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帶著它的專業精神與品位,離開了版權時代

2021-01-08 小小眾

蝦米停服事件

蝦米音樂終於說了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帳號在微博上發布一條置頂微博,正式宣布蝦米音樂將於2月5日停服。同時,蝦米音樂啟動了用戶信息與資產處理程序,用戶可以自行清理。

早在去年11月,圈內人相爭就在微博爆料了蝦米將停止運營的消息,一時輿論譁然。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不少用戶在蝦米音樂微博下發評論表達挽留之情。

然而,官方並沒有過正面回應,其實已經暗示了蝦米音樂註定隕落的悲劇。因為如果不停服,這種不利消息肯定會第一時間回應。並且,當我們細看蝦米音樂被爆停服後發的微博,跟之前的風格大相逕庭。爆料之前的微博是一個正常不過的官微日常宣傳號,爆料之後的微博則多了一些將要離別的傷感。

終於,最後的暴擊還是在1月5號送達。至此,蝦米音樂時代終結,隨之湮滅的還有蝦米的專業精神。

PC網際網路時代的蝦米,勝在專業精神

蝦米音樂誕生於中國PC網際網路時代最鼎盛的時期,那時的在線音樂處於灰色地帶缺少監管,各種音樂網站打著用戶分享等名義免費聽歌(大部分沒有付版權費),蝦米也不例外。

PS:這裡點名表揚一下中國移動,手機彩鈴業務是要收費的並且跟音樂人或公司分帳,移動讓很多做音樂的人有了飯吃。

由於當時大部分音樂網站的用戶體驗做得都很差,甚至音樂的基本信息都寫錯,蝦米正是發現了這一點,上線開始就主打專業和用戶體驗,讓自己有了競爭優勢。

縱觀整個中國市場的在線音樂網站,還沒有一家能做到像阿里那樣把每首歌的信息做得如此細緻,每條信息都是一個數據模塊。

具體來說,以網易雲音樂為例,它每首歌的作詞或作曲是直接放在歌詞裡,並沒有專門的位置來展現。而蝦米音樂不光是作詞作曲有專門的位置,連編曲和曲風都有。

蝦米音樂歌曲信息展示
網易雲音樂信息展示

從產品角度來看,在線音樂是海量內容的聚合平臺,前期按照蝦米的架構來搭建網站顯然更專業且利於後期操作更改。目前,QQ音樂正在逐步向蝦米那種信息呈現模式改變,目測沒少花人力物力,網易雲音樂要加把力了。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正是由於蝦米這麼細緻的分類,讓用戶感受到了蝦米的專業,更重要的是,這是蝦米官方和蝦米用戶共同完成的。

蝦米號召了用戶上傳分享音樂的時候,也號召上傳用戶把歌曲的基礎信息儘量做到細化,同時允許其他用戶檢查修改。這種方式吸引來很多資深樂迷,通過他們的不斷安利,蝦米的好口碑也傳到了普通用戶那裡,蝦米的用戶數也迎來增長。

可惜,蝦米蒸蒸日上之時,卻是PC網際網路時代落幕的時候。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了,社交來了,版權正規化也被提上了日程。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蝦米,輸在入錯了局

蝦米的專業精神本質上還是建立在盜版之上的,有人也把它稱為海盜精神(英語裡,海盜也有盜版的意思)。海盜這個詞很貼切,一群網際網路時代的法外狂徒,去遼闊自由的大海尋找那可以免費分享還能賺到錢的理想之地。

然而,網際網路的免費與開放終究成了泡影,當版權正規化不可避免地來臨時,為了生存為了有資金購買版權,海盜們最後還是被收編了。

被阿里完全收購成為子公司之後,雖然也曾因為能聽五月天風光過一陣,但阿里在戰略上與蝦米的分歧也逐步把蝦米推向深淵。

創始人團隊沒了話語權,阿里空降的團隊也沒能做出什麼出色的成績,蝦米獲得的資源支持越來越少,中後期的蝦米甚至落魄到了靠轉賣為數不多的版權和承接淘寶福利以苟延殘喘,直到關停。

或許,蝦米尋求收購這一步走的太早了,2013年就完成了被收購。它沒想到在自己被收購的幾個月之後,網易雲音樂靠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社交屬性和用戶分享那一套成了行業黑馬,而網易的套路如果讓本來就有好口碑、注重產品以及強調用戶生產內容的蝦米來做,可能效果也不差。

或許,如果蝦米尋求的買家不是阿里而是其他資本,亦或者蝦米像網易雲音樂一樣只是讓阿里佔股10%,蝦米的境遇不至於這麼悲慘。

再見,蝦米以及海盜們

值得慶幸的是,蝦米向版權妥協而被收購後,但它的專業精神仍在(或許也是阿里不care吧),蝦米的內容團隊一直憑藉專業的審美品位堅持推內容編輯部歌單,而它的對手早把這些交給了用戶或者外包。

在這個早已是版權時代也可能一直會是版權時代的時代,專業精神或者說海盜精神,讓我看到了對時代的反抗。當大家都在關注哪家歌多,哪家有我的愛豆,哪家評論有意思的時候,蝦米僅能做仍一直在做的就是保持專業性。

海盜們在被收編後,仍在能力範圍內編織著自己的理想,以自己高超的審美想用戶推薦還沒有變灰(沒有版權)的歌曲。

這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但我想這才是版權正規化的初衷,生產者能賺到版權費,傳播者靠優質服務賺錢,而不是靠資本積累版權後搞壟斷。唉,蝦米走得太前,去得太早。

電影《海盜電臺》海報截圖

謝謝蝦米,以及你的海盜精神,再見。

相關焦點

  • 「被版權逼死」的蝦米,下輩子別指望文青了
    放眼望去,都是「爺青結」和「時代的眼淚」。同樣高頻出現的除了「小眾」「精確」「懂我」,還有「恨阿里」「恨資本」「恨高曉松」。急著懷念它的網友似乎忘了,被他們稱為「文娛百草枯」的阿里,原本就是蝦米創始團隊的老東家;在創立蝦米之前,他們就是阿里巴巴的程式設計師。這個公司是什麼血統,他們比蝦米用戶更清楚,甚至可以說,早期蝦米「音樂淘寶」的模式,本就脫胎於阿里。
  •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版權時代「蝦米」瀕死 在線音樂如何打勝仗? 【家電網HEA 12月7日原創】版權成了當前這個數字時代裡流媒體的癥結,在視頻領域,優愛騰打得死去活來,最後一起落入版權陷阱,為天價影視版權焦頭爛額。而版權戰爭蔓延到音樂領域後,曾經在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在苦撐數年後,也即將在版權的槍聲中應聲倒下。
  • 壓死蝦米音樂的「最後稻草」:版權大戰
    來源:AI財經社撰文/白黎編輯/董雨晴很多人或許會認為,蝦米音樂今天的命運,是在2013年時就已經註定的。那一年,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將蝦米賣給自己的前東家阿里巴巴。這一當時被解讀為投靠的賣身行為,以一個不能算高的價格成交。此後,王皓一語成讖,「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我乾脆等它涅槃好了」。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圖源 / @微博蝦米音樂相比其他音樂平臺,蝦米更具專業性,曲庫豐富,從頭部到小眾都有覆蓋,囊括了詳盡的曲風流派分類列表、極高完整度的樂手信息、專輯和歌曲信息,也有專業有品位的編輯團隊,仿佛蝦米就是為音樂而生的
  • 蝦米宣布停服,告別一個安靜聽歌的時代
    作者/普通小夏 藍蓮花 「你是小蝦米還是大明星 請聆聽音符的悲喜 那一個時代 已悄然遠去。」 蝦米今日值班小編蘿香香分享了創始人之一朱七創作的這首《我們》,她說「不想說再見,因為音樂從不會停止。
  • 蝦米音樂關停 網際網路告別「小而美」
    陳白/文 當「網抑雲音樂」已經成為了B站年輕人高頻使用的調侃名梗時,離開聚光燈很久的蝦米,以一種真正讓人壓抑的方式重新獲得關注:1月5日上午, 蝦米音樂宣布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從傳聞變成了現實,又一款關乎一代人青春記憶的軟體黯然離場。
  • 高曉松因蝦米關閉受指責 前員工:他是股東 顯然不會希望蝦米消失
    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
  • 蝦米音樂將關閉?蝦米音樂的前世今生
    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終結了嗎?這則蝦米音樂要解散的消息傳遍網際網路,不少人感嘆爺的青春結束了,這個見證無數人青春的蝦米音樂是怎麼一步步到解散的邊緣?
  • 蝦米音樂「曲終人散」: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有消息人士表示,隨著蝦米音樂的業務關停,有一部分人員去了新成立的「音螺」平臺,一部分則內部轉崗去了其他崗位。音樂本身就濃縮著創作者和傾聽者的情緒,一個音樂產品的離場必然會帶著諸多傷感。不過,也有粉絲感覺無所謂,因為只是換個播放器而已。創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一直以其專業、清新的風格成為粉絲心中備受信賴、「小而美」的音樂平臺。
  • 蝦米再見:生於理想,建於沼澤,死於其他
    「2021年3月5日0點起,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外,(蝦米)其他運營均停止,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不予置評」後,蝦米的告別正式進入倒數。浩瀚、詳盡、專業的蝦米曲庫將不復存在。「哪怕把蝦米變成一個沒有播放器的音樂博物館也好」的願望落空。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音樂|蝦米網|音樂平臺|拳王...
    「對於一些人來說,蝦米是那個安放靈魂的角落,」一位音樂愛好者對鉛筆道說道。曾經,蝦米是專業音樂的代名詞。無論是音樂發燒友還是入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在告別信中,蝦米音樂的團隊強調,產品的每一次更新和迭代,都是為了回歸音樂本身。「但不可迴避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 在版權爭戰中敗下陣來:蝦米關停,在線音樂平臺競爭是否終局?
    「蝦米沒有結束,只是以另一種方式留在了大家的記憶裡……」停服的最後一刻,蝦米音樂依然不忘再文藝一把,在APP上發出一份「自傳最終章」來跟網友們道別。音樂有多傷感,現實就有多殘酷。誕生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是國內最早探索在線音樂模式的平臺之一,2013年被阿里收購時一度風光無限。但在爭奪版權與流量的大戰中,蝦米音樂連連錯失良機,最終走向被資本拋棄的結局。
  • 蝦米音樂將於2月5日停止服務 能安安靜靜聽音樂的時代結束了
    1月5日上午10點左右,早就有停止服務傳聞的蝦米音樂在微博上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至此,曾經屬於一個時代,且和網易雲音樂同起同坐的蝦米音樂走向了終結。蝦米音樂成立於2008年,彼時的音樂軟體尚屬於拓荒階段,音樂版權也遠沒有現在的諸多限制。
  • 蝦米之死,墓志銘鐫刻著豪門的魔咒
    賣身阿里2016年1月21日,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確認:離開蝦米加盟釘釘。「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我乾脆等他涅槃好了。」在他眼裡,投身音樂行業的初衷是想讓這個行業跟上時代,但是「現在行業狀況已經荒誕到令人髮指。」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蝦米音樂對我來說都是手機軟體裡落魄貴族一樣的存在:版權的缺失和門面的冷清不足以作為主流聽歌軟體,但其又有一些小眾音樂的獨家版權,讓它安然無恙地躲過了幾次卸載潮。蝦米音樂曾有過鼎盛時代:居於鄙視鏈頂端,匯集各路神仙音樂愛好者,聚集在蝦米上用愛發電、指點音樂江山。然而,隨著資本入侵線上音樂市場、版權大戰的掀起,寡不敵眾的蝦米委身資本巨頭阿里。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很多人可能都忘了上次用蝦米聽歌是什麼時候,但它卻承載了不少人的青春記憶,也滿足了人們對一個優質音樂社區的想像。「對於一些人來說,蝦米是那個安放靈魂的角落,」一位音樂愛好者對鉛筆道說道。曾經,蝦米是專業音樂的代名詞。無論是音樂發燒友還是入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在告別信中,蝦米音樂的團隊強調,產品的每一次更新和迭代,都是為了回歸音樂本身。
  • 蝦米音樂被迫關停,阿里大文娛難辭其咎|阿里巴巴|大文娛|蝦米|網易...
    它就是「蝦米音樂」。昨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起關停相關業務。從今早10點開始,蝦米就已經陸續停止了帳號註冊、會員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消息一出,網友們又開始直呼「爺青結」,鐵粉們一邊暴風哭泣一邊點開蝦米聽聽這「彌留之音」。不過,一般在這些官方公告裡,我們很少能看到會有公司回首過往,承認自己在決策中究竟了做錯了什麼。
  • 紅麥掃描: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雖然在今日的在線音樂市場中,蝦米的存在感已經微乎其微,但對於長期關注音樂行業的人,以及蝦米的粉絲而言,「關閉」依然是一個極其令人遺憾的消息。 這與蝦米過往獨特的音樂社區氛圍、圍繞音樂人的精耕細作有關。自2007年創辦至今,蝦米的命運幾經變換,它本被寄託著攪動國內在線音樂格局的希望,但在一系列失誤之下如今已經淪為行業邊緣角色。
  • 蝦米音樂關停,成也音樂,敗也音樂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郭靜來源: 郭靜(ID:guojingdequanzi)蝦米音樂將在2月5日關停的消息,再一次將名聲不響的蝦米音樂推上了熱搜,儘管仍有不少蝦米粉絲對它產生不舍之情,但有去年11月末消息的鋪墊,蝦米粉絲此時反而冷靜下來,關停已經是確定的事情,
  • 「得版權者得天下」 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1月5日,背靠阿里、曾經一度站在國內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宣布將逐步關停。一石激起千裡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腳。「當你發現每一首想聽的歌在蝦米裡都找不到了,自然也就不想用了。」這是不少棄用蝦米音樂的用戶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