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迪委員:勺嘴鷸不到100對、黃胸鵐極危,這些瀕危物種卻未納入...

2021-01-20 上觀

勺嘴鷸,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2004年評估為瀕危、2008年調整到極危,目前種群數量估計少於100對。主要威脅來自沿海灘涂溼地開發而導致的棲息地破壞。


黃胸鵐,2000年IUCN紅色名錄評估為無危種,因被過度捕殺食用,種群驟減,2017年評估為極危。

……

「有些物種一直處於瀕危狀態、有些原本無危現在也變成瀕危了,它們卻沒能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和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市委專職副主委馬進建議,「過時的名錄影響了對我國瀕危物種的有效保護,應儘快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名錄》。」


作為動物學家,張恩迪對野生物種保護情況十分清楚。據介紹,我國現有的保護物種名錄在過去近20年中幾乎未更新。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於1989年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於1999年頒布,至今分別只進行過一次微調。這兩份名錄都未包括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涉及中國的405個受威脅物種。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一直處於「討論稿」的狀態,至今尚未正式頒布。


「過去20年,由於過度利用和棲息地喪失,有些物種變為瀕危。」張恩迪委員舉例,一些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種群被過度利用,比如野生人參的採挖和交易沒有任何限制,有時還會得到新聞媒體的鼓勵性報導。情況類似的還有鐵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等。「另一些物種因則因當年信息不足,保護級別定位欠準。」比如黃唇魚是中國特有種,在IUCN紅色名錄評價為極危,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僅為II級。「保護定級偏低,導致公眾關注和保護力度都嚴重不足,媒體往往對漁民捕獲黃唇魚賣出天價做正面報導,加劇了該物種遭受濫捕的壓力。」


也有些物種情況恰好相反。「珙桐、獨葉草、藏野驢、梅花鹿等,都是國家I級保護物種,其實野生種群數量很大,且據《中國自然觀察2016》評估,這些物種的保護狀況都在改善。」張恩迪認為,將無危物種列為I級保護,客觀上擠佔了保護資源,不利於真正受威脅物種的保護,應予以降級。


對此,張恩迪建議,新建國家自然資產保護與管理部門,依據IUCN紅色名錄評級和《中國自然觀察2016》的物種保護狀況評分,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作出調整,儘快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


他同時認為,對大熊貓、雪豹、中華白海豚等旗艦種、傘護種和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物種,應調整或保留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物種。而名錄內的無危和低危物種,原則上可不移出名錄,只作降級處理。另外,已滅絕的物種則單獨註明。

相關焦點

  • 過時名錄嚴重影響瀕危物種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呼籲:目錄應儘快更新
    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我國現有的保護物種名錄嚴重滯後,嚴重影響對我國瀕危物種的有效保護。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恩迪、馬進,呼籲新建國家自然資產保護與管理部門,依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紅色名錄評級和《中國自然觀察2016》的物種保護狀況評分,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做出調整,儘快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名錄》。
  • 瀕危野生動物勺嘴鷸,被市政協委員提議為湛江市市鳥!
    是的,目前我市尚未明示市鳥,不過,近日我市召開湛江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有市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建議我市定勺嘴鷸為市鳥。市政協委員周勇:我這次帶來的提案是,建議把勺嘴鷸作為湛江市市鳥,市鳥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城市的形象。市鳥在國際、國內的大中小城市都有。
  • 瀕危勺嘴鷸有希望了,100萬物種待拯救
    當時世界上僅剩下幾百隻勺嘴鷸,環保組織野生鳥類和溼地信託(WWT)得出結論,他們拯救這個物種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自這次營救任務以來,已經過去將近十年了,現在圖片中的鳥是第一批出生在英國救助站的勺嘴鷸。也許你會問,如此辛苦救助兩隻小鳥值得嗎?想到防止物種滅絕,沒有什麼是不值得的!2019年即將結束,這一年我們正在經歷物種滅絕危機。
  • 福建泉州發現極危物種勺嘴鷸
    勺嘴鷸是一種瀕危鳥種,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國際鳥盟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勺嘴鷸的全球種群數量大約在200至450隻,被列為極危物種。這段時間,在福建晉江的圍頭灣有觀鳥愛好者發現了勺嘴鷸的身影。
  • 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
    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時間:2020-03-26 18:17   來源:老夫聊寵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 眾所周知,每年只要到了一定的季節,為了種族的延續和生存,許多鳥類都會進行長途跋涉的遷徙。
  • 廣東湛江發現28隻地球上最瀕危鳥類勺嘴鷸
    中新社湛江2月5日電 (梁盛 陳凱傑 張杰君)記者5日從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據該局最新調查發現,湛江沿海灘涂記錄到28隻勺嘴鷸。據了解,勺嘴鷸是地球上最瀕危和稀少的鳥類之一。2008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最高瀕危等級—極危。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尤其是濱海溼地的旗艦物種,具有重大保護和象徵意義。為了解勺嘴鷸和黑臉琵鷺2020年越冬分布的狀況,1月17日到19日為全球勺嘴鷸和黑臉琵鷺的冬季同步調查時間,中國東南沿海的多個省份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參與此次調查。
  • 儋州出現一隻稀有的勺嘴鷸,是極危物種之一,全球已不足500隻
    在鳥類中,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分為留鳥和候鳥這兩大類,其中候鳥是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這些鳥類是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近日在海南省儋州灣,就發現一隻稀有的勺嘴鷸,在沿海灘涂上用著像「勺子」似的嘴巴在尋找食物,勺嘴鷸也屬於全球極危物種之一。
  • 「極危」物種勺嘴鷸飛抵鹽城啦
    /a/20190409/45cc5e79f1d843069f61df8b491cc3a9.shtml   近日在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條子泥段,工作人員發現了今年首批極危物種
  • 全球不足400隻,勺嘴鷸進入告別倒計時
    ,有的瀕臨滅絕,如勺嘴鷸。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孫潔呼籲,應加強我國勺嘴鷸及棲息地的保護工作。 可愛的「小勺子」 李東明 攝2012年,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科學家列出100種可能因對人類無用而允許其走向滅絕的最瀕危物種。勺嘴鷸在名單上位居榜首。
  • 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再現溪頭鎮
    ——勺嘴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勺嘴鷸的保護等級評估是極度瀕危——在目前的評估體系中,極危的下一個等級就是「野外滅絕」。  在陳杰拍到的7隻勺嘴鷸中,有三隻腳上帶著環志,分別是白標「1H」、綠標「LO」和綠標「8M」。它是研究者給鳥兒佩戴上的特殊標記,以對鳥類個體的追蹤、記錄來研究整個鳥類群體的生存、遷徙狀況等。
  • 勺嘴鷸又來海南做客了,這次觀測到4隻!史上最多!
    它是被IUCN(物種紅色名錄)評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全球的數量只有數百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據儋州灣護林員陳正平介紹,本月15日他先觀測到2隻勺嘴鷸的到來,18日又觀測到了新的2隻。儋州灣的訪客勺嘴鷸。陳正平 攝勺嘴鷸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全球不足500隻和大多數生活在沿海灘涂上的鴴鷸類水鳥相似。
  • 湛江發現橙色旗標勺嘴鷸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記者從廣東林業局獲悉,近日,湛江紅樹林保護區率先捕捉到橙色旗標勺嘴鷸。近日,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環志時拍攝的一張照片引起了全球鳥友的關注。照片的主角是一隻全球數量僅為600餘只的瀕危物種勺嘴鷸,它腳上標有「K6」字樣的橙色旗標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湛江紅樹林保護區率先捕捉到橙色旗標勺嘴鷸。通訊員 蔡志揚 攝 在此之前,全球鳥友觀測到的勺嘴鷸旗標顏色只有三種,其中綠色和白色代表是在該物種的繁殖地(如俄羅期楚科奇等地)環志;黃色則代表其在遷徙中轉地(如中國條子泥等地)環志。
  • 「極危萌物」勺嘴鷸來海南啦!
    12月5日下午,在海南省儋州灣覓食的勺嘴鷸。石中華 攝12月5日下午,勺嘴鷸正灘涂上在自由飛翔。石中華 攝  據悉,勺嘴鷸體長約14至16釐米,嘴基平扁,先端擴大呈鏟形,猶如「勺子」,圓頭腿短,形態憨態可掬,頗受觀鳥人群喜愛,被稱為「極危萌物」。
  • 勺嘴鷸擬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成鳥數量不足500隻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次《名錄》調整擬將勺嘴鷸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兩部門在關於《名錄》的說明中指出,勺嘴鷸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根據瀕危性原則,本次調整考慮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勺嘴鷸。
  • 湛江溼地再次發現34隻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
    3月17日,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34隻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這是近年來第二次在湛江沿海溼地發現到大批瀕危勺嘴鷸。通訊員供圖勺嘴鷸對環境非常敏感,對棲息地環境要求非常高,近年來,在廣東沿海溼地被記錄到的勺嘴鷸數量逐步攀升,這是廣東實施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建設各類溼地公園取得新成效的一個重要體現。監測人員發現,34隻勺嘴鷸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灘涂上聚集覓食。在集群的勺嘴鷸中,帶有環志編碼的有10隻,它們在這待了一整個越冬季節。
  • 【關注】請開始計劃未來一個月到如東看勺嘴鷸吧!
    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在2007年的一次由國際鳥盟進行的統計中,勺嘴鷸的數目可約少於100對,因此IUCN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極危,是2007年內8種被提升到極危程度的鳥類的其中一種。勺嘴鷸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為冬候鳥。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月遷經中國。
  • 停靠於中國的候鳥勺嘴鷸,世界將又少了一種色彩
    想必各位都已經了解到,在17日,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34隻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其實這已經是近年來第二次在湛江沿海溼地發現大批瀕危勺嘴鷸。現今勺嘴鷸已經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勺嘴鷸,為鷸科,勺嘴鷸屬的鳥類,它與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被稱為"閩江口三寶"。
  • 長江江豚、勺嘴鷸等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這些調整你同意嗎?
    長江江豚、勺嘴鷸等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這些調整你同意嗎?如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長江江豚等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黃胸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由於錯誤宣傳其藥用功效,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考慮將其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等。這些調整你同意嗎?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一、電子郵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dzwszgc@163.com;農業農村部ssbkw@cafs.ac.cn。
  • 廣東湛江溼地再次發現34隻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
    3月17日,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34隻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這是近年來第二次在湛江沿海溼地發現大批瀕危勺嘴鷸。 勺嘴鷸對環境非常敏感,對棲息地環境要求非常高。近年來,在廣東沿海溼地被記錄到的勺嘴鷸數量逐步攀升。監測人員發現,34隻勺嘴鷸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灘涂上聚集覓食。在集群的勺嘴鷸中,帶有環志編碼的有10隻,它們在這待了一整個越冬季節。
  • 世界最稀有鳥類之一、極危物種勺嘴鷸現身溫州灣!
    2019-04-17 07:14 | 溫州新聞客戶端眼下正值候鳥春季遷徙季節,多年未見的國際明星候鳥、世界極危物種勺嘴鷸再次現身溫州灣。16日,溫州野鳥會秘書長王小寧和常年關注勺嘴鷸保育的勺嘴鷸國際工作小組專家董文曉,驚喜地告知了記者這一他們共同的發現,兩人是在上周六於溫州灣一處灘涂發現勺嘴鷸的,且僅發現一隻。勺嘴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涉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