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今日美國報》網站6月30日發表了馬特·蘇西斯的題為《在表面之下是一場靜悄悄的超級大國核優勢競賽》的文章。
全球三個海軍強國都在開發下一代核潛艇艦隊,從而加快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水下軍備競賽。
文章稱,起碼就目前而言,分析人士表示,儘管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瘋狂地努力消除美國的優勢,但美國迄今為止仍是最主要的潛艇力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每個國家看來都有不同的戰略目標。美國一心要提高成本效益和作戰效率,而中國和俄羅斯則專注於技術進步和增強隱形能力。
隨著中國南海緊張局勢升級,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海軍的這三個國家正在積極準備應對任何潛在的海底衝突或核衝突。同時,它們開發或完善了彈道飛彈核潛艇(SSBN)和攻擊型潛艇(SSN)。這些國家在一些海域發生了領土爭端,中國為此增加了潛艇密集型軍事演習,以炫耀武力。
文章稱,美海軍戰爭學院戰略學教授詹姆斯·R·霍姆斯警告說,鑑於該地區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增加,美國很可能低估了其在太平洋地區所需的攻擊型潛艇的數量。
根據海軍的建設計劃,2019年至2023年間耗資1064億美元的海軍造船計劃中,將近一半開支將用於開發彈道飛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潛艇。這份支出藍圖規定,329億美元用於建造10艘攻擊型潛艇,167億美元用於開發一種新型彈道飛彈核潛艇。
文章稱,這些攻擊型潛艇裝備著為打擊近距離的陸地和海上目標而設計的各種巡航飛彈。其具體目的是攻擊和擊沉其他潛艇、水面戰艦和商船。
彈道飛彈核潛艇配備著能夠在世界上幾乎任何地方實施報復性或先發制人打擊的核武器。這兩種類型的潛艇加在一起,對於海底戰爭的未來很可能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美海軍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