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聊城市東阿縣是「中國黃河鯉魚之鄉」。面對近期的寒潮、低溫天氣,養殖戶們如何為黃河鯉魚如何防寒防凍呢?
在東阿縣繡清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基地,戶外水塘裡結了厚厚一層冰,工作人員正在破冰、「活水」。「這次的寒潮低溫天氣,如果處理不好,會對黃河鯉魚造成不良影響,春節前後或者開春的時候,容易產生水黴病,所以一定要謹慎處理。」東阿縣水產發展服務中心工程師滕興華來到養殖基地,為村民做技術指導。
據了解,黃河鯉魚是東阿縣的特色農產品,是東阿農業的靚麗招牌。全縣有600多農戶從事黃河鯉魚養殖,養殖水域面積達2萬畝;東阿縣年產黃河鯉魚1.5萬噸,年產值4.2億元,是黃河鯉魚的主要產區。
寒潮來襲,防凍防寒是當下之急。為了避免造成損失,滕興華為養殖戶們提出系列建議。「要加深池塘的深度到一米半以上,提高水位;還要把原來的增氧設施改成固定式的,讓增氧機每個小時轉3至5分鐘破冰,防止魚類缺氧死亡。」滕興華說。
養殖戶沒有增氧設施怎麼辦?滕興華建議,可以採用打冰眼的方式破冰,把冰撈到冰面上或推到冰面以下,讓一部分水能夠在外面裸露,讓氧氣可以進入水體供魚類呼吸。
閃電新聞記者 左新新 東阿臺 劉偉民 申佳琪 聊城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