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變味了?不,國民老漢還在!

2021-01-14 蔣東文

最近「老乾媽真的變味了?」、「味道不正了」之類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作為「國民女神」的老乾媽曾一度被奉為「神明」,因為她開創了一個屬於辣醬的時代!

而如今卻在神壇邊緣,搖搖欲墜;關於老乾媽的是是非非,前幾天已經寫過,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小商品,大品牌」,在中國民族品牌界,老乾媽雖引領風騷,但它並非唯一。

因為老乾媽變味了,我們的「國民老漢」還在!

作為調料界的「男神女神」,它們非常的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們都堅持「三不」——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同的是一個堅持了15年,而另一個堅持了一輩子...

它就是「中國料理之王」、國民老漢——王守義十三香。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在中國,調味品的代名詞就是王守義十三香。這個萬能的調味料幾乎在中國的每一個廚房都可以看得到,說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義。

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的興隆堂,興隆堂最開始是修建於北宋的都城東京,也就是開封城中,一開始的業務是販賣草藥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員,善於烹飪,在辭官以後,就在開封開了一間藥鋪,命名為「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製作了一款秘制的調料,這一種調料醬香獨特,在京城大為盛行,因此被收入宮內,供皇室享用。

1959年,當時居住在河南開封的回人王守義迫於生計,就在這個祖傳的秘方基礎上,採用了20多種純天然的中草藥香料,研製出十三香調味品,沿街叫賣。

因為王守義十三香獨特的味道,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和喜愛,慢慢地生意開始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了起來。

在叫賣後攢下了一些錢,王守義就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也改了一個工作坊來製作十三香,為了信譽還將自己的頭像直接印到了十三香的包裝上,在市場的攤位上買賣。

王守義是個本分人,本來他這樣的人做生意會吃虧的,可他偏偏做的是調料生意,保質保量、無毒無害才能口口相傳。為了做好生意,王守義在外包裝上,刻了一個小章,只要對十三香味道不滿意,都可以用這個包裝上的章來退換。

就這樣,本分人做本分生意,堅持誠信經營的王守義十三香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生意也更好了,常常是供不應求。

不過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口碑生意,卻不得不在1969年開始停了十餘年之久。

時間很快來到了1984年,王守義隨子女來到駐馬店定居。

已經60歲高齡王守義,不想再冒險了,但經不住兒子的百般勸說下,還是拿出自己的積蓄100元錢,開了一家店鋪,重操舊業賣起了十三香。

那段日子裡,王守義從不申請銀行貸款,只是用踏實的精神、真誠的心、高品質的產品和樸實的價格,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調味品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最終重新站穩了腳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買十三香的人越來越多,名頭越來越響,王守義最後不得不添置人手和設備,擴大生產的規模建工廠,公司也就慢慢地成立了起來。

1998年,十三香集團公司成立,註冊資金8000萬元,當年的銷售額為4億多元,要知道一包調料的利潤僅僅只有八分錢。

1999年,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申請註冊了「十三香」商標。此後,暢銷於中原的「十三香」開始火遍全國。

2003年,十三香的銷售額突破5億元;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同年十三香創始人王守義帶著自己一生堅持的成就離世了。

當時2元錢一盒的「十三香」,卻繳納了1.7億的稅金,還用2億多元做了慈善,自己艱苦樸素奮鬥的同時,還不斷地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的老先生,才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企業家!這樣的幾十年如一日的中國匠心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一代發自內心地欽佩和學習!

值得慶幸的是,王守義去世後,老人一生堅持的事業不僅沒有中斷,反而越來越大。

隨著時間的不斷過去,王守義的兒子王銀良接手了企業,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很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銷量,王銀良下定決心要改變。

於是,他請了職業經理人王健擔任總經理,而王健的所作所為都沒有讓他失望,不僅引進生產線,改革公司制度,改革推廣團隊。在其嚴格的要求下,王守義十三香人形成了「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優良作風。

而這也正是王守義與老乾媽的不同之處,王守義把企業交給了兒子,兒子請來了職業經理人越做越好;老乾媽把企業交給了兒子,然後老乾媽變味了...

2011年,王守義十三香銷售額、上繳稅收、利潤則分別達到了10.4億元、8002萬元、6923萬元;2014年,這些指標已增長為15億元、1.7億元和1.2億元,調料產量6萬多噸;

2015年,銷售額為16億元,上繳稅收達2.6億元;2016年,利潤更是超過3億元。

2018年,王守義十三香位居河南省100強企業第97位,營業收入為28億元。

從1984年到2019年,正是王守義35年的堅守調味品領域,從不懈怠,永不上市的匠心精神。對於假貨零容忍,而且從不會制假造假,組織管理架構簡單,對於產品的質量精益求精,成就了今天王守義的地位和28億的營收。

王守義先生還一直堅持「四不」原則: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不欠款。其實這點和老乾媽陶華碧挺像的,二人都是踏實實幹的企業家,可惜一個先走了,另一個步入古稀之年,身體精力大不如前。

不過,王守義十三香雖然看起來是一個不太起眼的產業,但是它卻滲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敢問,如今在飯桌上,你是否在吃著用王守義十三香燒出來的飯菜呢?

王守義十三香一直流傳著一段外界琢磨不透的「神話」——自成立以來,企業從未向外借過一分錢,完全是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曾經王守義被問及過上市的問題時,他非常堅定的聲稱,做生意必須腳踏實地,有多少錢就做多大生意,沒必要借錢發展。而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從不向銀行貸款也從不接受投資,曾經有很多投資人找他合作,都被拒絕了

就連2015年以來,投資興建新型現代化廠房和引進設備,所需8億元資金也完全屬於自籌。

王守義十三香的產值或銷售額的年增長率都保持在10%以上,稅收和利潤增長率也達到20%以上。這種爆發式的逆市增長,源於何處?

作為中國老字號,王守義十三香之所以這麼成功,主要是因為下面的兩點原因:

首先,誠信為本;中國自古就有「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說法。

富可敵國的徽商胡雪巖,「誠信為本,真不二價」是其經商的精髓,而王守義做到了,他的兒子也做到了,希望他的孫子也能做到這樣,將中國的老字號就這麼誠懇的傳承下去。

其次,匠心精神——專精專注,不搞多元化經營;王守義創立30多年,從不涉足其他產業,也不搞資本運營,只一心的做調味品。王守義離世前,就留下遺言,不準公司搞多元化,也不準家人做房地產,更不能進入資本市場,一旦掙慣了快錢,就不安心做實業了。也正是因為這份專注,才將一個小小的調味品做出了大文章。

就是這樣一位老人的遺志,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在這樣一個時代,主張「大道至簡」的王守義十三香能否在變革中保持基業長青,你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

皮皮寵PPPet《陶華碧和王守義哪個有錢?》、

電商報《8分錢利潤卻年賺3億!王守義十三香怎麼做到的?》、

商界《「國民老漢」王守義:32年不上市,一盒3元調味料拼出億萬商業帝國》

相關焦點

  • 「老乾媽」的二代之殤
    「商二代」變「傷二代」,老乾媽將如何延續「國民辣醬」的輝煌備受關注。作者:向北來源:鰲頭財經(theSankei)大兒子投資爛尾樓失利、二兒子改配方業績下滑……近日,「老乾媽」陶碧華為「商二代」操碎了心,以至於70多歲高齡再度出山重掌大權。
  • 「老乾媽」又被兒子坑,搞地產欠億元,辣醬帝國要毀在二代手裡?
    12月29日,「國民辣醬」老乾媽再度被推上熱搜,不過這次出事的不是「變味」的辣醬,而是陶華碧熱衷投資的大兒子又栽了個大跟頭。幾個億的失敗投資對身價50億的李貴山而言不過九牛一毛,但讓本就風雨飄搖的老乾媽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堅持「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的老乾媽是個典型的家族式企業。2014年,年近70的陶華碧將個人股權分給兩個兒子,長子李貴山持股49%;次子李妙行持股51%,並由李妙行全面掌管老乾媽的辣醬王國。
  • 「老乾媽」兒子被爆老賴,74歲國民女神怎麼把孩子養成這樣?
    文 | 米粒媽米粒媽想,這個女人,沒人不認識吧?雖然她看上去那麼普通,卻絕對有自信的資本——她就是憑辣椒醬,成為國民女神大IP的「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米粒媽相信,一定有不少跟我一樣的乾飯人拌著它幹過飯吧?按理說,74歲高齡的陶華碧早就該退休享福,可是最近一條熱搜,恐怕又要讓她老人家頭疼了。
  • 南山法院回應了,騰訊與老乾媽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騰訊狀告老乾媽並請求凍結老乾媽千萬資產一事出現多次反轉,正持續發酵。7月1日下午,受理騰訊與老乾媽合同服務糾紛一案的深圳南山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有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稱,「此案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記者查詢到,按照此前安排,如果不撤訴,此案正常將於7月17日開庭。
  • "國民女神"陶華碧,憑藉"老乾媽"發家致富,身價70億拒絕媒體採訪
    享有味蕾上"國民女神"美譽的陶華碧,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收穫了意外。  扛過多少苦難  陶華碧生在中國農村。她出生於1947年,那時還沒有成立新中國。她生下來就吃不飽穿不暖,一年到頭只有過春節的時才能吃上一口肉。那時她最大的夢想就是不挨餓。  上天給了陶華碧一片新的天空。
  • 鵝廠被老乾媽全過程梳理(笑出鵝叫聲)
    小編我決定也要蹭一蹭熱度這一個國民女神一個業界大佬他們兩個這一波三折的狗血故事還要從2019年3月說起當時騰訊和疑似老乾媽團隊人員籤署了一個協議叫《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至於這個協議是幹嘛的就是鵝廠幫老乾媽打廣告還別說籤完這個協議
  • 一個因「老乾媽」改變的人生
    說起國民級辣椒醬「老乾媽」你一定熟悉,那這個品牌名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一開始從擺攤賣米粉起步。因為她自製的辣椒醬非常好吃,吸引了大批吃客。其中有一個叫歐陽梓剛的學生常去她的攤位吃,陶華碧對他印象深刻,就很留意他。
  • 騰訊請求查封「老乾媽」1624萬元財產,或與合作QQ飛車聯賽有關
    法院認為,原告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裁定查封、凍結被告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銷售有限公司、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名下價值1624.06萬元的銀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等值的其他財產。6月30日,針對騰訊起訴老乾媽服務合同糾紛一案,騰訊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此事系老乾媽在騰訊投放了千萬元市場合作,但無視合同長期拖欠未支付,騰訊被迫依法起訴,申請資產保全,法院裁定凍結對方企業帳戶。
  • 73歲的老乾媽,豪車一輛賽一輛,為啥還在不停買車?原因讓人慚愧
    以前辣醬拌飯的日子也漸漸離我們遠去,但在很多人心中,老乾媽依然是國內非常有名而且有紀念意義的辣醬品牌。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丈夫病逝,為了帶大年幼的孩子,不得已只能走上創業的道路。小時候無論是誰,家裡都會有一瓶老乾媽辣醬。
  • 老乾媽「輸了」?新「辣醬之王」誕生,30年來價格一直未變!
    我想肯定會是國民老乾媽這個品牌了,因為實在是太出名了,老乾媽不僅是在國內出名,隨著我國文化輸出的潮流,很多外國地區也都是知道了老乾媽的名聲。在美國著名的社交平臺臉書上就有一個老乾媽的愛好協會,可以說老乾媽的火爆程度絕對不僅僅只是中國人知道。但是,即使老乾媽得到了廣泛的歡迎,但是其競爭對手仍然不乏。
  • 老乾媽:騰訊從沒催收過 之前法院裁定公司不知情
    「老乾媽從來不打廣告的,6月10日我們收到騰訊發來的法律文書,立馬報案,6月20號貴陽警方立案,併到深圳處理此事。」老乾媽廠房保安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深圳法院裁決老乾媽賠償騰訊公司1600多萬廣告費,是法院判錯了,「這不是我們的章,也不是我們的人辦的,法院判這個沒用嘛。」這位保安負責人對記者說,法院判案時老乾媽並不知道,也沒有人去,連市場經營部都不知道這件事(在騰訊平臺做廣告)。
  • 「老乾媽」兒子公司「被限高」!50億身家的公子哥成坑媽狂魔
    |作者:二水 環球人物|編輯:咖喱「國民女神」老乾媽又被兒子「坑」了一把?近日,「老乾媽兒子公司被限制高消費」的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多家媒體發現,昆明貴山天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山天陽」)在11月4日新增一條限制高消費令。
  • 家常老乾媽豆腐,不一樣的麻婆豆腐,做法超簡單的下飯菜,特美味
    平時的麻婆豆腐都是用豆瓣醬做的,今天推薦個用國民最愛的老乾媽辣醬做的,味道不太一樣,快來試試看吧!用料豆腐1塊,肉末150g,老乾媽1大勺,青蒜1根,生抽1勺,糖少許,水澱粉半勺,鹽少許,花椒粉半勺(可不放)步驟:1、先把豆腐洗淨切塊,肉末放到小碗裡,倒入料酒、鹽,攪拌均勻醃30分鐘左右備用;2、燒熱炒鍋,倒入適量油,溫熱後倒入醃好的肉末,炒出香味和油來;3、放入老乾媽,炒出香味,把豆腐塊倒進鍋裡,翻炒至都裹上紅油
  • 老乾媽!一個徵服世界的貴州辣!
    國民辣醬「老乾媽」誕生在貴州也就理所當然了!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是個傳統的中國婦女,她創業的原動力只不過是想讓孩子們有口飯吃。陶華碧,1947年出生於貴州遵義一個偏僻農村,沒有上過一天學,但國家油制辣椒標準,卻是以老乾媽的標準作為基礎制定的。她以一個農民的樸實本質,用21年將8塊錢的辣醬,做成了價值160億的品牌。
  • 老乾媽陶華碧:大字不識一籮筐,賣辣醬年入幾十億,女強人不易
    一個不識字的農婦,一個從零到一,從一到所有,一個又爽又辣的微胖大媽如何帶領著自己的品牌走向國際化,如何把一罐辣椒醬做成國際尊貴調味品,為何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女神,是怎麼的機遇又是怎麼樣的魄力,能夠幾十年一直傳承下來,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你們最近還在購買老乾媽嗎?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現象?
    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的味道卻是非常好吃的,而且他不僅在咱們國家比較的有名,而且在外國也是非常的受外國人歡迎的,畢竟咱們國家的辣椒醬種類還是挺多的,我們可以經常的吃到各種各樣的辣椒醬,於是覺得並非那麼的新鮮而外國人就不太一樣了,他們可是第一次嘗到這樣的美味,於是對於老乾媽的熱愛程度,比咱們中國人更要劇烈。
  • 「QQ愛之真假老乾媽」歡樂開唱 網友加戲「逗鵝冤」
    6月29日「騰訊起訴老乾媽」的話題進入公眾視野時,版本一開始是騰訊以拖欠廣告費為由請求法院查封、凍結被告老乾媽公司名下價值16,240,600元的財產。據悉,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曾在接受採訪時稱:「不貸款、不融資、不上市,不讓別人入股,也不去參股、控股別人,我不欠政府一分錢,不欠員工一分錢。拖欠一分錢我都睡不著覺,和代理商、供貨商之間也互不欠帳。
  • 老乾媽:贏了全中國人的胃,不打廣告又如何!
    而老乾媽的「四不原則」——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更是讓人覺得這個品牌的良心與真誠。「乾淨衛生,誠信經營」也是老乾媽一直貫徹的經營理念。老乾媽的不虛浮的理念管理和陶華碧極具個人感染力的背書,就是創造巨額市場的根本原因。
  • 騰訊老乾媽的戲快散了,字節跳動副總裁還在「舞」:我還有戲!
    騰訊老乾媽這場烏龍大戲還在發酵。網友還沒緩過神,主角已經換了:與本案全無關聯的第三方,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登場。第一波PK,李亮質疑騰訊凍結老乾媽1600萬不合規,結果遭遇一波法律專家科普否定。這還沒完,李亮於昨晚二度發聲,發起第二波PK,進一步炮轟騰訊。
  • 深入解讀貴州老乾媽VS騰訊「小馬哥」事件,到底誰是最後贏家
    #騰訊老乾媽誰輸誰贏#2020年6月30日,一份騰訊公司起訴老乾媽,請求查封老乾媽公司1624萬元財產的民事裁定書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將兩家明星企業推向了輿論風口。號稱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不打廣告的老乾媽竟然欠下騰訊千萬廣告費,讓廣大網友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