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你一份海軍兵哥哥的書單!
《中國海軍百科全書》
作者:張福將、張慧
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海軍知識的大型工具書,這部書的出版結束了我國沒有海軍百科全書的歷史。全書以海軍知識為基礎,分為海軍軍事思想、海軍軍事學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工作、海軍後勤、海軍技術、海軍歷史、海軍地理7個門類,45個學科,分上、下兩卷,共約500萬字。
《紅海洋》
作者:翟曉光
這是記錄新中國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發展歷程的一部力作。於跌宕起伏的情節中向人們展現出海軍60年「激情燃燒的歲月」。描述了兩代海軍人為國防建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英雄壯舉;描寫了新一代與老一代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的思想碰撞、市場經濟對人們的價值觀的衝擊。全書以我軍戰史上幾次著名戰役為經,以未來高科技信息化為緯,編織出一幅共和國軍人一步步駛入海洋的雄偉藍圖。本書榮獲第八屆全軍文藝「新作品獎」一等獎,已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和五角大樓所收藏。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作者:馬駿傑
本書全面論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海軍在長江流域長達八年的艱苦抗戰,作者通過詳實的史料和嚴謹的論述,向讀者展示了海軍長江抗戰的恢弘畫卷。由於作者是海軍中人,對海軍戰略戰術有相當了解,所以書中從軍事角度的分析相當到位,值得一讀。
《檔案裡的中國海軍歷史》
作者:馬駿傑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海軍邁出了近代化建設的步伐,儘管發展道路曲折坎坷,但從未沉寂,始終在時代的大潮中沉浮與吶喊,從而在歷史的記載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印記。在二十餘年的研究中,作者不斷收集、整理、挖掘海軍歷史檔案資料,十分注重歷史碎片的拼接,久而久之,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作者希望通過本書,為人們澄清以往對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模糊認識,最大限度還原歷史真相。並且能為中國近代海軍歷史的書寫,彌補空白,進一步開闊人們的視野。
《民國時期中國海軍論集》
作者:翁軍、馬駿傑
本書主要描寫中國海軍狀況及我們運動的方針、對於海軍進行之管見、新海軍與華僑、論振興我國海軍宜注重精神基礎、我國國防與海軍、中國海軍之過去與現在、軍艦新說與中國海防等。
《靖海澄疆》
作者:馬幼垣
此書為探討近代中國海軍史著作的首次結集。從鴉片戰爭、福州船政、詹天佑與海軍、北洋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汪偽海軍、香港抗日、國共內戰、海軍史研究近貌等一路寫去,諸多性質不同的課題均有論述。
《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海軍》
作者:馬駿傑
1932年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一二八事變,駐守上海的中國第十九路軍奮起抗擊,受到全國人民的擁戴。而駐守上海的中國海軍卻始終按兵不動,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譴責。當時,人們把海軍不抵抗的原因歸咎於中國海軍內部少數人的「媚日」和「賣國」,致使海軍在一二八事變中的表現成為海軍歷史上一個難以抹掉的汙點。然而筆者認為,海軍是一個特殊的軍種,對物質的依賴性大,無論是建設還是作戰訓練,都不能離開政府而獨立進行。一二八事變爆發之前,蔣介石政府就沒有給海軍以足夠的重視,使海軍發展緩慢,失去與日寇相抗衡的能力。事變爆發前,又對海軍採取了高壓政策,迫使海軍放棄抵抗。因而,受到譴責的不應該是中國海軍,而應該是國民黨蔣介石政府。
新時代的軍人早就不是有勇無謀的莽漢,而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唯有多讀書,方能決勝千裡。腹有詩書氣自華,看書的海軍哥哥是不是更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