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2021-01-16 騰訊網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成語《三人成虎》

什麼是成語?成語不止四個字?

先說一下,啥叫成語?查資料得知: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在語言交談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就是每個成語誕生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歷史典故,通過典故分析給人們啟迪。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著一個經典文化故事

比如咱們常說的:臥薪嘗膽、水滴石穿、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我們早已經爛熟於心。這是我們最熟悉部分成語的代表,但是您知道在漢語言文化中有多少個成語嗎?據不完全統計成語約有3萬餘個(包含一千多個常用成語)。

成語:負荊請罪

特別提示一下:大家千萬不要片面的以為成語只是四個字,有三字成語,如: 《甕中鱉》,《莫須有》。還有五字成語,比如:《桃李滿天下》、《鯉魚跳龍門》、《瑞雪兆豐年》。甚至還有七子成語,比如《心有餘而力不足》、《賠了夫人又折兵》、《身在曹營心在漢》等等吧。所以,大家不要認為自己知道的就是對的,我們要不斷地拓開自己的知識面,為知識為我們生活所用。

學習點點滴滴,成長一日千裡。

成語比詞語表達更深刻,更有優勢。

成語是我們古人語言藝術智慧的結晶。它比一般的詞語,在表達上更豐富,更深入,更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關鍵還簡短,精闢,易記易用。舉個例子:說一個醫生的醫術好。我們用一般短句詞語一般說:你的醫術真高超,令人佩服。 如果換成成語就不一樣了,造句:若沒有您妙手回春的醫術,面對此種雜症,根本是無藥可治,真是令人佩服啊。是不是感覺不一樣?

成語更有優勢

被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

可是,我們很多人在平時生活中明明用錯了成語,還不知道哪裡錯了。比如成語:《三人成虎》,當然了它並不是說三個人就組成了一隻老虎。它經常被誤解成:團結、合作力量大。生活中有多少人說話中用錯了成語。舉例說明:一個公司的領導為了鼓舞士氣,在員工面前說:儘管要完成這件事情非常困難,但只要我們有三人成虎的精神,最後的勝利就一定是我們的(這明顯是錯誤的)。正確的含義是什麼呢?

成語,千萬別用錯

其實這個成語真正的意思是:謊言說的人多了,反而人們把謠言當成了事實。這個成語本身帶有貶義成分。我們在平時使用的時候往往把它用成了褒義成分,意思正好相反。

分析歷史典故,解析《三人成虎》:

這個成語出自於:《戰國策·魏策二》。說的是:戰國時期,魏國大臣龐蔥陪同太子要前往趙國做人質。龐蔥知道朝中內部很多人看他不順眼。臨出發前,就舉例子想點撥魏王,打個預防針。他對魏王說:「大王您看,假如現在有一個人說咱們魏國的街市上出現了一隻兇猛的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回答:「胡鬧嗎?我魏國的街市上哪裡有老虎?我不相信。」龐蔥又問道:「如果又有一個人急匆匆地跑過來跟您說,街市上真的跑來一隻大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嗯,如果他兩個都這麼說,我倒是有點懷疑!」龐蔥接著說:「如果這個時候又有第三個人滿臉慌張,上氣不接下氣的話,跪在您面面前說:大王不好了,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大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回答:「那還了得,它三個人都這麼說,那還有假的嗎」 但龐蔥微微一笑說說:「很明顯,街市上根本不會出現老虎,可是經過三個人的錯誤引導,弄的街市上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反而弄假成真,顛倒黑白了。

《三人成虎》歷史典故

緊接著,龐蔥就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來,它說:「我走之後,暫時離開了您,朝中的奸佞小人,也會像這三個人一樣,造謠惑眾,誣陷於我,還望大王三思而後行。」魏王說:「這個我心裡有數,你就放心去當人質吧!寡人明白」。果然,龐蔥前腳剛走,就有人進讒言誣陷他。剛開始時,魏王還不為所動,說人家龐蔥可不是那樣的人,你們想多了。但後來造謠的人越來越多,魏王竟然真的相信了,從此龐蔥也徹底失去了魏王的信任。 這就是三人成虎的故事。

成語來自於經典故事,給人啟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謊言重複千遍,就會被當作真理。所以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認真分析,謹慎思考,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只有這樣,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

做一個認真思考者

本文總結:正確認識成語,理解成語基本概念。通過歷史小典故學習成語《三人成虎》的正確內涵,才能正確使用。

聊城王崗-文化小課堂

相關焦點

  • 三人成虎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三人成虎,城裡本沒有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說城裡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
  • 歷史上最奇特的成語,連孔子都誤解了意思,至今誤人無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裡面融匯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人物,還有非常燦爛的文化,這就是中國歷史獨特的魅力,對於中國歷史,大家多少都應該知道一些,在歷史的長河中,大家最熟悉的部分是什麼呢,人物,故事,還是名言警句,那就太多了吧,今天要說的話題就是成語,這個成語大家多少能背出幾個
  • 【邯鄲春秋】成語典故—三人成虎
    【邯鄲春秋】成語典故—三人成虎 2019-12-06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8個容易誤解的成語
    原標題:108個容易誤解的成語 「空穴來風」到底是有依據 下面這108個成語還真是像水滸傳裡的108條好漢——個個都不好對付,稍不注意,就會用錯了。不信,你試試看,你都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嗎?你都能把他們用對地方嗎? 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很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 湖北成語知多少?省內這個地方就孕育出155個成語
    根植於五千年文明沃土的成語,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地處華中腹地,通衢九洲的湖北,自古人傑地靈、文化昌盛,孕育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時至今日,有多少人知道「班門弄斧」「亡羊補牢」「美人遲暮」等191個成語皆與楚文化有關?又有多少人知道湖北僅襄陽一地,就孕育了「價值連城」「安邦定國」「初生牛犢不畏虎」等155個成語?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傳播。」
  • 歷史上那些被刻意誤解的經典名言,真實含義讓人驚訝不已
    歷史上那些被刻意誤解的經典名言,真實含義讓人驚訝不已古往今來,有很多的被奉為經典的警世名言,一直流傳,成為人生信條和行為準則。其實,有很多的影響深遠的話語並不是出自它的本意,有的恰恰相反,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列舉幾條被刻意誤解的經典名言,真實含義肯定會讓你驚訝不已。第一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先秦本來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用來袒露自身和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洩自己對戰爭的牴觸情緒。
  • 兩位作者、歷時10年,用成語講中國文化、中國故事、中國歷史
    本報訊 (記者金鑫)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近日聯合舉辦《成語裡的中國通史》出版座談會。  《成語裡的中國通史》由成語綴集而成,有媒體評價該書首創了中國通史「成語體」。這一創意出自作者之一郭志坤。
  • 「三人成虎」?痴人說夢!
    在中國,「三人成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一個國王連續聽到三個謊報城市裡有老虎的信息,便信以為真,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謊言重複得多了會被誤認為是事實」。警惕「三人成虎」,是中國人幾千年前就有的智慧。
  • 這三個成語經常被人誤解:七月流火 望洋興嘆 虛與委蛇
    一、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經常有人拿來描寫天氣炎熱,看上去似乎很合情合理。公曆7月份嘛,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天上像下了火一樣,「流火」比喻很形象啊!可是這是完全錯誤的!成語中的「七月」是指農曆七月,差不多是公曆的8月,那時天氣已開始轉涼;「流火」也不是比喻天熱得像下了火一樣,而是指天上的一個顆星,名叫大火星(即心宿)。夏曆五月,火星在中天,七月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所以「流火」是指大火星位置的移動。因此「七月流火」說的不是天氣炎熱,相反,是借指農曆七月暑熱漸退而秋天將至。所以別再望文生義,貽笑大方。
  • 破釜沉舟、大器晚成、天下為公……邢臺成語故事知多少?主題廣場為...
    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市圖書館前,多了幾處有關成語故事的景觀。走近一看,嘿,這些成語還和咱邢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呢。天下為公、大器晚成、以一當十……提起發源於邢臺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呢?這些成語背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您不妨到邢臺成語故事主題廣場瞧一瞧,看一看,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領略新穎的城市景觀。
  • 小學生必掌握:112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一半家長回答不上!
    小學生必掌握:112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一半家長回答不上!快看看是哪些?成語是我國語言中的「珍珠」,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寓意深遠。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成語沉澱著的是一份智慧,也是歷史的一份見證。今天,就跟小編來學習一些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想像不到的成語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想像不到的成語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這些成語在作文中別誤用,否則閱卷老師看了會直接給個大紅叉!
    成語被誤用濫用的情況已屢見不鮮,而這份成語彙總素材,希望大家都能仔細看一看,畢竟不管是小學還是高中語文考試,都經常作為考點出現!同時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在作文裡誤用成語,否則閱卷老師會直接給你個大紅叉的!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在小山老師看來,積累成語知識,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可以引導和幫助孩子積累語言的方式之一,一來是因為成語在我們的漢語言系統之中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二來是成語在我們的語學學習中,有非常大的地位和作用,你能在一篇作文裡合理的運用一些成語,那麼得分自然不會太低!
  • 瘋狂猜成語圖片上三個人一個虎字成語答案
    瘋狂猜成語是一款根據圖片提示猜成語的小遊戲,玩家在消磨時間的同時還能夠學習成語知識,何樂而不為呢?瘋狂猜成語有一關的圖片是三個人一個虎字,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瘋狂猜成語這一關的答案。 答案是:三人成虎。
  • 寧波小學語文常考50個成語造句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
  • 成語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卻有不少常會被誤用
    成語是我國歷史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更是由古漢語濃縮而成的精華。成語因固定的結構形式、慣用說法和內涵意義,而被人們經常運用,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都常常能夠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有不少成語卻經常容易被錯用或誤用,確實應該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在此,筆者僅列舉10例,以作說明。
  • 成語中的合肥文化:聆聽成語故事 品味廬州經典
    比如古老的神話傳說、民間典故,還有精彩的人物傳記、歷史戰役等,其中衍生出的大量成語故事,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脈氣象,彰顯出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和合肥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華成語中的合肥文化。
  • 2019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常識:成語裡的名人
    【導語】軍轉幹考試備考開始啦,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順利參加考試,山東中公軍人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基備考資料,下面為大家分享2019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常識:成語裡的名人申論 ▎公共基礎知識
  • 【關於「玉林狗肉節」,被外界誤解的幾點】
    玉林政府發布的的官方說明玉林人在夏至這天聚在一起吃狗肉的習俗,早已有十數年的歷史。在玉林民間,狗肉一直是夏天的一道美食,只是限於舊時生產力低下,並沒有形成如今這樣大規模的吃狗肉行為。在中國,除了玉林,整個廣西乃至於全國多地,都有著悠久的狗肉食用歷史;在韓國、東南亞國家以及歐美國家,也都有著不同的狗肉飲食文化。所以對於對吃狗肉持不同觀點的人來說,玉林這個城市不過是他們表達訴求的舞臺。
  • 漲知識|60個經常被誤用的成語
    生活中,有一些我們常常見到的成語,在口語交流、寫作等使用過程中卻往往誤解了它的本義。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自己平時用對了多少。1.三人成虎【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2.美輪美奐【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