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家長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如果自己的孩子,可以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那就再好不過了。
家裡長輩們為此,可是操碎了心,總是希望在衣食住行上,給孩子最好的。
不過,在養孩子上,家長還是得遵循科學的方法,以免坑了孩子,好心變壞事。
這4個錯誤做法,可能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很多人被蒙在鼓裡
1.綁腿、過度牽拉寶寶下肢
不少地方流傳著這個觀念,用布將孩子的兩條腿綁住,長大之後腿才會又長又直,不會成為羅圈腿。
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剛生下來的寶寶,雙腿彎曲是正常生理現象,因為他們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是用這樣的姿勢,待在媽媽子宮裡的。
隨著孩子月齡的逐漸增長,大概在孩子一歲之後,寶寶雙腿就會隨著骨骼發育,慢慢變直,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反之,綁腿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危害
嬰兒時期,孩子的骨骼發育並不完全,髖關節還處於不穩定期,如果強制性給孩子綁腿,股骨頭可能會跑到髖臼外面去,造成髖關節脫位。
寶寶的腿型不但不會變好看,還有可能因此損傷髖關節,甚至終身殘疾,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
所幸,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許多年輕父母已經知道這是陋習,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被蒙在鼓裡,堅守老觀念。
建議
不要給孩子綁腿了,尊重自然生長規律,綁腿對孩子有害無益。
也不要將寶寶放到床上,對寶寶的雙腿進行拉伸,過度的牽引容易引起髖關節發育畸形。
2.過早學走路
在很多家長眼裡,早走路的孩子更聰明。
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同齡的孩子,家長之間可能還會互相攀比,誰家的孩子學走路更快。於是家長們都不甘落後的訓練孩子早走路。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孩子1歲前,骨骼發育尚未完全,骨骼中鈣的沉積量比較少,骨骼也因此比較柔軟。
危害
所以,過早的讓孩子學習走路,會增加孩子的腿部負擔,還有可能形成O形腿和X形腿。
過早的讓孩子學習走路,孩子的脊柱為了支撐身體的重量,會發生變形,久而久之,造成脊柱畸形,對於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建議
學走路不是越早越好,中國中醫科醫學院副主任醫師劉佳建議:孩子1歲之後再學走路。
家長應該遵循孩子的生長規律,不可以「揠苗助長」,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下信號,那麼家長可以考慮讓孩子學習走路了。
(1)可以獨自、穩定的站立
寶寶可以獨自站立的時候,說明寶寶的腿部力量以及腰部力量,已經足以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個時候練習走路,就不用擔心對腿腳造成巨大的負擔了。
(2)可以自己坐下或者蹲下
當家長發現寶寶站累了,可以自己蹲下的時候,說明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平衡能力都還不錯。
這個時候讓寶寶學走路,寶寶會學的比較快,而且因為擁有自我保護意識,所以會減少磕碰受傷的機率。
3.睡頭型
很多老一輩的人都喜歡扁頭,喜歡讓寶寶仰睡,將頭型睡得扁扁的,覺得這樣好看,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危害
這樣會導致寶寶的枕骨變形,還容易導致腦組織受到壓迫,影響大腦的發育。而且,這樣的頭型也並不會更好看。
建議
(1)順其自然發育更好看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仰睡是最安全的睡姿,但是在睡覺過程中,寶寶也會出現左右側睡的情況,不同睡姿的交替,會讓寶寶的頭型看起來更加勻稱。
試圖讓寶寶睡頭型,保持一個睡姿,還容易出現頭型兩邊一大一小的情況,反而不太美觀。
(2)不建議寶寶用定型枕
定型枕其實對睡頭型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會讓寶寶睡成扁頭
商家解釋,定型枕的作用是將寶寶的頭型固定住,防止寶寶將頭側向一邊。但真用了定型枕,寶寶的頭部會固定在枕頭凹陷裡,只能仰面睡,很容易睡成扁頭。
如今的審美風向,扁頭也不佔優勢啊,扎馬尾披頭髮都沒有很好看。
4.睡不合適的床墊
有的家長認為要給孩子睡硬床,有利於寶寶的骨骼發育,但是有的家長認為要給孩子睡軟床,孩子會睡得更舒服。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由於兒童的骨骼發育還沒有定型,所以過硬或過軟的床都不適合寶寶睡,會對寶寶的脊柱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危害
床墊太軟:寶寶會因為自身的重量,導致床墊下陷,導致寶寶的身體得不到有效承託,使脊柱被迫扭曲。
床墊太硬:導致身體自重大的部位沒有相應的受力面積來適應,寶寶難以翻身,不利於脊柱發育和身體其他器官發育。
建議
最好選擇軟硬適中的嬰兒床,可以有效調節並且均勻分散身體各個部位的自重,提供最好的承託力、受力面積,讓寶寶脊柱得到良好的發育。
可以選擇優質的兒童床墊,是根據兒童骨骼發育設計的,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以上內容,就是為大家的介紹的4種錯誤做法,這些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很多家長還被蒙在鼓裡。
兜媽寄語
我們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加油助力」,但是也要用對方法,錯誤的方式反而會坑了孩子。
這些錯誤方式,可能在我們的育兒過程中出現過,有的時候是老人想法,更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犯的錯誤。
只有掌握的了科學的育兒方式,孩子才不會受傷害,希望寶寶都可以健康成長。
你踩過什麼樣的「育兒坑」呢?歡迎和大家一起交流。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