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蟋蟀,知了……小時候玩過的昆蟲,現在你還認識幾個?

2021-01-08 上觀

5月中下旬的上海鄉間,昆蟲紛紛出沒。一到夜晚,廊燈下飛著各種各樣的蛾子,草叢裡有「喇喇蛄」在鳴叫,遠處的竹園裡螢火蟲的微光在一閃一閃,極富詩意。

生活在城市的鋼筋叢林裡,你也許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些小生靈了,或許只能在昆蟲館裡看到一些昆蟲標本。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結合自己小時候玩蟲子的經歷,盤點了一下上海夏天常見的昆蟲,看看其中有多少是你認識的?

【蟬】

也就是常說的「秋蟬」、「知了」。蟬分好多種,通常頭大翅長,長相比較敦厚老實,行動力不強,比較好捉。小時候放暑假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趁家長睡午覺去了,在中午太陽最毒辣的時候出門捉知了。徒手是捉不到的,雖然知了往往趴樹上一動不動,但是通常趴得比較高,小孩的手很難夠到,必須在長竹竿的頭上用鋼圈套個塑膠袋,或者直接用網兜去捉。

捉知了是要靠經驗的。夏天的鄉間樹林裡,知了叫聲此起彼伏,人一走近就不叫了,所以必須有聽音辯位的本事。認準一個知了聲之後,躡手躡腳朝著自己判斷好的那棵樹走去,然後抬頭繞著樹走一圈,就會發現趴在樹幹上的知了。

抓回家之後,要把知了的翅膀剪掉一半,以免它逃跑,然後就能把玩了。另外,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知了是能吃的,而且味道不錯。不少鄉下小孩玩「過家家」,都會把知了放在火堆上烤熟,然後掐頭去尾,單留背上那塊肉,比烤雞還香。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不太衛生,不推薦嘗試。

【螻蛄】

也就是「喇喇蛄」。螻蛄飛行能力差,主要是鑽地的,行動力比知了強不少,而且一般只有晚上才會鑽出地面,所以比較難捉。鄉間的夏夜,一家人都會開著廊燈在宅前屋後乘涼,螻蛄會鑽出泥土,朝著發光的地方跑。

大多數昆蟲都有一兩門絕活,螻蛄的絕活就是力氣大,它頭部兩側有兩條粗壯的「手臂」,堪稱「掘進器」,在泥土裡來去自如全靠這個。

 

【螳螂】

螳螂的脾氣不太好,是一種比較兇的蟲子。再加上螳螂屬於那種「不動如山,動如脫兔」的昆蟲,看上去小三角腦袋傻傻的,可你的手指一靠近,它就會用長在身上的兩把大「鐮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削你,削得還挺疼,趁你吃痛發愣的時候,它就撲騰翅膀飛走了。

根據經驗,即使你好不容易捉到了一隻螳螂,它也是沒辦法養著玩的,只能遠觀。

 

【紡織娘】

這是一種從名字到長相都很有「文藝範」的昆蟲。夏日及初秋的草叢裡,雄性紡織娘用前肢摩擦能發出類似「軋織、軋織」的聲音,以此吸引異性。筆者小時候,紡織娘是很常見的,夏夜在屋裡走要小心翼翼,以免踩到紡織娘,但現在這種昆蟲已經不太能見到了。

和裝在竹籠子裡的蟈蟈不同,紡織娘是「野生程度」比較高的蟲子,一旦抓住養起來,雖然也能把玩,但一般是不會再鳴叫了,還是把它放回田野裡吧。

 

【天牛】

天牛是比較討小孩子喜歡的蟲子,長得很漂亮,一身油亮的黑甲,還有白斑作為點綴,尤其是頭上兩條威武的觸角,好不威風,像是穿了唱京劇的戲袍一樣。

因為漂亮威風,鄉下小孩喜歡讓父母幫忙捉天牛。為啥不自己捉?首先,天牛會飛,不好捉;其次,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大部分天牛在脖頸那個地方都會橫向長出來兩個硬刺,稍有不慎就容易扎到手。

「藝高人膽大」,由於天牛體積比一般昆蟲大,還有硬刺、飛翔本領防身,因此膽子也比很多昆蟲大,不但白天黑夜都有出沒,有時還會飛進村民家裡。

【蝗蟲】

蝗蟲分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平頭灰色和尖頭綠色兩種。平頭灰色的,就是可以成群結隊造成蝗災的那種蝗蟲;尖頭綠色的,學名叫做「短額負蝗」,性情比平頭的溫順一點,彈跳能力、飛行能力都不如平頭的蝗蟲。

萬物相生相剋,蝗蟲是雞的最愛。別看在昆蟲界蝗蟲算是可以耀武揚威的一種,但在雞面前就完全沒了脾氣,無論怎麼飛、怎麼跳都逃不過雞的一啄。吃慣了蝗蟲的雞,生的蛋紅心個小,非常美味。

 

【蟋蟀】

很多人看到蟋蟀那粗壯的大腿,都覺得它平時跳得多爬得少。事實上,上海鄉間的蟋蟀爬行能力極強,光用爬就讓人難以捉到,危急情況下才會使出跳躍「絕學」,更危險的情況下才會搖動翅膀飛一段。不過不是所有的蟋蟀都會飛。

蟋蟀喜歡往陰溼無光的縫隙裡鑽,所以鄉下拆房的時候最容易抓到大蟋蟀,土牆磚瓦扒開,蟋蟀就開始橫七豎八地亂爬,尋找新的庇護所。

蟋蟀好鬥,如果抓到的話必須享受「單人間」待遇,如果兩隻蟋蟀關在一起,弄不好就會一隻把另一隻咬死。

【金龜子】

這是一種比較典型意義上的昆蟲,也是最常見的甲蟲之一。「金龜子」是一類昆蟲的總稱,全世界有數萬種,上海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茶色金龜子等,其中尤以銅綠金龜子最為多見。

【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是益蟲,能夠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蝨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

 

【蜻蜓】

蜻蜓是一種很有美感的昆蟲,長相比較非主流,腹部極長,還有兩對寬大美麗的翅膀。

有的昆蟲擅鑽地,有的昆蟲擅跳躍,有的昆蟲擅攀爬,蜻蜓擅長的是飛行。在所有的昆蟲裡面,蜻蜓的飛行能力數一數二:飛得快,衝刺飛行速度可高達每秒數十米;續航能力強,蜻蜓的翅膀扇動頻率不固定,有時甚至不扇動翅膀,這讓它可以連續飛行上百公裡不著陸;技巧性強,蜻蜓可以做出急轉急停、空中懸停等「特技飛行」動作,所以要抓住蜻蜓是很困難的。

上海鄉間的夏天傍晚,往往會下一場陣雨。下雨之前,蜻蜓會成群結隊地在低空飛行,人們看見蜻蜓低飛,就會趕緊去收衣服。

 

題圖來源:網絡 圖片編輯:笪曦  (編輯郵箱:jfshquxian@163.com)

相關焦點

  • 那些小時候玩過的「蟲子」,你還認識幾個?
    (原標題:那些小時候玩過的「蟲子」,你還認識幾個?)坐在某處稍作歇息的時候,聽著樹上幾隻知了在扯著嗓子聒噪地叫喚著,愣神中,那沒有電腦手機瓜子礦泉水,只有無限野趣,鬧騰,歡悅的童年片段一幕幕閃現在眼前。喂,還記得那些小時候被我們捉來當「寵物」的昆蟲和小動物嗎?
  • 盤點農村常見的9種昆蟲,小時候的玩具,都玩過的是孩子頭
    說起昆蟲想必在農村生活過的男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吧,小時候農村物資匱乏,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玩的玩具,只能是玩些野草、野花和野果子,有時還會玩一玩蟲子,好多蟲子都能被小孩子開發出新玩法,一玩就是一整天。下面筆者給大家盤點下,小時候最常玩的10種昆蟲,來看看你玩過哪個,都有什麼新玩法……1.蟋蟀俗稱蛐蛐,每年立秋前後它就會突然間冒出來,尤其是花生地裡最多,它們的翅膀通過摩擦能夠發出聲音來,小時候經常尋著聲音去抓它們。蛐蛐的種類有很多,有的很善於打架,鬥蛐蛐在中國還是一種文化,小時候經常抓來幾隻個大的就讓它們打架。
  • 海南人小時候玩過的15種昆蟲,你都玩過哪些?
    4  天 牛  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  有一次抓它時被咬過,特別疼!  5  瓢 蟲  其實小時候一直以為  只有七個點點的是益蟲  結果每次抓到後都數七個的放走  不是七個的踩死,踩死後還一股味  聞起來很特別的味道
  • 這四種昆蟲很多農村80、90後都玩過,看看你還認識幾個
    在農村的野外有各種各樣的昆蟲,以前農村的小孩子家裡窮,沒零花錢用,也沒玩具玩。很多80、90後的農村小孩為了找樂,都會跑到野外去捕抓各種各樣的昆蟲。小便也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農村生活很有感情。以前還小的時候也經常和村裡的小夥伴去山上抓各種昆蟲。那時後家裡窮不像現在的小孩,大把的零花錢用,玩具還特別多。最近幾年智慧型手機普及了,很多小孩都是整天抱著手機打遊戲。根本都沒見過那些年我們曾經玩過的昆蟲。那時候我們玩過的昆蟲很多,比如下面的這四種昆蟲,幾乎所有農村長大的80、90後小時候都玩過,要是沒玩過兩種以上說明你都不是真正的農村人。
  • 小學語文課本提到的12種昆蟲,現在的孩子能摸到的僅僅三四種
    前言:前幾天,跟兒子分享童年那些不花錢的遊戲時,除了說到拍三角、滾鐵環、玩玻璃球,我還額外分享了一個小昆蟲,土話叫土鱉,現在也叫土元。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了吧。那個時候,這個土鱉可是很多人的最愛。彎一根鐵絲做鉤,找一所廢棄的或者上了年紀的老房子,在牆角的洞裡鉤啊鉤,總能勾出許多的土元來。
  • 曾經是農村娃的「玩具」,這幾種害蟲,你還記得麼?
    比如當地有的各種昆蟲,在我們的童年裡,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時候的孩童,小夥伴多,兒童玩具比較單調,由此很多「人畜無害」的昆蟲,就成我們很多人童年的「玩具」。以下這5種常見的昆蟲,你還記得麼?當你聽到這個名字,就會明白,天牛被我們小孩捉到要當「牛」玩了。我們會做一個小小「拉車」,讓其拉車。或者綁它們身上一個小石頭,站在高處放飛,玩「降落傘」的遊戲。想抓這種昆蟲,最好就去小構樹上找,用做的「舀子」抓它們,注意不要被它們的「大牙」給咬到了。
  • 玩過這幾種蟲的,才是真的農村人,快看看你玩過幾種?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不像城市裡的孩子玩過許多的玩具,去遊樂園玩過許多的遊戲,去動物園看過許多的動物,去博物館看過許多的文物,去許多的地方旅遊看過很多的風景。雖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城裡的孩子有那麼多的經歷,但是農村長大的孩子膽子大,對大自然的見識多。也有許多的昆蟲陪他們玩。
  • 幾種小時候常常見到的寵物 不知從何時慢慢的消失不見了
    以前在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現在已經不常見了。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花手巾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家,花手巾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 螢火蟲、天牛、蟬……北京夏夜的這些蟲趣,你見過嗎
    一些家長感嘆說,不僅孩子,甚至自己小時候也沒在北京看到過螢火蟲。蟲趣,在很多北京人心目中,是個美好的回憶:蟋蟀、竹蛉的陣陣低吟,螢火蟲漫天飛舞,這是人們記憶中夏夜最別致的情趣。經自然觀察愛好者的指引,記者在北京郊區就找到了螢火蟲。
  • 天牛吃什麼?天牛生活習性有哪些?
    說到自然界的昆蟲想必對於在農村長大的朋友記憶尤為深刻,比如知了、七星瓢蟲、蜘蛛、天牛等等,那麼在這些常見的昆蟲中天牛這種東西它吃什麼?以什麼為食?天牛的生活習性都有哪些?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了解下吧。天牛吃什麼天牛這種昆蟲三農苑說記憶中是在核桃樹上見到過,個頭也不算小,成年的天牛基本和知了不相上下,而且身披甲殼,頭上有兩個長長的觸鬚,嘴巴像兩把合攏的鐮刀,一看這身板就不是善茬,哈哈……,跑題了,天牛這種蟲子它的食物只要是花粉、嫩枝葉、樹皮、樹的汁液和果實,有時還會進食一些菌類,比如樹上長出的類似於蘑菇的菌類東西。
  • 農村田裡的小蟲子,還有小時候捉來玩的小昆蟲
    捉來的螳螂我們可以玩各種遊戲,可以拿根小樹枝去逗它,讓它作攻擊的樣子,這時候的螳螂感覺很帥氣,側著身,前爪扁平開,一副攻擊的樣式。有時還會抓小蟲子,抓蒼蠅來餵它,看它吃的津津有味,感覺自己都很開心有時小夥伴們之間會拿自己捉到的螳螂來打架,看看誰抓到的厲害點,現在感覺有點殘忍了
  • 田裡常見的10種昆蟲,農村娃娃當玩具,最後一種讓農民很不喜歡
    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十有八九小時候都在地裡玩耍過,野地裡的野花、野草、小蟲子都是孩子們兒時的玩具。農村的男孩子們對於昆蟲,肯定都有著很特殊的感情。因為農村的孩子不像城裡的孩子,有那麼多的玩具玩兒,所以他們的玩具大多都是田地裡一些常見的小昆蟲。
  • 什麼是天牛?天牛是益蟲還是害蟲?
    說到農村,想必80後和90後這兩個年代的人印象最深,大多數人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網絡和各種有趣的東西玩耍,只要身邊能玩的東西都會被當作玩具,比如小動物或者其他東西,那麼小時候在樹上常見到的天牛是什麼?天牛是益蟲還是害蟲?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下吧。
  • 80後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回憶,跟現在有何不同?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給兒子買了個滾鐵環,6歲的他玩了好久都沒有學會。滾鐵環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玩具,其實也不算是玩具,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沒有買玩具這一說法。基本都是家裡的大人,用鐵絲扭個環,再做個推手就算是個玩具了。小時候玩它玩得可遛了。
  • 農村這幾種害蟲,人們因為它們長得漂亮還以為是益蟲
    小編小時候可喜歡抓一些昆蟲來玩啦,有些昆蟲長得非常的好看,比如蝴蝶,天牛,金龜子,也給兒時的時光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有些人甚至專門的飼養它們用於玩樂,有的價格非常的昂貴。其實在小時候如果抓的是益蟲的話會被大人說,並且要求你放掉它們,小編小時候非常喜歡抓蜻蜓玩,還會抓青蛙還有燕子,都會被家裡的大人罵得很慘,但是有些害蟲長得非常漂亮,讓人以為是益蟲,一起來看看有哪幾種把吧。
  • 炎熱夏天到了,那些陪伴80後,90後童年的昆蟲還好嗎?
    已經過了暑伏,日子一天天熱起來了。現在的孩子們坐在家裡吹著空調玩著手機,電腦是多麼愜意。可作為80後的一哥,夏天的時候野外的公園草地才是承包了一整個夏天。那時候的男孩子恐怕沒有不捉蟲子的,下面一哥盤點下我們兒時的回憶。天上飛的飛行類的昆蟲,像蝴蝶,蛾子一身的粉末不受待見。
  • 秋蟲至蟋蟀鳴 上海男人小時候都有一本蟋蟀經
    「在上海這個城市裡面,只要是一個男的,小時候百分之百玩過蟋蟀。」一些上海爺叔把這個愛好延續至今,早在立秋未到之時便已躍躍欲試,挑選蟋蟀「壓盆底」了。賣蟋蟀的一個個扇著扇子,買蟋蟀的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滴在水泥地上,神情倒是很專注,有時露出欣賞的笑意,挑中了就花上幾塊或幾十塊買回去。懂經的人知道,這個時候買蟋蟀叫「壓盆底」,買點蟋蟀放在盆裡是為了表示自己有蟋蟀了,今年玩蟋蟀的季節快到了。蟋蟀被稱為「秋蟲」,實際上立秋前的蟋蟀相當於早產兒,沒「足月」,戰鬥力不強,買回來只是隨便玩玩,過過癮而已。
  • 你認識多少種昆蟲?1200多種昆蟲,開啟孩子昆蟲探索之旅
    迅哥兒小時候很喜歡昆蟲吧?他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寫道:「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鳴蟬、黃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都是昆蟲,你認識多少種昆蟲呢?
  • 為什麼現在的蟬(知了)越來越少了?
    知了是我們夏天最常見的一種昆蟲,而且它的叫聲一度成為了夏天的標誌,每年只要是聽到第一聲蟬鳴,就意味著夏天到了。當然,知了除了叫醒夏天以外,還叫醒了許多人肚子裡的「饞蟲」。但是,許多地方的小夥伴也發現,近些年知了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以前晚上出去一個小時都能搞到幾十個,現在出去半夜也搞不到十幾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農村常見的10種昆蟲,最後1種賣40元1斤還要搶,你肯定見過
    在農村呆過的小夥伴,肯定見過這種昆蟲—「臭大姐」學名是茶翅蝽,這是一種讓人討厭的昆蟲,外表不討人喜歡,一碰還會噴出讓人難以描述的臭味。 這種臭臭的蟲子,十分喜愛蘋果、桃、杏、李等果木的果實,一旦被它們接觸,被害處木栓化,變硬,發育停止而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