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侯爵,但為什麼公子小白不叫齊桓侯呢?

2021-01-16 網易

2021-01-11 10:38:06 來源: 鈕宛妙遊戲

舉報

  

  眾所周知,公侯伯子男是中國古達的五等爵位,而在提到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的時候,有些人就要問了,齊國是侯爵為什麼齊桓公稱公,而不是齊桓候呢?

  首先,諡號裡面的「公」,是一種尊稱,而非爵位。

  諸侯這一級別,諡號基本統一為「公」,士大夫這一級別,諡號基本統一為「子」。然而都不代表爵位,只是一種尊稱,你可以理解為「追贈為公爵、子爵」。

  但史書中說法還是很嚴格的,比如「鄭伯克段於鄢」「晉侯秦伯圍鄭」,不是諡號的情況下,稱呼都是用本來爵位的。唯一例外的是對本國國君會稱「公」以示尊敬,比如《左傳》中的「公將鼓之」。再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劉備、孫權等領導人在沒有稱王稱帝的時候,手下的文成武將都稱呼其為「主公」,這表明了公的尊敬用意以及對某一地區領導人的常用稱呼。

  同時,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春秋只有四家公爵,宋,虢,虞,州,後來衛國勤王有功升級為公爵,其他沒有了。周王下面是公,比如說齊桓公,桓公是後人給他的諡號,再比如你是楚國國君,我是晉國國君,我稱呼你叫楚公你叫我晉公,有的就同學問了,楚國不應該是叫王麼?是這樣,楚國有個國君覺得自己牛逼不服周天子管制,就自封為王,其他國家也對他不滿,聯合出兵打過他,可誰都打不過誰,就不了了之了,畢竟周天子就這麼點權力,他也不敢單獨去招惹楚國,其他諸侯看周天子都不吭聲了就算了吧。這就導致了後來戰國中期的諸侯國相繼稱王的現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史四:齊國內亂結束,齊桓公即位,管仲治齊,長勺之戰
    隨著鄭國、楚國的崛起,同時代齊國,也開始迎來自己的國運——公元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了。在此之前,齊國一直是鄭國的小跟班。在此之前,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開始這幾十年時間裡,隨著鄭國的崛起,齊國一直都是鄭國的小跟班。
  • 長勺之戰,齊國和魯國,誰才是正義的一方?
    襄公之時,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在師傅鮑叔牙和管仲的提醒下,提前從齊國出逃,分別逃往自己的母國魯國和莒國。而現在,最有資格繼承君位的就是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了。魯國和公子糾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公子糾一面說服魯國派軍隊護送自己回齊國即位,一面派出師傅管仲截殺公子小白。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廣東地區的高考作文題目,如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
  • 春秋時期,齊國為什麼不滅「嘴邊」的魯國?
    現在的山東,我們也叫它「齊魯大地」,這都源於春秋時期的齊國和魯國。那麼,回到春秋時期,齊國疆域遼闊,魯國就在它的懷抱當中,為什麼幾百年的時間裡齊國遲遲不滅掉魯國?是因為滅不了還是不敢滅?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 齊國和魯國之間戰爭,因為齊國犯了一個錯誤,結果悲催了!
    在這次戰鬥中,後來成為「春秋五霸」首位霸主的齊桓公小白,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又有一代名相管仲的輔佐,但卻在對周邊小國魯國的用兵中失敗,其中的教訓令人深思。1,擁子結怨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統治秩序開始走向崩潰的歷史時代。
  • 戰國七雄:曾力壓秦國的霸主,「東帝」齊國的崛起與衰亡之路
    其實不然,這中間還是有不小的變故的,就連王室都有更替,在史書上,齊國還有兩個更專業的叫法,姜齊和田齊。這是為什麼呢?不著急,我們接著往下看。功勞極大的姜尚,雖然是被分封為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也有公爵的說法),但是其封地卻是相對富庶,位置極佳的齊營丘。說起這齊國的第一任CEO姜太公,就不得不多叨叨幾句,關於他的傳說那是不少,這姜太公雖然沒有《封神演義》裡面那麼神,但是來頭也是不小,確實是個牛人。姜姓為炎帝後裔姓氏,姜氏先祖是大禹手下的重臣,有多重要啊?
  • 齊桓公的臨終悽涼:軟禁在寢殿,忍飢挨餓,袖袍掩面,僅晏蛾兒在
    許久之後,晏蛾兒發現不對勁,去摸了摸齊桓公的身體,早已經變得僵硬。春秋時期的一代霸主齊桓公去世。生前有怎樣的榮光,死後就有多悽慘。公元前685年,一場決定齊國命運的賽跑在山東大地上展開,魯國派兵護送公子糾快馬加鞭趕往齊國,管仲則單獨上路埋伏在了莒國到齊國的必經之路上。在這條必經之路上,鮑叔牙正帶著公子小白不分晝夜趕往齊國。
  • 三個男人之間的「遊戲」,齊桓公、管仲、鮑叔牙到底什麼關係
    「三」這個數字歷來很神秘,八卦有三爻,天地間有三才,最穩定的圖形是「三角」,那麼對於戰國時期的這仨人,又有什麼牽扯聯繫呢?齊國僖公在公元前698年駕崩,留下三個兒子:太子諸兒、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
  • 齊桓公好心收留陳國公子,誰知兩百年後,江山被其後裔篡奪
    齊桓公在位期間,陳國發生了內亂,一位陳國的公子跑到齊國避難,齊桓公好心收留了他。誰也沒有想到,二百多年後,姜姓齊國的江山會被陳國公子的後裔篡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的源頭還得從陳國說起。公元前699年,陳厲公被殺,他的侄子陳莊公即位,而陳厲公的兒子公子完只能做大夫,沒有機會即位了。幾年後,陳莊公病死,他的弟弟陳宣公即位。
  • 春秋戰國時齊國君主世系,姜子牙的齊國20代32君,田氏齊國7代8君
    春秋齊國君主中最出名的當屬春秋首霸齊桓公。桓公本是齊僖公的庶子,因其哥哥齊襄公在位時朝政昏聵,綱紀鬆弛而引發宗室內鬥,襄公被其堂兄弟公孫無知弒殺,後君位空缺,使得避居莒國的公子小白入主臨淄,是為齊桓公。而襄助桓公成就霸業的首位功臣當屬管仲。其在桓公支持下大規模整頓內政,主要措施有三:一是「相地而衰徵」,就是根據田地好壞和產量多寡徵收田稅。
  • 一代雄主齊桓公,死後屍體竟爬滿了屍蟲……
    齊桓公,姜小白是也。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上說,齊桓公都可算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對中國歷史影響至深。但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奇幻無比。首先,看他的名字。齊桓公的名字叫姜小白,或者叫呂小白。這個名字放在今天很有喜感。其次,他的兄長,甚至是整個的家族,都是奇葩。呂小白的兄長是齊襄公。齊襄公在歷史上的名字,主要靠他的淫亂的得來的。他曾與自己的親妹妹——嫁去了魯國當了魯桓公的夫人——私通。齊襄公不但與自己親妹妹私通,更是把自己的妹夫魯桓公也殺掉了。原因就是東窗事發,魯桓公罵了老婆,結果這個女人告訴自己親哥哥。
  • 為什麼齊國只是消滅了宋國,就遭到了五國伐齊?
    在佔領宋國後,雖然齊國的實力達到了頂峰,但是卻造成趙、魏、韓、燕、楚五國聯盟進攻齊國。更為嚴重的是,約公元前284年,燕國上將軍樂毅統率燕、秦、楚、韓、趙、魏六國軍隊攻打齊國,在濟西之戰大敗齊軍主力, 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齊國差一點就因此而亡國。
  • 「名人歷史百科」五霸之首——齊桓公
    【名人簡歷】齊桓公(?-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是齊僖公最小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姜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 山東是由齊國和魯國組成,但為什麼簡稱魯,而不是更強大的齊呢?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51字,閱讀約3分鐘被稱為山東省的齊魯大地突厥炮烙後,被姜子牙封於齊國,夜裡被封於姬旦魯地至此,齊國和魯山東半島最著名的兩個諸侯王自古以來,山東均被稱為「薩克奇地」,或者被稱為
  • 戰國時期齊國做了什麼,為什麼五國伐齊,而且秦國也參與了
    齊國的首任國君是姜太公。齊國本來就是周天子論功行賞所封的國家,佔據山東省的大部分地區,比較富饒。再加上姜太公的經營後富甲一方。是諸侯國中國力最強盛,所以齊國也是最先稱霸的諸侯國。是春秋五霸之首。而國家強盛了。自認就想著稱霸中原。
  • 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為何戰國卻稱田齊而不是姜齊?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呂尚(姜子牙)於齊,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稱姜姓呂氏齊國(姜齊),《史記·齊太公世家》講述了西周和春秋時期姜齊興衰史。田完逃入齊國陳完逃入齊陳完入齊改為田完,田姓始祖。2.被齊封于田(封地),而得田姓齊國封其為大夫,陳完不敢受,最後接受了「工正」這一官職(爵位為士)因此,田完在齊國扎了根,經過五代的努力(田完、田稚,、田湣、田文子、田桓子),田桓子這一代時,當到了大夫的職位,齊莊公還把齊國的莒邑分封給了他。
  • 自五國伐齊又田單復國後,齊國五六十年為何沒有半點作為?
    但好景不長,齊桓公和管仲去世,齊國也沒有了昔日的風光,想要繼續維持其霸主地位怕是做不到了。自此之後,齊國雖然偶爾有曇花一現的光彩,但直到其滅亡,也再無彰顯過齊桓公在位時候的風貌。分析公元前284年,樂毅領五路聯軍共舉伐齊。樂毅伐齊,雖非合縱所倡,但客觀的說,這是戰國時代除合縱抗秦之外,唯一一次由其餘六國聯手參加的戰爭。
  • 扁鵲見桓侯中的道理,桓侯真有其人嗎?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
    扁鵲在經過齊國時便被請了進去,齊桓侯對他以禮相待。扁鵲四次見齊桓侯,齊桓侯的病症越來越嚴重,從皮膚肌理之間到血脈,到腸胃,到骨,病重入骨藥石難醫,扁鵲看了一眼就趕緊收拾包袱從齊國溜了。2.扁鵲見的到底是誰?
  • 鳩佔鵲巢:田氏是怎麼取代姜姓齊國的?
    作為戰國七雄之一,齊國雖一直都是"齊國",但先後經由姜氏和田氏兩個家族主宰。齊國自存在之日起,就屬於姜氏。直到田氏從一個外來者,最終成為齊國之主,姜氏才退出齊國政權核心。這背後的故事,還要從齊國的這一支田氏之祖田完說起。西周在建立之初大封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