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簡單生活的細膩講述

2021-01-13 盛振國說娛樂

《桃姐》是許鞍華電影作品中溫和卻耀眼的一部,該片講述的是少爺羅傑與在他家侍奉了數十年的老傭人桃姐之間的故事。影片依然延續了許鞍華對生活「真實性」展現的風格,影片節奏緩慢,在娓娓道來的方式中展現了羅傑與桃姐之間情感故事,並對桃姐的簡單生活進行了細膩講述。同時,影片在克制與細膩的鏡頭表達中,呈現出歲月無情和對生命價值的重現審視。

桃姐與她的簡單生活

《桃姐》的英文譯名為「A simple life」——簡單的生活,這或許也是許鞍華對生命意識的一種自我詮釋。影片呈現了生活中的各種點滴,不僅有關於人生酸楚的表達,同時也有幽默詼諧與溫馨甜蜜的橋段。但無論酸甜苦辣,桃姐都選擇坦然接受,展現出作為女性的堅韌與淡然。

羅傑每一次來看望她,她都是那樣的開心,從不要求什麼。即使面對那個多次借錢的堅叔,她也沒有絲毫地責怪,而是一種寬容和仁愛。尤其是影片中她和羅傑互稱「大帥哥」「大美女」的片段,俏皮的言語,幸福的笑容,更是飽含了桃姐對生活的樂觀態度。「簡單」一詞也是桃姐這個人物一生的真實寫照:數十年如一日的傭人生活,終生未嫁,人生沒有大起大落,談不上多麼豐富多彩,卻平凡而偉大。她是一個用心過好生活的人,專注著生活本身,正如在影片開頭處菜場買菜與中間面試傭人幾個片段的展現,不僅包含了她對羅傑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體現了她認真細緻對待生活的態度。

在細心照顧羅傑的同時,桃姐也如同一位長輩一般催促著羅傑早些結婚成家立業。但有時又如同朋友一般,與羅傑互相調侃逗趣,影片運用平視的拍攝角度,來體現兩人的互相尊重的平等地位。而羅傑也向他人介紹桃姐是自己的乾媽,兩人手牽手從首映場走回家的背影,閒談之餘的歡樂,帶來一種深深的溫情與平靜。

這種「簡單」在影片結尾處展現桃姐生命終結時依然有所體現,導演通過克制、含蓄的鏡頭語言削弱了死亡所具有的沉重感,展示出「死亡」也是一種人生之必然的態度,從而加深了影片帶給人的震撼力。可以看出在桃姐身上所發生的一切是簡單和真實的,但在這種簡單生活的表達中又透露著桃姐這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簡單生活的不平凡表達

桃姐看似簡單平淡的生活,卻處處滲透著不平凡的情感,簡單的生活影像映襯著不簡單的品格。看似日常的洗衣做飯也成為具有使命感的不平凡事件,桃姐也正是在這種看似日常的生活中見證了羅傑家幾代人的成長,更在這種看似平凡的日常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這種簡單生活的不平凡表達還展現在影片中對老人院群像的描繪,紀錄式的拍攝手法將老人院的生活日常展現出來,影像表達雖然平凡樸素,卻有著不平凡的震撼力。當鏡頭展現出那些看似簡單的吃飯、戴假牙、行走等普通行動成為影片中老人們的阻礙時,關於對老人的關懷,對生命的重新審視等情感油然而生,而這也成為影片的出彩之處。通過對老人院日復一日的簡單生活群像的展現,搭建起對於歲月、人生的重新認知,由此也可見許鞍華的人文關懷與導演功力。

而這些對於即將老去的生命的描繪,也體現出影片重要的價值觀,即對生與死的重新理解,生而平凡卻也偉大,死雖沉重卻也應淡然處之。儘管影片渲染了日常細碎生活所具有的不平凡力量,但與此同時也淡化了關於死亡的沉重感,表達出既要重視生命存在所擁有的一切與獨特價值,但也要平靜地看待生命的局限性,並在對這種生命終結的反思中完成了不平凡態度的表達。

《桃姐》一片依然延續了許鞍華導演一貫的現實主義風格,通過克製冷靜的鏡頭語言對桃姐的生活進行了細膩的描摹,呈現出真實生活的質感,並在這種表達中探討了關於歲月、情感與人生的永恆話題。《桃姐》不僅細膩講述了一對主僕之間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感人故事,而且將鏡頭對準了香港的老人生存境況,這些關於「老人院的日與夜」的故事以樸素平淡,溫和而震撼的方式進入到觀眾的心靈之中,而這種平實的感動與震撼也恰恰詮釋了什麼叫做「A Simple Life」。

相關焦點

  • 《桃姐》講述了生命的脆弱
    導語:《桃姐》講述了生命的脆弱早在《桃姐》於2012年3月8日登陸中國大陸之前,就已經於2011年9月亮相威尼斯電影節。之後,關於「感動」、「慰藉」、「生老病死」之類的話題就沒有間斷過。實在難得這樣一部毫無野心又平平淡淡的電影,卻虜獲這麼多尖酸刻薄、口味刁鑽的影評人。
  • 《桃姐》沒有情節噱頭,沒有一波三折,只是簡單的生活
    不過在《桃姐》這部電影中,憑藉每一個讓人感覺自然的細節,以及簡單樸實的敘事,獲得了包括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在內的不少獎項。整部電影似乎是由個人觀察隨意拼湊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如此。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中年單身漢在家裡的老女傭中風後如親生兒子一般照顧她的故事,取材於製片人兼編劇李羅傑的經歷。
  • 《桃姐》:雖是簡單生活,有人陪伴走完暮年,亦是幸福
    電影:《桃姐》導演:許鞍華主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劇情:桃姐是侍候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撫養成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工作,50多歲仍獨身,只有桃姐一直照顧他的生活。解讀:一開場,桃姐拎著塑膠袋走在菜場,到相熟的店家,和老貓打過招呼,掏出外套和老花鏡,進冷庫一顆一顆挑蒜頭,心裡煩她的店家表面客氣,早早把冷氣打到最足,冷庫裡的桃姐被凍得嘴唇發白,喊了句「怎麼這麼冷啊?許鞍華這幾年的片子,看似情節簡單,情緒卻凝重得要命,像一群頑童在院中撒野,一位老者突然推門而入,人還沒走到中堂,嬉鬧聲已寂滅。對,就是這種感覺。
  • 關於「母親」:《桃姐》的電影
    記住劉德華這個角色有一個細節桃姐會在他出生後不久帶走他,沒有人會給他桃姐實際上把英雄當成他的兒子。這部電影真的很輕很真實,但它很容易戳到中心!這部電影很有藝術性。整部電影沒有刻意表達任何東西。這就是生活。很簡單,但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這部電影就像茶。
  • 一個真實的桃姐
    董少蘭年輕時候的照片  7月3日,李永忠妻子何金梅給董少蘭患有風溼的腳擦藥酒  香港導演許鞍華拍攝的《桃姐》,講述了一名保姆在僱主家「服役」60年,中風後被少爺反過來照顧的故事。如今,一個真實的「桃姐」故事就發生在廣西柳州。
  • 【劇角觀影】暖冬看《桃姐》——感受一個平凡人的正能量
    《桃姐》——許鞍華導演第二個金馬獎作品,這部戲,基本上所有的情節都是根據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改編,《桃姐》將鏡頭對準了香港的老人院
  • 一部關於「母親」的電影:《桃姐》
    記得劉德華這個角色有個細節就是出生沒多久桃姐就帶他,誰要都不給,桃姐其實是把男主角當自己兒子帶大。電影真的就是那種清淡的很真實,但是又能輕而易舉戳中心的!這部電影很有藝術感,整部電影沒有刻意的去表達什麼,完全就是生活,平淡,但卻給人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
  •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桃姐
    對於不太喜歡平淡生活的我來說,居然也會為一部講述平淡生活的電影而感動,而當真的看到把身邊熟悉的生活場景搬上熒幕的時候,鼻子一酸,所有的情緒都成為了淚水掉下來的藉口。我說的這部電影,便是《桃姐》,寡淡無味是很多人看後的第一感覺,可是,如果重新翻看的話,大多數人,還是可以從這寡淡無味中,細細咀嚼出生活的百般滋味,它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卻經常被我們視而不見的平常現象。
  • 《桃姐》一個淡淡真實的故事?
    網上看到《桃姐》的評價很高,雖然只是個文藝片,說是很值得一看。於是昨天下午奮然去看電影。看《桃姐》真不是衝著劉德華去的,影片用簡約略帶幽默而又不缺溫情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給香港的富人照顧了人家祖孫幾代的保姆老無所依時,主人反過來照顧保姆的故事!沒有矯情也沒有做作有的只是真誠。
  • 《桃姐》這樣普通的故事,憑什麼打動千萬人?
    《桃姐》根據編劇李恩霖自己的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在主家幫傭60多年的傭人桃姐,有一天突然中風,然後住進養老院,被主家少爺羅傑細心照料直至去世的故事。導演許鞍華延續了一貫的寫實風格,用隱忍、克制的鏡頭,將桃姐逝世前與羅傑之間的相處細節真實地展現出來,為觀眾呈現了生命逝去的過程和一段真摯的主僕情。
  • 回味當年老片《桃姐》——用了六十年,才成為一家人
    電影《桃姐》講述了僕人桃姐(葉德嫻飾)與少爺羅傑(劉德華飾)之間的故事,桃姐一生未嫁,在羅傑家中服務60年,見證家中五代人的成長。突然中風後,桃姐主動要求住進老人院,從照顧人變成了被人照顧,而她與羅傑之間的主僕情也漸漸產生了變化,整個故事非常觸動人心。
  • 《桃姐》讓我感覺不是在看定影,而是活生生的人,真真切切的生活
    《歲月神偷》告訴我歲月是無情,但是唯有愛和信仰是永遠的;而《桃姐》讓我感覺到不是在看定影,而是活生生的人,真真切切的生活!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直達我的靈魂深處!《桃姐》簡單、平實、娓娓道來,。一個平凡人的晚年境遇,有現實的殘酷,也有如春的溫暖;有人間真情的感動,也有關於人生價值的思考。
  • Roger出書《桃姐與我》許鞍華擬拍《桃姐》前傳
    許鞍華與《桃姐》中「少爺」的原型Roger一同出席活動。  信息時報訊 劉德華、葉德嫻主演的《桃姐》早前又獲獎,叫好叫座。真人版少爺李恩霖近日推出講述更多桃姐故事的新書,許鞍華表示有意開拍《桃姐》前傳,更開心指電影促進香港「家庭和諧」。
  • 電影《桃姐》中的劉德華:教會我如何善待他人
    《桃姐》由真人真事所改編,故事敘述葉德嫻飾演的桃姐,從13歲就開始就在梁家幫傭,歷經四代,前後伺候他們一家長達60年,隨著歲月增長,桃姐的身體狀況難免越來越差。劉德華飾演的梁家少爺Roger,是位工作忙碌的電影製片人,多年來受到桃姐的細心照顧,兩人之間的互動,默契十足且逗趣。
  • 《桃姐》是部噴淚片
    《桃姐》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名為主僕實為母子之情。在昨日的提前看片中,多處劇情都讓人忍不住淚奔。■讓你笑:有一次,羅傑和桃姐散步的時候碰到一對結婚的新人。
  • 桃姐,一個卑微的女傭人
    生活總是平凡的,有時候想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平凡的活著,卑微的活著。《桃姐》剛上映的時候,我正直青春年少,對文藝片根本沒有興趣,所以也沒有去觀看,甚至沒有在手機上去看一遍的想法。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就想到桃姐這部影片了,也許是這些年經歷了很多,感受到了生活的平凡。
  • 情節平淡如水的生活片《桃姐》,為何卻屢獲大獎?
    不知道是因為心態隨著疫情變得懶散,還是近期忙於業務感到疲憊,對於爆米花類的視覺衝擊大片實在缺乏興趣,想看一些安靜的片子,於是在網站上查了一下,翻到了一部曾經看過的電影《桃姐》。《桃姐》是許鞍華2011年導演的一部文藝片,由劉德華、葉德嫻主演,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的是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照顧家裡幾十年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特殊母子情」。 以前看這部電影時,總覺得平淡如水,沒有什麼亮點,就是一些家長裡短的小事。
  • 桃姐 人間真情常在
    影片裡的情節均來自生活。父母常在美國,從事電影監製的羅傑,出生起就一直由陪在身邊的保姆桃姐照顧。桃姐是伺候了他們家60餘年的老傭人,將少爺羅傑撫養成人,親如家人一般。羅傑事業繁忙,經常需要去內地出差,桃姐每次都會提前去市場精挑細選食材,做好健康營養的飯菜,望著窗外等待羅傑的歸來。
  • 電影《桃姐》,「洗盡鉛華」的劉德華,拿影帝實至名歸
    但羅傑有情有義,照顧70多歲的老人桃姐住院,悉心安排老人院(在桃姐強烈要求下),隔三差五的探望,想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就像他跟老人院的老人們說的,自己是桃姐的乾兒子。羅傑能做到對桃姐如此感恩,細心照顧,源於他的感恩,另外都源自於他家庭的教育。
  • 《桃姐》:當衰老和死亡成為人生的必修課,你又該如何從容面對
    而說到對衰老和死亡刻畫深刻的電影,就不得不提許鞍華導演的電影《桃姐》。電影《桃姐》改編自真人真事,以女主角鍾春桃的名字命名,講述的是做了數十年傭人的桃姐,在人生最後階段和自己照顧長大的少爺羅傑之間的故事。電影採用紀實的拍攝手法,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平淡而又真實的生活娓娓道來,更加真實地展現了人老之後,面對衰老和死亡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