間,於是傷心至極,在龍門懸崖處縱身一躍。

石窟內北雕文昌帝君,主宰功名利祿。南雕關聖帝君,護商賈,招財進寶。

三尊神像背面刻有浮雕雲山洞天福地神仙圖。神仙眾多,栩栩如生,工藝精湛。

室外兩側刻有鯉魚躍龍門之圖,傳說黃河天險處,鯉魚拼盡全力越過龍門之後就能飛升成龍,身價百倍。

而每一位登高成功的遊人也如同龍門之上的鯉魚,一躍而就,飛黃騰達,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了解更多精彩

香格裡拉真實存在嗎?洛克帶頭,消失的地平線歐洲大喇嘛成就聖地被譽為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魅力究竟在哪裡?

相關焦點

  • 隨遊昆明安寧法華寺石窟,觀摩昆明唯一的臥佛,雖然殘缺卻很震撼
    初冬,跟隨昆明走進自然戶外群從昆明小西門遠郊公交車站乘坐大巴前往安寧徒步活動。8:30,共118人,分乘3輛遠郊大巴車到達安寧市交警大隊車輛管理所附近,大巴車司機表示前面開不了了,我們即從這裡開始徒步。昆明至徒步起點也就24.5公裡,9:01分即開始徒步。
  •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特展4月28日將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特展將於2020年4月28日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展覽將持續至8月30日。本次展覽將展出洛陽龍門石窟的86件文物,重點展品是8件海外回流的國寶級文物,呈現北魏造像的秀骨清像、唐代佛像的富麗健美,講述國寶回歸的故事和古蹟的修復過程。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南郊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是北魏王朝和唐代皇室開鑿佛像的必選之地,斷續營造石窟壁龕2345個、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超過2800件。
  • 龍門石窟位於以下哪個省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31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龍門石窟位於以下哪個省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31日答案
  • 西山森林公園:情侶爬西山會怎樣?
    昆明西山公園,雲南AAAA級景區,有高原明珠之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門西山峰巒起伏,草木蒼翠,景色秀麗,百鳥爭鳴,從遠處看去像一個仰臥的少女,又叫睡美人山,關於這個睡美人山當地還有一個傳說,說是男女朋友一起去爬昆明西山就一定會分手。
  • 龍門石窟之地,河南省,也是國慶節去遊玩的好地方
    河南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並不陌生,但是對其的了解也不算是太多,可能除了位於洛陽的龍門石窟之外,並不知道河南省還有什麼特別好玩的地方,今天就隨我走進河南省,去了解河南省的景色,或許就能為此國慶節假期而選擇去河南省走一次,來感受河南省的風光,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河南省的那些美麗的地方吧
  • 廣東省博物館龍門石窟文物展門票在哪裡預約?
    廣東省博物館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時間:4月28日—8月28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一  票價:免費不免票    龍門東、西兩山對峙,巍峨壯觀;伊水潺潺中流,蜿蜒北去。兩岸窟龕依峭壁而鑿,南北綿延一公裡,蔚為壯觀,故唐有詩云「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誰窮造化力,空向兩崖看」。  此次展品包括一級文物11件、二級文物28件、三級文物27件,珍貴文物佔比非常之高。
  • 須彌山石窟第一窟
    作者:邱承彬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邱承彬攝影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
  • 「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來源:【中新網】4月28日,觀眾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來源:【中新網】  該展由廣東省博物館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匯集了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龍門石窟相關藏品,同時結合龍門石窟、石刻圖片以及3D列印模型,向觀眾描繪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基本面貌和風格特徵。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來源:【中新網】  觀眾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 須彌山石窟:西望長安第一窟絲綢之路見證佛法東來
    依山造勢(圖片來源:資料圖) 去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是最重要的一站。 須彌山石窟的開鑿,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須彌山石窟開鑿早,佛造像是採用石刻手法雕造的。有研究者認為,這種石窟造像藝術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須彌山完成的,它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以後的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礎。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官方回應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被遊客摸出「包漿」一事引發熱議6日,媒體探訪發現景區採取緊急措施↓↓↓視頻來源:央視頻號 廣東臺觸電新聞龍門石窟佛像被摸出「包漿」國慶期間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
  • 龍門石窟「剪刀手」佛像走紅 賣萌佛祖引膜拜(圖)
    洛陽龍門石窟一尊佛像的特殊手勢,恰似賣萌可愛的「剪刀手」,連日來經網絡傳播後迅速躥紅,並引發無數網友及遊客膜拜。  網友發現「剪刀手」佛像  五一小長假期間,一則關於龍門石窟「剪刀手佛像」賣萌的網帖,經過網絡傳播後,迅速發酵並引發眾多網友熱議。網帖說,洛陽龍門石窟一尊歷經千年風霜的佛像,手勢神似「剪刀手」,是在向遊人賣萌,在提醒大家保護文物,還是想說點什麼?
  • 走進昆明西山公園,徒步、參觀皆有,運動、休閒總相宜
    昆明天氣晴朗,特別適合旅遊,家人去昆明玩,西山、休閒、遊茶馬花街、走特色美食。西山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是旅遊,平時市民去西山公園散步,地鐵3號線的終點是西山公園,市民們為登西山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工具,西山的人氣也隨之提高,在地鐵站旁邊專門經營各地特色食品的茶馬花街也很受歡迎,由於國慶節的休息日,人流不斷。
  •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歷千載風霜剝蝕 經修復故貌猶存
    20世紀初到1949年,龍門慘遭盜鑿的時間長達半個世紀。1906年、1918年兩次到龍門考察、拍攝,關野貞教授發現盧舍那大佛身上的傷痕越來越多,這讓他感慨良多。關野貞在他撰寫的、1945年在日本出版的《龍門石窟研究》一書中感嘆:「(龍門石窟)洞窟雕刻的大量佛頭,能取下的都被取掉賣給外國人。」
  • 一個王朝的背影:北響堂山石窟(下)
    響堂山(鼓山)石窟從一開始便充滿了神秘色彩,沒有人知道開鑿石窟的真正目的,沒有人知道大佛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天機。鼓山周邊的村寨,乃至開鑿石窟的匠人,都只是感到這項工程不僅浩大而且異常神秘。重兵把守在鼓山的四邊,不允許任何人靠近。整個工地除了叮叮噹噹的鑿石聲,不允許任何人說話。所有工匠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慮。
  • 考古學家宿白走進雲岡,從日本學界奪回對雲岡石窟的話語權
    十六座佛龕 第5窟南壁大同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早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它的價值在於,開啟了中華大地舉國家之力修建大型石窟的先河。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緊急措施來了
    前幾日,河南龍門石窟佛像 被遊客摸出「包漿」一事引發熱議 龍門石窟佛像被摸出「包漿」 國慶期間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
  • 我們仨的旅行足跡-武威·天梯山石窟/鳩摩羅什寺
    7月16日,天氣:晴。吃過早飯直接到嘉峪關景區,因今天計劃晚上到達武威,在景區前打卡式的看看,就啟程趕往下一站了。金塔胡楊林,明知道現在不是看胡楊的季節,但還是想看看。也的確不是季節,景區幾乎遇不到遊人,胡楊、沙棗鬱鬱蔥蔥,但也是一處休閒漫步的好場所。晚七點到達武威。
  • 帶你來到北響堂山石窟,一起觀賞古老的北朝建築
    石窟這個字眼起初對於我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因為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因此在我心裡似乎沒啥大的概念。後來才明白,石窟就來源於印度,印度這個國家在我的印象裡似乎一直是很貧窮的,這些石窟都是來源於印度的佛教,信佛的人在中國也是比比皆是。
  • 【邯鄲石窟】 北響堂山石窟之三
    【邯鄲石窟】 北響堂山石窟之三 2019-03-16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的十大人文景觀,你知道幾個?
    人文景觀,又稱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即聚落,還包括服飾、建築、音樂等。建築方面的特色反映為城堡、宮殿,以及各類宗教建築景觀,具有歷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