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膠造假風波再起,造假黑幕遭記者調查。有媒體報導,東阿縣多家阿膠廠家,為了謀求暴利,用牛皮邊角料甚至其他動物皮做原料來做阿膠,甚至還會添加明膠增稠,或危害人體健康。其實,阿膠最早為牛皮而來,那如今為何用牛皮熬阿膠卻不行了呢?
阿膠大抵古方所用多牛皮,後世乃貴驢皮
據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中的記載:阿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如今以驢皮為原料的阿膠,為何最早竟曾是牛皮所制?有人考證認為,驢起源於非洲及西亞,最初僅零星見於今新疆、西藏等地,中原地區的驢一直為數甚少,很可能直到絲綢之路開通之後,驢才作為交通運輸工具大規模傳入中國。這是早期阿膠製造不使用驢皮的原因之一。
自唐代開始,驢皮才被用於熬阿膠。唐五代之後,各地紛爭不斷,戰火頻起,對於兵革器械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因為牛皮可以製作兵革器械,官家藉由此舉壟斷了牛皮。但人民群眾習慣了用阿膠調補,於是就有位地處東阿縣的民間高人別具匠心,竟想到用驢皮替代牛皮煉膠。結果出乎意外的好,藥效遠勝牛皮膠。久而久之,驢皮倒成了阿膠的嫡系。唐代時,醫家陳藏器明確在其書中說道:「諸膠皆主風、止瀉、補虛,而驢皮膠主風為最。」明代以後,阿膠製作原料由烏驢皮所替代。新中國成立後,阿膠的原料被驢皮所獨享。中國藥典也規定了,阿膠的原材料為驢皮。
專家表示:高濃度的「牛皮膠」難滋陰補血易上火
為什麼如今用牛皮熬阿膠不行了呢?有專家表示,不同的動物膠,在從中醫角度來說,有著不同的性味和功效。牛皮熬製的,其商品名就叫黃明膠。驢皮熬製的,稱之為驢皮膠。東阿阿膠、東阿國膠等是驢皮膠中目前公認的最好的地道藥材。黃明膠性平,驢皮膠平中帶溫,功效和適用對象完全不一樣。兩者並不可同日而語。
牛皮熬製的黃明膠,粘稠度比驢皮膠高得多,高濃度的黃明膠非但不能滋陰補血,還容易上火,哪怕放上十年再吃,還是上火。黃明膠因為這個特點,大多時候並不單獨出售,而是作為膏方的粘稠劑,稍微加一點點使用。黃明膠價格相對便宜,用量也極其有限。不僅如此,在實際熬製中,黃明膠表現出的性狀也和阿膠完全不同。牛皮豬皮混合其他食用明膠做的,通透度更差,而且大多有難聞的臭味。
清代醫藥大家陳修園指出:「驢亦馬類,屬火而動風;肝為風髒而藏血。今借驢皮動風之藥,引入肝經;又取阿水沉靜之性,靜以制動,風火熄而陰血生。這也就造就了神奇的阿膠的功效。阿膠的主要功效是收斂,而驢屬於水性,水性是主收斂的,阿膠這味藥就是取其收斂的性質,所以就必需用驢皮來熬製。
東阿國膠堂: DNA技術把關 保證正品道地阿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目前市場上阿膠的品質良莠不齊,即便是用真正驢皮煉製的,也因為產地、水質、工藝不同,企業大小不一,所以品質、功效差別很大。山東東阿國膠堂阿膠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書光介紹,質量合格的真阿膠必備三個條件:一是驢皮;二是東阿水;三是純正工藝;真假方面,前兩者是根本,缺之則應視為偽品;第三則是工藝得純正,否則真驢皮真東阿水熬出的阿膠,存在質次效差的瑕疵。此三者,乃質量合格阿膠的必備條件。據了解,在阿膠原產地東阿縣,山東東阿國膠堂阿膠藥業有限公司是其僅有的兩家藥字號阿膠生產企業之一。國膠堂源於清代嘉慶年間即1810年的和順堂,擁有200多年歷史。東阿國膠,即有國膠堂字號生產的阿膠之稱,又有品質上乘的宮廷貢膠之意。再加上,國膠堂在保持傳統阿膠製作工藝的同時,引進農科院先進的「DNA溯源」 技術,更是讓自己阿膠產品成為「至真、至純、至正」的「國膠」、「貢膠」。
上圖為:東阿國膠堂阿膠的驢皮曬場
首先,東阿國膠堂嚴格把控驢皮來源。全球視野看,驢皮有很多來源,概括起來有三大類,即廠家自有專業養驢基地,國內採集,國外採集。對於皮源的選擇,國膠堂優選順序:第一是自有基地,第二是國內採集,第三才是國外採集。
其次,東阿國膠堂嚴格篩選每張驢皮。對疑似皮逐張經過DNA檢驗。驢皮送到公司後,嚴格按照流程進行篩選檢驗,第一,按照數量及送皮戶的不同進行編號分類,要一張張平鋪在操場上,經過採購部,質量部,生產部的專業技師進行分不同輪次逐張篩選,除頭腿完整,沒有蟲蛀等常規檢查項目外,重點對皮源性進行檢查,有問題和異議的,每張均進行進行DNA檢驗,出具報告。報告顯示非驢源,全部費用全部由驢皮供應商承擔。再次,東阿國膠堂對每批次煉膠全過程實施DNA質控。在生產中的的多個環節增加第三方DNA質控取樣點,一旦發現有問題,立即停止該批次工序進行,所產生損失由供應商承擔。這種全程第三方驗證,不但確保了阿膠純正,威懾了不法商販的僥倖心理,拒假於廠門之外,還對每批次DNA的降解規律得以記錄分析。
最後,國膠堂阿膠的DNA全檢包含四個方面含義,即全過程,全批次,第三方,可查詢。國膠堂作為道地阿膠生產企業之一,所生產的阿膠用三個字概括就是:真、純、正。即產品DNA技術保「真」,傳統工藝提取保「純」,東阿道地原產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