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劉宏順)1月9日,在全省指揮中心(110)專場新聞通氣會上,省公安廳通報2017年,全省110報警服務臺共受理群眾報警1400餘萬起,日均3.9萬餘起。但日前的報警中, 群眾求助事項增幅最快,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均呈下降趨勢。
記者大致梳理發現,這1400餘萬起報警中,受理各類刑事警情24.66萬起,同比下降23.72%;受理各類治安警情54.19萬起,同比下降3.79%。但受理群眾求助事項148.14萬起,日均4000餘起,總量同比2016年增加49.88萬起,增幅50.76%。
省公安廳110指揮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目前的分工,群眾求助事項應該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而不是110,但目前警方接到的求助事項中,大多是工商糾紛或者下水道井蓋丟失等事情,但這些真正應該受理的平臺是12345市民服務熱線。
警方介紹,向110報警服務臺虛報警情、騷擾110,不但浪費公安時間、財力及人力,更重要的是,使真正身處危難情形需要緊急援助的人打不進來電話,得不到及時救援。
連結:
110的受理範圍:
根據公安部《110接處警工作規則》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警務類報警服務平臺與其他非警務類公共服務平臺對接工作方案》,110報警服務臺主要受理涉及警務類的報警、求助和投訴,具體涵蓋:
1.恐怖襲擊;
2.刑事案件;
3.治安案(事)件;
4.群體性事件;
5.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災事故;
6.與違法犯罪有關的緊急報警以及威脅公共安全、危及人身或財產安全的緊急求助;
7.對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正在發生的違法違紀行為投訴;
8.其他需要公安機關處置的報警。
其中,求助範圍具體是:
1.發生溺水、墜樓、自殺等狀況,需要公安機關緊急救助的;
2.老人、兒童以及智障人員、精神疾病患者走失,需要公安機關在一定範圍內幫助查找的;
3.公眾遇到危難,處於孤立無援狀況,需要立即救助的;
4.涉及水、電、氣、熱等公共設施出現險情,威脅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財產安全和工作、學習、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機關先期緊急處置的;
5.需要公安機關處理的其他緊急求助事項。
12345服務平臺受理事項:
1.對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等違法行為的舉報;
2.對政府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投訴;
3.涉及經濟社會糾紛和一般事務性求助,法律、法規、政策、業務諮詢等;
新聞多一點
110不止是接電話
110指揮中心是公安機關的 「參謀部」「指揮部」「作戰部」,不但發揮著服務群眾的作用,還擔負著風險隱患評估研判、治安動態趨勢分析、高危人員動態管控、犯罪動向預測預警、案件事件調度處置等五種職能。
2017年,全省110指揮系統共啟動運行加強型聯合指揮部20餘次、70餘天,研判推送預警指令2800餘條,推動化解穩定風險6600餘個,圓滿完成「6.24」茂縣山體垮塌、「8.08」九寨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事故,雨雪霧惡劣天氣、元旦、國慶、春節等重要敏感節點和西博會、成都國際汽車展、綿陽科博會等100餘個重大活動安保,以及100餘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指揮調度任務,有力保障了全省社會面平安穩定。
在裝備配置上,目前,全省指揮中心已全部完成系統功能升級,扁平化指揮調度系統、視頻指揮系統、數字語音通訊系統、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縱向貫通,延伸至一線作戰單元,為有效應對各類突發案事件,各地消防登高雲梯車、裝甲車、運兵車、4G圖傳車、警用無人機、移動警務通等實用管用的處警裝備應配盡配,接處警效率大大提升,此外全省41個環川公安檢查站(一級5個、二級5個、三級31個)和24個環蓉治安卡點(一級8個、二級9個、三級7個)建成啟用,在應對跨區域、流竄性違法犯罪和反恐防暴中,只要指揮中心一聲令下,全川隨時可以「閉門上鎖」並對犯罪分子「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