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2021-01-09 一起學習語文吧

一、生字預習

【恥】chǐ(羞恥)(恥辱)(不恥下問)字義:羞愧,恥辱。

【誨】huì(教誨)(訓誨)(尊尊教誨)字義:教導,勸說。

【謂】wèi(所謂)(可謂)(稱謂)字義:①說。②稱,叫作。

【誦】sòng(誦讀)(朗誦)(背誦)字義:①用有高低抑揚的腔調念。②背誦,憑記憶讀出。③稱述,述說。

【豈】qǐ(豈不)(豈敢)(豈有此理)字義:副詞,表示反詰。

【識】zhì(默而知之)(博聞強識)字義:記住。

二、多音字彙總

識:①shí(識別)(目不識丁)②zhì(款識)(博聞強識)

好:①hào(好學)(好問)②hǎo(好事)(好壞)

三、詞語解釋:

1、不恥下問:恥,以……為恥。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

2、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3、默而知之: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

4、誨人不倦:教育人極有耐心,從不厭倦。

四、課文內容導讀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解析:此處五個「知」字,前四個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後一個同「智」,是「智慧」的意思。這是孔子教育大家對學習應該持有誠實的態度。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聰敏而又喜好學習的人,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解析:「不恥下問」是孔子的學習態度,即天下人皆可為我師。告訴我們不僅要向老師、長輩請教,還應該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且不以這樣做為恥。不恥下問,能幫助我們多方面汲取知識,完善自我。

3、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譯文】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裡,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厭倦。解析:「默而知之」講的是學習的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都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學習的態度,勤奮學習而不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的態度,要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厭倦。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譯文】我不是生來就有學問的人,而是喜愛古代文化,通過勤奮學習求得學問的人。「敏」:勤勉。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譯文】學習就像(在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學到後又害怕自己會忘記。

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譯文】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來苦苦思索,但這毫無益處,不如去學習。

7、《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2019版內容2020秋季版有差異,已做補充

8、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譯文】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解析:這句話是中心句,「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讀到。心要悟到指思考,只有「悟」,即反覆品味,才能理解書中精義;眼要仔細看,才能全面準確地記住知識;口要讀出聲來,以便調動聽覺、視覺的綜合作用,增強記憶,幫助理解。

9、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譯文】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集中,就只能隨意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此」這裡的意思,文中指書本。「記」記住。

10、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譯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經到了,難道眼和口會不到嗎?解析: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經到了,難道眼和口會不到嗎?「急」在這是裡「要緊,重要」的意思,強調了「三到」之中「心到」的重要性,意在告誡我們:讀書時,專心最重要。「豈」在這裡是「難道」的意思。作者把這個反問句作為全段的結束,起強調作用,再一次強調了讀書時「心到」的重要性。

11、朱熹:字元晦,號晦庵,中國南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稱「朱文公」,儒家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其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著作有《四書章句集注》《資治通鑑綱目》《楚辭集注》《朱文公文集等》。

12、為什麼朱熹認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解析:」心到,眼到,口到「六個字高度概括了讀與思的關係,二者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只讀不思,必是死讀,即使背得,仍不是自己的東西,更不可能結合實際而得以應用;只思不讀,純為空想,成天想入非非,終歸還是一事無成。只有思想集中才能看得準確,讀得順暢,才能真正理解所讀的內容。

13、結合本課來看,古人認為怎樣才能讀好書?解析: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厭」。其次,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孔子認為,學習應該「默而識之」;朱熹認為讀書要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緊要。本文通過講述古人對於學習心態和讀書方法的看法,告訴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五年級第七單元《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筆記匯總

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語文園地》內容匯總

五年級第24課《月跡》預習筆記,感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相關焦點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八、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二)第二部分「讀書好,收穫多」(第2—8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回憶「我」的讀書經歷。1、第2自然段,寫「我」七歲時開始自己讀《三國演義》。
  • 五上語文:25課《古人談讀書》知識點教學之二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5、古人談讀書(之二)知識點教學(複習重點)重點提醒:本文的原文需熟練背誦其能默寫,譯文讀熟理解即可,三個注釋需要背熟。一、原文: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25課(古人談讀書)解析
    古人談讀書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學習態度要端正,做人也要實事求是。)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1、注釋敏:勤勉。好:喜好。恥:.......為恥。
  • 錢鍾書讀書筆記70000頁,哪有什麼天才,只不過是肯埋頭苦讀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錢鍾書家中卻沒有大量藏書,愛讀書、愛筆記才是他的做學問之道。圖書館的書逐排橫掃錢鍾書在其《談藝錄》中,談及大學時代的讀書情況時曾說:「妄企親炙古人,不由師授。」這即是我們所說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要充分利用時間去自學。當然,能成為大師,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莊園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莊園讀書筆記 2013-08-22 12:48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300字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300字 2013-08-22 11:4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朱熹《訓學齋規》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自 · 然 · 童 · 音 童音親吻耳朵 自然觸動心靈 誦 讀 開 啟 心 智 思 考 奠 基 人 生 訓學齋規·讀書三到 作者:【南宋】朱熹
  • 讀好書,好讀書,書讀好 ——滄州市黃河路小學創建「快樂教育」
    中年級的課堂上,古詩詞配上優美的曲子,帶孩子們穿越歷史時空,效仿古人言談舉止,體驗傳統文化的優雅;課堂外,同學們還有個共同喜歡的節目——中央臺《經典詠流傳》。高年級的課堂上,同學們帶妝彩排,合作表演,再現詩境。小組合作表演,全班比賽表演⋯⋯喝彩聲聲,高潮迭起,表演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孩子們愛上了古詩詞,愛上了經典課。
  • 俯首讀書·抬眉思考 ——趙敏語文工作室讀書打卡第七周匯總
    作為當下的中學生,如果沒有純正的文學品味,文學興趣,估計也是很難親近經典,親近真語文的!「開卷不談《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就讓我們帶著對《紅樓夢》的喜愛,帶著對經典的恆久期許,在漫漫教學之路上,讓我們的學生向名著靠近一些、再靠近!
  • 五年級第20課略讀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預習筆記
    一、會認生字識讀【謄】téng(謄寫)(謄清)字義:照原稿抄寫。【勵】lì(鼓勵)(獎勵)字義:勸勉,奮勉。【篇】piān(一篇)(短篇)字義:量詞,用於文章。【版】bǎn(出版)(再版)字義:印刷物排印的次數。【祥】xiáng(慈祥)(祥和)字義:和善,友善。
  • 五年級第17課《松鼠》預習筆記,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文章結構
    我們可以看看介紹小松鼠的百科全書、紀錄片等等,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一篇寫作優美的科學小品文,我們來讀一讀,看看文中的寫作手法,和同學們家裡的百科全書有什麼相同或不同之處吧!一、生字預習,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有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11個,注意「鼠」字的上半部分的書寫。
  • 讀書筆記大全:再見了,可魯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再見了,可魯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4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大逃亡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動物大逃亡讀書筆記 2013-08-22 12:05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演講稿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享受讀書的樂趣。書讓我們找到一個最好的、最忠實的朋友,它永遠不會拋棄你,也不會背叛你。無論我們是在歡樂或痛苦中,還是在寂寞或彷徨時,書總會靜靜地伴在我們的身邊,分享我們的喜悅,撫慰我們的心靈。冰心奶奶所說的讀書好是什麼意思呢?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PT讀書筆記
    書籍內容▎前言很多人似乎讀過很多書,但其實只是翻閱過,只有認真與書對話,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可以活用的「智慧」,才是聰明人的讀書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讀書方法。 如何判斷是否有效讀過一本書?摘抄時不要什麼看著好的都摘,最好是摘抄能帶給自己新認識、新震撼的內容,這樣讀他們才有意義。▎第四章丨通過重讀筆記提高自我沒有人有精力經常重讀原書,但是為了溫故而知新,重讀當時的讀書筆記是很有必要的,重要的是重讀時要能回憶起書中內容,假如不行,那就再參考一下原書,這樣才有重讀的效果。
  • 一個人為什麼要讀書?《增廣賢文》中的3句話,句句經典
    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具體該怎麼讀呢?方法更重要,「用意」一詞強調了讀書要用心刻苦鑽研,同時也要針對一個課題,去刻意鑽研、練習,再從自己的認知方面,去摘取一些關鍵的、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意也是意念的意思,將這種好學意念,轉化成動機,再支配我們去付出具體的行動。明白了這些,也就知道人類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意念,沒有意念指導人體動作,就算讀書也沒多大作用。
  • 五年級語文(上冊)易考知識點期末複習資料匯總
    親愛的小學友們,大家都已經進入期末複習的階段了吧,一學期結束後,我們記錄了滿滿的學習筆記,這個學期,我們不斷的收穫,不斷的成長。臨近期末,我們要怎樣複習呢?首先,我們要按照基礎知識、課文內容的順序先梳理一遍課本;然後,根據老師給出的重點內容有針對性地複習;最後,再根據自己平時考試時的易錯點,著重複習自己的薄弱項。
  • 讀什麼?怎樣讀?這樣做,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快樂的寒假
    學生課本每一冊都有名著導讀,專家們都給學生推薦了初中生必讀名著,現給大家歸納如下:七年級上冊:《朝花夕拾》《西遊記》;七年級下冊《駱駝祥子》《海底兩萬裡》;八年級上冊:《紅星照耀中國》《昆蟲記》;八年級下冊《傅雷家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九年級上冊:《艾青詩選》《水滸傳》;九年級下冊:《儒林外史》《簡·愛》。
  • 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羅輯思維》節目說,二戰期間美國為解決士兵閒暇時間的精神生活,開始印刷平裝書,從此書本擺脫了高大上的形象,走入尋常百姓家,為人人愛閱讀提供可能。如今讀書的途徑特別多,有各式各樣的紙質書、電子書,還可以手機聽書。在我們小時候,這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美事啊。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 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琅琅書聲,掀開了一場特別的讀書會序幕。12月19日,「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浙江大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小學。5位來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教授,與當地25名小學生同堂共讀人文經典,抖音號@浙江大學 全程直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