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0多人的醫藥代表群潛水,我第一次聽到這麼多變化

2021-01-16 八點健聞

全國共300多萬藥代,業內人士估計,這個數字將在未來幾年之內減少至7、80萬。裁員、降薪、跳槽、轉型……,這個群體正經歷著巨變。他們有些遊走於灰色地帶,也有從這個職業感受到的尊嚴和價值,「患者治癒了高興,我們也高興。」

「開藥的主任不經常在,住院部也不能去拜訪,怎麼推新藥呢?」

「掛個號」。

一位受疫情影響從旅遊業辭職的醫藥代表,剛剛改行就碰上「嚴打」,於是來到一個400多人的藥代群向前輩們請教,「老司機」一秒鐘就解決了他的疑惑。

這位新藥代沒趕上好時候。

群裡有人說被藥劑科主任通知,「沒事不要去醫院,有事電話聯繫」。還有人說,在醫院門口碰到主任,主任嚇死了,讓他不要來醫院,「藥我幫你用」。

不久前,一位女藥代在醫院裡被保安攔住翻了包,查了手機,雖然最後沒發現什麼,但受了委屈沒處說。我問轉述的人:「沒任何證據就這樣查是否侵犯隱私?」他說:「沒辦法,大環境就是這樣,大眾對藥代這個行業有偏見」。

不過,查得再嚴也還是有辦法。真正困擾藥代們的,還是國家集採的影響,這就不是「一秒鐘」能夠解決的問題。

全國共300多萬藥代,在經歷了調整、轉型、被裁員後,目前依然超過200萬,業內人士估計,這個數字將在未來幾年之內減少至7、80萬。

我無意中進到這個群裡,又加了幾位成員私聊,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個有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群體,第一次聽到這麼多這個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也是第一次,體會到他們的困境,和他們從這個職業中找到的價值。

△醫藥代表被禁止進入診療區域,但這個群體卻又真實存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集採中標即失業,落標反倒還有生機

8月28日,32歲的張杰被公司勸退,獲得賠償12000元(3個月基本工資)。在8月20日進行的第三批國家集採中,張杰的前東家,一家國內藥企的主要產品之一纈沙坦常釋劑型中標。

兩年前,張杰所在的銷售團隊被剝離出公司,改與第三方公司籤訂勞動合同,成為了一支獨立於藥企之外的銷售團隊,這是導致賠償如此低的原因。

今年是張杰做醫藥代表的第6個年頭,他這兩年主要負責社區醫院,面對的基本是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一年前,由於新開發了兩家私立醫院,業績一下上去了,張杰度過了從業6年來的最好時光。

可好景不長,沒想到第二年就失業了。

和張杰類似,賽諾菲的李燕也是產品中標後不久就失業,她獲得了6萬多的賠償(N+3)。

2018年7月,李燕進入抗凝血類藥物波立維(氯吡格雷)產品線。年底「4+7」集採中,氯吡格雷的中標廠家是信立泰。

雖然落標,但到2019年9月的「4+7擴面」前,李燕所在的區域最大限度地保住了市場份額。她個人負責的醫院,在她接手後波立維份額從40%提高到了60%。

總結其中的原因,一是醫院有胸痛中心,進貨量較大,給她精細化管理留出了空間,二是開藥節奏控制得很穩。

那期間,藥代和醫院的目標一致,就是希望醫院能夠優先完成中標藥的量,然後自己的藥才有機會保住份額。而且前提是不能讓波立維被醫院踢出目錄。

溝通工作繁重起來,「4+7」之前,藥代只需要跟臨床醫生談,「4+7」之後,還需要加上藥劑科主任、副院長甚至院長。

另外,要把控醫院開藥的進度,門診不需要過多幹預,因為中標的仿製藥大部分是從門診走,而住院病人本就更傾向於用原研藥,李燕要做的是,不讓住院病人用波立維的競品。她自稱這個過程的把控到位,源於自己的「強勢」——雖然客戶經費有所減少,但科室會還是能開。

李燕說,此後兩個季度,波立維在非中標產品中,市場份額維持得最穩定。她個人的業績也排進了區域前5,拿到了3萬季度獎。

那期間,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應對策略,比如一個組原來全部是銷售,變成了三部分:負責醫院準入的崗位,醫學學術助理(負責文獻和學術溝通),以及一個藥代。

但改革隨著2019年9月擴圍而停止。

9月24日擴圍談判那一天,李燕正在開區域會議,得知波立維以超低價中標後,整個小組都很震驚。後來才聽說,這並非中國組做的決定,而是總部定下的。當天,李燕收到不少同行發來的消息,「你們波立維這麼低價是認真的嗎?」

11月,整個區域24個藥代,只留下了4個準入崗位,其餘全部被優化。

現在,李燕到了另一家外企做罕見病藥。她認為自己屬於踏實型的,把每一步走穩,這個行業並非外界看到的那麼不專業,前東家對「4+7 」的應對也讓自己有所成長。「我經歷過一次『4+7』了,沒什麼好怕的」。

△藥代群特有的表情包。

沒有中標、沒被裁員,但收入降一半

2020年初進行的第二批國家集採中,拜耳的阿卡波糖(拜糖平)以超低價中標。

當時在另一家藥企做阿卡波糖的邱波說,因為落選,他所在的內分泌線後來被裁掉了近70%,大部分是社區的藥代。

作為留下者,邱波的收入掉了一半,每個月收入只有一萬左右。隨後手裡增加了一款二甲雙胍,可今年8月剛過的第三批國採中,二甲雙胍也被帶量了。「等待著被再次革命。」邱波說。

入行7年,邱波對這個行業有一番自己的感悟。他認為,銷售的本質是與人相處的藝術,這中間有試探,有利用,也有博弈。客戶從厭惡你到不反感你,再到最終接受你,這中間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破冰之前,客戶冷漠如一塊鐵板,醫藥代表需要捕捉對方的縫隙,把握那些微妙且重要的洞察。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那些一上來就講藥品原理的,會被直接懟回去。

關係一旦建立起來,客戶對自己的產品從不支持到分流一部分,再到後來的儘量支持,後面再入其他產品也會容易很多。

當然也會有被競品藥代搶過去的風險,這時候就需要進一步挖掘需求,如有的客戶要晉升職稱,那就幫對方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這需要經過一套評價體系(衡量對方帶來的價值是否匹配發表論文所需的費用,邱波表示,發一篇論文需要1-3萬)。

客戶關係做得再好,也要在藥物療效好的基礎上,「平臺和產品是核心」。剛畢業時,邱波在步長製藥做香菊膠囊,一款治療鼻炎的中成藥,此藥緩解時間長,藥性慢,實在不好推。

「做藥嘛,還是希望有療效」。邱波認為,外界對藥代和醫生都有些偏見,其實醫生最看重的是藥物療效,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兌費」,也不能說是回扣,而是醫生的獎金。

另一家外企的藥代王源,所負責的藥物同樣在今年初的集採中落選,從而被踢出醫院。

至今,王源還不斷遊說醫院領導,認為應該讓患者有選擇,保留一個中標藥、一個原研藥,才是良性的機制,但醫院領導不認同。從那以後,在公司指標下調的情況下,他的指標完成度仍不到50%。

27歲的王源做醫藥代表4年了,讓他唏噓的是,大學所學專業就是專門為醫藥代表輸送對口人才的「醫藥營銷」,但隨著政策的變化,連這個專業都被母校取締了。

剛入行時,每月的獎金可上兩萬,到近兩年只有1萬,到現在只能拿底薪。

沒有沒裁的,還可能面對其他的問題。某製藥公司大區經理說,藥企為避免裁員賠償,有以下幾種變相逼藥代離職的方式:加指標,延長報銷時間,檢查合規問題,甚至有民企會跟藥代籤對賭協議——如須新開發兩家醫院,不然就自動離職。

例如,最近就爆出,某藥企要求藥代「吃貨」20萬,即藥代自己買20萬的貨,然後再銷給客戶。

一邊是政策,一邊是公司,像一個雙面煎鍋。處在產業鏈末端的醫藥代表,兩面都被煎得焦黃。

△藥代群表情包。

倖存者:風水輪流轉

李航是一家外企某城市社區組的銷售,手裡的主要產品是降壓藥纈沙坦。高血壓藥物是國家帶量採購的重點藥品之一,首批帶量採購時,輝瑞的原研藥絡活喜(通用名:氨氯地平)被納入集採,但沒有中標,於是在高血壓患者佔到60、70%的社區醫院受到的衝擊較大。

李航了解到一個現象:高血壓患者吃慣了35元一盒7粒的絡活喜,一下子改成4元一盒28片的中標藥,降價太多,患者對新藥的效果產生懷疑,一時間難以接受。

但社區醫院唯恐完不成集採量,只能開中標藥。這對李航來說是利好,因為她負責的藥既跟絡活喜一樣是原研藥,又沒有納入集採,和中標藥聯合用藥,有一定的市場。

但今年8月的第三批國家集採,纈沙坦也被納入集採名單,「風水輪流轉,終於輪到我們」。

李航明顯感覺到,從7月底公布集採目錄後,採購量就有所收縮,到8月公布中標廠家和省份後,好幾家社區醫院都停止了採購,「任務量肯定完不成了」。

李航是公司第一批社區組成員。但近兩年來,受集採影響,各地的社區組都在不斷地縮編。

李航所在的組,藥代之前已從6個砍至兩個,瓜分了主城區市場。但受到第三批集採的衝擊,可能會被再砍掉一個。

入行7年來,李航常居top sale(區域前10%)的位置,儘管今年的完成度最高也只有85%,但在銷售人員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他個人的收入並沒有太大變化,每月的獎金一萬左右,加上基本工資和各項補貼,總收入在兩萬左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他自信砍掉的那個不會是自己,畢竟另一位同事年資較低,同時因為業績不高,在去年的一次調整中後者差點被調出去。

縣級醫院藥代:

趁還有機會,多掙一點是一點

某國內企業的張強負責東北某個縣。對近兩年的三次國家集採大潮,他的感受並不明顯。原因之一在於,縣級醫院的醫生還保留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一位業內人士說,正是由於看中了縣級醫院的空間,2019年底,一些外企充實了不少醫藥代表到縣級市場。

更大的原因在於,張強手裡的產品結構豐富:他所在的公司採取底價銷售模式,一個醫藥代表負責一家醫院,相當於個體零售商,公司所有藥品都通過他,這種模式在業內被稱為「大包」。

2018年,張強剛入職就被分到基層醫療部,負責省會城市的社區醫院,前8個月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因為社區、衛生院幾乎只用普藥,毛利低,打通關係的錢比收入還高。

直到一次會議中接觸到了一家縣醫院的院長,通過「大家都懂的方式」順利獲得了院長的信任,在院長的引薦下,又認識了藥劑科主任,從此打開了銷路,業務範圍也轉移到該縣。

在「大包」模式中,藥企將藥品以底價出售給藥代,藥代再以中標價賣給醫院,進銷差價全由藥代自行分配:「根據實際情況給醫院那邊返點15%-25%,其餘都是自己的。」

在這種模式下,藥代也將承擔一定的資金風險:藥品賣給醫院後,醫院的回款周期一般在3-6個月,藥企規定的最長回款周期為5個月,超過5個月的費用將由藥代自己墊付。黑龍江的醫院回款普遍較慢,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張強業績不算好,有時墊資會超10萬,「最高的有墊資上千萬的」。

他明白接下來國家集採將是常態,就算現在沒受影響,將來也會受影響。另外,偶爾爆出的藥品賄賂案件,多少讓他有些擔心。儘管如此,他公司的藥代很少辭職,張強見過離開的,幾乎都是因為醫院回款周期太慢,資金鍊斷裂。「能多掙一點是一點」,接下來,他希望能做一些中成藥和獨家品種。

△醫藥代表在尋找出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的轉型艱難,有的主動跳槽

很多藥代都考慮著轉型。

杜強從2018年4月份開始在一家外企基層醫療組做實習藥代,今年4月份跳槽至另一家外企,改跑鄭州的三甲醫院。

他沒有透露自己的收入情況,只說越來越難,已經開始觀望外面的機會。不久前,他跟某家網際網路醫療的HR聊了聊,後被通知不合適,「因為不管是思維模式還是行業積累,我都只是一個傳統的醫藥代表」。

杜強認為,不同行業的銷售區別很大,「醫藥代表不直接接觸顧客(患者),而是通過影響醫生來間接影響患者,所以藥代難以適應其他產品的銷售模式。」

可能是因為年輕,也因為錯過了醫藥代表的「紅利期」,在更注重財富積累的眾多醫藥代表中,22歲杜強顯得特別,他更關注可遷移的技能積累。

「中國藥代和醫生之間的關係是粗糙的,隨著醫改的深入,我期待這個行業更健康,醫生和藥代之間相處模式能夠轉變。」杜強說。

杜強的一位同事王宏,最近找到了個「副業」,「既能賺錢又能維持客情」——幫助有晉升意願的醫生發表論文,他負責收集客戶資源。而這又是另一條產業鏈了。

剛剛被裁的張杰,沒打算退出醫藥行業,「畢竟外面什麼情況也不知道」,這兩年,張杰見過太多跳出醫藥圈子後受挫又回來的藥代。

他接下來準備換一個市場,「畢竟社區醫院的醫生沒那麼多選擇,大醫院有手術,有檢查,這些都是突破點,私立醫院也比較靈活,總之不會再跑社區,也不會再碰慢病」。

而收入降了一半的邱波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跳槽,他會選擇靶向藥或特藥,理由是「競爭不那麼激烈」,中意的藥企是百濟神州和恆瑞,前者的底薪在國內企業中幾乎最高,後者是國內製藥公司的龍頭老大,研發能力強。

和他們幾個不同的是,有的藥代通過分析政策提前跳槽從而躲過集採的影響。

劉傑先前在阿斯利康的心血管線做降壓藥波依定(非洛地平)。2018年末「4+7」帶量採購前夕,他對帶量政策進行了分析,地平類降壓藥被帶量後,根本沒法做。

他決定沿著普藥-特藥-腫瘤藥這條鄙視鏈拾級而上,於是跳槽去了默沙東,做起C肝藥物擇必達(通用名: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

前東家做降糖藥安達唐(通用名:達格列淨)的一個地區經理當時還勸他到自己的組,這款藥在2019年11月的醫保目錄談判中,因「靈魂砍價」視頻而名噪一時。

今年初,他看到這位地區經理進到了默沙東的藥代大群,原來他也跳槽過來了,這一次,變成了一線藥代。

他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慶幸。

從2018末跳槽至默沙東至今,雖遭遇了2019年11月的醫保目錄談判,但去年一整年的薪資單拉通算,每個月的稅前工資有1萬9。

做藥代這麼久,因為會幫醫生處理一些患者的雜事,跟患者也有聯繫,有患者治癒後發消息問候,甚至有推薦其他患者的,這種情況,劉傑讓對方去找醫生診斷。罕見地,他從這個職業中感到了尊嚴與價值,「其實患者治癒了高興,我們也高興。」(文章所有人名均為化名)

楊媛|撰稿

王吉陸|責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相關焦點

  • 醫藥代表自述:工作重心不斷變化,「帶金銷售」越來越少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醫藥代表是代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從事藥品信息傳遞、溝通、反饋的專業人員,但一直以來,醫藥代表總是與「回扣」「商業賄賂」等詞彙聯繫起來,被認為是藥品銷售人員。《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將於今年12月1日實施,對醫藥代表的工作內容進行規範,讓醫藥代表這一職業回歸本位。
  • 你這麼胖,一定不是玩潛水的
    △Herbert Nitsch/vimeo人類究竟能下多深,沒有人清楚。赫伯特·尼採曾說:「每一次我覺得自己到了極限,便發現那裡有個門,門開著,而極限離我而去。」類似的情況越來越多,科學界才意識到或許人類的身體有一些尚未發現的特異功能——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就是這麼被發現的。
  • 長這麼大第一次見狗狗生這麼多寶貝!
    (非本人經歷,來自一位小姐姐的經歷分享)我從來沒見過狗狗生寶寶,長這麼大第一次見狗狗生寶寶!溜子真的是太辛苦了,居然一下就生了9個寶寶。那天早上五點半被妹妹叫醒說生了一個崽,等我到了公司都九點多了才生第二三四隻,陸陸續續一直生到了我六點多下班,我算了下生了13個小時差不多才生完9隻寶寶(生完肚子小了好多顯得特別瘦
  • 央視:60名醫藥代表被捕
    (截圖來源:央視)案件當事人易某利用職權,為一些醫藥代表的產品進入醫院提供幫助,而他收受好處的手法非常隱蔽:將自己名下的房產高價賣給醫藥代理。據央視披露,例如,醫院信息系統的醫生將醫生的統方數據出售給醫藥代表,用以準確地對醫生進行公關,實施賄賂。陳某,是醫院一名信息科原工作人員,他按月將數十種藥品的統方數據出售給多名醫藥代表,每種藥品每個月的統方賣到200元到300元左右,幾年來累計獲利20多萬元。醫院信息處工作人員王某,多年來直接向多名醫藥代表出售統方,獲利達160多萬元。
  • 大慶一老人急需「救命血」,微信群20多人積極報名
    聽到醫生的話 讓本來就很焦急的孫志強更急了 在得知油田總醫院的A型血告急後 更是一籌莫展 好在 事情出現了轉機 八旬老人急需「救命血」
  • 漳州案已有57名醫藥代表被抓
    解說: 如今漳州的這起案件還在進一步查處中,涉嫌參與醫療腐敗的醫藥代表已經有57人被抓獲,而目前醫生退髒金額已經高達2049萬元。 李教授這個圖表我不知道是不是說明幾個環節當中重要的關卡,如果說把省級藥品目錄卡死了,有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把所有的藥品審核了,做到這兒是不是就無疑了?
  • 原來,鯊魚裡也有這麼多奇葩!視力為0卻能活400歲...
    電影中兇殘的大白鯊形象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但你或許不知道,鯊魚的種類遠比想像得更加豐富。目前人類已知的鯊魚大約有500種,除了我們最熟悉的經典大白鯊形象,還有許多你意想不到的鯊中「奇葩」。它們或長相怪異,或身懷絕技。下面這12種各具特色的鯊魚,一定會顛覆你對鯊魚的想像。
  • 【科普一下】釉彩蠟膜蝦:我就是這麼人見人愛
    於是,親眼見到她的芳容,親手拍到她的婀娜英姿,便成了我潛水的目標之一。第二天稱病,換人,依然無果,第三天Indra一聽我要拍釉彩蠟膜蝦,馬上口氣十分肯定地說:No problem, One hundred percent guaranteed。從來沒人會這麼不留餘地的誇下大口的,他居然這麼自信。我自然興奮不已:只要找到,晚上請你喝Whisky慶祝!
  • 我來說說「美國死了這麼多人為什麼沒事」?
    我們現在總是說,美國人在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還不戴口罩,難怪會死這麼多人。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大部分美國人肯定是戴口罩的。人都怕死,美國人也是人,美國人也怕死。
  • 哺乳動物中的潛水冠軍是誰,回答抹香鯨的就錯了!
    在哺乳類動物中,誰是潛水王?最大潛水深度為多少?過去幾十年,隨著科學家的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一直在變化。這樣的排名變化有點像體育賽事中紀錄的不斷突破,不過箇中原因並不相同(學者研究的深入VS人類訓練水平提高,身體機能的開發),我們下面來說一說歷代得到哺乳類潛水冠軍頭銜的那些動物們。
  • 醫藥代表面臨大批裁撤?新機會來了!
    今年開年,廣東省衛健委等9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印發廣東省2018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推進實施《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規範醫藥代表從業行為,改善醫療服務環境,藥品生產企業(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公開其醫藥代表的備案信息。對醫藥代表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培訓。
  • 我多想聽到麻雀的叫聲
    我多想聽到麻雀的叫聲文/豐慧春上午有點空閒時間出來走走,雖說是個晴天,或許是朔州一冬天沒下雪的緣故,抑或山西是產煤大省汙染嚴重,天氣總是灰濛濛的,太陽總是躲在雲層裡不肯輕易露面,這情景如果讓一位浪漫多情的詩人來寫的話,肯定會把太陽比作一位害羞的妙齡女子,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
  • 去沙巴只玩潛水?錯過這麼多好玩的地兒可就真虧了!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片藍天碧海可以放縱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一起去海天交接的地方那裡有一米陽光其實幾年前就想去沙巴看日落、去仙本那潛水,廈門航空開通北京直飛亞庇的航班之後,省去了轉機的時間和辛苦。行李直掛、經停福州,還是相當方便的。在飛機上還看到了京那巴魯山,可謂幸運至極。
  • 臺灣墾丁蘭嶼七天六夜 潛水度假遊
    海底3m起最深到16m左右分布著大量的石珊瑚與各式各樣的軟珊瑚,也不時可以發現其他海域已不多見的五抓貝,這裡常有潛水員在雀屏珊瑚附近餵魚,經常可見四線笛鯛,單斑龍佔,條紋石鱸,火斑笛鯛,黃足笛鯛,光鰓笛鯛等,數量多且不畏人。
  • 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我潛水醫學研究成果豐碩
    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我潛水醫學研究成果豐碩2001年12月23日08:32  新華網  前不久,我海軍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成功進行了150米飽和、182米巡潛的作業,創下了我國海上實潛深度的新紀錄。這裡面凝聚了海軍醫學研究所潛水醫學專家們多年的心血。他們擔負了這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潛水系統的開發和研製,並全程參與了整個深潛過程的醫學保障任務。
  • 2020年最後一個月,將迎來這些變化!|中新社|試行辦法|醫藥代表|何...
    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施行,促銷新規落地……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你最關心哪些變化?資料圖 (圖文無關) 姜迎昕 攝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施行12月1日起,中國出口管制領域第一部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將正式施行。
  • 潛水愛好者有福了!全球特色潛水點,哪一個才是你的最愛
    貝里斯大藍洞對於潛水愛好者來說,滿足於一種類型的潛水體驗是不夠的。貝里斯的大藍洞具有特別的誘惑力。大藍洞是一個海底的藍色洞穴,它的外形非常吸引人,從空中俯看,好像一顆深藍色的寶石鑲嵌在碧綠的海洋上。潛入大藍洞的內部,就會看到很多巨大的鐘乳石和石筍,它們甚至有十幾米長。這些鐘乳石群形狀奇特,看上去很柔軟的表面,實際非常堅硬。
  • 秘密錄音曝光:默沙東廣東醫藥代表爆驚人交易
    去年7月,B被指「違規」後接受默沙東內部調查時的錄音對話(有刪節)  調查人:H,MSD安全事務部負責人  Z,MSD廣州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被調查人:B,時任MSD某區分區銷售副經理  H:(醫生)不是買什麼東西,要去申請一條寬帶!  B:你聽我說!
  • 400多法國公派留學生齊聚巴黎 學生代表: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
    在當地時間16日舉行的巴黎地區公派學者學生迎新活動上,留學生代表紛紛表示,堅決擁護習主席的講話,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在當天的活動上,400多名剛到法國不久的公派留學生齊聚巴黎第三大學的階梯教室,他們對目前香港的亂局,尤其是蔓延到大學校園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表示震驚與痛心。
  • 我來公司5年,新同事年終獎比我多出2000,聽到老闆的話我沉默了
    我來公司5年,新同事年終獎比我多出2000,聽到老闆的話我沉默了小胡是小編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學畢業之後,兩個人見得也很少,因為他公司在另外一個比較遠的城市,平時兩個人見面的次數是少之又少。大家也就只能通過微信或者是視頻電話聊天來增進感情。不過因為彼此之間互相關照,畢業這麼幾年,互相關係還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