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客戶活躍度和黏性成難題,商業模式待解
最近,微信朋友圈幾乎被一款名叫「臉萌」的軟體刷屏了。
這款由90後創業團隊打造的漫畫拼臉類的APP在它誕生半年之後,一夜爆發,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斬獲了近2000萬用戶,一舉拿下了APPStore排名首位。
記者從一位接近臉萌CEO郭列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臉萌已經拿到了千萬元的新一輪投資。如何維持臉萌用戶活躍度和用戶粘性,探尋長期可持續盈利模式,成了1989年出生的CEO郭列的當務之急。
目前,使用臉萌的用戶形成了兩派。覺得產品好的用戶,幾乎「每天一圖」。也有用戶覺得新鮮勁過去了,卸載了軟體,發出「撤掉臉萌頭像,我們還能做朋友」的忠告。
此前眾多一夜成名的熱門軟體,最後都難逃曇花一現的厄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表示,「朝生暮死」的APP不在少數,一大批APP研發公司已經淘汰。整個行業已經過了開發熱潮期,處於集體反思時期。只有擁有產品核心價值,形成壁壘競爭力的公司才能生存下去,不至於在激烈競爭的市場被淘汰。
臉萌為何一夜爆紅?
「好玩就是我們的情懷」,郭列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創業初衷就是好玩。
這款APP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他「腦殘粉」的對象日本動畫《海賊王》,因為他發現在日本一種名叫「電話蟲」的漫畫形象中,每個海賊王裡的人物都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形象。「我就想,要是每個人的手機裡有一個代表自己的形象就好了。」
因此,臉萌團隊設計理念就是簡單好玩。這也是最近幾年成功APP的共同特性,產品功能和操作必須足夠簡單,但同時又能滿足人們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和渴望。
臉萌操作界面按鍵少,文字清晰,不需要前期的導播圖,用戶很容易學會,老少皆宜。一款熱門產品,產品功能和操作要足夠簡單化和傻瓜化,最好不要有學習過程。任何需要複雜學習或者專業知識的APP在今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少即是多,這個從賈伯斯得出的真理,又一次獲得了驗證。
再說說好玩。臉萌強調自己動手的原創概念,充分融入了參與感和成就感,當然也提供了用戶可以顯擺和分享的機會。臉萌很好地利用了這些人性的特點,這是做一款好產品的前提。
和許多APP一樣,臉萌也是藉助社交媒體病毒式傳播,尤其是利用了強關係的微信朋友圈。
對於微信的朋友來說,都是一些親戚朋友,或者已經知道手機號碼的並有一定了解的熟人圈子。這樣的圈子有相當的私密性,也使得這些展現自己的求助,個人頭像隱私的照片能夠大膽地發在圈子裡面而不用擔心,而朋友圈裡面的朋友本身就是與你有共同愛好興趣的,這樣一來在熟人的引導下,下載並使用這些APP成為了必然。
90後窩在出租房裡創業
上線6個月用戶已經到了2000萬,上周五天淨增用戶500萬,臉萌幾乎是一夜成名。而這款高居「APPStore」榜首的軟體,竟然是由9人組成的90後創業團隊窩在深圳寶安區出租房裡創造研發出來的。「除了我和另外一個合伙人是80後,創業團隊其他人都是90後,我也只招90後。」談及創業團隊,郭列充滿了激情。
據他介紹,團隊大多是名校畢業,有一名臺灣人,一名香港人。團隊沒有設立營銷人員,全靠產品帶來的自然流量。我們的理念就是沒有級別,極度扁平化,大家是夥伴,不是同事。大家在工作中各自分工,各抒己見,鼓勵吐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漫畫的名字,我叫郭列路飛,還有流川楓等等。動漫的精神激勵著大家向前邁進。」
郭列,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大學時期就參加各種創業項目,因此差點畢不了業。此前參加IDG創業交流會時,他還笑言,如果沒有畢業可能更好,「因為天使投資人都喜歡把資金投給沒有順利畢業的」。
畢業後,郭列進入騰訊工作,擔任某產品的項目經理。因不滿於在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做一個小螺絲釘,郭列選擇了辭職創業,召集了一些小夥伴兼職幫忙。直到今年年初,臉萌項目拿到了IDG數百萬的天使投資。
「因為有了這筆天使投資,小夥伴們都出來開始全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郭列表示,團隊開始聘請好的設計師、牛逼的前端工程師,國內頂尖的漫畫家。這些牛人的加盟,讓團隊的設計水平上了幾個臺階。郭列還講了個故事,當時重金挖了一個360實習生做軟體開發,他大學沒有畢業。「作為一個創業團隊,我們開出的條件比騰訊等公司都高得多,我們不看工作年限,只看你有沒有激情,能不能做這件事,這就夠了。」
日前有消息稱,臉萌團隊又獲得了數千萬的新一輪投資。對此,艾媒諮詢張毅表示,APP研發公司對外宣稱1000萬的融資,一般只有幾百萬左右,這是為了給競爭對手提高門檻。「目前市場上,好項目太少,同質化產品特別嚴重,一個臉萌火起來,馬上會有很多個類似產品。」
「朝生暮死」的APP行業
如何維持客戶活躍度和客戶粘性,這幾乎是所有一夜爆紅APP面臨的共同問題。臉萌,也不例外。
談論臉萌時,大家對比最多的是魔漫相機。魔漫相機與今天的臉萌如出一轍,大約在一年前,短短2個月砍下超過2000萬的用戶,但是現在已經無人問津。再比如早前把朋友圈刷爆的測肺活量的憋氣輸入數字「8」的遊戲,現在早已經沒有人再玩了。
臉萌與上述情況非常類似。臉萌的功能相對單一,對用戶的黏性很低,玩幾下就膩味了。最主要的是,這個產品滿足的僅僅是用戶的好奇心和嘗試感,卻不是用戶日常的強需求和頻繁需求。李易分析,如果產品不是剛需,後段又不創新的話,很容易被用戶拋棄,很多爆紅的產品之後都被用戶卸載了。「這是APP行業發展的規律,因為競爭太激烈了,產品新陳代謝太快了。」
李易表示,這些新興的APP公司還存在一個很大的風險,如果大的平臺覺得產品不錯的話,會馬上開發出同類的產品。「這些新興的APP門檻都不是太高,時間短,用戶積累也不夠,很容易被大的平臺開發出的產品替代。」
此外,臉萌的商業模式也尚不明朗。對此,郭列表示,團隊初期主要著力點還是做好產品,提升用戶數和黏度。未來,虛擬商品、個性化禮品、品牌廣告植入都可能是盈利手段。記者發現,目前臉萌的客戶端上只有一款盈利性產品,就是相關概念T恤。
對於整個APP行業發展,李易認為APP軟體開發的熱潮已經過去,現在處於集體反思期。一大批公司已經淘汰出局,市場上存活的公司也在掙扎邊緣。每一個軟體開發公司都會在做好了萬全準備的前提下再進入市場,免得過早猝死。「此外,中國APP市場融資管道不是很順暢,市場上是錢少項目多,競爭白熱化。反觀美國矽谷,項目少,資金多。」
整個APP生態圈的遊戲規則建立之初就被打亂了,李易表示,發達國家有一個很好的生態商業文明,對於軟體開發者的智慧財產權有保護意識,願意付費購買產品。這樣一來,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商業生態圈,有利於好產品好項目的研發。「而在中國,APP市場一開始就是免費為王,前期遊戲規則已經被打破,造成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