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那麼厲害,為什麼都失傳了?跟清朝有很大關係

2021-01-09 文史研究所

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國傳統武術是很厲害的,很多的武學作品之中都會有那麼幾種功夫,學成之後可以以一敵百,甚至可以飛天遁地、劈山開石。那麼這麼厲害的傳統武術,為何到了現在大多都失傳了呢?其實這跟清朝有很大關係。

統治者的猜忌

其實,真正的武學一直都被封建王朝所不容,因為你武藝高強,那麼你就是武林盟主,那麼手底下就會有一大幫給你鞍前馬後的手下,封建社會最怕的就是非法的聚集團夥,這對於皇帝來說就是潛在的造反。而且,在很多歷史和著作中,都將封建和武林所對立開來,行俠仗義的武林人士多喜歡劫富濟貧,殺狗官,反朝廷,那麼封建王朝能夠和平的接受武術這種不安全的因素嗎?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到了清朝時期,我們熟知的武林就遭到了清王朝的大力封殺,許許多多的能人異士都慘死在皇權的鐵蹄下,所以這就促使了武林人士開始歸隱山林,不敢再賣弄自己的武學,好像詠春派就是在紅船上教授武藝,儘量是自己的目標降到了最小。

不過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清朝很明顯是抱著斬草除根的心態在剿滅武林人士,走投無路的習武之人就想出了一種辦法,既然你那麼怕武學,那我就將武學和宗教結合一下,把它變成鍛鍊身體的體操,這就不會威脅統治了吧。

也正是因為這樣,許許多多的武學開始走上了自己異變之路,開始在道家的典籍上尋找能夠支撐得住自己武學理論依據的證據,然後再結合道家的修行方法,加入了打坐、內功等等,中國傳統武術也就成為了一門雜學。改造的最成功的就是太極拳,太極拳本來就是道士張三丰創造的,後來經過楊家父子加了點料以後,宣稱能夠延年益壽、強身健體,而封建帝王覺得張三丰活了三百多歲,可能是太極拳的功勞,然後也迷上了太極拳。

在楊氏的改造下,太極拳在清朝的時候攻克了士大夫的心,當時整個朝廷學習太極拳的人有上千人之多,這也為楊氏太極拳百年長盛不衰奠定了基礎。

武術門派的編造

還有就是一些一知半解、道聽途說的人知道一點點武學的故事,然後將其寫成小說讓世人閱讀,這也誤導了許許多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比如說一些作家的書中,就有很多無法考究的奇怪武功,飛天遁地只是基本操作,但是大眾卻很為這些故事買單,這就導致了中華傳統武學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的過程中變了味道,人們對它的期望自然就變得非常高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了後來很多武術門派為了出名,為了讓大家認可自己而在自家武術中添油加醋,編造一些莫須有的功效,好像不說的玄幻一點就找不到學生。

這也就讓後來的武術變了味道,只追求於名聲,而忘記了武學的真正意義,武學是用來懲惡揚善,是一門用來搏殺的格鬥技巧,可惜了裡面一些真正有用的招式,變成了譁眾取寵的花拳繡腿。

總而言之,中華武術確實是一門格鬥技巧,不過在和平時代,我們將它當作一門修身養性的技術來學習就是最好不過的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武術最大的笑話!職業武師談談「傳統武術打假」
    在我認識的武師之中,有很多年齡大的老師傅自己貼錢開武館,因為練武太辛苦,徒弟幾乎收不到,一年又一年的撐著,怕斷了傳承。中國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裡這麼重要的一支,幾乎保全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技藝,怎麼就成假的了!從我最初聽到某人說:傳統武術都是騙子的時候,我非常震驚和憤怒。再到後面他指著七八十歲的武術界老先生罵的時候,司馬昭之心。突然間,很多人好像都對武術特別了解了。
  • 中國功夫真相:戲裡都是騙人的 武術面臨失傳
    觀眾似乎厭倦了中國武術在電影中的過度誇張以及與真實水平的脫離。被表演的功夫 真打難看,請京劇演員「演」「早期曾有過讓習武之人在電影中嘗試原汁原味的打鬥,但很難看,確實很難看。 」關於中國武術在影視、小說中被誇大到何種程度,大多數人都心裡有底。
  • 傳統武術打假的背後,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武術其實大體分為兩類,一種實戰類,另一種是表演類。在講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之前,先說多年前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武林大會》,很多人看過,請的都是各個門派的掌門人,傳承人表演他們的武術,然後PK實戰,看哪個門派的武功厲害。
  • 太極大師遭武術教練 KO。如何看待中國武術?
    只是高手們一般都不敢隨意出手,怕對方承受不住,被一招斃命。畢竟現在是法制社會,殺人償命跑不了。2)真正懂中國武術的高人都隱藏在民間,平日裡喝茶下棋,輕易不出手。他們淡泊名利,什麼MMA,什麼UFC,他們只是沒興趣而已,而且規則太多,限制了中國武術中特有的厲害招術。和中醫支持者一樣,他們都是極度的民族主義者,凡事只要一加上「中」這個前綴,他們就會無條件支持。
  • 巴西柔術是中國武術的「後代」?為什麼
    至於有些文章說的"柔術"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古印度,並通過中國傳入日本,其實說這些話的人可能對中國武術的歷史並不了解,因為在古印度高僧跋陀(北魏孝文帝年間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與達摩(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到中國傳教之前,中國早已有武術廣泛流傳,這一點很多典籍都有記載,就連日本著名空手道大師、極真空手道創始人大山倍達,在其於1983年出版的《空手道》一書中都承認日本武術源自中國,而且承認中國從周朝時武術就早已盛行
  • 第六屆武當國際演武大會:武術選手的賽場、傳統文化的舞臺
    活步推手、各路太極、短兵器對抗,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舉辦的第六屆武當國際演武大會上,近3000名武術運動員和武術愛好者共聚一堂,各展絕招,以武會友。一場中國傳統武術的盛會整個演武大會的賽程中,中國傳統武術佔了最大比重,涵蓋6000餘個比賽項目。
  • 失傳已久的中國功夫罕見照片:這才是真的武林高手,都是真才實學
    老照片我們都不陌生,照片的美好在於可以記錄那些難忘、珍貴、美好的瞬間。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蘊育出了古人很多的智慧,其中包含中國功夫,也稱中國傳統武術。功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提現,更是世界上第一無二的"武化",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俗話說;"越古老的功夫越厲害",而事實證明的確不虛假。看了下面幾組失傳已久的中國功夫罕見老照片,帶你見識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真才實學。此圖是一位少林寺僧人習武老照片。圖中的這位僧人僅用一根手指支撐真身體,也就是傳說中的一指禪,看上去就覺得很厲害。
  • 金庸筆下的內功那麼厲害,為何今天都失傳了?只因一點沒人能做到
    時至今日,武術還是我們的國粹之一,我們有很多的傳統武功。比如武當的太極拳,詠春拳,長拳等等。當然,還有一些現代的搏擊武功,比如散打、拳擊、跆拳道、泰拳、截拳道等等等等。可是,很尷尬的是,我們現在的一些傳統武功,在和這些現代搏擊術對戰的時候,往往被稱為花拳繡腿,有的還十分不經打。到底是什麼緣故?原因恐怕只有一點,它就是「內功」。
  • 傳統武術亂象之謎,不要汙名化中國武術
    編者按:一場惡作劇般的江湖約架,居然讓中國的傳統武術「躺槍」,實在令人心寒。約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就是喚起大家關注中國的傳統武術,還中國傳統武術一個本來面目,比如,目前的傳統武術的發展到底處於一個什麼現狀?嚴重阻礙傳統武術發展的因素又有哪些?聽聽兩個和尚深度探究傳統武術亂象之謎。尤志東:《兩個和尚鏘鏘鏘》,歡迎延參法師和印能法師,歡迎兩位!哎喲,最近江湖不太平,兩位有沒有聽到什麼風聲,武林人士。
  • 為什麼練習傳統武術的人,近幾年越來越少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提到傳統武術,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很多人喜歡看武俠小說,從小就有一個武俠夢,對於小說中描述的各種武術可以說是非常迷戀。而在以前也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在練小說中的武術,有很多人確實一招一式看起來很厲害,讓人覺得武俠小說描繪的仿佛都是真的。不過為什麼練習傳統武術的人,近幾年越來越少了?
  • 中國武術大師為什麼總是挨揍?
    大師挨打,已經成為中國武術界的日常,太極、詠春、八卦……各大門派前僕後繼,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每個大師上臺之前都自信滿滿,聲稱要教訓無知狂徒,為傳統武術正名。一登擂臺,卻又紛紛丟盔棄甲、臉腫鼻青。為什麼中國的武術大師如此不堪一擊?
  • 中國傳統武術中為什麼大多用掌?絕不是金庸小說中寫的那麼神奇
    在武打影視中更是誇張,武術神人兩掌一揮,地動山搖,狂風大作,河水倒流。金庸不會武功,小說裡的武功都是他憑自己的相像編的。不明真相的群眾信也就信了,可以理解,但竟然也誤導了很多的練家子,簡直不可理喻。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影視畢竟是影視,看看也就算了,別太當真。
  • 歷史上對武術發展有深遠影響的三位道醫
    道家五門「山、醫、相、命、卜」中,尤其中醫與武術一脈相承,有很多共通的東西。中醫講究五行、八卦及經絡穴位等,在傳統武術中亦是如此。包括道功、武術、符咒、法術這些均屬於「山」門,因而講究「辨證施治、道地藥材」的中醫與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武術有著同根一系的微妙關係。在歷史上,有三位出名的道醫對武術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首先是扁鵲,扁鵲是戰國時期醫學家。他不僅通曉內外科,擅長針灸,還對導引、吐納和氣功方面卓有建樹。
  • 中國傳統琉璃藝術發展歷史,以及在清朝盛極而衰的原因
    琉璃二字,本身便具有文字美和發音美,可見當時人們對此物的的珍愛,文人墨客也樂於將其寫入作品之中,歌頌其之美,琉璃不僅僅是一項傳統手工藝,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濃縮。傳統琉璃的發展歷程從現今出土的最早琉璃製品可以推算,我國的琉璃起源於西周,甚至更早。當時的琉璃製造技術比較粗糙,無論是形狀還是質地,都處於相對原始的狀態。
  • 想自學傳統武術?不知道怎麼入門 給你一點學武術的建議
    在傳統武術中,很少有高位的腿法出現,武術中的腿法會離地。但是不會很高,一般來說以自己的腳尖立起來的高度,就是出腿最高的高度了。爬不起來,就很可能意味著就沒了。那位朋友也聽了我說的這些,不服氣。要踢我一腳讓我知道厲害。我住在郊區,家裡的院子很大,可以比試。我說,你想比試?好的,我去多穿一件衣服。我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襖,我說好,可以了。來吧。
  • 民國時期武術大師何其多,為什麼不見他們殺鬼子?金庸早就給了答案
    我國是一個武術大國,在古代,江湖上就出現過許多出名的武術大師,當然,民國時期也出現了很多的武術大師,這些大師都會飛簷走壁,而且身懷絕技。在影視作品上,還出現了很多武師打入侵者的劇情。但是為什麼在正史上,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的事件,以及抗日戰爭中都沒有出現過武術大師「手撕鬼子」的事情呢?
  • 傳統武術和散打比起來誰更適合防身?這幾點讓中國武術更勝一籌
    如今傳統武術的武館也越來越少,拜訪了許多中國武術的武館,如今也都不是非常景氣。而散打、跆拳道和拳擊等體育擂臺上的競技運動,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如果要客觀的評價一下這些競技運動到底能不能防身,答案是很難在真正的生活中得到運用。首先談談散打這個從武術之中剝離出來的體育競技運動。
  • 傳統武術一再敗給自由搏擊,武術缺的到底是什麼?
    最近號稱走訪了全國300拳館的傳統武術習練者上門挑戰徐曉東,可是這次連徐曉東的徒弟都沒有打的過。雖然如此,但你值得尊重,因為有膽的武者不多,敢上門挑戰的寥寥,所以尊重每個有勇氣的傳統武術者是最起碼的。傳統武術並不假,假的是習練的人,有這樣一位網友評論說的特別好:傳統武術經過明清兩代的打壓,流逝很大,大部分只剩套路,失去系統訓練的構架,練武不練功到頭一身空。
  • 如何看待傳統武術中師傅留一手
    傳統武術中師傅留一手,是因為受到經濟、文化、利益的影響。人類的生產、消費娛樂、政治、教育等,都屬於社會活動範疇。而社會中群體行為必然會受到經濟利益、文化、制度的影響,從而使人的行為發生了改變。職業拳擊,並不是師承關係,而是利益關係,經紀人,教練,運動員,更多是合作關係,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擊敗對手,從對手的口袋裡獲取利益,從廣告,從電視傳播,從博彩,從門票等獲得。因為他們的社會是允許博彩運動,就像我們去體育彩票站,是一種公眾和法律許可的行為。
  • 為什麼練現代武術的人看不起傳統武術?目光太短淺!
    現在練武術的人都把傳統武術看得很低,覺得傳統武術就是花架子,加上有些打著傳統武術旗號出來騙錢的人,所以傳統武術現在被人誤解了很多。傳統武術是中國古代就開始訓練的競技類運動,以前當兵、當捕快都需要學習武術,而在軍隊,武術更是作為了日常訓練,古代打仗都是肉搏,所以需要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精湛的武打技巧才能在戰場上活下去,因此傳統武術經過戰爭的磨礪,是有自己的一套競技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