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動物學家已經對狼進行了大量研究,但5個月內狼幼仔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被世界頂級灰狼專家梅奇稱之為"有關狼的生物學特徵最大也是唯一的疑團"。現在,白俄羅斯科學院的瓦迪姆·西多羅維奇教授經過大量的野外調查研究,已經初步解開了這一疑團。瓦迪姆先生和其妻子、同事們二十幾年如一日地在白俄羅斯森林中搜尋狼窩,見過很多狼幼仔,有剛出生的,也有比較大的,包括一些已死去或垂死的幼仔。2014年以來,他們又架設了大量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很多珍貴的影像資料。
那麼,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幼狼死亡呢?
很多幼狼的死是狼爸狼媽的錯
有些幼狼的死,本就是被父母在搬家的時候故意遺棄的。動物學家發現過八次被遺棄的幼狼,其中有五次是一隻,兩次是兩隻,一次是三隻。通常,這種故意遺棄幼仔的做法,發生在狼媽一胎生很多仔的情況下。八次遺棄中有兩次情況不明,其餘六次有五次都是狼媽一胎生了七隻以上幼仔。看來,孩子生的多了狼爸狼媽都不那麼在意了,或者是說撫養的壓力過大,狼媽不得不有所取捨。下圖為被父母遺棄的幼狼。
不光是剛出生沒幾天的幼狼,甚至幾個月大的幼狼有時也會被父母遺棄。2013年中夏和晚夏,動物學家看到過好多次這樣的事。下圖中這個可憐的小傢伙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父母遺棄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狼爸狼媽間接造成了幼狼死亡。當一個狼群裡有多隻狼媽懷孕生子,狼媽之間會互相偷對方的幼仔,她們不會把幼仔全偷走,而是每次偷1-3隻。由於狼媽不會同步生產,偷幼仔就會導致一窩幼狼分屬兩個不同的年齡。研究人員觀察了160個狼窩,發現過6個這樣的"混合窩",裡邊的小幼仔和大幼仔分別有3隻和4隻、4隻和1隻、5隻和1隻、3隻和2隻、7隻和1隻、5隻和4隻。如果大、小幼仔差的過大,大幼仔會欺負小幼仔,有時甚至會導致小幼仔死亡。研究人員發現過兩次這種情況,有一次窩裡有2隻還活著的小幼仔、2隻已經死了的小幼仔和4隻活著的大幼仔;另一次是窩裡有3隻還活著的小幼仔、2隻已經死了的小幼仔和4隻活著的大幼仔。下圖為狼窩中已經死了的小幼仔,慘遭兄弟們踩踏。
我們注意到,當狼媽生的幼仔多的時候,幼仔成活率會顯著下降。據觀察,如果狼媽有9-12隻幼仔,到7月份可能只剩下2-4隻了;如果狼媽在5月中旬就只有1-4隻幼仔,那麼到冬天其中多數幼仔可能都還活著。
根據動物學家的評估,總的來說,幼狼從出生到第一個冬天(此時它們約半歲左右)的死亡有10-20%是狼爸狼媽的故意或過失造成的。
歐亞猞猁成為幼狼最大的殺手
幼狼最主要的死因是歐亞猞猁尤其是成年雄猞猁的捕殺。研究者發現猞猁殺死幼狼非常頻繁,在納利博基森林,有三窩兩月齡以內的幼狼被猞猁殺死,還有三窩非常疑似被猞猁殺死。研究者還發現8隻2-11個月大的狼仔被猞猁殺死。多數成年雄猞猁會刻意地搜捕狼仔。在納利博基森林,猞猁密度為每百平方千米2隻以上,甚至可達6隻;這裡的狼仔至少一半被猞猁殺死了。下圖為猞猁殺死的小狼。
2017年5月,一隻雄猞猁殺死了一窩幼狼。下圖為狼爸狼媽在看窩。
第二天早上,一隻雄猞猁進了狼窩,咬死了整窩幼狼,並在行兇後迅速撤離了。
動物學家記錄到了一個令他們格外印象深刻的例子,2017年4月,有一群由三隻懷孕雌狼和2隻雄狼組成的狼群生產了三胎幼仔。在兩周的時間裡,這三胎幼仔全部被一隻大雄猞猁殺死。通過相機拍攝的照片,研究人員清晰地看到雄猞猁在狼窩附近出沒。其中有一次狼媽就守在狼窩邊,但當她發現猞猁時,她卻逃走了,任由猞猁殺死幼仔。
下圖為2017年5月6日拍攝,狼媽媽在看護狼窩。
忽然間,一隻雄猞猁出現在狼窩附近,狼媽媽自知不敵,迅速逃走了,一窩幼狼全部被殺死。
當狼爸狼媽外出覓食或進行其他必要活動的時候,赤狐、狗獾、貉、金雕和白尾雕都有能力殺死兩個月以內的幼狼。動物學家沒有觀察到相應例子,但有名經驗豐富的狼仔獵人曾見到一隻很可能是被赤狐殺死的狼仔。可能就是這個原因,狼爸狼媽要把狼窩附近的赤狐趕盡殺絕。在拉脫維亞,金雕捕殺幼狼已經見於報導。
有蹄動物消滅幼狼,等於提前解決了未來的最大天敵
幼狼死亡率的第三大來源是被野生有蹄動物殺死。根據動物學家和幼狼搜捕者的調查,這並不罕見。有兩次發現了野豬殺死的幼狼殘骸,野豬不但殺了幼狼,還吃掉了一部分。還曾發現過兩次狍子殺死幼狼。有三次在狼窩附近發現了駝鹿的新鮮腳印,通過痕跡判斷,駝鹿想將幼狼踩死,幼狼逃進了茂密的草叢裡。現場未發現幼狼屍體,但如果它們被駝鹿追上則必死無疑。下圖為納利博基森林的駝鹿,作為體型最大的鹿類,駝鹿可不易對付。
馬鹿追殺幼狼也曾被觀察到兩次,有一次三隻狼仔被殺。有一窩兩個月大左右的幼狼,在森林邊緣的草地上被一群野牛踩死。下圖為納利博基森林的雄馬鹿,雄馬鹿體型大,攻擊性強。
研究人員估計,在白俄羅斯,野生有蹄動物殺死的幼狼佔半歲以內死亡總數的10%。隨著當地有蹄動物數量越來越豐富,達到了每平方千米15-20隻(狍子不計入),可能有四分之一的幼狼會在半歲以內被有蹄動物殺死。若考慮到野牛數量很少,而狍子身小體弱,殺死幼狼的主要兇手應該是成年雄馬鹿和兩性別的成年駝鹿。
團結協作的狼群是歐洲最強大的掠食者,能捕食包括野牛、駝鹿在內的一切有蹄動物。大型有蹄動物攻擊並殺死幼狼的主要動機可能將未來的最大天敵消滅在萌芽中。
動物志之前曾與各位讀者分享過白俄羅斯狼和歐亞猞猁的一些內容,發現很多讀者對此很感興趣,現在將這份很有價值的幼狼死因調查報告分享給大家。以上就是導致幼狼死亡的三大原因,都是自然原因。那麼,人為原因又將如何影響幼仔的生存與死亡呢?請大家持續關注動物志。
相關閱讀:狼殺猞猁只是傳說,動物學家實拍老猞猁戰勝成年雄狼!狼走獾來,猞猁去哪裡安家?森林裡到處都是猞猁,狼去哪裡生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