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陣亡最高級別將領,身中美軍毒氣,老兵:頭腫得像水桶

2021-01-10 騰訊網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提起志願軍,名氣最大的非「萬歲軍」第38軍莫屬,可如果以戰績排名,那麼20兵團的第67軍,則以殲敵87847人的戰績,成為志願軍殲敵最多的部隊。

67軍在取得輝煌戰績的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首位入朝的代軍長李湘,壯烈犧牲,是整個抗美援朝戰役中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

1914年,李湘出生於江西永新縣一個窮苦農家,16歲參加紅軍鬧革命,成了一名驍勇善戰的「紅小鬼」。在紅軍中,李湘由於年紀小,最初被安排為司號員,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湘敢打敢拼的作戰風格得到了首長的賞識,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抗日戰爭中,他先後擔任營長、團長、分區司令員等職務,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解放戰爭時期,李湘作為晉察冀的一員虎將,長期帶領作戰部隊戰鬥在第一線,擔任過教導旅旅長、19兵團191師師長等職。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任67軍副軍長的李湘臨危受命,被任命為代理軍長,帶領部隊跟隨第20兵團參戰,是第三批赴朝作戰的部隊。

其實早在大部隊入朝前,李湘就帶領警衛員和參謀等人,輕裝前往朝鮮前線勘察地形,既熟悉了戰場情況,又摸清了敵人的作戰風格。有了充分的準備,67軍入朝後,立刻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交火,並取得了勝利。

特別是在敵人發起所謂的「秋季攻勢」上,李湘率領67軍全體將士,憑藉有利地形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打退了火力強大的敵人,僅僅3天時間,就殲滅聯軍將近2萬人,粉碎了聯軍的「秋季攻勢」。

敵人受挫之後,不敢再貿然進攻,戰場進入了僵持階段。在這段時間,67軍輪換到了後方,進行修整和補給。

到了1952年夏天,67軍再次重返前線,依舊防禦金城地區。到達戰場之後,李湘立刻指揮部隊構築工事,以防止敵人的突襲。由於操勞過度,在前線的李湘病倒了,當時的軍政委曠伏兆曾多次勸他回後方養病,可為了戰局,他仍然帶兵堅持在前線指揮。

在7月1日這一天,67軍軍部接到下面199師的報告,說陣地上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199師師長李水清等人拿不定主意,所以向軍部請示怎麼辦。接到消息後,李湘不顧身體有病,堅持到前線查看情況。

趕到199師後,在李水清的帶領下,李湘見到了他們口中所說的奇怪事情:在志願軍前面的陣地上,散落著十幾個炮彈殼,不過這些炮彈都是空的,沒有發生爆炸。119師的指戰員都知道敵人炮彈轟炸的厲害,可一次出現這麼多的「啞彈」,卻從沒有見過。

隨後,李湘帶人上前近距離查看了這些炮彈,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大家也就沒有當回事,開始繼續忙碌手頭的事情。在回軍部前,師長李水清發現軍長李湘的臉上起了一個小癤子,就提醒他回去後將它弄破,可誰想到最後就是這個小癤子要了李湘的命。

原來這些炮彈並非什麼「啞彈」,而是敵人使用的毒氣彈,裡面裝的都是致命的細菌。由於67軍戰鬥力極強,敵軍多次受挫,最後竟然使用了滅絕人道的生化武器。而志願軍官兵並不知情,才會出現軍長李湘親自查看的情況。

按道理當時炮彈的毒氣已經揮發,本來已經不致命了,例如199師師長李水清,就沒有中毒。可是李湘當時正生著重病,抵抗力極低,自然抵擋不住任何毒氣。回到軍部後,李湘的病情開始迅速惡化,可即便如此,他仍然不肯前往後方治療,堅持在前線指揮作戰。

幾天後,由於細菌侵入,李湘患上了急性敗血症和腦膜炎,渾身腫脹,並且開始神志不清。據當年的老兵回憶,李湘軍長渾身浮腫的很厲害,特別是頭部,腫脹的有水桶那麼粗。1952年7月8日,被病毒折磨8天的李湘停止了呼吸,年僅38歲。

結束語:

作為一名高級將領,李湘本可以待在指揮部,可他時刻謹記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志願軍高級將領的職責和使命,為了解戰場上第一手情報,拖著病體,親上前線查看,最終細菌感染壯烈犧牲,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銘記,

「煌煌烈士盡忠臣,不滅光輝不朽身」。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在異國他鄉為國捐軀的志願軍烈士。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我軍陣亡的5位最高級別將領:若沒犧牲可匹配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中我軍在全國範圍擊潰國民黨部隊,敵人共計有807萬武裝力量遭到殲滅,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轉化為解放軍部隊。而殲敵過程中戰死的國民黨將官達數十人,不乏黃百韜、邱清泉、劉戡等兵團級中將高官。作為獲勝的一方,解放軍其實也付出了相當代價,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戰爭過程中我軍陣亡的5位最高級別將領。按照貢獻和陣亡時的職級,如能堅持到全國解放,55年授銜都可以評定中將甚至更高的軍銜。第一位是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
  • 美軍將領回憶:終於明白什麼叫無法戰勝
    戰爭最後美軍將領克拉克在籤訂停戰條約時感嘆:「我是第一個沒在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美國將領」。甚至當時美國國內也普遍認為神話已經破滅,美軍並非所向無敵。那麼美國人究竟是如何看待韓戰呢,原美軍上校馬丁回憶韓戰時說道自己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無法戰勝。
  • 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都是誰,擔任什麼職務
    1950年韓戰爆發,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全國民眾還停留於建國的喜悅中。雖然戰爭沒有發生在我國,但是我們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為了幫助朝鮮抵抗美軍,我國組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幫助朝鮮人民抵禦外敵。我們的同胞與親人告別來到異國他鄉,對於許多軍人來說這一去也許就是永別。
  • 300志願軍包圍兩萬美軍?美軍: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聯合國軍保持的軍隊也差不多這個數,但為什麼美軍總是有種被志願軍包圍的感覺呢?甚至是300人包圍兩萬?這還得從志願軍的戰術說起。就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為例,1950年11月,麥克阿瑟指揮聯合國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北進攻。麥克阿瑟的目標是「把中國人趕回去,佔領整個朝鮮半島」。
  • 吳成德:志願軍最高級別戰俘,歸國後下放農場22年才沉冤昭雪
    01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吳成德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且還身擔重任,他是志願軍六十軍一八零師的政委、政治部主任。韓戰第五次戰役之前,美韓所謂的聯合國軍大舉進攻我軍,戰爭形勢不容樂觀。而當時我軍前線作戰部隊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不得不暫時休息,等待補充。吳成德所在的一八零師就在這時臨危受命——掩護大部隊向北休整,負責大部隊的斷後工作。
  • 「北極熊」團遭志願軍圍殲,團長不知所終,50多年後才確認陣亡
    即便環境異常困難,志願軍戰士們士氣高昂,仍然打出了不少亮眼的勝仗,如今保存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的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該團在新興裡戰鬥中被志願軍戰士圍殲,團長被擊斃,團旗曾一度被炊事班戰士拿去當蒸籠布。
  • 志願軍摸進敵人陣地,不小心踩到一個美軍,槍響過後美軍抱頭鼠竄
    魚龍浦坐落在清川江畔,與周德高所在的志願軍部隊隱蔽地一江相隔。江上原有一座鐵路橋相連,鐵路可從橋上通過。由於美軍狂轟濫炸,江上的鐵路橋已被炸毀,只留下一根鋼軌懸空相連。這裡的新興洞火車站及所在的村莊被美軍二師九團的一個營佔領。
  •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70周年資料編輯訪談組」,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的模範作用,將匯集抗美援朝戰爭中任丘人民的英雄功績、英模事跡、志願軍烈士的後遺等情況列入工作議程,追憶那段崢嶸歲月,深切緬懷志願軍先輩先烈的豐功偉績。為使歷史出處有源、事跡有根,編輯組重溫《中國共產黨歷史》中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記載和中共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拜訪了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作家、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駐朝鮮聯絡處工作過的武立金首長,參觀尋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對任丘市健在的30名志願軍老兵進行訪談慰問。
  • 志願軍發現,美軍投彈後,雪中聚集跳蚤蒼蠅,原來是細菌戰
    志願軍第42軍第375團戰士李廣福發現美軍投射了幾枚炸彈,卻並沒有爆炸,於是前去查看,卻發現雪地上到處都是跳蚤,蒼蠅。不久,志願軍其他駐守的陣地,均發現此種現象。天寒地凍的朝鮮,溫度達零下20~30度,昆蟲根本不可能生存,雪中卻聚集大量跳蚤蒼蠅,實屬反常。
  • 同樣的坑道戰,為何志願軍能守住上甘嶺,而日軍卻只落得全軍覆沒的...
    其二,志願軍可以持續「添油」,這也是最終獲勝的主要原因。 上甘嶺戰役開打的頭7天,做為防守方的志願軍第45師,也就是我國豫西北老鄉們俗稱的「老二團」,他們的戰鬥人員幾乎全部打光了。
  • 預告:難忘鐵血上甘嶺 | CCTV-7《老兵你好》欄目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節目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我軍在前三次戰役中勢如破竹,美軍也開始針對我軍特點進行研究,戰術逐漸改變,特別是在第五次戰役中,美國第二任所謂「聯合國軍」司令官李奇微,根據他所研究的志願軍「禮拜攻勢」的規律,以「磁性戰術」在志願軍前線部隊糧食彈藥接濟出現困難時發起反擊。我63軍奉命在斷後鐵原,最終在這裡遏制住了美軍的攻勢。鐵原阻擊戰,粉碎了李奇微殲滅志願軍的陰謀,但他們並不甘心在這場戰爭中拿不到勝利。
  • 蘇聯解體時,級別最高的殉國老兵是誰?死前一句話至今令世界動容
    蘇聯解體後,許多蘇聯老人,特別是老兵選擇了自殺。其中,級別最高的那位將領,臨死前說了一句話,至今令世界動容。 一些蘇聯老人會選擇殉國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他們見證了這個國家的誕生、崛起和偉大,一起戰鬥,也一起勝利,從感情上來講,它的「滅亡」是許多人無法接受的。
  • 3韓戰中國老兵訪韓 噙淚參拜陣亡戰友墓地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三名參加過韓戰的中國老兵9日訪問了位於韓國京畿道坡州市的公共墓地,墓地安葬著在韓戰中陣亡的中國士兵。三位老兵還將會見當年參戰的韓國老兵,這是兩國老兵在戰後首次正式見面。
  • 心理攻勢擾亂美軍?志願軍中的「戰地夜鶯」
    隨著戰場安靜下來,劉祿曾開始了英文喊話 「Don't be killed in the unrighteous war」,不要在這場非正義的戰爭中被殺掉!經過劉祿曾的心理進攻,美軍終於抵擋不住,厭戰情緒蔓延,不得不常常換防。此後的金城反擊戰,劉祿曾仍然戰鬥在最前沿陣地上,用「歌聲」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戰地夜鶯」這個稱號因此而來。
  • 這位國軍將領不僅在敵後遊擊五年,而且是晉綏軍陣亡級別最高的軍官
    在艱苦的八年抗戰中,不少晉綏軍官兵在抗擊日寇的過程中付出寶貴生命。那麼,究竟誰是晉綏軍對日抗戰中陣亡級別最高的軍官呢?王鳳山自幼聰慧,但因家貧讀不起書,後得街坊資助才得以入學。他先後在村立小學、縣立模範高等學堂、太原國民師範學校就讀。在太原的時候,王鳳山經常參加學生活動,並立下了振興國家軍力、從軍報國的志願。 1926年,王鳳山考入山西陸軍學兵團第四期2營8連當學兵。不久學兵團改變為北方陸軍軍官學校,王鳳山在該校第一期工兵科第1隊學習。
  • 金正恩: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和老兵致敬
    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據朝中社26日報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25日在平壤舉行的的第四次老兵大會上發表演講,向朝鮮人民軍烈士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表達崇高敬意。  金正恩對取得抗日戰爭和朝鮮解放戰爭勝利的參戰者表示最高敬意和慰問,向致力於實現朝鮮人民的自由獨立與東方和平、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流血犧牲
  • 志願軍師長出身騎兵,活捉美軍很納悶:騎兵師為何不見馬
    作者:老街巷口1950年10月底,志願軍40軍奉命向德川進發。當時,119師由立石洞南進,行軍過程中碰上了韓8師兩個團的援軍。當時正值夜間,兩軍互相穿插,竟然都未發現對方。天一亮,徐國夫師長便領著師部來到曲波院北的一座小村莊,打算在此休整。
  • 張藝謀《最冷的槍》開拍,志願軍的狙擊戰打得美軍不敢上廁所
    因為1952年3月底之前,志願軍的陣地尚未鞏固,以坑道為核心的堅固防禦陣地體系正在構築之中。狙擊作戰,狙擊手即使偽裝得再好,槍聲一響,位置也會暴露,美軍的炮火也就隨之而來。只要志願軍狙擊手的位置一暴露,不到一分鐘就會遭到報復性炮擊。常常是志願軍的狙擊手打死一個敵人,敵人就用炮火轟半天。
  • 韓戰戰場原址內,韓國發現更多志願軍遺骸,青山忠骨願英雄早日...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韓聯社10月29日報導,今年以來,韓國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內,陸續發現數百枚遺骸,這些遺骸是在韓戰中陣亡的士兵,同時發現的還有數千枚包括中國志願軍和美軍部隊使用的遺物。韓國軍方在今年4月20日在朝韓邊界的箭頭嶺上恢復了排雷和挖掘行動,該項行動從2019年啟動,但在去年冬季曾中斷了數月。
  • 二戰時期美國竟然用六萬美軍士兵試驗芥子毒氣
    這份法案要求美國政府的退伍軍人事務部(簡稱VA)簡化審批手續,滿足二戰時期接受過芥子和路易斯劑毒氣試驗的退伍老兵作為殘疾人對待的要求。這是一段曾經被美國軍方掩蓋多年的歷史,這也是一個曾經被VA多次拒絕的要求。芥子是一種通過皮膚和呼吸道感染發生作用的毒氣,路易斯劑也是一種皮膚和神經糜爛性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