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月流火
這個成語,經常有人拿來描寫天氣炎熱,看上去似乎很合情合理。公曆7月份嘛,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天上像下了火一樣,「流火」比喻很形象啊!
可是這是完全錯誤的!
成語中的「七月」是指農曆七月,差不多是公曆的8月,那時天氣已開始轉涼;「流火」也不是比喻天熱得像下了火一樣,而是指天上的一個顆星,名叫大火星(即心宿)。夏曆五月,火星在中天,七月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所以「流火」是指大火星位置的移動。因此「七月流火」說的不是天氣炎熱,相反,是借指農曆七月暑熱漸退而秋天將至。所以別再望文生義,貽笑大方。
二、望洋興嘆
這個成語,很多人理解為站在大洋邊上,望著大海發出感嘆。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意思。「望洋」是仰視的意思,「望洋興嘆」就是仰天而嘆。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文中確實寫到大海,說黃河的河神「河泊」看到大海的遼闊後「望洋興嘆」,發出感嘆。但是「望洋」的字義不是「望著海洋」。在古語中,「望洋」,又作「望羊」「望陽」,指仰視。有人作文時把它借用來,什麼「望書興嘆」、「望天興嘆」,都是錯誤的用法。「望洋」是一個詞,不能拆分。因此大家以後就老老實實寫「望洋興嘆」,不要活用了。
三、虛與委蛇
這個成語,也出自《莊子》,原文沒有貶義,現在用作貶義詞,指人虛情假意。這倒沒有什麼關係,很多成語的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都被改變了,比如「朝三暮四」。但是這個成語被很多人誤解的地方是後兩個字:「委蛇」。認為是指像蛇爬行一樣彎彎曲曲,很有心計,說話不直截了當。其實「委蛇」跟蛇沒有一點關係,並不是拿蛇來作比喻。「委蛇」又寫作:「逶侈」、「逶蛇」、「委迤」,倒確實是「彎彎曲曲」的意思,但是和「蛇」沒有關係。所以今後不要再冤枉蛇,蛇是被躺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