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才3歲就能背300多首詩,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靠的是記憶力

2020-11-29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兩年前,有一檔央視的節目叫做《小不點大能耐》,其中一個3歲的孫振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一種特別可愛的方式出場:手裡拿著奶瓶,嘴裡唱著《小毛驢》,自己還騎上小毛驢登上了舞臺。

別看這孩子只有3歲,但是他擁有過人的記憶力,小小年紀就能背誦300多首古詩,還會認各種車標,差不多能背誦《三字經》全文,還自學認識了600多個漢字。

他還參加過孟非主持的《了不起的孩子》,這孩子被網友總結為天真活潑又可愛,開朗自信又搞笑,這個人見人愛的孩子因為超常的記憶能力一時間引來萬千矚目。

早在19世紀歐美盛行的顱相學就提出,我們的大腦由許多相互獨立的組織構成,每個部門都控制著一個先天性能力。

而那些記憶力超常的孩子,往往會被認為智商也比較高,雖然記憶力和智商的關係如今沒有得到最終結論。

但不可否認的是,記憶力強的孩子學習上往往會更輕鬆,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那麼,記憶力除了先天因素外,後天可以提高嗎

記憶分為識記、保持、再現、回憶四個階段。提高孩子記憶力實際就是要減少和避免遺忘,提高記憶速度和效率。

孩子的記憶力雖然與先天遺傳有關,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也是可以提高的。

為什麼說6歲之前是提高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呢?

孩子0-6歲之間,俗稱黃金海綿期,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而記憶力處於意識的核心,因此6歲前,把握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訓練孩子的記憶力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孩子6歲以前稱為學齡前,幾乎沒有學習壓力,如果利用好這段時間提高記憶力,可以為6歲後適應學校學習節奏奠定良好的基礎。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家長朋友們最關心的問題,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們提高記憶力呢?

營養供給

家長們可多給孩子們補充一些健腦的食物,如富含維生素A/B/C族的水果,如葡萄、橙子等,有助於促進大腦功能的發育。

日常飲食中也要堅持和牛奶,吃雞蛋,尤其是蛋黃、魚類、穀物類、菠菜、胡蘿蔔等,均有改善和提高孩子記憶力的營養物質。

另外一定要避免藥物及酒精的刺激,孩子有不適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就醫,不可隨意自行用藥,以免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早睡:現在的孩子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很多孩子到了晚上十點都不上床睡覺。可是要想孩子記憶力好,必須保持充足的睡眠,從小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最好晚上9點前就上床睡覺。

勤閱讀:閱讀有助於孩子們積累詞彙,形成語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的提高大有益處。

特別是愛上閱讀的孩子,他們會自覺讀書,可謂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會積累更多的漢字和語句,在不知不覺中就牢記在腦海裡了。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於提高孩子記憶力可是必經之路,家長們陪孩子閱讀時應把握以下幾個關鍵點:

1、選擇最佳的記憶時間:

一天中有3個最佳記憶時間,分別為上午9-11點,下午3-4點,晚上7-10點。家長選擇一天中孩子記憶力最佳的時間陪孩子閱讀,在孩子識記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孩子們睡覺之前和早上剛剛醒來之時,大腦受到外界信息的幹擾較少,因此這兩個時間段被稱為「記憶黃金期」。

2、過度學習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的遺忘規律呈現先快後慢的規律。孩子學習後的48小時內,遺忘程度可達72%左右,因此他提出了「過度學習」理論,即在孩子學會了某項內容後,再進行50%以上的學習,並保持不定期的複習,可以顯著提高記憶效率。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學習上效率並不高,別人一天學完的東西,他反覆學習幾天直到全部弄懂為止,長期積累之下,他後來做到了一天學完別人幾天才能學完的內容,這就是過度學習帶來的厚積薄發的效果。

3、學習拼音

拼音是幼小銜接的必備課程,很多家長學齡前就培養了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那麼孩子學習拼音,養成自己閱讀的方法就顯得非常迫切了。

會拼音的孩子不但能自行閱讀減少家長陪讀的負擔,還能激發孩子更廣泛的閱讀興趣,因此學習拼音也是有利於孩子記憶力提高的方式之一。

但學拼音是一件有點枯燥的事情,如果單純就讓孩子學,孩子可能不願意學,而且學習的效果也會差很多。

國際記憶大師認為,想讓孩子快速記憶並變成長久記憶的話,就得利用圖畫的方式來讓孩子記住知識。

而這一款《學前兒童看圖學拼音的聲母韻母卡片》,就是通過「象形圖」來學拼音,右腦看圖、左腦記憶,掃碼還可聽到正確的「發聲」。這樣,孩子會認為學拼音是一件很好玩又輕鬆的事情,所以會願意學而且會很投入,最後學拼音的效果也就越好了。

TA分類詳細,包括:聲母、韻母、整體認讀、比一比、三拼音節、聲音拼音、韻母拼音、整體認讀音節這八大分類。

這套盒卡片原價68元,現在活動價47.6元,適合2-8歲的孩子學習拼音,可利用率有整整6年,平均下來算下來,一年才花8元的「茶水費」,真的比較划算。

會拼音的孩子進入小學後,學習起來特別輕鬆,這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明智選擇哦!感興趣的,可在文末下單。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背得多記憶好?2歲背詩3歲忘光,抓住寶寶記憶關鍵期,別坑自家娃
    很多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期間,就會教孩子背詩、認字,每次都會驕傲的提到自家孩子會背多少首古詩,讓孩子在其他人面前表演。父母反覆的教孩子背詩,孩子的記憶時間又能維持多久呢?曾有科學研究表明:孩子3~6歲為記憶開發的關鍵時期,雖然3歲的孩子經常跑跳搗亂沒有煩惱,長大後也是記不起3歲左右發生的事情。
  • 孩子做事「丟三落四」,家長別著急,巧用這3招幫孩子提升記憶力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的,班上有些同學學東西記東西特別快,老師布置的背誦任務他們很快就能完成,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他們也在當時就能牢記在心裡,要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用,學習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毫不費力。不像我們普通人,學個什麼知識點背個課文都要搖頭晃腦背很長一段時間,到用的時候如果不及時複習還經常會忘。
  • 孩子怎麼背詩詞受益最大?「神童」奶奶的3條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五歲的孩子能背幾首唐詩宋詞?10首?50首?一位小朋友給出了超乎想像的答案:460首。這可能嗎?絕對不可能,除非是神童。的確,他就是《挑戰不可能》的5歲小神童王恆屹。在節目中,小恆屹與搭檔的8歲小哥哥李泊廷要合力完成飛花令任務:在有限時間內背出30聯帶「明」字的詩句。
  • 楊爍7歲兒子背古詩秒殺幾位爸爸,會詩詞的孩子有多優秀?
    看綜藝節目《一起出發吧》時,被楊爍7歲兒子楊雨辰背古詩的畫面給吸引了。節目安排五位爸爸和村裡的小朋友比賽背古詩,楊雨辰一聽背古詩,立馬舉手想要參加。於是,楊雨辰頂替了一位爸爸出戰參加比賽。他一口氣背出了好多古詩,讓一旁的爸爸們很是佩服,幾位爸爸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陳小春更是大讚他很厲害。
  • 5歲「兒童」挑戰不可能,背詩詞400餘首,秘訣在奶奶的育兒經
    最近,撒貝寧主持了一檔央視綜藝節目《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其中有一位小小的嘉賓王恆屹,年僅5歲,憑藉超強的記憶力,挑戰《唐詩九宮格》,順利進入《挑戰不可能》年度總決賽。小王恆屹可謂是一夜成名,小小年紀就博覽群書,熟背「300首唐詩、100多首宋詞、識字量3000+」 知識儲存和積累讓很多成人都望塵莫及,再加上古靈精怪的小模樣,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神童」,同時也成為了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還有人表示這個5歲「神童」挑戰的根本就是不可能。
  • 試試這三個小妙招,5歲的孩子也能輕鬆熟記《唐詩三百首》
    近日重慶1歲萌娃和媽媽的對詩,引起了眾多吃瓜網友的圍觀討論。視頻中小萌娃流利地接出了媽媽給出詩句的下半句,小奶音的詩詞串燒引得網友直呼可愛的同時,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其實7歲以前的孩子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布羅卡區」會異常靈敏。
  • 焦慮|孩子滿3歲,同伴之間的詞彙量可能相差了3000萬
    孩子滿3歲,同伴之間的詞彙量可能就相差了三千萬。而且,就算孩子在進入學校教育後進行詞彙的惡補,這種鴻溝也很難填平。<「3000萬詞彙鴻溝」(The 30 Million Word Gap)這一著名概念,來源於美國學者Betty Hart和Todd R.
  • 6歲萌娃挑戰「姓氏飛花令」,從小讓古詩詞餵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最近看《中國詩詞大會》,突然被6歲萌娃王恆屹圈粉了,現場因為反應機敏、詩詞素養極佳,驚豔四座。只有六歲的他,卻已經認識3000多個漢字,可以背誦300多首詩、100多首宋詞,被稱為「行走的中華詩詞庫」。
  • 孩子怎麼背詩詞受益最大?專家給出3條實用方法(建議收藏)
    前段時間看《中國詩詞大會》,被年僅5歲的小神童王恆屹驚到了,小小年紀就能背出四百多首唐詩宋詞,早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認識2000多個漢字了,在舞臺上的表現十分自信且淡定,並且跟8歲的李廷泊聯手挑戰30聯「飛花令」,表現非常突出。津津有味的看完之後,我就開始反思了,我家的老大已經上小學了,但是能完整背出來的故事就那麼幾首,不禁感嘆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 5歲留守兒童,背詩580首,奶奶這3個教育方法獲董卿點讚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5歲留守兒童王恆屹表現亮眼,詩詞張口就來,網友稱他是「中華小詩庫」。王恆屹到目前為止,他認識2000多漢字,能背580多首詩詞。這是什麼水平?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水平。一上場就挑戰了「姓氏飛花令」,一人說出姓氏,他背出含有相同姓氏的古詩。評委姓蒙,他背出「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又是幾年級拉開差距的?
    第二,拉開差距,一般來說從三年級開始。先說小學生的成績問題,小學生的成績大都不穩定,是因為孩子的發育程度不同,理解能力有差異,理解範圍也有差異。比如,有的孩子玩水多,那對和水有關的物品理解等就很容易,有的孩子古詩背得多,那對文字類的就理解得多,這些在學習和考試中都能體現出來,具體的表現就是考題中自己理解得多,考分就高,考試的內容自己不理解,那分數就差一點點。所以看起來,孩子的分數就不是那麼穩定,其實這個不用著急,等升入高年級,成績自然就穩定了。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記憶力出色,認真培養,將來差不了
    拿破崙能夠準確記住在法國海岸的大炮種類和位置,如果部下報告錯誤,他能及時糾正;並且拿破崙在制定法定的會議上能隨口引用19歲時候在禁閉室看過的羅馬法典。好的記憶力也許不是他們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他們的成功必須與擁有好的記憶力密切相關。在某個平臺上,有人曾經問:「什麼樣的經歷才是好的記憶?」
  • 1-6歲孩子提升記憶力的方法,居然藏在這些日常小事裡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1歲多了,還沒有上小學,那就來說說1-6歲的孩子如何輕鬆有效的提高記憶力吧。小樣今年3歲,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小班課。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我的一個強烈感受是:他們的記憶力真的很好!背誦一首古詩和記住一首兒歌對他們來說就像毛毛雨,毫不費力。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每個人都有選擇記憶的方式,可是民間卻盛傳:「娃三歲,無記憶」,多數人回憶不起來3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過這有些冤枉寶寶們,0~3歲的孩子其實是有記憶的。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夢子一聽更加不樂意了:「誰說我的寶寶記不住,你要這麼說那我可得準備個相機記錄下來,讓他看看從小可是媽媽在費心費力,千萬別長大白眼狼只說爸爸好。」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學習成績差不了
    想告訴各位父母,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以後學習成績差不了。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表面忘記,潛意識還有記憶很多家長說,孩子還小,現在背誦古詩詞,沒多久就忘記了,確實是這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他讓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在小時候背誦希伯來語的詩,等孩子到了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忘記了這件事。
  • 《漁歌子》象形字創意組合山水詩畫,4歲娃學詩識字畫畫玩不停
    愛古詩如愛冰淇淋我想這是每一個中國父母都非常殷切的期盼,畢竟3歲能背古詩、7歲能作古詩,這可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幼教傳統。更何況,孩子進入學齡階段,小學必背的129首古詩文,初中必背的139首古詩文,還在學海生涯中等著他們呢。本篇我們通過張志和的《漁歌子》來帶大家一起玩古詩,這首詩裡邊充滿了孩子感興趣的自然景象,我們通過帶孩子觀察自然現象來畫甲骨文象形字,再通過象形字的創意塗鴉來畫這首《漁歌子》,最後務必要讓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和父母說一說。玩法1:造字聖人倉頡的傳說激發孩子的興趣。
  • 1歲半的娃會20首中英文歌,日常對答如流?做好4個細節你也行
    經常看到網上有人驕傲地曬出,自己的娃一歲半識物500多。這時候評論區總有人說,雞娃讓人焦慮、1歲半剛牙牙學語怎麼可能,自己2歲的娃都還沒開口說話。但我卻認為是真的,而且不難。而到了1歲半,很多孩子已經能咿咿呀呀說出一串嬰兒語,雖然你不懂他說什麼,但是這一大串話 ,竟然有停頓,有語調,你就應該知道,孩子在為說話做準備。蒙臺梭利提到,0-6歲是範語言敏感期,而1歲半到2歲半是孩子語言爆發期。很多孩子都在這個時間段開始學會說話,只是有些一歲半就能和你「談判」,有些2歲半也只能說些疊詞罷了。
  • 沒有背100首唐詩,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一樣高,因為他們做對了3件事
    每次看到家長們痴迷於給孩子背《唐詩三百首》等所謂國學啟蒙的教育時,作為語文老師,心裡也是很焦急的,希望家長能夠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背唐詩不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和學習能力,讓學齡前的孩子背誦唐詩,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韻律,對語言的語感,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背唐詩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法,適合背唐詩的孩子更多是三年級以上,開始系統學習唐詩結構、文言文的課文內容後
  • 提高記憶力天賦的笨辦法,長達4年親子實踐,效果出乎你的意料
    最近四歲半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朱子治家格言》,在孩子的學習打卡作業群中,我發現不少比我兒子大1-6個月不等的孩子,甚至大1年的孩子,在背誦這首格言時出現了三種情況:一是遺忘、斷片,需要家長提示;二是多數孩子只背誦三分之一,不能完整地背全整首格言;
  • 6個簡單又好玩的記憶力訓練遊戲,每天15分鐘,適合2-6歲孩子
    曾被譽為中國記憶力第一人的王峰,就是在20歲之前採用循環記憶法堅持訓練,才能在30歲時有所成就。今天我就分享給父母們6個適合2-6歲孩子玩的記憶力訓練遊戲,每天帶孩子玩15分鐘,提升孩子的記憶力。1、藏玩具所需物品:找4-6件孩子常玩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