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國對阿富汗伸出援手,為何阿富汗疫情依然有爆發之勢?
全球疫情暴發後,無論富國還是窮國,無論大國還是小國,都未能倖免。而且疫情之下,一些國家衝突也有減弱之勢,在阿富汗,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也沒有發生大規模衝突,因為雙方都要應對各自領地疫情。
從5月11日全球疫情數據看,阿富汗累計確診只有4402例,雖然數字並不太多。但這只是紙面的疫情數字,還有很多未檢測的人群。
現狀
自從2020年2月21日,阿富汗與伊朗邊境的赫拉特省就發現了首例確診病例,在此後近半個月時間裡,阿富汗新增確診病例幾乎都集中於赫拉特省。此後,阿富汗其他省也出現了病例。到了3月2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也發現病例,隨後阿富汗疫情就悄悄的在全國蔓延。
阿富汗政府面對疫情蔓延之勢,不得不採取措施,在赫拉特省實施戒嚴,此後又在喀布爾實施戒嚴,並要求民眾不要出門,也不要聚集,而且還取消了諾魯孜節的活動。
雖然阿富汗政府很賣力,但這幾年阿富汗戰爭不斷,很多民眾心都散了,根本不聽政府的勸告,一些民眾沒有防範意識。
據媒體資料顯示,阿富汗實施戒嚴後,在阿富汗街頭還有民眾走動,幾乎沒有戴口罩的,民眾也沒有出現驚慌的樣子。可見阿富汗民眾經歷近二十年的戰爭,心理承受力很強大,畢竟疫情並不像戰爭那樣殘酷。
據說,在伊朗相鄰的赫拉特省,阿富汗政府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還專門弄了一個傳染病醫院,收治一些疑似病例,但一些疑似病例甚至與家人打醫護人員,並且跳窗逃走。可見當地民眾根本沒有防範意識,也沒有意識到新冠病毒傳染的嚴重性。
據媒體資料顯示,3月底,阿富汗戒嚴後,雖然喀布爾大街上車輛減少,但行人卻不少,只有少數人戴口罩,一些店鋪和小販依然在那裡開張叫賣。據當地一些人說,他們不出來做生意,就沒飯吃了。
據阿富汗公共衛生部預測,如果阿富汗再不採取嚴格措施,阿富汗可能有80%的感染者,估計有11萬人死亡。這個數字可夠大。
援助
阿富汗由於長年戰爭和衝突,醫療設施很差,疫情來襲,對於應對疫情的口罩和呼吸機、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嚴重缺乏。因為阿富汗工業幾乎崩潰,有些企業想生產紗布做的口罩,但面對嚴重病毒,根本沒有效果。
而阿富汗鄰國也都面臨疫情威脅,都在全力抗疫,阿富汗想從鄰國獲得醫療物資很難。在阿富汗面臨困境時,我國向阿富汗援助了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物資,而且在4月23日,我國第二批援助的醫療物資又送到阿富汗政府。
另據媒體資料顯示,一些國際組織也向阿富汗進行援助,世銀在4月3日向阿富汗捐助1億美元,亞開行和世衛組織也將向阿富汗提供援助。
進入4月以後,面對全球不斷惡化的疫情,阿富汗一些年輕人也意識到危險,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疫情信息,請民眾提高防範意識。雖然阿富汗能得到我國和國際組織的援助,但現在阿富汗疫情還存在不明的情況,因為阿富汗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即使有只是對部分民眾檢測,而且一些民眾防護意識極差,對病毒根本不在乎。
隱患
阿富汗雖然疫情數字只有四千多,但實際上這只是檢測到的,還有那些未檢測到的民眾。其實阿富汗公共衛生部的預測並不誇大,因為伊朗疫情暴發後,逃到伊朗的阿富汗難民有450餘萬人,有大量難民湧回阿富汗國內,而且向阿富汗各省散布。因此,阿富汗疫情其實很危險。
面對阿富汗疫情,如果只看確診數字或許很欣慰,但阿富汗人的特點就是流動性很大,而且城市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在農村或者更偏遠的地區流動。而我國與阿富汗邊界有一條瓦罕走廊,這條走廊,在阿富汗境內寬約300公裡,在我國境內寬約100公裡,雖然這條走廊人跡罕至,而且環境惡劣,但在這個走廊卻是阿富汗最安靜的地方,沒有之一,只有第一。如果阿富汗疫情暴發後,也不能排除阿富汗人跑到這條走廊躲避疫情。
從資料來看,瓦罕走廊生存環境惡劣,戰略意義不大,塔利班沒相中此地,此地是阿富汗政府的管轄之地。但阿富汗政府在走廊裡也沒有設置什麼政府組織,更沒有醫院等公共設施,如果染疫阿富汗人逃到這裡或許也是死路一條。不過如果阿富汗疫情嚴重人,阿富汗人不會在意這種惡劣環境,因為普什圖人善於在惡劣環境中生存。
因此,如果阿富汗人單純為了躲避疫情逃到這裡,也可以理解,不至於造成大的亂局,就怕阿富汗的蓋達組織混雜在難民中逃到此地,這裡或許是他們生存的「天堂」。而且從阿富汗進入瓦罕走廊起始端,環境條件相對較好,他們完全可以在那裡建立一個近乎世外桃源的地方。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現在救助阿富汗人,實際上也是我們自救。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