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個同事,平時喜歡喝點酒,但他有個特點就是,一喝酒就會臉紅,紅撲撲的還挺好看的,有人打趣說:他應該沒事常喝兩口,這樣看著臉色好。也有人說,喝酒臉紅潤說明血液循環好,是健康的象徵,說明肝臟的功能也不錯。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次參加完聚會,稍微多喝點酒就難受,如果喝多了就連第二天都覺得頭暈目眩的,而且噁心想吐。去年體檢的時候,他跟做腹部彩照的醫生閒聊了一下,才知道,喝酒臉紅並不是肝好的象徵。
其實,喝酒真的是傷肝,又傷胃,喝的越多、傷害越大。
臉紅和肝無關,喝酒只會傷肝
俗話說,酒是穿腸毒藥。醫學上來說,酒精成分是乙醇,乙醇經過肝臟代謝後,就成了乙醛,乙醛對肝臟具有毒性,會破壞肝臟,造成發炎、細胞凋亡、纖維化以及脂肪肝。
許多人喝了酒會臉紅起疹子,是因為乙醛積聚體內讓血管擴張而造成的。臉紅與肝臟功能的好壞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與個人乙醛代謝快慢的基因有關;由於此類基因在人群中也是有差異的,據研究稱喝酒後亞洲人比白種人容易臉紅。不論如何,幾杯黃湯下肚,就可能對肝臟造成消耗與損害。
一般說來,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分為三種:一是酒精性肝炎,嚴重的患者會感到身體不適、肝腫大脹痛、發燒、出現黃疸、腹水,由於肝臟沒有神經,患者不會感到疼痛,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恐怕病況已非常嚴重;有些甚至嚴重到肝衰竭而死亡。二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能導致大量脂肪堆積在肝臟排不出,初期症狀不像肝炎症狀這樣不舒服,若已經有脂肪肝又持續喝酒,脂肪肝將會進一步進展為肝硬化。而第三種就是酒精性肝硬化,當肝臟長期發炎與纖維化就會形成肝硬化,這是嚴重肝病的晚期呈現。據統計,有10% -20%長期大量喝酒的患者,最後會形成肝硬化。
空腹喝酒傷肝
喝酒除了傷肝,對腸胃也有侵蝕破壞的作用,患者會因此引起潰瘍,喝愈多、傷害愈大。常有病患問起:喝一點點行不行?或喝多少才不會傷身?,其實都沒有標準答案,基本上,乙醛是有毒化學物質,對肝臟有直接毒害,因此,喝的越多、酒精濃度越濃,對肝臟的傷害也就愈多、愈大。以高粱酒為例,若其酒精濃度為58%,只要喝100ml就會攝取58克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大傷害,而若啤酒酒精濃度僅5%,但民眾一喝喝半打,其攝取酒精的量也非常大。
對於喝酒的朋友,選擇酒精濃度較低的飲料對肝臟可能造成的傷害會較輕。宜避免空腹喝酒,空腹喝酒比起用餐喝酒對肝臟的傷害可增加2.7倍,空腹時酒精容易被快速吸收,若喝酒前胃裡先墊一點食物,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與傷害。由於女性體內酒精酵素及脂肪比例與男性的不同,對肝臟的傷害是男性的 2 倍,因此,女性喝酒需更節制。此外,酒精對營養不良的人,特別是缺乏維生素 A 與 E ,也容易造成肝臟的傷害。
解酒配方,有效嗎?
民間也有許多解酒偏方,不論是什麼解酒中藥、偏方、解酒液,對解酒其實幫助不大,也有人提出抗氧化的藥物或食物對酒精導致的肝臟傷害有幫助,但是這些都沒有足夠的臨床研究來證明它們的效用。因此,宿醉的人最好、最自然的方式,只能多喝水、多休息,慢慢讓肝臟將酒精代謝完。一旦發覺肝臟有問題,應儘快就醫處理。
酒精也會影響肝臟代謝,有些藥物的藥效會因為喝酒而減弱或變強。因此,喝酒時應與藥物服用錯開,以免造成危險。
每日少喝紅酒有助健康?
曾有文獻報告顯示,每天小酌紅酒有益心臟健康。但這樣的研究仍需進行更大規模與嚴謹的實驗證明結果。一般醫師往往不會貿然地建議每天喝點紅酒。生活作息規律、飲食營養均衡、運動充分持續與心靈恬靜平和,對身體健康的效益,絕對遠遠超過每天的紅酒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