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原創:四大名王的絢麗時代——閒侃第三次十字軍東徵

2021-01-08 大隱君

埃及阿尤布王朝開國素丹薩拉丁、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外號紅鬍子巴巴羅薩)、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理查一世(外號獅心王)、法蘭西卡佩王朝菲利普二世(外號小狐狸),這四位在各自民族歷史上名垂千古的聖君名王,於1189年為了三教聖城耶路撒冷,歷史性地走到了一起,共同演繹了一段精彩絕倫的十字軍東徵史。下面我們就來閒侃這四大名王的絢麗時代和他們的東徵故事。

花開四朵,各表一枝,咱先侃侃名揚伊斯蘭世界,為後世穆斯林所傳頌的薩拉丁薩叔。正是薩叔在中東的縱橫捭闔,引起了另外三位名王主導的第三次十字軍颶風。薩叔於1138年出生在伊拉克北部提克裡特(薩叔的知名粉絲,薩達姆的故鄉也在這裡)的庫德名門望族,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是個根正苗紅的官二代。不過薩叔從小聞雞起舞、敏而好學、慷慨大方、志存高遠,是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薩叔所處的時代,穆斯林最大的夙願便是收復1099年為十字軍攻佔的伊斯蘭第三大聖城,當然也是基督教第一聖城的耶路撒冷(耶穌在此降臨和受難,穆罕默德在此夜行登宵)。638年阿拉伯帝國佔領聖城,由於奉行宗教寬容政策,兩教尚能和平相處。11世紀中期,信奉伊斯蘭遜尼派的塞爾柱突厥帝國崛起並控制耶路撒冷,對前往朝聖的基督徒徵收重稅並大肆迫害,引起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憤慨。1096年,在教皇烏爾班二世的煽動下,西歐各國基督徒懷著狂熱的信仰和對東方財富的渴望,組織起十字軍東徵,於1099年攻佔耶路撒冷,屠殺十幾萬穆斯林和猶太人,建立起以整個基督教世界為後盾的耶路撒冷王國及附屬的一列公國和伯國,並成立醫院騎士團(即當今的馬爾他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古代版的海豹突擊隊)等強大的軍教合一組織鞏固佔領地。薩叔之前的許多穆斯林君主為此奮鬥過、嘗試過,但由於伊斯蘭世界的分裂和十字軍的強大,都一一失敗了。穆斯林意識到,要想收復以整個基督教世界為後盾的耶路撒冷,必須建立起伊斯蘭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所謂時勢造英雄,真主選擇了薩叔,薩叔創造了歷史。

薩叔成年後跟隨叔叔希爾庫為敘利亞贊吉王朝的努爾丁素丹打工並逐漸晉升為中層管理者,1168年叔侄二人被外派到埃及馳援被耶路撒冷和拜佔庭聯軍進攻的埃及法蒂瑪王朝(中國史書中的綠衣大食,以穆罕默德獨生女法蒂瑪命名)。薩叔在亞歷山大以千敵萬,成功防守兩個半月,擊退聯軍,從此聲名大振。此戰後,法蒂瑪成為贊吉子公司,薩叔也由贊吉中層將領就地上位為法蒂瑪的宰相,而且還是曹阿瞞這樣的實權宰相。薩叔在埃及充分發揮才能,一手抓文治,一手抓武功,很快埃及大治。1171年法蒂瑪素丹阿迪德去世,薩叔在眾望所歸中黃袍加身,建立阿尤布王朝。此時33歲的薩叔,有兵、有糧、有名、有權,完成了從四有新人到四有中年人的華麗轉身。胸懷天下的薩叔開始著手建立伊斯蘭統一戰線:尊正統的巴格達阿拔斯王朝哈裡發為大Boss,奉天子以令不臣;與耶路撒冷等基督教國家暫時講和,集中精力搞改革、謀發展;在國內進行宗教改革,改宗主流的遜尼派,在教義上與其他穆斯林勢力達成和解。1174年,薩叔的總公司領導努爾丁素丹去世,留下孤兒寡母,局勢危急。薩叔應努嫂邀請北上,遷都大馬士革,成功收購贊吉王朝,統一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蘇丹和伊拉克北部、漢志和葉門等地,完成了對耶路撒冷諸國的包圍。

此時的薩叔,威望如日中天,穆斯林都指著他收復聖城,紛紛加盟阿尤布集團。1177年,因耶路撒冷王國的聖殿騎士團分舵主、職業搶劫犯雷納德屢次打劫薩叔的商隊,薩叔忍無可忍,親率三萬大軍直逼聖城,但不想耶路撒冷有一個不世出的少年國王——鮑德溫四世,鮑少。16歲的鮑少率三千人在蒙吉薩截擊薩叔大軍,鮑少祭出真十字架(相傳耶穌被釘死在上面),放出聖殿騎士,把薩叔打得大敗。鮑少一舉成名,成為基督教世界的寵兒。薩叔在兩年後捲土重來,鮑少堅守聖城,薩叔久攻不下,再加上贊吉餘黨在後方搗亂,只得議和。薩叔對這位在戰場上大敗自己的鮑少十分欣賞,兩人英雄相惜,又都需要擺平各自國內政局,因此倒也一直和平相處著。鮑少比薩叔小23歲,對內實行宗教寬容,對外奉行和平共處,而且殺伐果斷、治國有方,一句話,有鮑少在,耶路撒冷穩如磐石。按道理薩叔是耗不不過鮑少的。不過上帝眷顧薩拉丁,天妒英才的一代少主鮑少身患全身麻風病,隨時會蒙上帝召喚,薩叔需要做的只是等待。

1185年,鮑少因病去世,姐夫蓋伊繼位,但無力平衡國內政局。本來去世前鮑少和薩叔續籤了4年和約,但職業搶劫犯雷大舊病復發,又大搶了一把薩叔的商隊。這真是橫挑強鄰,自取滅亡。忍無可忍的薩叔終於在1187年爆發了,先是圍點打援,在哈丁之戰中全殲耶軍主力,生俘蓋伊、手刃雷大,隨後輕易拿下守衛空虛的耶路撒冷,成為萬人敬仰的伊斯蘭世界大英雄。這一年,薩叔49歲。但薩叔真正的偉大體現在陷城後的行動。他沒有為88年前死於基督徒屠刀下的十幾萬穆斯林進行復仇,而是嚴禁燒殺搶掠、毀壞教堂,允許基督徒在聖城居住或來朝聖,在收取少量贖金後派兵護送8萬基督徒攜財產出境,最後還釋放所有戰俘。這種超越時代的仁者光輝和騎士風度使薩拉丁贏得了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的普遍尊敬。

聖城易手的消息如海底地震,在西歐基督教世界激起巨大海嘯。老教皇烏爾班三世聞此噩耗,一下子氣急攻心,撇開世俗紛擾,直接去向上帝匯報。新教皇接任後,立即廣發英雄帖,組織第三次東徵,收復聖城。1189年,德意志神羅皇帝紅鬍子巴巴羅薩巴爺、法蘭西小狐狸菲利普二世菲哥、英格蘭獅心王理查一世獅王宣誓參加東徵,史上最豪華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徵正式拉開帷幕。

三位帝王都是在本國歷史上名揚千古的一代雄主,那歷史地位跟咱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差不多。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是當時歐洲第一強國,巴爺登基後,東徵西討,戰功赫赫,一臉大紅絡腮鬍,霸氣外露。巴爺人生愛好是扁義大利和虐教皇,一生六侵義大利,把教皇虐得死去活來。法蘭西在菲哥14歲登基時四分五裂,王室領土巴掌大,而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被跑到英格蘭稱王的法國貴族們併入英格蘭版圖(有點類似滿清入關將滿洲土地併入中國),不過菲哥少年老成、足智多謀,面對強大的英格蘭,他巧施反間計,策劃並贊助英王亨利二世的三王子開展「菲利普杯」打親爹挑戰賽,在老大、老二先後被上帝召喚出局的情況下,菲哥親自上場,於1188年聯合老三獅王大敗擂主亨二,取得一大塊領地,亨二本想傳位唯一的好兒子老四約翰,沒想到在謀反者的名單上發現了老四的名字,亨二萬念俱灰,第二年去世,獅王登基。獅王從小在法國領地長大,只會說法語,不會說英語,一輩子在英國呆的時間不超過6個月,而且平生只愛打仗,不喜治國,但獅王武藝高超、勇猛善戰,兼具英雄主義和騎士風度這兩種歐洲當時時髦的範,而且對飽受歧視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以徵服者自居的諾曼人一視同仁,因此深受廣大英國人民的愛戴。圍繞領土問題,菲哥和獅王很快鬧不和,這時新教皇的英雄帖送到,兩人於是暫時擱置爭議,同時出兵參加遠徵。這一年,巴爺62,獅王32,菲哥24,薩叔51。

要說德意志不愧為當時第一強國,巴爺一出馬就是10萬大軍,還帶著太子施瓦本公爵,浩浩蕩蕩殺向中東。巴爺指揮下的德意志軍團一路拳打匈牙利、腳踢拜佔庭,進入小亞細亞後又狠狠修理了伊尼科突厥國,在小亞細亞如入無人之境。薩叔再怎麼文武雙全,也彌補不了雙方實力上的差距。巴爺有10萬日耳曼大漢,薩叔只有3、5萬軍隊,此時忙於在伊拉克平叛。如無意外,巴爺到達耶路撒冷之日,就是薩叔霸業灰飛煙滅之時,基督教世界對巴爺的這次遠徵那是相當看好。不過,上帝又一次眷顧了薩叔,巴爺在1190年6月的率軍橫渡薩列夫河時蒙上帝召喚,墜馬溺亡(一說心臟病突發),德意志軍團沒了精神領袖,立刻散夥。施太子壓不住場,只好率留下的7000人馬繼續東徵,但在之後的徵戰中只能充當配角。

巴爺出師未捷身先死,基督徒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菲哥和獅王身上。二王同時出兵,菲哥率3萬法軍先行攻打薩叔的沿海要塞阿克城,獅王則在途中做起了無本起利的買賣,以武力為後盾從西西里和拜佔庭榨取了大量錢財(可憐的拜佔庭就像軟柿子,誰都來捏一把)。獅王這樣做也是有苦衷的,他為這8000人馬的軍費問題傷透腦筋,出發之前對所有不參加東徵的人開徵「薩拉丁十一稅」,甚至宣稱只要價格合適,就賣掉倫敦。阿克城易守難攻,菲哥和施太子攻了一年都無法破城,傷亡慘重。施太子病死軍中,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接管德軍指揮權。1191年6月,獅王終於與菲哥會師。桀驁不馴的獅王不管走到那裡都是人群中的焦點,英法德聯軍的第一把交椅被他當仁不讓地坐在屁股下,菲哥和利爵爺等聯軍統帥被他呼來喚去,真是不要太拉風哦。獅王雖不擅權術,但絕對是軍事天才。在他指揮下,聯軍一個多月便攻下阿克城,德軍首先登城,利爵爺含著熱淚升起軍旗,但獅王認為利爵爺的軍旗不配與英法兩王軍旗並列,下令扯下。德軍受此奇恥大辱,但無奈實力不濟,只得含恨忍下。利爵爺與獅王從此結下梁子。菲哥也忍不了獅王的吆來喝去,藉口生病,留下勃艮第公爵率1萬法軍繼續作戰,自己啟程回國,尋機報復。至此,西歐三大名王已去其二,只剩獅王單挑薩叔。

文韜武略的薩叔此時仍忙於平叛,只能忍痛放棄阿克城的。城破後,薩叔立刻提出拿10萬金幣換薩軍戰俘性命,獅王翻手要價20萬,交完1.5萬的定金後,生性慷慨的薩叔在約定時間拿不出足夠的錢,要求延期履行,獅王很乾脆的拒絕了,4000戰俘照殺,定金不退。薩叔碰到獅王這樣嚴格按規矩辦事的男人,只能認栽。獅王破城後本想直搗薩叔本部埃及,無奈眾將急於收復聖城,只得率軍進攻耶路撒冷。9月,薩叔終於平叛結束,親自率軍與獅王決鬥。他先攻重鎮雅法,引獅王南下決戰。獅王不顧眾將反對率軍直撲雅法,德軍和法軍先後不堪其辱,撤退回國。

薩叔對十字軍重騎軍團的常勝戰法是先以持續不斷的騎射騷擾來削弱對方士氣和補給,後以步騎大軍以逸待勞,團滅對方。但獅王掌握了克制對方的戰法,他嚴令部下靠海岸行軍,由義大利海軍運輸補給,並控制每天行軍距離,保持官兵體力和士氣。在面對騎射騷擾時,獅王創造的長矛兵在前,長弓手交插其中的步兵陣型成功克制住薩叔的騎射。說到威爾斯長弓手這一英國特產兵種,那可是日後英法百年戰爭中英軍克製法軍重騎的法寶,愛德華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憑藉長弓手的超遠射程和殺傷力先後在克雷西、普瓦提、阿金庫大敗法國騎士團,促使法國大力發展火炮,最終反敗為慘勝,奠定今天英法版圖。扯遠了,繼續回到本文。9月14日,薩叔見騎射騷擾戰法被破,於是親領大軍與獅王會戰於阿爾蘇夫,但薩叔仍破不了獅王戰法,損失慘重,只得撤退。獅王順利進軍雅法。此後一年,雙方互有攻防。1192年夏,薩叔趁獅王不在,突襲雅法得手,8月5日獅王率軍來戰,兩軍縱橫馳奔,往來衝殺,獅王與薩叔都披掛上陣,率軍廝殺。獅王身先士卒,被擊落馬,本可乘勢掩殺的薩叔卻頓起英雄相惜之心,陣前贈馬。獅王也毫不客氣,上馬再戰,率軍擊退薩叔。兩次野戰,薩叔均敗於獅王之手,十字軍士氣大漲,紛紛要求直取聖城。很快,獅王以雅法為基地,兵臨城下,薩叔這邊則是軍心不穩,後方動亂,只得率殘兵敗將防守聖城,堅壁清野。面對薩叔的新戰法,逼走德、法兩軍的獅王兵力不足,無法速勝,長期的攻城戰使得人困馬乏,而薩叔的騷擾又使得後方補給難以為繼。獅王空有滿腹謀略,奈何薩叔的堅守不出,而且國內還傳來弟弟約翰勾結菲哥陰謀篡位的消息。活脫脫一個中東版的諸葛亮對司馬懿。

十字軍內部在是否繼續進攻聖城的問題上分裂,在不斷爭吵中,薩叔的議和書送到。獅王與薩叔不斷通信和談判,最終於1192年9月2日締結為期三年的停戰和約,約定薩叔將此前繳獲的「真十字架」還給十字軍,耶路撒冷王國保留包括雅法、阿克在內的沿海城池,耶路撒冷仍由薩叔控制,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允許從對方版圖通向耶路撒冷和麥加朝聖。為安撫部下情緒,獅王假意與薩叔約定三年後再戰。談判中,獅王十分欣賞前來送和約的薩叔義弟阿迪爾,立即賜其騎士頭銜(由國王賜予騎士頭銜在當時的西歐可是極高榮耀),還將親妹妹愛麗婭諾公主許配給阿迪爾。獅王眼光如炬,雄才偉略的阿迪爾日後成為阿尤布王朝的趙匡胤,獅王的妹妹就成為埃及皇后。

此次東徵,獅王雖未收復聖城,但戰場連勝,討回「真十字架」,彌補了基督教世界的恥辱,安撫了基督徒的精神創傷。薩叔雖戰場失利,但保住聖城的戰略目標最終實現。雙方可以說打了平手。絢麗豪華的第三次十字架東徵至此結束,除了第六次十字東徵德皇腓特烈二世通過談判名義上短暫收復聖城外,此後的四十字軍東徵再也沒有達到獅王的成就,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恩怨日益糾結,綿延千年,一直到今天。

後 記

東徵結束後,獅王急於回國,撇下軍隊,帶少數隨從乘船往回趕(跟遠徵埃及陷入僵局後的拿破崙一樣,不同的是彼此的運氣),不料在義大利附近遭遇風暴,提前登陸。驕橫跋扈的獅王在歐洲到處樹敵,只得化妝前行,結果於1193年在路過利爵爺地盤時身份洩露被捕,利爵爺狠狠出了一通惡氣後,未敢擅自做主,將獅王押往施太子的弟弟,新德皇亨利六世處。正在勾結約翰搗鬼的菲哥聞訊大喜,極力鼓動亨六幹掉獅王。獅王的母親,一個當過法英兩國王后的傳奇女人愛琳娜,為救愛子,重出江湖。利用她在各國關係,極力斡旋營救。傳說中的俠盜羅賓漢也出來與約翰鬥智鬥勇。殺掉獅王等於與英國為敵,直接釋放則便宜了這個羞辱德意志的混蛋,亨六於是開出15萬馬克的天價讓愛琳娜贖回愛子。愛琳娜在全國大肆搜刮湊贖金,英國人為贖回他們愛戴的獅王,默默承受了這一切。獅王被囚時,一生馳騁沙場的伊斯蘭名王薩叔終於走到人生盡頭。1193年2月16日,薩叔在開羅蒙真主召喚,享年55歲,留給子女的只有幾十枚金幣。

1194年,愛琳娜終於湊齊贖金,獅王在傳說中的羅賓漢護送下平安歸來,重掌國政,將約翰扇到一邊後,立刻率軍攻打宿仇菲哥。戰法的差距擺在那,菲哥再怎麼足智多謀也打不過獅王,決戰一敗再敗,好歹憑著法蘭西的雄厚國力苦苦支撐到1199年。這一年,獅王在一次小攻城戰中親臨敵陣偵察,結果被冷箭射中脖子,傷重不治。臨終前,獅王赦免了那個射中他的法國小兵,將王位傳給約翰,遺產分給朋友和孤兒院。42歲的獅王就這樣在戰場上結束了他輝煌而短暫的一生。約翰終於如願以償得到英國王位,同年,阿迪爾在內亂多年後也登上了阿尤布王朝的王位。約翰登基後,與菲哥反目為仇,菲哥早有準備,雙方糾集聯盟開展互毆運動。1214年,菲哥在布汶會戰中擊敗英王約翰與德皇奧託四世聯軍,將英國在法國的大部分屬地收回,法蘭西從此取代德意志成為西歐頭號強國,菲哥被加稱為「奧古斯都」,又稱「高貴王」。喪師失地的「失地王」約翰面對國內貴族和人民的憤怒,被迫於1215年與英國貴族籤訂了《英國大憲章》,從此開啟了英國憲政的先河,並由此改變整個世界,可謂禍兮福所倚。

第三次十字軍東徵中叱吒風雲的東西方四大名王,活到最後的是菲哥,1223年,58歲的菲哥蒙上帝召喚,駕鶴西去。但在歷史長河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一百多年後,法蘭西又將與英格蘭開始百年戰爭,這一次,英國大軍長驅直入,屠戮法國平民,又引起奧爾良農家女貞德那段激昂悲壯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十字軍東徵只為掠奪財富?中世紀奔騰的欲望、權力與信仰
    此外,十字軍東徵中後期徵服者們目標的轉移也印證了這一說法。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由於威尼斯共和國的參與,最終圍攻的是黎凡特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君士坦丁堡,此後十幾年,隨著伊斯蘭的阿尤布王朝在黎凡特的政治和經濟重心進一步向埃及遷移,第五次和第七次十字軍分別劍指達米埃塔和埃及內陸。| 薩拉丁去世時阿尤布王朝的領土.
  • 縱橫中世紀9 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締造巔峰,十字軍東徵大幕開啟
    於是為了地盤和利益,歐洲各國便紛紛積極的組織士兵前往西亞大地,每個出徵的士兵在胸前和手臂上都帶有「十」字標記,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因此,這群出徵的士兵便被稱作是「十字軍」。十字軍東徵前前後後發動了大概有九次,第一次十字軍東徵的時間是1096年至1099年之間,參加的人數有10萬人。1097年,各路十字軍從君士坦丁堡出發進入小亞細亞,攻城略地,為拜佔庭帝國收復了不少領土。
  • 武力傳教的十字軍東徵,教皇:過去的強盜,現在都應該成為騎士
    中世紀是一個信仰時代,所謂西方文明正是誕生於中世紀。中世紀也是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十字軍運動拉開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歷史大幕。十字軍被認為是最完美的騎士,從所謂的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是騎士的天職。作為回報,教會紛紛將騎士團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為跨國的軍事組織。
  • 第4次十字軍東徵:目標為何是同為基督教國家的「拜佔庭帝國」?
    自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以來,之前發動的三次十字軍東徵都極大地幫助了拜佔庭帝國。尤其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徵,將塞爾柱人從小亞細亞沿海擊退到內陸,拯救了風雨飄搖中的拜佔庭帝國。來自西歐的十字軍為拜佔庭帝國收復了尼西亞、呂底亞等大片土地,但是十字軍也按照著按西歐歐洲分封的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佔地區建立若干封建國家(十字軍國家)。由於十字軍每次經過希臘都如蝗蟲過境般將希臘劫掠一空,而拜佔庭皇帝對此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後又因為宗教、土地以及宗主權的問題,激化了十字軍國家與拜佔庭帝國的矛盾。
  • 世界歷史:十字軍東徵的發起者——烏爾班二世
    1093年,亨利之子康拉德與教皇結盟,在米蘭自立為王,有了強大的政治後盾,1096年,烏爾班最終打敗克萊門特,返回羅馬。回到羅馬後,烏爾班二世便在帝國推行克呂尼改革運動。烏爾班二世便以援助東方教胞為名,組織了十字軍東徵。1097年,十字軍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佔塞爾柱人國都尼凱亞,1098年,又攻佔埃德薩和安條克,建立起最初的埃德薩伯國和安條克公國。1099年7月,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烏爾班二世任教皇的十年中,教廷權勢得到了極大抬高,對中世紀教會改革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 宗教不同而引發戰爭,歷經200年,探究十字軍東徵背後宗教因素
    在擴張的路上,伊斯蘭教一定會與其他的宗教人士發生摩擦和衝突,而最終穆斯林與基督教徒之間的摩擦和衝突發展成為了歷時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其實並不是單指某一次的戰爭,也不是特定時段的戰爭,而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系列戰爭的總稱。 伊斯蘭教為了奪回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而出兵拜佔庭帝國,而基督教徒為了保衛和收復被伊斯蘭教奪走的地方而浩浩蕩蕩的展開遠徵。
  • 全球知名學者:蓬佩奧對華發動「十字軍東徵」,很不光彩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8月5日文章,原題:美國對中國的「十字軍東徵」一點兒也不光彩 長期以來,美國一些白人基督教福音派教徒認為,美國肩負著上帝賦予的拯救世界的使命。在這種「十字軍東徵」心態影響下,美國對外政策經常從外交轉向戰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個月又發起「十字軍東徵」,這次是針對中國。
  • 歷史上的今天1095年11月27日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宣布發起十字軍東徵
    歷史上的今天1095年11月27日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宣布發起十字軍東徵 2013-08-15 12:3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十字軍東徵穆斯林,卻洗劫了拜佔庭
    1095年,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發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徵。這本該是東西教會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外敵,修復裂痕的絕佳契機。但是沒想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的時候,魚龍混雜的十字軍竟然向君士坦丁堡拔刀相向,洗劫了這座千年古城。經此一役,天主教與東正教和解無望。此後,拜佔庭帝國也一蹶不振,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入侵君士坦丁堡,滅了拜佔庭。東正教的象徵聖索菲亞大教堂,淪為清真寺。
  • 戰爭的背後是利益的驅使,為攫取東方的巨大財富,十字軍開始東徵
    為掠奪東方的財富,十字軍開始東徵 由此,在英諾森三世即位之後,便開始發動了向東方世界進軍的號召,為的就是能夠打通,天主教會狹小的統治之地,為其創造更為廣闊的宗教影響範圍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紅鬍子腓特烈大帝的十字軍冒險之旅
    神聖羅馬帝國乃至整個歐洲最偉大的皇帝,霍亨斯陶芬王朝烈緒,綽號紅鬍子巴巴羅薩的腓特烈大帝,是12世紀後半葉縱橫在歐亞之間的歐陸三大名王之一。他曾六次徵戰義大利,有過米蘭之役那樣的大捷,也有過萊尼亞諾戰役那樣的慘敗,他一生縱橫沙場,有勝有敗,快意人生。
  • 歐洲古代史:第五次十字軍失敗後教皇怒不可遏,腓特烈二世背鍋
    第五次十字軍東徵戰敗的消息傳到西歐時,人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次東徵為何再次失敗?是上帝對十字軍的罪愆感到憤怒,還是有更加世俗化的解釋?值得怪罪的人太多了。匈牙利國王拋棄了十字軍,杜姆亞特的幾個領導人表現糟糕,而頑固的佩拉吉烏斯屢次拒絕接受勝利。然而,那個甚至沒有參加東徵的人卻承擔了最大的責任。腓特烈二世宣誓加入十字軍已有6年,卻甚至沒有踏出過國門一步。沒錯,他是派了一些軍隊,卻讓情況更加糟糕。
  • 《帝國時代2:決定版》腓特烈一世屬性介紹
    在《帝國時代2:決定版》這款遊戲中,腓特烈一世是一個英雄單位,歷史上也被稱作巴巴羅薩。有很多小夥伴都對其具體的屬性很好奇,那麼就來看看「FaQ」分享的《帝國時代2:決定版》腓特烈一世屬性介紹吧。《帝國時代2:決定版》腓特烈一世屬性介紹:Frederick Barbarossa中文名稱:腓特烈一世單位種類:步兵單位外形:條頓武士出現戰役:無生命值:170攻擊力:19(近戰)額外攻擊:4 vs 鷹勇士;4 vs 建築攻擊間隔:2.03護甲:10
  • 大航海時代達伽馬遠航亞洲,靠無知和宗教狂熱支撐
    在研究了大量文獻資料之後,克利夫把達伽馬的航海探險與中世紀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徵聯繫在一起。他認為,達伽馬去印度洋的探險與十字軍那8次東徵有某種共同之處。在羅馬天主教教皇準許下,西歐封建領主組織軍隊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戰爭,是宗教動機把「侵略」變成了「收復失地」;而15世紀末的偉大遠航所開啟的野蠻殖民時代,也因「找尋失落的基督同伴國家」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得到正名。
  • 亨利六世王朝的制度,艾裡克修斯改變了十字軍的進程
    正好,此時教皇也是換班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新教皇第一個政績工程就是組織十字軍去打架。1198年,英諾森三世成為新的教宗,不是聖城還在穆斯林手裡嗎,很有必要第四次東徵啊。這次東徵,願意參加的人著實不多,教廷的徵兵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直到1202年,法國的一個伯爵終於稀稀拉拉組織了一隊人馬集結在教皇麾下。
  • 遊戲王決鬥連結次時代卡組怎麼玩 遊戲王決鬥連結次時代卡組玩法攻略
    遊戲王決鬥連結次時代卡組怎麼玩?很多玩家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遊戲王決鬥連結次時代卡組玩法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了。遊戲王決鬥連結次時代卡組怎麼玩 遊戲王決鬥連結次時代卡組玩法攻略一、卡組介紹次世代的核心卡是六星次世代軍隊和4星的次世代搜尋者,整個卡組SR卡只有一張次世代搜尋者在大發現小包大發現時代內,那個包內還有一張同路人,在沒有其他強力坑前,同路人算是當前環境強力坑之一,也值得一抽,並且次世代本家幾乎都在這個包,只有一張六星次世代軍隊在大包究極龍崛起,但是是一張R卡比較好抽
  • 《十字軍之王3》首選的起始國家 從伯爵開始大翻盤!
    《十字軍之王3》上周登陸PC,幾乎得到了玩家們的一致好評。Metacritic上的91分和steam上的1.3萬好評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可能會有不少人糾結於一個問題: 我應該從何處開始遊戲呢?從貧窮的部落首領到顯赫的封建皇帝,地圖上任何統治者你都可以選擇。這種自由度可能讓你摩拳擦掌,也會讓你猶豫不決。
  • 《帝國時代2:決定版》壞鄰居屬性介紹
    《帝國時代2:決定版》中的壞鄰居是一種破壞力非常強大的投石機單位,攻城略地方面的能力非常的突出。這篇《帝國時代2:決定版》壞鄰居屬性介紹由「FaQ」整理並翻譯,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這篇《帝國時代2:決定版》壞鄰居屬性介紹由「FaQ」整理並翻譯,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