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監總局對沙門氏菌進行風險解析
食藥監總局對沙門氏菌進行風險解析嬰兒餵食沙門氏菌汙染乳粉或可致敗血症甚至死亡□ 本報記者 王 嘉日前,食藥監總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法國召回疑似沙門氏菌汙染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事件進行風險解析。據悉,2017年12月,法國衛生部發布公告,因疑似沙門氏菌感染,有關部門緊急召回由法國乳品巨頭蘭特黎斯(LACTALIS)集團生產的12批嬰兒配方乳粉(1段),召回範圍包括法國、英國、中國、巴基斯坦、蘇丹等國家和地區,該事件引起社會廣泛熱議。
-
法國26名嬰幼兒因食米粉感染沙門氏菌
新華社巴黎2月20日電(記者陳晨)法國公共衛生部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9日,法國本土有26名嬰幼兒因食用嬰幼兒米粉而感染沙門氏菌。相關產品已被下架和召回。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已確認這些感染沙門氏菌的嬰幼兒中12人體內的細菌屬於同一基因組群,還在分析另外14名嬰幼兒體內的細菌,以確定它們是否也屬於同一基因組群。 這26名嬰幼兒包括18名男孩和8名女孩,在出現症狀時年齡為2個月至2歲不等。2018年8月末至2019年1月27日期間,這些嬰幼兒都曾腹瀉,12人還曾住院接受治療。目前,所有嬰幼兒身體狀況均好轉或痊癒。
-
中國及愛爾蘭官方回應愛爾蘭嬰幼兒配方奶粉:未有沙門氏菌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據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近日的預警通報顯示,產自愛爾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疑似感染沙門氏菌。最初由法國報告,之後多國都發出了預警。 上述預警是歐盟食品及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編號2018.2152-愛爾蘭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疑似沙門氏菌汙染事件。 對於此,愛爾蘭官方8月17日作出回應。
-
法國召回40萬罐問題嬰兒奶粉 疑被沙門氏菌汙染
(原標題:法國召回40萬罐問題嬰兒奶粉 意衛生部發布警示)
-
愛爾蘭嬰幼兒奶粉疑染病菌 中國海關稱未檢出沙門氏菌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據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近日的預警通報顯示,產自愛爾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疑似感染沙門氏菌。最初由法國報告,之後多國都發出了預警。對此,愛爾蘭官方17日作出回應。愛爾蘭農業、食品和海事部公告稱,愛爾蘭嬰幼兒配方奶粉嚴格按照最高食品質量及安全標準生產,完全符合歐盟及中國食品安全部門的標準要求。
-
法國3品牌嬰兒奶製品涉沙門氏菌汙染 被緊急召回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媒體12月3日報導稱,法國嬰兒奶製品Picot、Pepti Junior和Milumel 3個品牌的產品涉及沙門氏菌汙染,在當地時間12月2日被法國衛生部門緊急發出指令召回。
-
愛爾蘭嬰兒奶粉疑感染沙門氏菌 尚不清楚是否出口中國
沙門氏菌是常見的食品汙染源,常通過被汙染的食品傳染給人類,可引發急性腸胃炎 據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近日的預警通報顯示,產自愛爾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疑似感染沙門氏菌。多國據此發出了預警信息。
-
湖南省工商局關於2012年三季度流通環節嬰幼兒配方乳粉每周抽樣...
為了切實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保障嬰幼兒乳粉市場消費安全,省工商局組織開展了2012年第三季度流通環節嬰幼兒配方乳粉每周抽樣檢驗工作。對長沙、嶽陽、常德、株洲、湘潭、益陽、衡陽等七個市的超市、食品商行等28個經銷單位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了抽樣檢驗。
-
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日前,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嬰幼兒配方乳粉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在會上表示,得益於二孩政策全面放開,自2016年起,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成為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近2000億元。
-
小心傷人於無形的沙門氏菌
去年年末,法國乳品巨頭蘭特黎斯集團在全法國召回不同品牌共12批段嬰兒奶粉。不久後,該集團又公布了一份包括600多個批次的召回、禁售並禁出口的奶粉清單,其中與中國相關的有37個批次。在這個事件中,大約有7000噸奶粉被召回,而召回的原因是這些奶粉有「被沙門氏菌汙染的風險」。據法國衛生部稱,2017年12月初以來,法國已經有26名嬰兒因此生病。今天我們就著重解讀一下,沙門氏菌是啥?
-
歐盟多國沙門氏菌感染爆發與嬰兒配方奶粉有關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消息,最近歐盟多國爆發沙門氏菌感染,在法國( 30例)、比利時( 1例)和盧森堡( 1例)發現了32例嬰幼兒腸道沙門氏菌血清型Poona的感染病例。所有患者都在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間出現症狀且都食用了同一品牌三種以大米為主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一種。這種嬰兒配方奶粉產品由西班牙加工公司B在2018年8月至10月期間製造,由法國公司A銷售。 法國公司A於2019年1月24日在法國召回同一品牌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嬰兒食品,隨後在盧森堡進行了召回。
-
德國大量召回受沙門氏菌汙染的雞蛋
新華社柏林12月5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一家雞蛋生產企業5日宣布,在多個州召回售出的受沙門氏菌汙染的雞蛋。 據了解,檢驗機構證實了這批雞蛋受到汙染。雞蛋生產商為德國一家名為Eifrisch的雞蛋企業。受汙染雞蛋印有統一編號,保質期到今年12月19日至24日,在德國約10個聯邦州的多家連鎖超市均有銷售。
-
法國奶粉再曝黑幕 乳業巨頭承認兩次汙染同一類型
法國乳業巨頭拉克塔利斯集團執行長埃馬紐埃爾-貝尼耶日前承認,2005年和2017年問題奶粉事件中都發現同類型的阿貢納沙門氏菌,不排除嬰幼兒食用了在此期間生產的問題奶粉。這意味著問題奶粉汙染源可能一直未被清除。
-
法國本應下架的感染沙門氏菌嬰兒奶粉仍在大型超市銷售
……法國媒體認為,問題奶粉事件不僅對消費者造成了傷害,其引發的連鎖效應將對法國奶製品產業產生衝擊,法國經濟將因此蒙受損失。 醜聞發酵—— 下架奶粉仍在售 去年12月,因旗下多款奶粉被檢測出含有沙門氏菌,拉克塔利斯集團先後3次召回相關嬰幼兒奶粉及奶製品,累計召回1300多個批次、共萬餘噸嬰幼兒奶產品,涉及全球66個國家。
-
各國沙門氏菌汙染事件頻發 提防食物中毒
食品夥伴網訊 8月13日,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發布了四則警示通報,其中三則涉及產品疑含沙門氏菌。產品為法國的山羊奶酪和冷凍雞肉,比利時的冷凍牛肉。 自6月份以來,各國報導的食品中含沙門氏菌的事件屢見不鮮。6月5日,加拿大召回加拿大召回受沙門氏菌汙染的雞肉漢堡,6月14日,美國家樂氏公司宣布召回約130萬份受沙門氏菌汙染的蜂蜜口味麥片,6月22日,澳大利亞召回受沙門氏菌汙染的芽菜。我國也不例外,7月份,在香港和澳門均有沙門氏菌汙染食品事件發生。
-
食藥監總局通告2016年12月5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1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通告稱,2016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37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232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本次檢測項目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59個指標。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每年超1億人感染沙門氏菌 它有何危害
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80%是沙門氏菌引起,抵抗力低下的人群,老年、嬰幼兒尤其容易中招。 100℃可以殺死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對生活條件要求不高,白水裡能活,甚至8%以下的鹽水裡也能對付個把月;對生活環境適應性又很強,5℃-46℃範圍都能生長,確實是勁敵。不過還好,它怕燙。
-
國家食藥監總局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3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通告2017年12月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情況。通告稱,2017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25批次,檢測項目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3個指標,被抽檢樣品所檢項目全部合格,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
「美可高特「和「紅果優爾特智冠」配方奶粉檢出阪崎腸桿菌
8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批次嬰兒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美可高特」牌「配方羊奶粉」和「紅果」牌「優爾特智冠嬰兒配方奶粉」檢出阪崎腸桿菌。要求美可高特(中國)羊乳有限公司、寧夏紅果乳業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產,徹底查清汙染原因,並進行整改,整改結果報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並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恢復生產;立即停止銷售、公開召回上述產品,並將2批次產品生產、銷售數量和銷售流向,報告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立即對在售的各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檢驗,並向社會公布檢驗結果,檢驗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要立即停止銷售,及時召回
-
關於脫脂乳粉和生牛乳,最靠譜的解讀在這裡!
粉哥導讀:近來,關於「大包粉」的言論在抖音和朋友圈炸開了鍋,此言論搞得人心惶惶,奶粉智庫後臺也不斷接到關於「大包粉生產的奶粉還能不能吃」的諮詢,就連我婆婆媽也開始研究小淘淘的奶粉罐上是寫的大包粉還是鮮牛奶了。為了讓大家能更加清晰的認識奶粉,奶粉智庫今天特推出一篇關於奶粉原料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