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帶著玩具去讀小學,你會不會擔心孩子在學校不好好讀書?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一定很心焦!
就在這個學期,杭州一位小學老師,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讓孩子帶著玩具來上學!聽到這個消息,很多人大跌眼鏡,竟然還有這種操作?幾個家長群更是炸了鍋,那樣做班級裡不會亂掉嗎?快報記者跟杭州三位小學校長聊起這個事情,校長們也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這位老師,就是安吉路實驗學校四(3)班的劉發建。為了這個事情,他還寫了一篇長文,講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前不久有一天,第一節課下課,我剛走進教室,那位任課老師就拿著幾個花花綠綠的東西對我說:劉老師,剛才有幾個同學上課玩玩具。
我一看,都是些小賽車、小陀螺之類的玩具,有三四個。上課玩玩具,自然不是好事。一般情況下都是要被老師沒收的。我以前也是這樣做的。我看任課老師也是要沒收孩子們玩具的樣子。
我就說:孩子們上課玩玩具,要提醒他們不要玩。最好不要沒收他們的玩具。
我這樣說的時候,任課老師提高了聲音說:劉老師,我已經提醒他們四五次了,他們還是偷偷地玩。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任課老師說得很有道理,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上課玩玩具,我可以義正辭嚴地沒收玩具,毫不留情,且不會有老師給孩子四五次提醒的耐心。但那一刻,我依然不希望他沒收孩子們的玩具。
我之所以不願意這位老師沒收孩子們的玩具,是因為上一周,我剛剛宣布,孩子們可以帶玩具來學校。
那一天,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我宣布可以帶玩具來學校的一刻,全班孩子驚呆了……
我知道,每個孩子家裡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玩具,但因為老師們考慮到安全呀,上課的紀律呀等等因素,就禁止孩子們帶玩具來學校。孩子們只能在家裡獨自玩玩具。而作為過來人,我很清楚,再好玩的玩具,整天只是一個人玩,也是會玩膩的。只有和小夥伴一起玩,那才帶勁……
一個學期快結束了,實驗結果怎麼樣?
昨天,劉發建在朋友圈裡發了四張圖片,一個男生趴在課桌上看軍棋,一個女生在課間畫畫,還有同學在樓下打籃球,有人在課桌邊認真看書,配文「棋迷、畫痴、球仔、書蟲」。「這不是上課在偷偷看軍棋,這是課間同學們都在玩自己的玩具。」
看上去,大家自得其樂。
自從可以帶玩具來學校 大家在課間別提有多開心了
昨天下午3點20分,我來到安吉路實驗學校四(3)班教室,看看同學們和他們的玩具。班裡還有25位同學留在教室裡埋頭寫作業。
班主任劉發建老師說:「這是記者叔叔,來看大家的玩具了。」教室裡瞬間爆發出歡呼聲。男生和女生都從課桌底下拿出玩具,舉起來,品種還真豐富——有蜘蛛俠玩偶、樂高積木、陀螺、磁力珠、毽子、軍棋、車模、口香糖、放大鏡……
有位坐在前排的男生把他的五輛車,整整齊齊地排在桌子上。有位小個子男生,得意洋洋地拿著樂高積木說,這是他偷偷帶來學校的,爸媽不知道哦。還有幾位男生和女生,拿出一片黃箭口香糖,向我招招手。我捏住口香糖,「啪」的一聲,一個黑蜘蛛樣的小夾子冒出來,一場虛驚。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自從這個學期可以帶玩具來學校,大家在課間別提有多開心了!隔壁五年級同學都很羨慕。玩具我們都是在下課的時候玩,而且感覺玩了玩具,寫作文也有東西可以寫了呢。」
為什麼允許帶玩具來學校?
我們要順應孩子玩的天性
把玩具帶到教室玩?這在很多學校是不允許的。
昨天我打聽了一圈,杭州絕大部分學校都是不允許帶玩具到學校的。劉發建老師為什麼要鼓勵學生帶玩具到學校裡來呢?
劉發建老師說:「以前我就不反對學生玩玩具,這個學期開始,我鼓勵學生帶玩具來學校。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我們要順應這種天性。當然,帶來的玩具,必須要保證安全。之前有小朋友帶小刀等危險物,這是不可以的。帶來的玩具,要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如果要玩同學的玩具,一定要徵得同學的同意。」
「我要求大家學會玩,該玩的時候玩,但上課的時候不可以玩,要專心上課。不過也有男生會在上課的時候玩玩具,我會把玩具收起來,下課的時候還給他,並且告訴他下課時才可以玩。一次次重複,大部分學生自然掌握了這些規則,且樂意遵守。」
不過,也有任課老師會有意見,抓到學生在上課時玩玩具,到劉發建老師這裡告狀。劉老師說,我儘量向老師解釋,「上課玩玩具,肯定是不對的,我們要告訴學生,要有規則意識」。
劉老師說:「我教了30年書,孩子會玩太重要了。孩子不會玩,缺少童年的記憶。孩子會玩,有利於孩子思維的開拓,能力的發展。」
這個學期,劉老師感覺,因為鼓勵學生帶玩具到學校,同學們思維的活躍性、課堂的專注性都好了很多,而且學生和老師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你尊重了學生玩的權利,學生自然也會遵守約定,上課專心聽講。」
「明年六一兒童節,我還打算搞一個玩具發布會。學生設計了什麼玩具,大家會一起玩,這才牛呢。」劉老師滿懷憧憬。
有校長說:
當然不允許帶玩具到學校
昨天我又問了幾位杭州中小學校長,校長們對鼓勵孩子帶玩具到學校的做法,態度卻出奇一致。
城西一所小學的女校長說:「啊?帶玩具到學校,這個當然不允許。帶著玩具,學生難免上課就要玩。每個學生都帶著玩具到學校,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大家要比一比,誰帶的玩具好。而且,我看看學生也沒時間玩玩具啊,下課時間,上個廁所稍微活動一下就沒了。」
另一位城北的小學男校長說:「玩具肯定不能帶到學校裡來,帶了玩具孩子學習不專心。前段時間,我們還在班級裡發現很多同學偷偷帶了一些網路遊戲的周邊玩具產品,有的模型槍都是金屬的,會傷到人,這肯定不允許學生玩。」
這位校長又想了一下,說:「平時學生帶一點毽子、沙包之類的玩具,我倒是不反對。」
一位市中心的小學校長說:「學校不鼓勵孩子帶玩具來學校。但有些時候,語文課要寫作文,或者活動課要讓大家分享玩具,學校可能會讓孩子帶玩具到學校。我們上課時也會注意觀察偷玩玩具的孩子,如果時間不是太長,我們就不幹涉孩子了。」
心理研究員為劉老師點讚
鼓勵孩子帶著玩具到學校這件事,兒童心理學專家怎麼看?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心理研究員羅芳,講了她的看法。
羅老師說,從大的方面來說,學生帶著玩具到學校,在課間一起玩,學生的課間活動和同伴交往會很豐富,會增加學生對校園生活的嚮往,對學校的生活、學習和作業,有更多的激情。學生在身心非常愉悅的狀態下,更容易去迎接挑戰,上課的狀態會更積極。
老師允許學生帶玩具到學校,也會讓師生關係更加和諧,班主任的一些要求和規則,學生也更願意去遵守。四年級正是同伴發展的年齡段,四年級孩子更需要跟同伴之間交往互動,玩具這個載體,有利於同學們心理方面的成長。
從操作層面看,她覺得劉老師做得很好。給學生規定了有些玩具不可以帶到學校裡來,還聯合其他任課老師,一起給學生做規矩。
不過,羅老師也說,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矛盾。如何處理矛盾,考驗班主任的智慧。
家長們討論熱烈:
這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開始
昨天,這條讓學生帶玩具到學校的消息,在「愛寫作的獅子」微信推送後,引發熱烈討論。
網友開玩笑說:「這又是一個別人家學校的故事嗎?為什麼我小的時候沒有碰到這麼好的班主任。」
還有網友擔心:「隔壁班的同學會非常羨慕吧。」
網友「飛魚」說:「這樣的老師太少了,點讚。」
孩子正在讀二年級的學生家長張先生,看到報導後,說:「我們的孩子接下來會遇到很多誘惑,比如手機,能夠克制自己,守規矩,非常重要。帶玩具到學校,是孩子培養規則意識,自律的開始。」
昨晚,劉發建老師班上的學生家長們,也在說自己對帶玩具去學校的看法。陳同學爸爸說,玩具和遊戲讓孩子們的距離更近了,有了共同的話題,同學們相處更融洽了,同學間的矛盾也少了,會和同學分享玩具了。鄭同學的媽媽說,兒子帶過軍棋、陀螺等,現在都很期待去上學,說自己在班裡跟同學、跟劉老師玩得很開心。「有時間的話,我覺得是應該好好玩一下,現在孩子學習壓力不小,勞逸結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