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神龕內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的父母!

2021-01-08 老同學車彩人生

紫霄宮是武當山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宮殿之一

提起「紫霄宮」,大家也許會問什麼叫「紫霄宮」呢?

其實,「紫霄」是象徵天上紫微星座,

居中央為帝君;

「紫霄宮」意為天地中央的紫壇。

紫霄宮背倚展旗峰,海拔804米,面對三公、五老、大小寶珠、蠟燭、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有蓬萊第一峰。周圍山勢形成二龍戲珠寶椅狀,構成了一幅完美的風水寶地,被譽為「紫霄福地」、「雲外清都」。

紫霄宮創建於宋代宣和年間(1119~1125);元代重建,名「紫霄元聖宮」;明永樂十年(1412)欶建,賜額「太玄紫霄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擴建到806間;新中國成立後,曾幾度修葺,保持了原貌。現存建築182間,建築面積8553平方米,建築及遺址面積7.4萬平方米。

透過中軸線往上看,層層崇臺之上殿堂樓閣依山疊砌,中軸線兩邊建築對稱,主線上依次為東天門、禹跡池、金水橋、龍虎殿、朝拜殿(十方堂)、紫霄大殿、父母殿,以紫霄大殿為序列的高潮。整體布局巧妙,錯落有致,丹牆碧瓦,富麗堂皇。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武當山道教協會所在地。

【紫霄福地】在紫霄宮廣場右前方約百米處,現存福地殿山門及遺址,福地門上刻有「紫霄福地」四個字,順著福地門向上走,就是古人朝拜金頂之路,目前已廢棄,可見,在古代,紫霄宮是通往金頂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金水橋】紫霄宮門前有一金水橋,與天安門前的金水橋是一個名字,橋下是玉帶河,這是皇室家廟的標誌。

【贔屓馱御碑亭】走上紫霄宮的第一個崇臺,兩旁對稱聳立著兩座贔屓馱御碑亭。一座為《下大嶽太和山道士》碑文,頒布明成祖對武當山的管理規章,一座為《御製大嶽太和山道宮》碑文,記述著永樂皇帝為什麼要修武當山及其過程。

【朝拜殿】沿著臺階拾級而上,就來到紫霄宮第二重殿朝拜殿,也許會有人問:「我來武當山就是朝拜的,為什麼單獨這個殿叫朝拜殿呢?」其實,在明朝時,武當山是皇室家廟,只有皇室派內臣到武當山祭祀時才能到紫霄大殿,普通的信士都只能在這裡朝拜真武,因此這個殿叫朝拜殿。

【紫霄大院】穿過朝拜殿,一座幽靜雅適的青石墁地的大院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三層飾欄崇臺之上便是紫霄大殿。大殿四周的建築布局十分緊湊,大殿東西兩邊的兩座四合院為冬宮、西宮。

【觀「太子臥龍床」自然奇觀】在紫霄宮大殿前極目遠眺,蜿蜒逶迤的照壁峰峰脊,自然流暢峰巒線條構成了一副「太子臥龍床」的自然景觀。【日池觀魚】在紫霄宮大殿前有個周護飾欄的圓形水池,它叫日池,池中有魚。依欄觀魚,你會發現這裡的魚有黑、青、紅、黃、白五中顏色。

紫霄大殿為重簷歇山式廡殿,丹牆碧瓦,脊飾有龍鳳、寶瓶、仙人、天馬、海馬、獅子等大小鴟吻共61個,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按照建築法式規定,像這樣的大木式作法,在明代代表著皇權的最高等級。

大殿正中供奉真武神像,為明代泥塑彩繪貼金,像高4.8米,頭戴冕旒,身著帝服,雙手捧圭,端坐寶座,為武當山尚存最大泥塑像。這尊神像,一般人把它當做玉皇大帝,原因是頭戴冕旒。據專家分析認為應為「真武大帝」。

大殿左神龕中供奉著一尊明末凊初紙糊貼金真武神像(現已被收藏),高0.89米,寬0.26米,神態自若,衣褶清晰,線條流暢,手法細膩,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紙糊神像」。

【父母殿】父母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已廢,現存建築為民國早期重建,硬山磚木結構,複合式頂,雜式木構架,小青瓦屋面,前簷為廊,後封簷,建築風格個性特點十分突出。父母殿內,正間神龕內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的父母淨樂國皇帝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瓊真上仙。紫霄宮還有龜脖吐水,金銀沙坑、金蛙叫朝、銀線穿珠、喜鵲迎賓等奇景,這裡也是你來武當山必遊覽的重要景點之一。

相關焦點

  • 濟南香火最旺道觀供奉真武大帝 據說有求必應竟被印在鈔票上!
    始建於元代(1280年)的北極閣坐落於濟南大明湖北岸,是大明湖景區重要古蹟之一,也是濟南市區現存最大的道教廟宇。北極閣築於7米高的石鑲土臺之上,700餘年來有無數兒童用屁股打磨過門前這條長長的青石臺階。登高覽勝,大明湖山光水影盡收眼底。
  • 真武大帝,是何方神聖?為何全國多地,修有「真武廟」!
    說到真武大帝,作者就想起很多年前一件事。有個朋友問,真武大帝是什麼神?為什麼他們村頭的廟裡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後來又過了幾年,又有人有疑問說,真武大帝和道教有什麼關係?為何武當山也在供奉「真武大帝」?另外,在明朝永樂年間,為什麼會在全國範圍內大量的修建「真武廟」?
  • 佛山文化靈魂——祖廟,即可拜真武大帝,又可看黃飛鴻、葉問
    佛山祖廟(圖片源自網絡)佛山祖廟歷史很悠久,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後來元朝滅宋,祖廟也沒有逃過一劫,被毀壞了,到了明朝武五年(1372年)又重修的,之後都有修繕,但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大修繕是在清朝光緒年間
  • 北鬥星和道教的關係 真武大帝的由來
    北鬥七星  從天旋到天樞向外延伸,正對著的一顆很亮的星星就是北極星。    道教把北鬥七星尊稱為七元解厄星君,北極星神格化為玄天上帝,也就是武當山供奉的真武大帝。    玄天上帝(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九天蕩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 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 天界護法神將之首真武大帝
    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顯赫,現今武當山還將其信奉為主神。傳其為玉帝退位後繼任的第三代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師從於如來,另又為龍身,故被後世視為中華之祖龍。 關於他的崇拜,也是源於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將黃道的星宿劃分為二十八宿,並按照方位又分為四組,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 武當山供奉的主神真武大帝,在武當山有著什麼樣的事跡?
    相傳為上古玄武神得道飛升之地,因而太和山供奉玄武,有「非玄武不足以當之」的說法而改名為武當山的。武當山的介紹就先寫到這裡。(如果大家想了解武當山的歷史。請關注留言。可以單獨寫一篇武當山當歷史)上面介紹了一下武當山。我在這裡再耽擱一分鐘時間,介紹一下真武大帝。
  • 農曆三月初三,恭賀道教尊神真武大帝聖誕!
    同時也是道教始祖軒轅黃帝和北極四聖真武大帝的誕辰。各地的宮觀會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法會,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民樂業。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一位神祇,而且身兼多個神職。真武大帝與天蓬元帥、天猷元帥和翊聖元帥構成了道教的神仙團體北極四聖,北極四聖共同護佑北極紫薇大帝,他們的職責是統伏三界群魔諸妖邪,下攝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殘害生靈。
  • 襄陽民間 關於真武大帝修煉選址的傳說故事
    真武又稱玄天大帝、玄武大帝、無量祖師等,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玉京尊神,湖北武當山信奉的主神。真武大帝在襄陽民間,流傳著不少關於真武大帝修煉選址故事。早的時候,真武巡遊四方,後來想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修煉。
  • 真武大帝是誰?道骨仙風,他的道場是哪座名山!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玄武神。真武就是玄武,為四聖獸之一。起初在道教中的地位並不高,主要是因後世王朝政治的需要而被樹立起來,成為真武大帝。特別是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坐上皇位後,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便說自己夢見真武大帝相助。後來在武當山大修道場也是為此。
  • 紫禁揭密13:宇宙勵志傳說之真武大帝,軍功晉級!
    真武大帝,北京守護神,中華民族最神奇的古老信仰之一。真武大帝本名玄武,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四大天靈之一,是代表老陰、寒冷、冬天、水屬性等元素的天靈。他是獸龜蛇二將的化身,也蛇身龜背守天際的神獸。 「蛇龜一體」這本來就是個難以想像的神話傳說,這麼一個怪物級物種,竟然成為守天庭的神獸。
  • 朱元璋化險為夷,為感謝恩公真武大帝,在武當山建金廟
    真武大帝,又稱北極玄天上帝,玄武大帝、蕩魔天尊、九天降魔祖師、在道教諸神信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現今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真武大帝的直屬領導是北極紫微大帝,北極四聖四聖之一。
  • 雜論西遊(七)之真武大帝
    以上是《西遊記》中對真武大帝的描述,從居住的地方,到真武大帝的來歷,到真武大帝做過什麼,做到什麼地步,到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的關係,和原始天尊的關係,以及真武大帝現在的地位,都有了描述,這在整部《西遊記》中出現的仙佛中是極其少見的。為什麼要如此著重筆墨呢?
  • 穿越懸崖峭壁上的三重天,拜見中國北方之神真武大帝
    雲丘山是晉南根祖旅遊核心景區,中華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華夏鄉土文化的地理標誌,真武大帝曾經在祖師頂修煉成仙,而祖師頂,就是雲丘山神龍嶺第二座高峰,從海拔1330米高的山頂下行,越走越驚險,穿過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後
  • 大美西寨·三晉名觀北極宮 七 (真武大帝與磨針井的傳說)
    此井相傳又名「磨針井」,早已填沒,現北部牆上留有古井神龕一個,是廟前古井遺蹟,有待重修挖掘保護。提起廟前古井,不得不提到廟前古井與真武大帝及「磨針井」的傳說。北極宮廟臺階前「磨針井」相傳真武大帝在未修成正果之前,是淨樂國太子,為了潛心修道,經過忍心拜別父母,終於登上武當山,苦苦修煉了好些年,道經是已然在胸,倒背如流,可還是沒能同道成仙,修道怎麼這麼難!
  • 說說真武大帝的來歷,他的神職有哪些?他的上司是誰?
    無論在道教神仙系統,還是民間信仰,除去那些高高在上的創始級的天尊及四御等天帝,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真武大帝。特別是在明朝時期,官方對於他的信奉超過了所有神仙的等級,大肆修建真武廟。而人們熟悉道教聖地武當山,其主殿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為何真武大帝如此受重視?他有著怎樣的來歷?
  • 說說道教赫赫有名的「玄武大帝」
    泉州東海法石真武廟,又稱上帝宮,始建於宋代,是泉州一座著名的廟宇,為當時泉州地方長官望海祭神的場所。山門豎匾「武當山」,大殿供奉真武大帝,塑像披髮仗劍,通身金甲,赤跣雙足,踏著一龜一蛇。真武大帝,本號玄武大帝,自古以來被奉為北方之神,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為避宋真宗聖祖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武。
  • 道教神話裡的北方最高神:從武當山中知曉真武大帝的前世今生
    武當山,一談到它,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座習武修仙的名山,或是百年之前曾有張三丰開創武當派。但,不要忘記了其中供奉的主神真武大帝,今天小齊就來分享下這位道教神話裡威名遠揚的北方最高神祇。玄武大帝經過無數朝代的加工改造,這隻玄武神獸朝人格化方向發展。宋代時,它被納入道教當起了護法天神,主要原因就是宋代帝王的造神運動。有人覺得,龜蛇獸貌的它不夠威武且有點猥瑣,於是將它人格化,開始這樣描繪。
  • 道教:玄天上帝,亦是真武大帝,主掌人之生命壽夭
    道家乃是我國的本土宗教,雖說在世界的信徒不及三大宗教,但在我國卻倍受推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家諸多代表人物之一的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即是真武大帝,又稱玄武,真武帝君,蕩魔天尊。道教尊奉的職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在民間有很大影響。真武大帝的信仰源於古代的星辰崇拜和動物崇拜。中國古代的星象學家把太陽,月亮全天所經天區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稱為二十八宿。
  • 湛江民間信奉的「真武大帝」,曾被多名皇帝加封,地位顯赫
    湛江農村有不少「真武廟」、「真武堂」、「北帝廟」,其實都是供奉的同一位神——真武大帝。印象最深刻的是吳川吳陽市蛤嶺村的北帝廟,由湛江首富陳華帶頭捐贈,僅僅他兩兄弟就捐了698萬,總投資超千萬,重修了這間村廟。
  • 三月初三,恭賀玄天上帝真武祖師蕩魔大天尊聖誕!轉發功德無量!
    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