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廣西南寧海關開展「守護者」打擊珍貴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專項行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因不服南寧海關針對穿山甲信息公開的決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 向海關總署提出行政複議。2019年1月25日,中國綠髮會收到海關總署行政複議申請受理通知書,並稱將委派專人審理。
據南國早報2018年12月19日報導,南寧海關在打擊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走私新聞發布會上稱,「2016年以來,南寧海關在『百日會戰』、『國門利劍』等一系列行動中,其中查辦穿山甲2578隻」。
見到報導後,中國綠髮會於2018年12月27日向南寧海關申請信息公開。申請信息公開點內容包括,2578隻穿山甲的種類(穿山甲主要有馬來穿山甲、中華穿山甲等8類)、來源(比如是從越南還是其他國家入境)、查獲時的存活情況(比如死體、受傷活體、健康活體等)、處理去向(移交給林業部門還是其他處理方式等)。
2019年1月7日,中國綠髮會收到南寧海關回復,稱申請信息屬於內部管理信息以及過程性信息因涉及刑事案件,不予公開。
中國綠髮會工作人員Sophia告訴界面新聞,以涉及刑事案件為理由不予回復,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我們要求信息公開的內容不是具體案件,關於穿山甲已有的部分信息是可以公開的,比如數量、種類、來源、去向等這些並不影響案件偵查,為什麼不能公開?」
於是,中國綠髮會於2019年1月16日進一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提出行政複議。9天後的1月25日,中國綠髮會收到海關總署行政複議申請受理通知書。
對於此事的最新進展,南寧海關宣傳科工作人員2月2日告訴界面新聞,現在正與法規部門商量,相關情況將會儘快聯繫中國綠髮會,與他們進行溝通。
事實上,自2017年起,中國綠髮會就曾先後兩次向原廣西林業廳申請其下屬的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以下簡稱「救護中心」)近五年來穿山甲救護有關信息,但是,一直未收到原廣西林業廳的答覆。
2018年2月26日,中國綠髮會將原廣西林業廳因拒不履行信息公開法定職責訴於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9月29日,中國綠髮會收到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寄來的行政裁定書,對中國綠髮會訴原廣西林業廳不予答覆近5年批次穿山甲救護信息的行政訴訟案作出裁定: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未進行實體審理,從程序上裁定駁回起訴。對此,中國綠髮會向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18年12月31日,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上述行政裁定並指令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繼續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