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都:投入20億去澳洲養牛養好後運回中國

2021-01-11 吾谷網

  (從墨爾本出發前,這批通過檢疫的澳牛帶上了統一的耳標)

  文/天下網商記者 周麟

  一頭活牛要從澳大利亞來到中國有多折騰?

  2015年10月21日,凌晨三點多的重慶江北機場,150頭澳大利亞安格斯牛經過11小時的空中旅行抵達,半夜出動來接機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牛隻越洋旅行。中澳在2014年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後,這是第一次允許澳洲活牛進口,承接方是重慶恆都農業集團。

  (澳大利亞活牛搭乘澳大利亞qf7597航班順利抵達重慶)

  一場活牛進口實驗

  早在活牛進口的前幾天,國家質檢總局派出的專家組就抵達澳大利亞,對即將運往中國的每一頭牛進行隔離檢疫,每頭牛都隔離居住了七天。

  確定健康的牛隻,每三五頭被分成一組,裝到統一大小的木質定製箱中,他們不是隨隨便便被裝到這些大木箱裡面,他們要保證既能自由呼吸,又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這是澳洲的動物福利規定。

  (下機前的檢驗檢疫工作)

  這些木箱被平穩的送進澳洲航空的貨運飛機,從墨爾本國際機場出發,運往中國重慶。

  (用吊車取下裝載活牛的特製木箱)

  這一頭,重慶江北機場嚴陣以待。飛機在半夜一著陸,穿著專業服裝的檢疫人員火速登機檢驗,用吊車把裝著牛隻的木箱,挪動到剛剛消毒過的專業卡車上。

  (給專用卡車消毒)

  這10輛專用卡車的下一站即是恆都澳洲進口肉牛隔離場,在運輸期間,重慶檢驗檢疫局對機場口岸現場、公路運輸、隔離檢疫場等進行全程監管。

  (運往恆都的澳牛隔離場)

  按照中澳雙方的活牛貿易協定,這批牛的定點隔離檢疫飼養不超過14天,牠們最多只能再活兩個禮拜。即使如此,這批牛仍然要按照澳洲的動物福利標準對待,活到最後一刻也必須睡沙床、聽音樂、做運動,連喝的水也和人喝的水質相同,即使死,也要死得「人道」,這就是澳洲肉牛的一生。

  (從監控上實時獲取澳牛的飼養情況)

  「在這之前,直接用來屠宰的活牛進口在國內絕無僅有。」 恆都集團分管銷售的常務副總裁魏文曉告訴《天下網商》。2014年11月,中澳自貿協定最終籤署,其中一條重要協議是,中國每年可以從澳大利亞進口100萬頭活牛。各地方政府可以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申請,承接活牛進口。

  很快就有一些省份提交了申請,其中重慶的動作最快,恆都在自貿協定達成後,根據相關文件標準進行隔離圈改造,設施、人員也在澳方監督下升級,成為首家有資質承接活牛進口的企業。前後歷經一年多,終於在2015年10月份進口首批活牛。

  活牛開放政策一方面是出於國內牛源緊缺的現狀,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嘗鮮的需求。不過活牛進口生意不是每個人都看好,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評價,活牛進口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營銷噱頭,在商業上卻很難做到持續。

  魏文曉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他認為,這次進口打通了澳洲活牛進入到中國的完整鏈路,這個鏈路也正複製在恆都的河南分公司,恆都的目標是在2018年達到每年進口45萬頭活牛的規模。

  重資產的恆都模式

  恆都是肉牛行業中的後起之秀,創始人是原本在北京中關村的一批it人,卻在2009年挽起袖子外行人養牛,如今已是農業部頒發的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它不僅是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大牌幕後的供應商,近幾年更積極向c端用戶靠攏。

  之所以引進澳洲活牛,主動做「吃螃蟹的人」,是因為恆都本來就是一家重模式的公司,從肉牛養殖、牧草種植、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等產業上下遊環節都具備,「恆都模式」在業內以全產業鏈布局著稱。

  魏文曉稱,恆都這幾年的全產業鏈模式,前前後後投入了約20億。

  重模式實屬另類。因為牛的生長周期比較長,養牛也比較費錢,當時肉牛屠宰行業的慣用方式是,自己不養牛,從農戶方面收牛,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結帳,而此時市場銷售已經基本上完成。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不需要多少流動資金就可以運轉,靠賒帳這種擠壓上遊的做法就可以保持運轉。

  不過傳統向農戶收牛的模式缺陷也十分明顯,由於是從不同的散戶手中買牛,牛的品種、品質、年齡、性別等參差不齊,從源頭上無法達到標準化,遑論屠宰後分割等環節的標準化等問題。

  因此在2009年剛入行時,恆都模式並不被人看好,「這肯定是瘋了,又是外行來燒錢的!」 魏文曉回憶說,這是當時不少行業內人給出的評價。

  這種瘋勁的確只有外行人做得出來。恆都的母集團為中恆興業,是位於北京中關村一家從事3c數碼等it產品的企業,曾做過佳能等大品牌的國代,後又跨界做了地產項目,都跟養牛不沾一點邊。

  儘管獲利可觀,兩個項目的可持續性卻不夠理想,集團高層們於是思考,怎麼才能找一個持續性強的項目,把在it跟地產行業賺來的錢穩定營利下去。一次他們從央視2套和7套的新聞裡嗅到了商機:雖然母牛比公牛便宜,但屠宰後賣給消費者時卻是同價的,因此全國多地出現了大量宰殺母牛的情況,導致母牛生產數量接不上,散養的牛源大幅減少。

  這樣的新聞透露出,肉牛行業有很大痛點需要克服,加上「吃」這件事是任何消費者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他們認為,這個沒有標準化、沒有足夠強勢龍頭老大的行業似乎蘊含機會。

  於是一幫原本活躍在北京的白領,跑到了恆都董事長秦亞良的老家、一千多公裡以外的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開始平地、養草,建起了向美式谷飼標準看齊的養牛場。魏文曉在重慶的山溝裡一待就是5年,直到2014年才回北京。

  恆都的運氣挺好,創業兩年後,央視報導的牛源緊缺問題果然顯現,讓剛創立不久的公司一下子在肉牛市場打響名號,目前在線下的肉牛品牌中已經位列前三,「牛源確實是讓企業制勝的一個關鍵。」 魏文曉說。

  渠道之變

  2010年10月,第一批恆都自養的牛出欄,宰上了第一刀。

  但是外行人要怎麼找到客戶呢?他們的方法很奇葩,直接上網查知名餐飲的聯繫方式,打電話讓採購員們來重慶實地參觀,結果這個方法竟然有效,市場上肉牛資源有限,這種方式屢試不爽,很快他們就開始給麥當勞、肯德基、西貝莜麵村等知名餐飲供貨。

  負責知名火鍋企業海底撈採購業務的張全根告訴《天下網商》,2011年初雙方開始合作,「我們對食材有嚴格要求,恆都的優勢是全產業鏈,可以從源頭把控」。目前恆都是海底撈在全國範圍內的八大供應商之一。

  在發展初期,這種to b的渠道行之有效,有實力的餐飲企業要的貨量夠大,也不會隨便違約、賴帳,讓恆都分到了市場上的第一杯羹。

  但餐飲大牌們不缺供應商,議價能力也強,卡著成本甚至低於成本,能給恆都帶來的只是銷量,而不是利潤。

  意識到這點,恆都開始向c端嘗試,走的是商超、農貿市場這類傳統的消費渠道。因為供貨給大廠牌餐飲企業的緣故,商超之路也相對較為順利,恆都成為了沃爾瑪、山姆、家樂福、麥德龍、永輝等知名超市的供應商,在全國商超擁有2000餘家專櫃。商超這條路走通後,恆都開始減少與餐飲品牌的b端合作,從原來80%的佔比降到了不足30%。

  相伴隨渠道變化的,還有產品。給b端客戶供貨時,恆都還停留在最傳統的「原料」層面,不分品種和部位,統統都是肉。而面向c端時,它當初想做的標準化才開始萌芽,上腦、菲力、肋眼,以及谷飼這類概念得以露出。

  細化肉質部位的作法有效提升了訂價,魏文曉說,直到2015年產品結構調整後,公司終於開始盈利。

  商超渠道起到了一定的品牌教育作用,去年3月開始,恆都決定開闢電商渠道。從天貓旗艦店的消費評價來看,不少消費者都是由線下轉化,直奔品牌而來。恆都電商事業部經理孫亮說,他們在上線前針對線下老用戶做了針對性的傳播,效果明顯。2015年雙11時,電商渠道成交了5000單。

  即使電商在整體銷售中所佔的份額並不多,卻開啟了對消費者更深入的理解網絡,對新品的嘗試、對銷量的帶動、對提升利潤空間的試驗、收集大數據資料等,電商渠道對消費者研究上有很大幫助。因此電商部門從原來的事業部下屬二級部門,被提至集團直屬的一級部門。

  有了好的渠道基礎,就能嘗試更多高端產品銷售,澳洲活牛正是因為恆都已經能夠自控渠道,才能付諸實現的策劃,魏文曉說,中國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池子很大,自己有渠道,牛肉不愁賣。

  算好活牛進口這筆帳

  坐著飛機來的澳洲活牛成本不低,怎麼算這筆帳?

  魏文曉告訴《天下網商》記者,中國的牛源仍然算不上充裕,同時,澳大利亞牛肉品質也是早已得到消費者認可的,有足夠的市場空間。第一批活牛進口時並沒有考慮到成本,主要是為了測試「運輸 銷售」的鏈路,為之後的大規模引進提供參考。

  為了運來更大批量的活牛,恆都打算用輪船運輸以降低成本,但由於並沒有現成的江海聯運活牛輪船,他們現在正為活牛定製合適的船隻。

  澳洲活牛對魏文曉的意義不只是牛肉,而是一次高端商品的運營實驗,如果能夠做通,公司會對高附加值商品有更好的理解,將來就能再推精品。例如現在他們正在思考一種情境化銷售,從原料到產品,再進階到消費方案。魏文曉舉例,牛肉的消費往往並不是單人消費,而是整個家庭的消費,可以按照三個時間兩個地點去展開,即早餐、午餐、晚餐,廚房和客廳,「早餐應該吃什麼,午餐應該吃什麼,客廳應該放什麼……把家庭所能消費的時間地點控制了,然後就是往冰箱裡面去填產品了。」

  在這種思路下,產品不僅包含消費者所熟悉的、未經處理的牛肉產品,還包括解決方案式的內容和附加產品,推出文字或者視頻類的專欄內容,推出調料包和半成品菜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實現。

  另外一種路徑是c2b,在澳洲活牛進入中國之前,就開放目標客戶下單買走,然後再運到國內。這部分的大數據作用不可忽視,為了更精準的鎖定消費人群,恆都和天貓的合作更加緊密。

  「不是拼價格,而是理解了這個商品的內涵和價值,按照價值來消費。」魏文曉說,這會是恆都今年的一個重點。

    原標題:  投入20億去養牛的一幫it人,現在又把澳洲活牛運到了中國

相關焦點

  • 澳洲養牛場投資 到底魅力何在
    據澳肉畜協會(MLA),經歷近兩年爆炸式增長後,澳大利亞對華牛肉出口突然呈現大幅回落,七月份出口量同比暴減45%,今年前7個月縮幅近三成。  澳洲牛肉與中國市場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導,在中國市場,海外牛肉競爭日趨激烈,除傳統對手紐西蘭和加拿大等國外,新近獲準入華的巴西牛肉似乎銳不可當。
  • 澳媒:中國大型牛肉公司擬收購澳大利亞養牛場
    食品夥伴網訊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中國最大牛肉生產商之一、重慶恆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Chongqing Hondo Agriculture Group Co)計劃在明年斥資1億澳元購買澳大利亞養牛場。
  • 澳洲龍蝦換中國口罩 澳洲政府狠砸1.1億包機包郵送土貨
    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比生薑還便宜!比如在西澳,98%的龍蝦都是出口中國的,結果價格居然暴跌到比姜還便宜!澳洲政府自然無法對這樣的境況坐視不管,尤其是對象徵著澳洲海特產榮譽的龍蝦情有獨鍾,遂決定,斥資1.1澳幣!包機包郵龍蝦!為了讓中國買家購買澳洲龍蝦,澳洲政府這次自掏腰包包郵了!包郵送龍蝦,順便…再攜帶一些醫療物資回國。
  • 中國大佬扎堆澳洲圈地
    原標題:有錢 任性 中國大佬扎堆澳洲圈地   澳中自由貿易協定籤訂後,澳洲海外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放寬了澳洲商業地產限制,根據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投資者購買價值在10.78億澳元以下的澳洲商業地產時,無需海外投資審查委員會審批,享有與美國和紐西蘭投資者相同的待遇。
  • 清華博士攜93項專利養牛 立志打造自己的牛肉品牌-水牛,養牛,楊遠...
    3月13日,記者來到上林縣白圩鎮朝韋村朝文莊,了解清華大學UMT工商管理專業博士、創業致富帶頭人楊遠澄的養牛經,以及他如何帶動上林縣的村民脫貧、致富。  山水牛聽著音樂吃草藥  上林縣白圩鎮建有全縣最大的養牛基地——廣西山水牛畜牧業有限公司。
  • 養牛的農民,記住這些順口溜,不再是門外漢,輕鬆養好牛
    很多人認為養牛行業有前景,決定投身養牛行業,但是養牛是需要經驗和方法的。為了保證牛身體的健康,每天需要早中晚三次飲水,而且要控制好溫度,一般以20攝氏度左右為宜。如果能每天都堅持這麼做,就能保證牛四季都健康。
  • 如何避免養牛的風險?怎樣養好牛呢?資深老農講養牛
    如何避免養牛的風險?怎樣養好牛呢?資深老農講養牛大家好,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養牛的風險,前一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比較籠統,也就是總結了方方面面,但是具體的沒有說,因此,很多人都說學不到東西,今天下面這一張文章比較長,說的基本上都是乾貨,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一看。
  • 線上養牛不見牛,數十萬付水流!「雲養牛」騙局起底
    線上養牛不見牛,數十萬元付水流!「雲養牛」騙局大起底幾個月前,南寧的覃先生從網上了解到一個線上養牛項目,收益頗為誘人。不料,他先後投入31萬多元後,平臺突然關閉。9月17日南國早報記者了解到,該案已被警方列為刑事案件立案。
  • 中國農村養牛想得美不如養得好,養牛不是你想怎麼養牛就怎麼養的
    想得美不如做得好,尤其是養牛行業,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市場也不會按照你的想法去走,只有實踐才能決定養牛的成功與否。東哥接觸過幾個想養牛還沒養的朋友,大談養牛行業未來,說的頭頭是道,那可真是沒開始養牛呢,就已經把養牛的利潤都算好了。
  • 25億元出售中國牧場群 恆天然以創新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同時,Hurrell表示:「我們並不迴避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中國從零開始建立牧場一直以來都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團隊成功地把我們的牧場發展成為高效的示範牧場,為本地消費市場提供了高品質的新鮮牛奶。現在是時候把接力棒傳遞給優然和三元去繼續用心經營這些牧場了。」
  • 現在養牛大熱,養牛真的沒風險嗎?分析一下未來的養牛市場
    當然如果你只是在家裡養幾頭牛玩玩,不是當作一個事業來做的,那麼風險自然是很小,但如果是成規模的養殖,那麼養牛的風險可以說是在養殖業排名比較靠前的。首先養殖成本,對於養殖戶最關鍵的就是能不能掙錢。投入過大,就會有資金上的壓力。
  • 蒙牛牧場主大學:把最時髦的養牛技術傳遍牧場
    蒙牛牧場主大學:把最時髦的養牛技術傳遍牧場 2017-03-23 13:20:00來源:中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殷偉豪
  • 損失將達500億!失去中國等留學生,澳洲7大高校或跌出世界百強
    據環球網1月5日最新報導,當前由於澳國際教育市場崩潰,中國等國留學生大量流失,澳大利亞各大高校或被迫削減科研開支,雪梨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等7所高校可能會因此跌出2021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所高校行列。澳洲財經見聞2020年11月17日指出,該國總統莫裡森拒絕數十萬留學生入境。
  • 農民如果有5萬元,能養多少頭牛,靠養牛能賺到錢嗎?看完了解了
    還有養牛的回報周期長,在正常飼餵下,一般10個月左右才能出欄,所以來說,加入這個養牛業需要謹慎才行。雖然養牛投入的資金很大,但是這五萬元還是可以養牛的,不過在本大利大的情況下,投資五萬元養牛,其獲得的利潤並不是很多。如果在加上一個人工費,這五萬元的投入和在最終的產出不能成正比了。
  • 最近幾年農村養牛成為了熱門話題,很多人都是因為養牛致富了
    養牛在農村一直都是很不錯的項目,主要就是農村的資源利用適合養牛,而且還有很好的收入。最近幾年農村養牛成為了熱門話題,很多人都是因為養牛致富的,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進入到了養牛的行列。養牛模式也從粗狂式放牧進入到現在的圈舍精細化養殖,這樣不但保證了牛的生長還能有效的提高所產出的效益。
  • 投資20.5億!桐昆集團恆翔新材料項目在海鹽開工
    4月15日,桐昆集團浙江恆翔新材料項目開工儀式海鹽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海鹽縣委書記陳玲芳、桐昆集團董事長陳士良等領導共同為項目奠基。桐昆集團總裁許金祥在致辭時說,桐昆自2002年進軍精細化工產業以來,不斷深耕細作,潛心鑽研,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鬥終於突破行業技術瓶頸,成功解決國內化纖紡織油劑產業的「卡脖子」難題,成為全國首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化纖紡織油劑核心技術的企業,恆翔項目正是桐昆做大做強精細化工產業邁出的重大一步
  • 雲養牛騙了上億以後,騙子們又開始養貓了……
    海口一市民許某向當地公安局報案,稱其參與「雲養牛」投資 App,大額投資以後發現無法登陸,直到發現全國已知有 60 多人出現了同樣情況,許某這才幡然醒悟,原來他們都是這款 App 的受害者,已知被騙「投資額」已超百萬人民幣。
  • 辦一個養牛場需要多少資金?初期養牛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養牛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即便現在牛犢價格略有下跌,400斤左右的良種公犢仍要1.2萬元以上,下面答主便詳細介紹一下建設一個養牛場需要的資金,以及養牛初期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是養牛過程中的一項大投資,現在400斤的良種公犢平均仍要1.25萬元以上,算上中介費、運輸費等一些開支,引種到家差不多要1.3萬元,單買20頭牛犢便要26萬元。不要感覺牛犢貴,現在全國優質牛犢價格都差不了太多,即便好一些的土雜交牛400斤以上的牛犢也要8000元以上。3、飼料成本。
  • 販牛比養牛賺錢,養牛業亂象叢生
    說德系西門塔爾牛就是純種這並不可笑,因為西門塔爾牛從瑞士走出去後,在很多地方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品系,雖然可能導入了其他牛品種基因,但是說成純種也不為過,可是為了炒種、為了賣高價,刻意抬高德系西門塔爾牛,貶低其他品系西門塔爾牛,讓養牛戶走進誤區,這種行為真的不太好。說黃白花西門塔爾牛純度不行,那麼請問瑞士為何黃白花西門塔爾牛多?難道原產地的西門塔爾牛純度也不行?
  • 養牛成本10元,牛價最高賣20塊,2020年養牛還能夠維持暴利嗎?
    去年牛價一直往上漲,最高的時候賣到了20塊一斤,而養牛戶的成本可能也就是10塊左右,這利潤可是翻倍的。不過隨著牛犢漲價,牛價有所回落,如今養牛的利潤減少了,但是大家養牛的積極性還是非常高的。不少人還是挺想念去年的行情的,因為讓不少人都賺到錢了。很多人都想在今年擴大規模,那麼今年還能不能維持大好行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