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颱風之最盤點:颱風最多的一年?壽命最長的颱風?

2020-12-03 閩南網

  給颱風愛好者一點點小福利,最最最權威的颱風之最,戳右邊→_→點擊。連結數據整理來源於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中心,基本涵蓋了你們所關心的那些颱風八卦。

我國颱風之最

原標題:颱風之最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盤點這些史上大名鼎鼎的颱風 你知道幾個
    2016年的這個夏天,颱風比以往都來得晚一點。經過史上最長200天的「颱風空窗期」,今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開啟了颱風季,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些年我們經歷過的「風王」。到2016年7月3日,「颱風空窗期」正好滿200天,成為史上最長。之前的記錄是1998年的199天、1973年的198天和1982年的197天。
  • 遠海颱風VS近海颱風 「壽命」靠天意強弱靠自己
    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格外奪人眼球,其是塞班島有歷史記錄以來經歷的最強颱風。除了破壞力巨大外,「玉兔」的生成地離我國特別遙遠,距我國臺灣恆春約4150公裡,接近萬裡之遙。由此讓人不禁產生疑問,是否距離我國越遠的颱風,威力越強大呢?
  • 海南颱風接二連三紮堆"趕集" 誰捅了"颱風窩"?
    歷史上7月最少生成過1個颱風,最多生成過8個颱風,7月生成8個颱風的年份分別是1967年、1971年、1994年和2017年,其中2017年7月21日8時到22日17時一天多的時間內,接連生成了4個颱風。  「但海南7月『空臺』並不算罕見。」
  • 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在前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颱風的命名,全世界現有的颱風名稱都是由十四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分別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寮國、日本、朝鮮以及密克羅尼西亞。14位地區和國家颱風雖然每次都會造成損傷,但颱風的命名大多都寓意美好,希望在颱風來臨時能減少些損失。
  • 盤點:史上最具破壞力颱風知多少?
    當強颱風繼續加強,就會轉為超強颱風,其風速大於51.0米/秒,風最高時速可達300公裡以上,所到之處,摧枯拉朽,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員傷亡,故超強颱風的風力和破壞力,也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大家知道,颱風尼伯特是2016年第1號超強颱風,從7月6日夜間生成並在極快時間登陸,先後給我國臺灣、華東沿海地區及東部海區帶來較大風雨的影響。那麼,史上有記載的最強勁、最具破壞力的颱風有哪些呢?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的影響及防禦措施
    颱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它多發於夏秋季節。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颱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本期MAIGOO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有關颱風的相關知識,颱風的是怎麼形成的、颱風給我們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颱風來臨我們應該做好哪些防禦措施。
  • 71年大數據解析,颱風最愛從哪兒登陸
    每年7月至9月是颱風影響我國最頻繁的時期,颱風往往給登陸點及其周邊地區帶來強風雨天氣和嚴重災害,因此颱風一旦生成,其未來是否登陸及其登陸點都備受關注。那麼,颱風到底「偏愛」登陸哪裡呢?登陸我國的颱風有多強?我們特邀請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慧和邵鵬,通過1949年至2019年的天氣大數據,為讀者剖析颱風的各種「偏好」。問:颱風最「偏愛」的省份是哪個?
  • 颱風,為什麼「偏愛」中國?
    攝影/王火炎颱風,為什麼偏愛中國?中國是世界上遭遇颱風襲擊最多的國家之一。上圖:廣東陽江因颱風引起的強降水導致市區內內澇嚴重。圖片/人民視覺。下圖:菲律賓Itogon, 颱風「山竹」帶來的強降水引起了嚴重的山體滑坡,導致至少30人死亡。圖片/視覺中國在颱風較少直接登陸的江蘇、山東地區,颱風帶來的傷害同樣不容忽視。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盤點:利奇馬風雨強度58年來最大
    內容來自:中國天氣網原標題:「利奇馬」風雨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最大已致56人死亡中國造成災害最大颱風颱風在海上的強度不等於登陸的強度,海上最大不等於登陸中國最大。強度最大不等於災害最大。90604號颱風(碧利斯)2006年7月13、14日分別登陸臺灣和福建。碧利斯強度不強,兩次登陸都只有強熱帶風暴水平,但它環流龐大,水汽充足,在登陸福建後經久不消,深入湖南,造成我國大範圍暴雨洪水。造成至少600人死亡,是21世紀以來我國傷亡人數最多的颱風。
  • 歷時最長跑得最遠的颱風,一個月中跑了13000公裡,期間三度增強
    從8月8日(2019)以來,颱風利奇馬帶來的狂風暴雨在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地區肆虐,至今(8月14日)仍然在遼寧等東三省地區施展餘威,這個給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的颱風,已經被世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除名,也就是說它將作為2019年09號颱風被永久記名,這個源於越南水果名字「利奇馬」將永屬於這個颱風
  • 海貝思是日本最兇颱風?盤點:日本歷史上那些致命大颱風
    1934年,超強颱風在四國島登陸,室戶岬測得最低氣壓911.6百帕,長期霸佔亞洲陸地最低實測氣壓首位(不算離島),直到2013年才被颱風海燕打破。正因為此,這個颱風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為」室戶颱風「,是有氣象紀錄以來登陸日本本土的最強颱風,造成了3000多人死亡失蹤。按風壓關係換算,此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7級以上,和2014年威馬遜颱風登陸海南文昌時強度相當。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超強颱風威馬遜(140kt)登陸中國海南省文昌市後,打破了2006年颱風桑美(130kt)的記錄,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登陸時17級,錄得最低氣壓899hpa。盤點歷史上最強的颱風颱風威馬遜2014年第9號超強颱風威馬遜三次強勢登陸我國,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3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
  • 16號颱風琵琶來了,權威預報:壽命之短或將破紀錄
    16號颱風琵琶來了,權威預報:壽命之短或將破紀錄事實變化就是如此迅速,本月10日時,今年第15號颱風法茜消亡後,西北太平洋長達5日的颱風「空窗期」正式開啟,多個颱風胚胎的醞釀,都未能改變這一現狀。結果近日來說,北美地區「雙風暴」基科和溫貝託的誕生,更是吸引了不少目光,尤其是15日16級超強颱風基科的升級,更是讓人注意。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我國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為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颱風。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顯示,2010年以來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已經至少有80個。2018年颱風在我國活動最頻繁,有12個颱風曾經登陸,包括了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相當於234公裡/小時)的颱風「山竹」。
  • 最強颱風「山竹」?中國史上還有比「山竹」更可怕的颱風
    「山竹」最大風力14級,或成今年最大颱風。其實,在近代史上還有比「山竹」更可怕的颱風—「八一」颱風,也叫「5612號」颱風。這場颱風共造成5000人遇難,1.7萬人受傷,220萬幢房屋不同程度損壞,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 「奧鹿」—45年來最長壽颱風
    (註:颱風「壽命」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以編號起止時間,二是強度維持在熱帶風暴級以上的時間。本文選用後者)「奧鹿」為韓國命名,意為「狍鹿」。狍鹿,俗稱「狍子」,是一種體小如羊的鹿科動物。風如其名,「奧鹿」生來瘦弱。這與其先天條件有關。7月21日8時,「奧鹿」誕生於日本東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緯27.5° 東經158.3°)。
  • 颱風的利弊
    >1.颱風為人們帶來了豐沛的淡水。2.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受日照時間最長,乾熱難忍,如果沒有颱風來驅散這些地區的熱量,那裡將會更熱,地表沙荒將更加嚴重。同時寒帶將會更冷,溫帶將會消失。3.颱風最高時速可達200公裡以上,所到之處,摧枯拉朽。
  • 「今年第X號颱風皮皮蝦已生成……」給颱風起名字,你說叫啥好?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科學達人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5日,中央氣象臺「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結果出爐啦!最終有三名網友獲得颱風命名權,並精選出九個颱風候選名字。美國颱風A1nla(圖片來自網絡)當飛機偵察到颱風時,即按出現的先後給予定名,第一個即命名為人Anna,第二個即命名為B1anche……等。當第一組名稱用完,又從第二組A為首的第一個名稱接上使用。第二年的第一個颱風名字是接在上一年最後一個颱風名字後面的,循環使用下去。一年中任何一個區域出現的颱風不可能超過這四個組名字的總數目。
  • 盤點69年來登陸浙江的43個颱風 它們都有哪些小秘密?
    梳理歷史數據發現,颱風在浙江的登陸地點非常集中,最常撲向台州、溫州、寧波等中南部沿海城市。其中以台州市最多,颱風登陸次數達17次,年均0.25次;嘉興市最少,颱風登陸次數2次,年均0.03次,且登陸嘉興的颱風均為在浙江其它城市登陸後二次登陸。蒼南、樂清、溫嶺是最易遭遇颱風的縣(市、區),平陽、玉環、象山也較易遭遇颱風。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具體而言,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颱風災害不大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