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變驢皮,一斤賣3000元,東阿阿膠首虧,「智商稅」該停了?

2021-01-08 聚富財經

近些年來不少行業都經歷了「大洗牌」,比如保健品這一行業,從一開始的巔峰時期逐漸衰落。隨著權健的倒下,眾多保健品品牌被調查,保健品市場也由原本參差不齊的局面,開始走向規範化了。當然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會有這樣一種習慣,那就是「跟風」。不管什麼產品只要別人說好用,就算自己覺得不好用,也會說好用。

由於群眾對於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出現不少老字號品牌「衰落」的情況。就連在市場一直備受歡迎的品牌,也出現了27年來首次虧損的局面。3月26日晚間東阿阿膠發布了2019年年報,虧損達到4.4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東阿阿膠從1996年上市以來,24年首次出現虧損的情況。

對此也有人表示:「驢皮」終於吹破了。因為有專家評價阿膠,表示正宗阿膠應該使用牛皮。雖然阿膠並非一點用處沒有,不過專家表示雞蛋的營養價值都比阿膠高。而東阿阿膠好不容易在市場奠定了地位,從阿膠行業逐漸消失,到如今的發展壯大,一路走來也十分不易。

不管是在醫藥行業還是保健品行業,阿膠都只能算是其中一個小品類的細分行業。這種行業就類似於燕窩或者是三七等產品,只能代表一小部分產品的細分。因為阿膠的配方多達上百種,它的功效特點就決定了行業的容量不會太大。

在阿膠高達百億的市場中,東阿阿膠佔據了絕大部分份額。從2006年開始,東阿阿膠先後提價達到17次之多,阿膠塊的零售價由原本80元/斤,變為3000元/斤的價格,漲幅高達近40倍。當然漲價也是要有原因的,對於提價的原因東阿阿膠表示因為驢皮資源緊張。但是這樣的價格買單的會是誰?自然是將希望寄託於阿膠的廣大消費者。

這其實就和房地產市場一樣的道理,越是地皮緊張,投資的價值就越高,房價自然也就一直上漲。而驢皮越稀缺,就導致渠道商形成了囤貨的習慣。因為只要手中囤點驢皮的貨,過個半年或者一年,收益就能上漲50%之高。巔峰時期東阿阿膠也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投資商甚至喊出了「滋補第一品牌」的口號。

2017年的時候,東阿阿膠的市值超過400億元之高。因此東阿阿膠還獲得了這樣一個稱號:「藥中茅臺」,可見其地位有多高。東阿阿膠在行業可以說是「領頭羊」般的存在,不過在品類這方面,產品種類單一也成為了最大問題。說起阿膠,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都是東阿阿膠,不可否認這是東阿阿膠成功的一方面。但是不管在阿膠這方面有多成功,也只能代表自己這一個企業。

現實情況是東阿阿膠不斷增加營銷這方面的費用,加強對於品牌的宣傳力度,但是消費者卻不吃這一套。你去電商平臺搜一下阿膠類產品,相信排在第一的可能是很多人聽都沒聽過的品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象出現呢?可以說價格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東阿阿膠不少營銷費用都用來打廣告了,自然造成產品價格越來越高,但實際功效卻沒有出現什麼提升。

所以意外還是發生了,2018年2月國內衛生健康權威機構發布了一條消息稱,「阿膠是水煮驢皮,並不值得買」,隨即又刪除了這條微博,但是這段話還是在阿膠行業發酵了。也動搖了東阿阿膠在行業的地位,消費者開始思考阿膠究竟是什麼,具備怎樣的功效。

而東阿阿膠的掌舵人秦玉峰,卻表示阿膠漲至每斤3000元的價格,依舊是被低估的狀態,甚至還可以翻一番。根據招商證券的估算來看,每提價30%,就會導致東阿阿膠流失10%的現有客戶。早在2012年的時候,東阿阿膠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在行業有著絕對領導權。不過到了2016年,市場佔有率下滑至32%。

由於「水煮驢」的影響,2018年第三季度東阿阿膠的業績還出現了下滑,唱衰東阿阿膠的聲音不斷出現。為了讓業績好看點,東阿阿膠又開始放寬渠道貸款,將庫存產品都賣給了渠道商。不過市場一直都是「買漲不買跌」,越是降價產品反而越難賣。

於是2019年上半年東阿阿膠的業績降幅超過70%之高,在市場一直都「只漲不降」的東阿阿膠也走上了打折促銷這一道路。公布2019年全年成績單之後,東阿阿膠也交出了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的業績,就連「靈魂人物」秦玉峰也下臺了。

對於東阿阿膠如今的局面,有業內人士表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價值回歸」不夠徹底。驢皮緊張的問題雖然難以解決,但這並不是根本的問題。其實原本阿膠應該是牛皮作為主原料,但是因為一系列原因,驢皮開始取代牛皮,成為了阿膠的主原料。

但市場對於驢皮的價值一直都有質疑,只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沒有去深入研究這些問題。除此之外東阿阿膠也沒有及時抓住消費者的需求,阿膠塊並不符合現在「懶人經濟」的趨勢。高價買回來阿膠塊,還需要先打粉然後熬膠,過程十分繁瑣。

但是對於這些情況東阿阿膠並沒有及時改進,導致部分客戶的流失。再來看阿膠漿的出現,可以說比較符合「懶人經濟」了。但是阿膠漿的整體包裝又不在檔次,總給人一種屬於中年婦女應該吃的產品,這樣自然又流失了部分客戶。

對於東阿阿膠來說,應該先進行自我反省,雖然投資者叫它「藥中茅臺」,可它畢竟不是茅臺,對於自身的定位還是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漲到現在這樣的「天價」,不少消費者表示:「智商稅」也該停了。其次阿膠到底屬於藥品還是保健品,如果是藥品,消費者自然不會去買了。加上東阿阿膠的定價又比較高,不少消費者雖然想買,但是看到這樣的價格只能「望而卻步」了。沒有了消費者,東阿阿膠的市場自然也就越來越小了。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東阿阿膠2019年年報

相關焦點

  • 原來驢皮阿膠是次貨,牛皮豬皮製膠才是上品,你還買幾千元的驢皮...
    ,並且她們要吃就吃最貴的阿膠,比如幾千元一斤的東阿阿膠。  看到了吧,古譜說牛皮豬皮為上,驢皮為次。  看到這些材料,我在想,東阿阿膠要達到6000元一斤,其他阿膠也已經幾千元一斤,豬皮膠是比驢皮膠還好的品種,從理性經濟人的角度講,既然豬皮膠是上品,我還是去買豬皮凍回來吃吧,既當菜又補血,真是食藥同源上品。  阿膠最初由牛皮熬煮  阿膠最初是牛皮煮的,而非驢皮。
  • 同是驢皮、東阿水 為何阿膠效果不同?
    眾所周知,東阿水是正宗阿膠魂,驢皮是熬膠必備之物。採用驢皮加之正宗東阿地下水熬製的東阿水,成膠更透亮,人體更容易吸收。因此,東阿縣自古便是阿膠的故鄉,和順堂、延年堂、福興堂等著名的阿膠堂號皆起源於此處。現今,東阿縣依舊是眾多阿膠企業的集聚地,除了有東阿阿膠、東國膠等藥品阿膠企業,還有23家健字號阿膠企業。
  • 驢皮不夠牛皮湊?「阿膠之鄉」為規範市場出新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東阿縣阿膠糕執行「東阿縣阿膠糕標準」,在增加牛皮源、馬皮源、豬皮源摻假特徵性檢測的同時,也規定阿膠糕中阿膠含量不低於10%。驢皮不夠牛皮、馬皮湊?驢皮資源緊缺的制約,加上行業快速發展,阿膠行業出現了魚目混珠的局面,這也推動了行業相關標準的儘快出臺。
  • 驢皮阿膠意在補血 牛皮馬皮濫竽充數來放血
    手法:嫌疑人用六味地王丸混合玉米粉等製成假冒安宮牛黃丸,選用色澤質感均相似的牛頭皮、牛腿皮冒充驢皮製成假冒的東阿阿膠。 暴利:一顆假冒安宮牛黃丸成本僅15~20元,半克東阿阿膠成本是30多元,卻分別以數百元的正品價格出售,從中牟取暴利。
  • 市面不少阿膠為馬皮、狗皮所做 驢皮50元一斤
    市面上出現非驢皮「阿膠」?10個人都拉不開0.15平方米大的魔術貼?針對網上這些真假難辨的傳言,大河報聯合央視財經頻道大型求真欄目《是真的嗎》,為您一一實驗求證。市面上出現非驢皮「阿膠」?真的有網友說,市面上的阿膠多是假冒的,本該用驢皮熬製的阿膠,卻改用皮革下腳料如馬皮、牛皮等製作。
  • 市面九成阿膠食品使用劣質阿膠,「牛皮阿膠」已成行業潛規則
    業內人士表示,所謂檢出牛皮源成分,其實就是以牛皮替代驢皮生產,業內又稱雜皮膠,這一造假手法已成為行業內公開的潛規則。供需缺口大驢皮不夠 雜皮來湊這不是阿膠產品第一次被抽查發現含有牛皮源成分,早在2002年,中央電視臺就曾曝光過山東某藥廠拿馬皮當驢皮生產阿膠事件。
  • 九成阿膠食品用劣質阿膠 牛皮冒充成行業潛規則
    驢的數量越來越少,驢皮價格水漲船高。數據顯示,10年間,驢皮的價格差不多翻了100倍。2010年時每張驢皮尚不足100元,自2012年以來,驢皮價格開始「失控」,目前一張驢皮的售價高達2000元以上。山東阿膠行業協會曾表示,目前全國的阿膠實際產量至少在5000噸以上,需要驢皮400萬張左右,但令人尷尬的是,國內驢皮實際供應總量不足180萬張。驢皮供需缺口達220萬張,這些驢皮資源要如何解決?
  • 阿膠為何現在不能牛皮煉製?
    阿膠大抵古方所用多牛皮,後世乃貴驢皮據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中的記載:阿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如今以驢皮為原料的阿膠,為何最早竟曾是牛皮所制?有人考證認為,驢起源於非洲及西亞,最初僅零星見於今新疆、西藏等地,中原地區的驢一直為數甚少,很可能直到絲綢之路開通之後,驢才作為交通運輸工具大規模傳入中國。這是早期阿膠製造不使用驢皮的原因之一。
  • 驢皮不夠牛皮、馬皮湊?阿膠之鄉怒推阿膠新標準
    驢皮不夠牛皮、馬皮湊?驢皮資源緊缺的制約,加上行業快速發展,阿膠行業出現了魚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不法廠家為了節約成本,用馬皮、牛皮、騾子皮,甚至是皮革的下腳料,私自代替驢皮進行製作。」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 阿膠為何物,驢皮還是牛皮?
    據說阿膠有3000多年的歷史。驢被馴化來是為人類幹活的,有馬的運送貨物功能,還有牛的耕田功能。有人說驢肉也好吃,肉質細味美,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說。驢肉蛋白質含量比牛肉、豬肉都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驢皮可製革,也是製造名貴中藥阿膠的主要原料。
  • 純驢皮熬製出來的才是阿膠
    生活在現代的人,各種技術真的是精益求精,但是,也有混水摸魚,造假的,看到阿膠有利潤可以圖,就開始製作假的阿膠。跟大家講一下,只有用純驢皮製作出來的,才叫阿膠,用牛皮製作出來的,叫黃明膠,黃明膠 其實也是一種添加劑。其他的東西製作出來的,所謂的阿膠,那真是五花八門,什麼材料都有了,還有用皮革做的,真的是太缺德。
  • 東阿阿膠紅標和金標的區別?金標和紅標阿膠哪種好?
    每年我都會吃兩斤阿膠,東阿阿膠這個大名我也是從高中起就熟知啦,這幾年我也是一直吃這個牌子。吃完後最大的感覺就是冬天不怕冷,衣服都比別人要少上一兩件!但是除了禦寒,阿膠真正的功效還是滋補養生,美容養顏! 東阿阿膠也有不同的包裝,什麼金標阿膠、紅標阿膠之類的,那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
  • 正宗阿膠只是「水煮驢皮」?阿膠補血到底行不行?一文全說清
    顧名思義,阿膠就是驢皮熬製的中藥材。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中解釋,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乾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而成的固體膠塊。 阿膠的應用,源遠流長。據史料考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稱之為「上品」,謂其「味甘、平,久服輕身益氣」。
  • 漲知識|阿膠原用牛皮熬製?專家:那是黃明膠,與阿膠不同
    阿膠是用什麼熬製的?澎湃新聞報導了上海跨省破獲假冒東阿阿膠案,引發一場網友關於阿膠原料的討論。有網友留言稱:早期的阿膠就是用牛皮做的,後來用驢皮假造,假造的多了,反而成正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名專家。
  • 東阿回應阿膠造假:依法嚴查 維護舌尖上的安全
    東阿回應阿膠造假原標題:山東東阿回應假阿膠事件:對相關涉事企業調查取證今日,新京報刊發報導,山東東阿縣多家阿膠廠家用牛皮下腳料甚至騾馬皮做原料來做阿膠相關報導:牛皮膠邊角料熬成「太太」阿膠糕阿膠糕不含阿膠,牛皮騾馬皮熬製假冒阿膠標稱千元驢皮膠。近日,重案組37號通過近一個月調查,揭開了山東東阿縣多家阿膠企業的造假黑幕。重案組37號探員調查發現,東阿縣多家阿膠廠家用牛皮下腳料甚至騾馬皮做原料來做阿膠,更有「太太製藥」等知名企業委託當地廠家加工劣質阿膠糕。
  • 一定要黑驢皮才是好阿膠?你又被騙了一回
    最近阿膠事件沸沸揚揚,不知道最終是什麼走向。我昨天寫了一篇文章,《水煮驢皮or補血神藥?2000+元1斤的阿膠要不要買?》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關於阿膠的一些小問題探討。縮微不動腦筋版1、阿膠源自各種動物膠,早期以牛皮膠為正宗。2、驢皮膠在漢代之後出現,因「牛皮之禁」逐漸取代牛皮。3、清代才確立驢皮為正宗阿膠原料。
  • 「阿膠」變「馬皮膠」?半數阿膠查出馬皮成分
    「秋冬進補,來年打虎」,時下正是消費者大量採購阿膠進補的時節,但近半年阿膠引發的話題不斷,首先就是阿膠真假難辨的問題。市場上能買到的阿膠究竟有多少是真?價格過低的阿膠其原料究竟是什麼?面對諸多由造假引發的質疑,近日,相關機構以廣州為核心區域,在各大藥房隨機採購了不同批次、不同品牌共計14款阿膠產品,送至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鑑定研究組進行檢測。送檢阿膠半數含馬皮成分目前市面上阿膠產品品類繁多,價格從每公斤400元到6000元不等,但僅原料驢皮的成本就達到平均每公斤1200元以上,而一張馬皮、騾子皮才200元,豬皮和一些製作皮鞋、皮包剩下的下腳料就更便宜。
  • 揭阿膠造假黑幕:原料什麼皮都有
    大鍋裡的「秘密」18元一斤的阿膠糕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進入生產車間一探究竟。熬製好的阿膠糕經過冷卻後,來到切膠車間,兩名工人正在徒手將一塊塊冷卻好的阿膠糕塊進行切割。而根據前述通知規定,根據阿膠糕類產品生產工藝特點,冷卻間、包裝間(切片、內包)為清潔區。清潔區入口處應有風淋設施,與準清潔區相對隔離。冷卻間採用有效方法定期消毒;包裝間(切片、內包)應設置空氣淨化和消毒設施,空氣清潔度應達到30萬級。
  • 中藥阿膠的「虛火」與「泡沫」
    近幾年每當秋冬,中醫膏方調治補益之風盛行,由此使原來幾十元乃至百餘元一斤的中藥阿膠價格扶搖直上,已達數千元一斤且漲風未已,普普通通的阿膠緣何金貴起來?   中醫認為阿膠補血止血,潤燥滋陰,古代多種醫典都有記載。膏方是傳統中醫多種製劑中的一種,膏劑便於儲藏攜帶和較長時期服用。現在膏方裡用阿膠,主要起收膏的作用,治療調補還是靠望聞問切後「量體裁衣」所配伍的諸多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