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聞名全國的春城花都。這裡四季如春,遊人如織,是很多遊客的首選之地。
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兩百餘年前。期間南詔王閣邏鳳的兒子鳳伽異在此築建了輝煌一時的拓東城。因昆明位於南詔國的東邊,故名拓東,取開拓東方之意。
昆明近郊遺留下的歷史古蹟多不勝數,其中風景絕佳的當屬西山龍門石窟。在雲南山川志中是這樣讚美西山的:「蒼崖萬丈,綠水千尋,月印澄波,雲橫絕頂,滇中一佳境也。」
昆明是一個山間盆地,俗稱壩子。昆明市和浩瀚的高原明珠滇池俯臥於壩子中央,四周群山環繞。
圍繞昆明城的四座山曾經在天下第一長聯中有所描述,作者孫冉翁寫到:「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東邊的金馬山如同奔馳的神馬,西邊的碧雞山宛如展翅飛翔的鳳凰,北邊的長蟲山(蛇山)仿佛是蜿蜒曲折的長蛇,南邊的白鶴山像極了飛天的白鶴。
如同鳳凰展翅的碧雞山,就是昆明西山的所在地。傳說西山上的攬海處風景極佳,吸引了一隻美麗的鳳凰棲息。當地的百姓不知鳳凰為神鳥,誤以為是只周身碧綠的大公雞,因此碧雞山這個名字就這樣叫開了。也因為坐落在昆明以西,也簡稱為西山。
距離昆明市區15公裡左右,目前地鐵三號錢可以直達,交通十分便利。
龍門石窟需要穿過西山森林公園(乘坐景區大巴車,或者步行8公裡上山均可,私家車不可上山)。這是一座由多個山峰組成的山脈。分別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太平山,羅漢山,掛榜山等山峰組成。是一個峰巒疊嶂,百鳥爭鳴,雲蒸霞蔚的森林公園,從遠處眺望西山群峰,如同一個睡美人,仰臥於滇池湖畔。
「三月三,耍西山」,三月三春遊,是昆明人傳統的春季習俗,最早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三月三這天,各族人民身穿盛裝,隆重打扮,成群結隊,奔向西山。到處都是歌曲小調,歡聲笑語。陳毅元帥在觀賞過三月三勝景之後,題詞:「昆明城,三月三,耍西山,華亭怪,太華寒,龍門險,滇池寬,嘆浩渺,嘉空闊,贊大觀……」
西山的精華由兩部分組成:三清閣和龍門石窟。
兩者坐落於同一座山峰。
山崖險峭,三清閣的九層十一閣建築群嵌掛在羅漢崖的懸崖絕壁之上。三清閣始建於元代,忽必烈徵服大理國之後,命第六子鎮首雲南,後封為梁王 。三清閣就是梁王的避暑行宮。 到了明朝梁王兵敗,在晉寧自殺,此處慢慢演變為道教聖地。三清閣山門處,有72階石階,在道教文化中象徵72地煞。
靈官殿,裡面供奉的是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他赤面,三目,身披盔甲,左右有侍者執筆持印,一副秉公辦理,不徇私情的嚴肅模樣。王靈官在歷史中真實存在,為宋朝人,生前一身正氣,為人剛正不啊,死後被道教封神。
靈官殿鑲嵌在崖壁之上,本來殿前並無立足之地。智慧非凡的古人也不知用了什麼辦法硬生生在懸崖上延伸出一座石拱橋,從明代起稱之為「朝天橋」。遊人站在上面並不能觀看到拱橋側顏,只能通過懸崖上的一面鏡子可以窺得一二。
在往上走36階石階,象徵道教中三十六天罡。真武大殿中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殿前有石刻青蛇纏龜。《佑聖咒》中記載道:「太陰化生,水位之精,龜蛇合形,威懾萬靈」。真武大帝鎮守北方,按照五行方位來分,北方主水,因此真武大帝面向滇池,治水降火,為百姓解除水火之患。
沿著臺階往上走,有一處孝牛泉。傳說昆明有個屠夫叫趙五,買了一頭母牛和小牛。正要磨刀殺牛,突然聽見外面有人呼叫,出去一看並無一人。等返回屋子時,刀卻不見了。只見小牛跪臥於地,鞭打不起。良久起身才發現刀果然在小牛身下。當趙五準備屠殺母牛時,小牛淚如泉湧,哀鳴不止。見到此情景,趙五手抖心顫,頓時生起憐憫之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來到山清閣出家成了一名道士。山上水源稀缺,小牛為了報恩,每日用牛角穿石,用牛舌舔舐,終於鑿出一眼牛泉,趙五從此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和兩頭牛在山間清修。後人為了更便於生活,將孝牛泉鑿成大方井,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模樣。
鳳凰銜玉圖 ,到這裡三清閣建築群就結束了,清朝時這裡是最佳的觀滇池地點。再往前就是懸崖峭壁,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清朝乾隆年間,下面漁村有個貧窮的道士吳來清長居在此,他經常在昆明修橋補路,行功積德。也不知多少人都在抱怨,無法稱心一覽滇池勝景,實在遺憾。為此,他為了遊人更加盡興,憑藉自己一人之力,不分風雨朝夕,僅用一對鐵錘鐵鑽,從1781年始,到1795年吳來清羽化歸天為止,鑿出了一條長達20米左右的掛壁石道和慈雲道教洞窟,歷時近16年。此地俯瞰滇池,即山水之勝。令人稱奇。
時隔多年,繼吳來清之後,楊汝蘭和楊際泰父子在崖壁上繼續開鑿達天閣石窟。和吳來清的形單影隻不同,此次參與施工的石匠,達到了七十多戶。由於工程奇險,匠人們需要冒著生命危險,用繩索捆在腰間,從山頂緩緩墜下,在千仞絕壁之上,懸浮於空中開鑿。歷經千幸萬苦,歷時13個春秋才完成了雲華洞,達天閣石窟的巨大工程。
達天閣石窟內居中供奉的是魁星,又稱文曲星。一米多高,左手身擒一龍,右手高懸執筆,右足踏在鰲頭,左足蹬起鬥。意為:「魁星點鬥,獨佔鰲頭」。古時候讀書人都要拜一拜魁星,魁星的筆尖點到誰的額頭,此人必定高中狀元。雲南的第一個狀元亦是在龍門石窟建成後才出現的。因此古時候的龍門石窟使眾多學者夜遊西山,雲華洞壁上還殘留了許多漆黑的燈孔,意在良辰吉時對前程美好的祝願。
魁星的筆尖是整個工程的收尾。傳說工匠們忙碌了十幾年,到最後一刻把魁星的筆尖刻斷了,多年付出的心血,斷送在了一瞬間,於是傷心至極,在龍門懸崖處縱身一躍。
石窟內北雕文昌帝君,主宰功名利祿。南雕關聖帝君,護商賈,招財進寶。
三尊神像背面刻有浮雕雲山洞天福地神仙圖。神仙眾多,栩栩如生,工藝精湛。
室外兩側刻有鯉魚躍龍門之圖,傳說黃河天險處,鯉魚拼盡全力越過龍門之後就能飛升成龍,身價百倍。
而每一位登高成功的遊人也如同龍門之上的鯉魚,一躍而就,飛黃騰達,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了解更多精彩
香格裡拉真實存在嗎?洛克帶頭,消失的地平線歐洲大喇嘛成就聖地被譽為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魅力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