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父子兵超20年連續高產賺錢!憑這尾蝦苗土塘畝產破800斤!打造小...

2020-11-23 網易新聞

記者沿道走進電白旦場鎮的低山村,村道兩邊並排著整齊方正的蝦塘。這些蝦塘建設在20年前,塘租曾經一度高達5000元/畝,經歷電白對蝦養殖的巔峰時期。

當地村民鄧發榮父子見證低山村對蝦養殖起落,不少蝦農早已淘汰轉行不再養蝦,他們堅持22年持續賺錢。近年憑藉這尾高抗苗,小日子過得更加紅火。

90年代養蝦能致富

土苗時代一去不返

鄧發榮父子是電白旦場鎮低山村本地人,屬於最早一批在當地開始開荒養蝦的「老行尊」。1998年父子倆開始入行養蝦,至今已經有20餘年養蝦經驗。據鄧發榮介紹,90年代初期電白沿海地區養蝦業風生水起,加上相關部門支持村民開荒蝦塘,或改造水田成蝦塘,當地村民陸陸續續進入養蝦的隊伍中來,如今養蝦仍是當地不少村民的主業。

鄧發榮父子(右二右一)

「以前不管什麼苗,只要投下去就能養成賺錢。」鄧發榮提到,由於旦場鎮位於沿海地區,氣候水源條件良好,早期低山村養殖成功率非常高,一造蝦養下來村民立馬變成「萬元戶」。原本在外務工的鄧發榮也回到低山村承包30畝蝦塘,第二年已經開始賺錢,這成為當地村民的真實寫照。

2003年養蝦持續賺錢,鄧發榮和父親養殖規模擴張至100畝。據鄧發榮透露,2005-2007年自己蝦塘投養土苗都可以達到高產,近100畝蝦塘可產出7萬斤蝦,規格40頭/斤。2009年之後,隨著當地蝦塘越來越密集,養殖環境開始惡化,成功率開始持續下滑,一代苗自此在低山村登堂入室。2010年全國性養蝦頹勢初現,當地土苗養殖基本都轉成「一代苗」。

生態養殖「不變應萬變」

高抗苗逆頹勢復高產

據了解,2013年全國養蝦業進入以歷史拐點,電白低山村養蝦成活率持續低下,成功率不足30%,一些投資養蝦的外地蝦農陸續退出市場。由於早年成功率高,導致當地塘租持續數年飆升,尤其沿海地區大面積蝦塘(30畝起)高峰期達到5000元/畝,將低山村蝦塘抬高至歷史最高價。「短時間養蝦形勢惡化,蝦塘養不出蝦來,很多投資蝦農資金鍊斷裂,不得不棄塘離市。」

相反,市場成功率一路下降的環境中,鄧發榮父子卻憑藉「生態養殖」方式保持穩賺,令村民頗為羨慕。按照該模式,鄧發榮投苗前1周時間只使用漂白粉對蝦塘進行消毒,投苗後的管理由父親操作,後期主要也是使用漂白粉或者少量氧化類型產品調理水質。另外由於蝦塘水體鹽度維持10格左右,蝦塘並不特意進行肥水調水,水質較清偏瘦,去繁就簡的操作反而獲得持續成功。

「重要技術操作就是選好苗,我的操作也很簡單,跟著大蝦苗企業走。」鄧發榮提到,2009年開始自己屬於當地最早嘗試一代苗的蝦農,2013年養殖形勢惡化後仍能保持較高的成功率。2016年普利茂「高抗苗」進入電白市場,鄧發榮認同海茂公司的實力和蝦苗品質,同樣做出最早嘗試的決定。當年100畝塘產出獲得8萬斤蝦,規格30頭/斤,一舉恢復以往最高產水平。

據悉,2020年早造蝦自2月份投苗,以2.5尾/畝投養,5月初開始分批出蝦,規格40頭/斤,畝產平均在700-800斤/畝左右,賣價在17元/斤。「『普利茂』養出來的蝦,好就好在均勻,長速穩,連續兩三年保持高產。」

據鄧發榮透露,自2016年普利茂「高抗苗」進入市場後,以人工科學選育,抗病力強,養殖生長特別穩定等特點贏得市場青睞。當其他蝦農經常發生黑頭、偷死等情況,使用「普利茂」的蝦農已經穩賺了。如今鄧發榮的蝦塘連續多年全部投養「普利茂」高抗苗,畝產維持在600-800斤/畝水平。「後面越來越多高抗苗品牌進入低山村,當地養殖成活率明顯好轉,不過很多人都認為是『普利茂』帶的好頭。」

20年連續養殖有威望

高抗苗助力「小產業鏈」

「現在不但養蝦,我也順便做經銷飼料和流通。」鄧發榮提到,養殖場主要由父親日常管理,2019年自己開始拓展些新的業務和工作,其中包括給低山村村民提供飼料經銷,同時還向100多戶村民提供收蝦服務。

自入行以來,鄧發榮父子養蝦已經連續20餘年養殖成功,基本是年年賺錢,出色的養蝦成績讓不少村民放心出蝦給鄧發榮。2020年鄧發榮收蝦業務往周邊村子延伸,目前預計年收蝦流通量可達到40萬斤。

「平時我更喜歡收普利茂苗養出的蝦,收蝦會溢價0.5元收蝦。」鄧發榮提到,因為「普利茂」養出的蝦抗應激能力強,耐運輸,活力夠足,成活高。除了周邊市場餐飲、宴席喜歡外,水車走北方市場也具有優勢,個別流通老闆會溢價1-1.5元收購,我提價收蝦也不會虧本。結合收蝦業務,鄧發榮已經構造成較為完整的小產業鏈,平時朋友圈還會給朋友帶銷一些對蝦、蝦乾等水產品帶貨,小日子過得也紅火。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歸農財寶典(ncbd0000)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鄧漢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45畝賣100多萬元」,「還是養它賺錢」…「浙江養蝦大軍」,笑了!
    然而情況卻在2015年前後發生轉折,在經歷連續兩年養蝦失敗後,防城港塘租出現暴跌,光坡鎮的土塘塘租跌至約1000元/畝,江平鎮的約800元/畝,欽州地區普遍是600-800元/畝,不足塘租頂峰時期的四分之一。 「當時很多養殖戶棄養了,太難養了,賺不到錢轉行了」。一名養殖戶回憶,當時大量浙江養殖戶撤出廣西養蝦業,離開了奮鬥多年的地方。
  • 土塘精養對蝦畝產超1600斤,養蝦高產為何如此輕鬆?
    土塘精養對蝦畝產超1600斤,養蝦高產為何如此輕鬆?蝦苗抗病力強,養蝦變得輕鬆「聽說普瑞莫的抗病力強,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養一下。」在防城港市江山鎮的徐老闆今年第一次養殖普瑞莫蝦苗,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對蝦養殖85天,長到41支/斤,畝產輕輕鬆鬆超過1600斤,讓他重新找回了養蝦的信心。
  • 福建漳浦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林永芳土塘養蝦畝產910斤的秘訣
    林永芳從1993年開始養蝦,除了受2013年颱風影響,蝦塘的蝦被大水衝走外,其餘年年養蝦都賺錢,今年也不例外。成功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他們總是比別人想得多、做得多、細心得多,讓我們來看看林永芳是如何做到20多年養蝦都賺錢的。林永芳既是大北農事業夥伴,又是大北農養殖戶,行業對大北農微生態飼料的認可,令神爽博士易敢峰(左)非常滿意。
  • 探秘山東博興喬莊鎮:「養蝦第一鎮」!土塘平均畝產1000斤
    「難養」的背後,有人將之歸咎於種苗、飼料、水質、甚至是養殖心態。然而坐落在山東省博興縣的喬莊鎮,作為博興縣最早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地方,養殖形勢卻是一片大好。據了解,博興縣距離海岸線約100公裡,其中的喬莊鎮憑藉緊靠黃河的地理位置,經過十幾年的發展,2014年喬莊鎮的養殖水面達4萬餘畝,平均畝產高達1,000斤。
  • 湖北仙桃人周京懷:淡水養蝦新模式 畝賺7000元
    目前畝產一般為500斤~800斤,並不遜於廣東土塘養殖的產量,利潤達7000元/畝。  一次投苗多次捕撈  一直以來,湖北許多地方都是四大家魚混養的模式。目前,當地的對蝦養殖主要是魚蝦混養模式,主要混養鱅魚、鯽魚、草魚、白鰱等。一般養殖周期一年,先放魚再放蝦;蝦養殖3個月~4個月左右,一次性投苗,多次抓蝦;抓完蝦後才開始出魚。
  • 黨江大媽:養蝦就這麼「簡單粗暴」!生石灰+益生菌,輕鬆賺十幾萬!
    莫逢藝稱,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來養蝦了。他們所說的正是廣西的養蝦重鎮——黨江鎮,位於北海合浦縣,對蝦養殖歷史悠久,養殖面積近5萬畝,以土塘為主。鎮上、村裡小洋樓鱗次櫛比,便可想像當年養蝦業的光景。如同所有對蝦主產區一樣,黨江鎮也經歷過低潮,蝦塘荒蕪,蝦農一籌莫展。然而這兩年又重煥生機,塘租暴漲。
  • 昔日明星蝦畝產遭折半,他卻憑四...
    昔日明星蝦畝產遭折半,他卻憑四招破局2017-01-04 2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16040 次 我要評論 肇慶市作為傳統的羅氏沼蝦養殖區,羅氏沼蝦養殖面積超過&nbsp5&nbsp萬畝。高要區蓮塘鎮作為其中養殖最集中的區域,鎮上的千家萬戶都曾靠養殖這條蝦發家致富。
  • 畝產才200斤,南美洲的這個國家對蝦產業為何越養越好?
    「厄瓜多沒有公司銷售種蝦,種蝦多數來至於當地的對蝦養殖場」。據另一位厄瓜多人John Weir介紹,厄國種蝦公司有10家左右,多數銷售無節幼體或蝦苗,銷售量前幾位的公司有Aquatropical、Egidiosa、Biogemar、Promarisco、Texcumar;從產量推算,厄瓜多每年的蝦苗需求量約600億-800億尾,育苗公司則非有近300家。
  • 養蝦畝產上千斤是如何煉成的
    養蝦畝產上千斤,咋一看,什麼?這像是在吹牛,不,這簡直就是在吹牛,而不是「像不像」的問題。我必須要聲明一下,我作為養蝦人也是頭一回聽說的,湖北有些地方真的做到了,而且搞得像玩似的,那究竟是如何做到畝產上千斤的,請聽我娓娓道來,華揚動物保健集團所推廣是325模式(即3個月的時間,放養2批蝦,畝產500斤),而按照之前大量真實的養殖情況,畝產300斤都不錯了,是按照放養兩批蝦的模式(即3月下旬至4月初放一批早苗,4月下旬至5月初放第二批苗),最後在6月下旬幹水種稻
  • 蝦王養殖秘籍大揭秘;畝產破萬斤不是神話!
    苗種:選苗一定要選擇一定知名度的蝦苗場,注意苗場打包的水是否好,其次蝦苗是不是健康的,一定要控制好蝦苗這關。  我們發現,設置中間排汙後,蝦的分布發生了大變化,這是因為蝦往乾淨的地方走。很多塘為什麼邊上很多蝦,結果產量很低,這就是因為中間沒有蝦。  我們之前做過一個研究,就是關於蝦在水中的分布和理化因子的關係。
  • 「陳二爺」教你怎麼養好高抗苗,畝產1000斤比比皆是!
    就算這兩年快大苗難養,我還是賺錢的。」陳二爺霸氣地說到。 陳二爺是欽州兄弟水產和大盛苗場的負責人,原名陳勇富,1994年到廣西欽州發展水產業,2001年開始養蝦,如今已發展成為集飼料、動保、蝦苗、養蝦為一體的多棲經銷商,最高峰時飼料銷量達3000多噸,在欽州養蝦圈中家喻戶曉。
  • 大棚溫室養殖小龍蝦畝產800斤,純收入過萬元!
    今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全省各地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以實幹促振興,在潛江市高石碑鎮魏棚村,那裡的鄉親在全省率先搞起了大棚養蝦,讓小龍蝦一年四季都有產量,大夥的收入也是翻了好幾倍。盛夏時節,潛江市高石碑鎮魏棚村的養蝦大棚裡迎來了一批外地客商,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都抱著同一個目的,那就是學習如何大棚養蝦。
  • 羅氏沼蝦畝產可超1000斤,但苗種成活率僅30%!一場保苗戰役正在打響
    羅氏沼蝦畝產可超1000斤,但苗種成活率僅30%!一場保苗戰役正在打響2017-04-11 21:3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4181 次 我要評論
  • 畝產最高800斤!
    畝產最高800斤!以前養蝦要麼是池塘養,要麼是稻蝦共作,這大棚養蝦還真不多見,看到有這麼多外地客商來觀摩學習大棚養蝦,負責人彭紹武覺得很欣慰。他說,這些都得力於近年來農業的自主創新,讓農業成了有奔頭的產業。
  •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劉勇向客人們介紹自己養殖的南美白對蝦)蝦塘的主人叫劉勇,家住平輿縣城,據劉勇介紹,他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很好,16歲就隨父親外出務工,在天津幫人養魚、養蝦,直到2006
  • 高手養蝦有訣竅!65天出蝦,畝產2000斤以上
    高手養蝦有訣竅!65天出蝦,畝產2000斤以上2020-12-31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1406 次 我要評論 安徽阜陽的氣溫驟然降低,但蝦塘卻熱火朝天。寧和之和工人們一道,正忙著將一個個捕滿鮮蝦的蝦籠從塘裡撈上來,再裝上車。
  • 廣西欽州市土塘養蝦3月賺35萬元
    蝦農駱能就用一個季度掙了別人一年才有的收入,這樣的養殖成績破了當地養蝦史上的紀錄。駱能就是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尖山鎮穀倉村委二村村民,以前靠出海捕魚為生,1998年上岸幫人看塘打工,一幹就是10年。2008年,在當地養蝦熱潮流中,駱能就拿出全部積蓄開始養蝦,今年是他養蝦11年來最掙錢的一年。
  • 鱉蝦高產高效混養模式
    鱉蝦高產高效混養模式2010-04-11 16: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德清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瀏覽量: 4286 次 我要評論 鱉、蝦是德清縣水產養殖兩大主導產業,2009年全縣鱉、蝦產值分別達到4.5億元和2&nbsp億元。
  • 退伍軍人再創業,首次土塘養殖白對蝦畝產竟達1100斤,這裡內陸淡水...
    退伍軍人再創業,首次土塘養殖白對蝦畝產竟達1100斤,這裡內陸淡水養殖即將雄起!1998年退伍後在合肥物資局上過班,後來幹過塑料生意,最後在親戚朋友的動員下回家發展種植業,又經過別人介紹來養蝦。這也是劉總第一次嘗試養殖南美白對蝦,沒什麼經驗,請了珠海俊成公司的技術工程師李建斌幫忙指導。今天劉總的養殖場第一次賣蝦,我們應邀過去拜訪。當我們到達養殖場時,劉總正在裝消毒液(聚維酮碘)。劉總介紹說這些聚維酮碘稀釋液主要給裝蝦的籮筐和地籠消毒,這些工具從別的地方拿過來難免攜帶細菌病毒。
  •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2016-05-19 22:55:00  水產養殖網據陽江市養蝦協會秘書長陳必添介紹,正大新潮養殖合作場是正大公司和新潮公司合作示範基地,這是也正大公司第一個「公司+基地」對蝦示範基地。由正大公司提供蝦苗、飼料、動保以及技術,新潮公司提供工人、場地和水電。此外,正大還為示範基地提供2名專職的技術服務人員,合作採用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