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告官之行政複議」什麼是行政複議?如何申請?(附完整立案流程圖...

2021-01-10 法之力量

行政複議

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聲明

本文由梅山普法整理而成,歡迎轉載。轉載推文時請標明轉自梅山普法公眾號,否則視為侵權。流程圖來源:郴州政府法制。

問:什麼是行政複議?

答: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都是解決行政爭議的法定途徑,俗稱為「民告官」。行政複議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法請求特定複議機關(同級人民政府或上一級行政機關)對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適當性進行全面審查的一項制度。

問: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相比較,有哪些優勢?

答:

(1)複議期限短,時效快。複議只有一次,且複議期限60日,最長可延期30日。

(2)申請複議方式多樣。當事人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書面申請的,可以採取當面遞交的方式,也可以通過郵寄、傳真或發電子郵件等方式遞交。

(3)便民實惠。行政複議不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問:對行政機關的哪些行為可以申請行政複議?

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都可以申請行政複議,包括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資源確權、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等各種行為。另外,對於行政機關依法該作為而不作為的情形,也可申請行政複議。

問:對「紅頭文件」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複議?

答:「紅頭文件」不能單獨提起行政複議申請。但行政相對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行為不服申請行政複議的同時,如果認為該行政執法行為所依據的「 紅頭文件」違法,可以一併向接受複議的行政機關提起合法性審查,包括:(1)國務院各部門的「紅頭文件」;(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 紅頭文件」;(3)鄉、鎮人民政府的「紅頭文件」。

問:行政複議申請有無時效限制?

答: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 60 日(法律規定申請期限超過 60 日的,依照法律規定)內提出行政複議申請。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了申請期限的,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證明。

問:申請行政複議需要遞交哪些材料?

答:申請行政複議一般需要遞交下列材料:

(1)由申請人籤名或蓋章的行政複議申請書一式三份;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

(4)與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利害關係的證明材料;

(5)如有委託代理人的,提交授權委託書原件,被委託人的身份證複印件;律師代理的,須提交律師所函件、律師證複印件;

(6)其他證明材料;要求賠償的,需遞交損失證明材料。

問:如何確定向哪個行政複議機構提起複議?

答:(1)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複議。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複議;

目前,因政府機構改革,政府法制辦和司法局重組,行政複議機構相應設在司法局。因此,向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的,請到司法局申請行政複議。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法委發【2020】5號文件《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方案》明確:整合地方行政複議職責,除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稅務和國家安全機關外,縣級以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只保留一個行政複議機關,由本級人民政府統一行使行政複議職責。因此,待行政複議法修訂後,將由同級人民政府統一行使行政複議職責。

(2)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對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複議;

(3)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對行政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問:如何書寫行政複議申請書?

答:行政複議申請書中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人是公民的,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住所、聯繫方式;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包括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二)被申請人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及其職務;(三)行政複議請求、申請行政複議的主要事實和理由;(四)申請人籤名或者蓋章;(五)申請行政複議的日期。

問:申請人在複議過程中主要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答:一、申請人的權利

(一)申請權。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於60日內向複議機關提出行政複議申請;

(二)委託代理權。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複議。

(三)陳述、申辯權。在複議案件處理過程中,可以進行陳述、申辯;

(四)查閱權。經複議機構許可,可以查閱本案材料;

(五)賠償請求權。申請人在申請行政複議時可以一併提出行政賠償請求。

(六)撤回申請權。行政複議決定作出前,申請人可以申請撤回複議申請。

(七)提起訴訟權。不服複議決定可以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二、申請人的義務

(一)不得實施妨害行政複議的行為;

(二)如實陳述案件事實;

(三)當事人舉證應當客觀、真實,舉證的內容應當包括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不得作偽證或者指使賄買他人作虛假證明,如果舉不出證據將可能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後果;

(四)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複議決定。

問:行政複議機關如何作出行政複議決定?

答:一般情況下,行政複議機關應當在受理之日起 60 日內作出書面的行政複議決定,法律規定審理期限少於 60 日的,依照法律規定。情況複雜的,經批准,最多可以延長 30 日。行政複議決定種類有維持、撤銷、變更、確認違法、責令履行、駁回等。

行政複議案件立案流程圖

行政複議案件審理流程圖

(請把手機旋轉90°)

END

梅山普法綜合整理

流程圖來源:郴州政府法制

相關焦點

  • 今日銳點最高法發文保護民告官案件訴訟權
    日前,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向媒體發布《東莞行政機關近三年涉訴情況調查》,對東莞「民告官」現象進行解讀。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2009年上半年,「民告官」案件累計涉及34個行政單位,其中社保局、公安局、鎮政府近三年來累計被告案件名列前三名。
  • 百姓打贏20多場行政官司
    本報12月10日訊 12月10日,濟南市政府法制辦發布消息,兩個月來,濟南市各級行政複議機關共立案審查行政複議糾紛近百起。其中已有一半左右結案,老百姓贏得了其中的20多起行政複議,對於這些案件,行政複議機關要求行政機關撤銷或更改了原來的行政決定。  據介紹,濟南一村民王某在1997年與村委會籤訂了土地承包合同,縣政府為其頒發了土地證,使用期限為30年。
  • 什麼是「民告官」?如何認定行政不作為?
    什麼是「民告官」?「民告官」即行政訴訟。在訴訟中,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個人、企業,在行政訴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每個當事人都有權在行政訴訟過程中就案件的事實和爭議,提出自己的主張和意見,反駁對方的主張和意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何認定行政不作為?
  • 浙江去年1.78萬人次提起行政複議 決定書今年網上公開
    【摘要】2014年全省共新收行政複議案件6433件,同比增長37%,涉及申請人數達17802人次,綜合糾錯率為9.4%,結案率為91.9%;共受理行政調解申請843098件,調解成功率為89.5%。  據省法制辦統計,2014年全省共新收行政複議案件6433件,同比增長37%,涉及申請人數達17802人次,綜合糾錯率為9.4%,結案率為91.9%;共受理行政調解申請843098件,調解成功率為89.5%。  今年,浙江將全面推行行政複議決定書網上公開,提高行政複議透明度和公信力;完善行政機關負責人參加、主持聽證制度;探索建立行政複議約談機制。
  • 「民告官」中,能追加被告嗎?
    行政訴訟,是「民告官」,起訴時肯定要確定被告,也就是行政機關。那麼,在行政訴訟中,能否追加被告呢?其實,是可以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 海關總署受理中國綠髮會行政複議申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因不服南寧海關針對穿山甲信息公開的決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 向海關總署提出行政複議。2019年1月25日,中國綠髮會收到海關總署行政複議申請受理通知書,並稱將委派專人審理。
  • 包鄭照:立法保護「民告官」
    「民告官」當時幾乎無法可依,包鄭照當年之舉無意間促進了我國的立法工作  1988年,浙江蒼南縣舥艚鎮農民包鄭照因不服蒼南縣政府強行拆除其房屋的行為,把縣長告上了法庭。當年8月25日,新中國首例「民告官」案公開審理。  2008年1月24日,以20年前民告官案為原形拍攝的電影《告狀》首映。影片最後,銀幕上打出了「謹以此片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頒布二十周年」的字幕。
  • 高勤中訴西華縣政府行政複議案
    但共同被告的前提是,「複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所謂「維持」,既包括明確表示的「維持」,也包括「複議機關駁回複議申請或者複議請求」、但實質效果是對原行政行為予以「維持」的情形。分辨駁回複議申請或者複議請求是否屬於對原行政行為「維持」,關鍵是要看複議決定是否對原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了實質審查判斷。
  • 實質化解行政爭議 合力促進社會和諧
    實質化解行政爭議 合力促進社會和諧——浙江安吉法院推進全國首個「民告官」調解平臺工作紀實近年來,浙江省安吉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行政爭議化解的新路徑。2017年3月,安吉法院與湖州市政府法制辦聯合設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行政爭議調解平臺。自成立以來,該調解中心共辦結行政爭議案件259件,成功調撤107件,化解率超四成。
  • 山東萬名行政幹部旁聽了這起「民告官」案,這起案件因何轟動?
    10月17日下午,山東省司法廳組織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旁聽一起因佔用耕地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並召開電視會議,對行政應訴工作作出部署。山東省副省長、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公安廳廳長範華平強調,做好行政應訴工作是行政機關的法定義務,對於依法及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規範行政行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做到「出庭又出聲」。
  • 如何申請賠償?
    2015年2月,市政府作出複議決定,該複議決定對夏某申請行政複議的主體資格,鎮政府修路佔用夏某承包土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以及夏某申請賠償是否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等三個問題作出了回復。鎮政府佔用土地的行為被確認違法,但賠償請求未得到支持關於夏某是否具有申請行政複議的主體資格。
  • 改革開放30年:法律逐漸支持民告官(圖)
    新華社特供本報圖片一位法學專家在評價行政訴訟法時這樣表述:過去公安局抓錯了人,被放回來時你還得感謝他;現在你不但不用感謝他,還可以告他。從「民不告官」的古訓中抽身而出,行政立法以顛覆者的姿態,努力言說著「平等」二字的要義。當一介草民與公權力對簿公堂時,一個真正的法治社會正漸行漸近。
  • 北京行政官司律師
    一、強制拆除屬於什麼行政行為  強制拆除屬於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之一,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 59場行政官司 來了59個「官」
    「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 59場行政官司 來了59個「官」 西充縣試水新舉措,六類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須出庭應訴   「因使用未經檢驗的特種設備」,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的決定不合理」,訴至南充市西充縣法院,西充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葉華清主動聯繫法院,說自己要來參加庭審,而且帶上執法人員一起來旁聽。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這樣的場景在西充縣已成為常態。  2018以來,西充縣法院審結95件行政官司,開庭59件,來了59個「官」,告官能見官。
  •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新變化 「民告官不見官」將記錄在案
    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詳解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新變化  「民告官不見官」將記錄在案全文共13個部分163條,廣受社會關注的「訴訟主客場」「民告官不見官」等問題,均在司法解釋關注之列。  「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應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記錄在案和在裁判文書中載明,並可以建議有關機關依法作出處理。」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就司法解釋中的新變化、新亮點,進行了詳細解讀。
  • 行政、刑事、司法三種拘留有什麼不同?
    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分別是什麼意思?這三種拘留有什麼區別?哪種拘留會留下案底呢?今天信之源律師為你一次講清楚!三種拘留有什麼區別強制的對象不同 刑事拘留刑事拘留的對象僅限罪該逮捕的現行或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對象是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人員。
  • 被股轉強制摘牌 達仁資管發聲明稱原掛牌流程合規或申請複議
    達仁資管稱,作為企業,被動接受,當然也可以繼續保持溝通匯報甚至申請複議等。達仁資管集團發布聲明稱,公司突然接到經主辦券商轉達的全國股轉系統通知後,達仁投資集團北京、深圳等地同仁們立即連夜返回辦公室開會。
  • 報案後不立案怎麼辦?有哪些救濟途徑?
    根據我國法律,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進行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那麼,在接到公安機關的《不予立案通知書》後,有什麼救濟的途徑呢?
  • 關於惠州市金敏發展有限公司(行政處罰決定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3日,深圳海關官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鵬海關關於惠州市金敏發展有限公司(行政處罰決定書)鵬關緝決字〔2018〕0245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八十六條(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三)項的規定,決定對當事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科處罰款人民幣捌仟叄佰元整。當事人應當自本處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上述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