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孔裡築窩 淡色沙燕安家成都錦江邊

2020-12-04 封面新聞

成都錦江不到500米的一段河道內,大約30個應急排水孔被淡色沙燕用來築巢育雛。來自成都觀鳥會持續5年多的觀察結果表明,城市環境變化影響並改變著淡色沙燕的行為,它們在城市環境中營巢繁殖,說明淡色沙燕對城市環境變化具有一定的適應性,這也給城市生態建設提出了新思路。

淡色沙燕在空中捕食,這一河段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被立體利用的空間

5月6日清晨,早尖峰時段的成都百花潭公園外車水馬龍。樹蔭下,老人們正在晨練。路面下3米,則是淡色沙燕構築的另一個繁忙世界。

急停、俯衝、入水,七八隻成年淡色沙燕在水面上展示著高超的飛行技巧。有所捕獲之後,它們懸停在堤岸之上的排水孔前,洞中幾隻張嘴待哺的雛鳥早已迫不及待。「高峰時候,30多個排水孔都被它們築了巢,如今雛鳥長大飛走,現在只剩下3窩左右。」通過5年觀察,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對每一個排水孔的利用都爛熟於心。

淡色沙燕在空中捕食,這一河段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淡色沙燕築巢的排水孔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府南河改造時候留下的,砂巖石塊砌成的孔洞就成了它們臨時的家。不足500米長的堤岸上,共有80多個這樣的孔洞,其中30多個被淡色沙燕利用。

淡色沙燕就棲息在河堤上的排水孔中

學生論文揭秘原因

貫穿成都的錦江,為什麼淡色沙燕選擇了這一段?食物充足、環境安全,和沈尤一起參與研究的小學生沈易知,通過一篇論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淡色沙燕築巢的河段上遊幾十米是一個人工水壩。由於水流緩慢,水質富營養化度較高,蜉蝣等水生昆蟲數量較多。「能滿足一定數量淡色沙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的食物需求。」沈尤和沈易知的研究共同指向了這個答案。同樣的,因為水壩調節水位,巢穴距離水面有1米左右的安全距離。

沈易知還通過圖表,詳細記錄了80多個排水孔中,30多個被利用的方位、頻率等情況。

人工水壩使這一河段食物豐富。

城市建設新思路

淡色沙燕是雀形目燕科燕屬的小型鳥類,原本是崖沙燕的一個亞種,近幾年才獨立成種。它們幾乎分布全球。喜歡群棲於湖泊、泡沼和江河的泥質沙灘或附近的土崖上,通常都在較為鬆軟的沙質土壁上打洞築巢,並用小木棍和乾草對巢穴進行填充再進行繁殖。

沈尤說,雖然被淡色沙燕利用的應急排水孔與淡色沙燕通常的營巢環境完全不同,但這些應急排水孔內回填的鬆軟的沙土,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淡色沙燕營巢繁殖環境的要求。

淡色沙燕在空中捕食,這一河段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通過在成都平原地區的岷江和沱江流域開展的淡色沙燕營巢繁殖的一些野外調查和研究,沈尤發現,自然環境下淡色沙燕的繁殖期通常在4-5月份,而錦江邊這些淡色沙燕繁殖期至少為2-3月份。「這可能是為了避開雨季期間河道水位上升。」沈尤介紹說,在三峽庫區築巢的淡色沙燕也有繁殖期提前的現象。

通過研究,沈尤發現,淡色沙燕等野生動物具有一定的環境適應性。只要食物充足,繁殖環境幹擾不是很大,它們就有可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甚至城市中留居下來。「淡色沙燕在城市定居,為我們的城市建設提供了新思路。」沈尤說。

封面新聞記者 楊濤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萬裡橋 成都第一橋
    萬裡橋的名字叫了1800多年,而從李冰建橋至今2200多年的時間裡,不管修葺還是重建,它的位置從來沒有變更過。萬裡橋是成都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橋,也是成都歷代詩人吟詠最多的橋,堪稱成都第一橋。探訪古來橋邊多酒家 今日仍是熱鬧處萬裡橋,地處南浦東路與漿洗街的交叉口附近,在南浦東路的路牌一側,立著一塊與燈箱相結合的木牌,上面寫著萬裡橋的名字和簡介。
  • 成都老民俗:錦江早行拉水人
    去年底,受許永強先生之邀請,為《晚霞》雜誌開一個新專欄,用畫與文的形式,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回憶一些曾經流行但又消失的成都老民俗場景。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學習機會,於是硬著頭皮開始寫畫。今年第一期專欄出來了,歡迎朋友們指正並交流。
  • 異域奇花天堂鳥 開在錦江邊
    花市蝴蝶蘭。 錦江邊的大天堂鳥。   作為年宵花的主角,蝴蝶蘭總是傲踞各種年宵花卉銷售的前列。蝴蝶蘭造型別致新穎,品種繁多,極為華麗。  天堂鳥是旅人蕉科天堂鳥屬的植物,天堂鳥屬也被稱為鶴望蘭屬,這個屬裡的五種植物均原產於南非的沿海荒原,因為有著如同鶴嘴一樣喙狀的花序,花開時如鶴翹首遠望,所以被人們稱為鶴望蘭。
  • 當「00後」戰士第一次見到燕子築窩……
    屋簷下兩隻燕子飛進飛出,銜著新鮮的泥土築起了小窩。紹興支隊諸暨中隊走廊上不時有戰士駐足觀看,許多「00」後戰士還是第一次見到燕子築窩,新奇的表情浮現在戰士稚嫩的臉頰上。燕子是我的老友,初遇在兒時的童謠中。「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這裡,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每當燕兒的啾啾低鳴在歌聲中輕輕附和,我就知道,春天來了。
  • 20多條毒蛇石牆築窩一家人寢食難安 你有驅蛇妙招嗎?
    20多條毒蛇石牆築窩,一家人寢食難安求助多個部門驅蛇,效果都不明顯,你有妙招嗎在毛女士家屋前爬行的眼鏡蛇。毛女士 供圖華聲在線6月9日訊 近日,瀏陽市高坪鎮毛女士一家睡覺有點不踏實,因為家附近頻頻有蛇出沒,而且可能是20多條劇毒眼鏡蛇在她家石頭牆裡築了窩(掃報眉二維碼可看詳情)。「最近經常能在家中和屋外與眼鏡蛇遭遇,真有點毛骨悚然。」
  • 成都《錦江公園總體規劃》編制完成 48公裡都市濱水公園將呈現
    錦江浸潤成都,幾千年來這座城市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榮。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為進一步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將錦江打造為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日已牽頭編制完成了《錦江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 樓燕會安家,「豪宅」裡孵出了6個鳥寶寶……
    張菊說,兩隻樓燕從去年開始在小山村裡的村委會安家,起初鳥窩在樓道裡,今年,經過「精挑細選」,又在村委會洗澡間鏡子後邊的空格處搭了一個「豪宅」,安心孵育下一代。據董朝偉介紹,鄭州地區常見的有三種燕子:一種是房前屋後經常見的家燕;一種是在工地或河流邊常見、愛在斷崖沙質土層中築巢的崖沙燕;還有一種就是樓燕,它們身形有些像燕子,但要稍大些,這三種燕子都是非常好的益鳥,對農業、林業等有非常好的保護作用。「我們之前救護過樓燕,隨著生態的逐步改善,近幾年,樓燕在鄭州的數量有明顯的增加,也希望廣大民眾多多關心、愛護它們。」
  • 20多條眼鏡蛇屋外築窩,瀏陽村民寢食難安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9日訊(通訊員 李小雷 記者 李成輝 )近日,瀏陽市高坪鎮毛女士一家睡覺有點不踏實,因為家附近頻頻有蛇出沒,而且可能是20多條劇毒眼鏡蛇在她家石頭牆裡築了窩。「最近經常能在家中和屋外與眼鏡蛇遭遇,真有點毛骨悚然。」
  • 成都這個都市濱水公園,來了
    縱貫三百裡,潤澤四千年錦江穿城而過成都的富庶與市井成都人的閒逸與自在都在一灣碧水中靜靜流淌歷史上的錦江是杜甫的「門泊東吳萬裡船」陸遊的「濯錦江邊天下稀」>是天府之國的繁華滿江飄逸的茶香隔岸相望的市井煙火代表了資格最巴適的成都風味錦江公園效果示意圖好消息屬於成都的都市濱水公園真的來了錦江公園青羊段即將全面上新錦江公園青羊段概況
  • 春節成都夜遊錦江,逛市集、偶遇姜子牙……
    春節來成都,怎麼耍才能感受更具活力與魅力的成都?20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錦江綠道公司獲悉,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局、成都文旅集團主辦,成都錦江綠道公司承辦的「耍成都 遊錦江」2020夜遊錦江新春活動首秀即將上線,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七期間為市民及來蓉遊客上演一場獨具魅力的新春大戲。
  • 扮靚錦江夜 成都這些「鳥窩」究竟是幹什麼用的?
    近日,有市民發現,成都339附近的錦江旁綠道裡的樹上,掛上了不少「鳥窩」。5日,記者在成都339斜對面的東安北路,看到了市民口中所說的「鳥窩」。這些「鳥窩」究竟是幹什麼用的?記者從錦江綠道大安東路橋—合江亭段項目施工單位中交天航局該項目負責人尤毅處了解到,「鳥窩」其實是仿生照樹燈,在夜晚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是一種裝飾工程,可以扮靚沿河景觀。
  • 以實際行動愛成都、迎大運!範銳平今天調研「中優」和錦江公園建設...
    短短1年,閉塞的「斷頭路」變成了溫馨的「回家路」,街道建起了創享中心、學習之家、開放大學等功能載體,社區居民文化生活變得格外豐富多彩。範銳平一行來到這裡,詳細了解街區規劃設計情況,關切詢問商戶經營狀況。他指出,創意改變街區氣質,美學優化街區形態。要重點打造生活美學館等功能載體,大力構建可進入、可參與、可閱讀、可感知的體驗空間,引導市民發現美、感知美、創造美。
  • 錦江公園來了!48公裡濱江水岸12大景,31個網紅打卡點……
    千年來,成都這座城市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榮錦江,將煥發全新的生機成都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消息,為進一步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將把錦江打造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成都以錦江公園帶動老城活力提升,同時通過環城生態區,助力其周邊區域價值提升,推動老城功能疏解,讓錦江公園這一城市濱水區,成為全新、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 野生烏鶇在陽臺安家 成都這家人為鳥兒孵化「騰地方」
    &nbsp&nbsp&nbsp&nbsp(圖片由受訪者提供)&nbsp&nbsp&nbsp&nbsp隔了一周,劉偉的父母回到成都市金花鎮附近的家中,生活陽臺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走進一看,原來是一隻野生烏鶇在此安了家,窩裡還有6枚鳥蛋。
  • 小燕子築窩燈頭線上
    通訊員 高曉平 金陵晚報記者 王國俊  金陵晚報報導「燕子確實是聰明的小精靈,竟然在半空築窩孵小燕子。」最近,在高淳縣椏溪鎮花義村九房頭組村民楊某家的走廊上,兩隻燕子帶著幾隻小燕子,生活在築在半空中的窩裡。這有趣的一幕讓村民們驚訝不已。  楊某家的走廊上有個燈泡,燈泡與走廊頂之間有段連接電線。
  • 綠化環境好白頭翁夫婦來小區花園「安家」
    近日,南京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花園裡,來了兩隻白頭翁夫婦,在杜鵑花叢中飛來飛去開始築窩安家。兩隻白頭翁夫婦不時在杜鵑花叢內叼著塑料繩子飛向花枝上,並用白塑料繩纏繞在竹枝杈上固定後,再用茅草編織成小花碗大的窩。
  • 《大俠霍元甲》:高奇試圖非禮沙燕,沙燕為什麼不告訴霍元甲?
    不過好歹霍元甲是主角、有主角光環,不僅保他一人不死,還讓追隨他的人越來越多,比如沙狼、沙燕兩兄妹,還有高奇、許大有、黃文發等。不過,隨著追隨的人越來越多,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沙狼、沙燕兩兄妹經常幫倒忙不說,許大有和黃文發兩人還為情所困爭風吃醋也是令人頭大。更加讓人不省心的是高奇竟然喜歡上了沙燕,而沙燕卻一直喜歡霍元甲。
  • 燕子選擇家有講究嗎?有的有有的沒有?
    在農村為什麼有的人家裡有燕子,有的人家裡沒有? 有個老話說的是燕子會到好人家裡築巢,不過這種說法不太靠譜,燕子也是會勘察地形的,覺得這邊不錯就安家了,它們也喜歡環境好的地方。
  • 它,真正的成都第一橋
    在老成都眼裡,有一座橋不能不提跟它比起來,新生「網紅橋」們都是「弟弟」——萬裡橋萬裡橋,地處南浦東路與漿洗街的交叉口附近,在南浦東路的路牌一側,立著一塊與燈箱相結合的木牌,上面寫著萬裡橋的名字和簡介。王建贈女詩人薛濤:「萬裡橋邊女校書,枇杷巷裡閉門居。」張籍這一首可能最有名:「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裡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陸游離別成都東歸時:「萬裡橋邊白版扉,三年高臥謝塵碲。」宋代呂大防詩:「萬裡橋西萬裡亭,錦江春漲與堤平。拿舟直入修篁裡,坐聽風湍澈骨清。」
  • 河北承德:青山飛臨綠頭鴨 風魔嶺上安新家
    那高高的松樹枝上的野鴨窩!」河北省承德市水泉溝鎮高廟村支部副書記李丙俊指著松林中密密麻麻的野鴨窩驚詫且自豪地介紹。每年都要來承德武烈河畔安家的綠頭鴨這兩年竟然飛臨承德市區的奇怪的是,綠頭鴨一般是棲息在水邊、溼地或山洞裡,在樹林中築巢尚屬首次發現。村委會領導便指示所有村民:一定不許驚擾來山林中築巢繁殖的野鴨,給它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就這樣,20多個野鴨窩就在風魔嶺下的松林中安安穩穩地築成了。沒想到,今年,居然有100多對綠頭鴨來到這裡築巢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