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五門「山、醫、相、命、卜」中,尤其中醫與武術一脈相承,有很多共通的東西。
中醫講究五行、八卦及經絡穴位等,在傳統武術中亦是如此。
包括道功、武術、符咒、法術這些均屬於「山」門,因而講究「辨證施治、道地藥材」的中醫與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武術有著同根一系的微妙關係。
在歷史上,有三位出名的道醫對武術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
首先是扁鵲,扁鵲是戰國時期醫學家。他不僅通曉內外科,擅長針灸,還對導引、吐納和氣功方面卓有建樹。
應該說扁鵲對人體經絡、穴位和呼吸之法頗有研究和心得;對武術特別是內功方面亦有深遠的影響,可惜他的著作基本都已失傳,現存的《難經》等都是後人的託名之作。
第二位是華佗(145-208),他在傳統內外科診治中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行解剖術和操五禽戲聞名於世;他醫術精湛、手術神奇,有「神醫」之美譽。他創立的五禽戲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武術健身功法,對後人內外兼修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有《青囊經》、《枕中刺經》等著作,可惜失傳。
另外一位是明朝醫學家李時珍,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我國醫學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李時珍除了對藥草有高深的研究,且對人體經絡研究細微,並擅長武功,著有《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這部著作不僅在醫學領域且對中華傳統武術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醫者武者對人體經絡研究參考的重要學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