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人民醫院多科聯手,成功救治這類罕見病!

2021-01-16 網易

2021-01-06 22:17:21 來源: 新批判主義哲學家

舉報

  文章轉載自:普人民

  專家簡介:黃東平,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負責人。從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長開放和腹腔鏡下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及其放化療的綜合診治及腸內腸外營養的支持治療。

  結直腸罕見多類型腫瘤並存

  多學科聯手打贏癌症「攻堅戰」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佔第3位,死亡率佔第5位,嚴重威脅著公民的生命健康。癌症患者常伴免疫力低、營養狀態不良以及合併其他系統原發疾病等情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是相對高危人群。

  近日,我院多學科協作成功救治一例結直腸罕見多類型腫瘤並存患者,並利用多種微創手術方法聯合治療,在切除惡性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直腸,大大提高了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

  闌尾切除 腹痛依舊

  最近,患者申女士因腹部隱痛伴便血,在我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孫竹峰專家門診就診。二個月前,患者就因腹痛在外院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可術後情況不見好轉,腹部的不適感依然存在。為了明確病因,孫竹峰遂將申女士收住入院。

  腫瘤多發 精準施治

  次日,在電子結腸鏡檢查中,一共發現了四種病理類型的腫瘤:1、距肛65cm近肝曲處存在2型腸癌,病變累及腸腔3/4圈,予以活檢檢查;2、距肛55cm處存在一枚帶蒂息肉約2x1.5cm,考慮肝曲腫瘤根治術不能將其包括在切除範圍內,遂內鏡下摘除進行病理檢查;3、距肛15cm存在廣基側向發育型腫瘤(LST結節混合型),予以活檢檢查。4、距肛65cm肛側散在多發扁平小息肉。

  當日下午,外科內鏡團隊將檢查結果向黃東平主任作了匯報,黃東平立即召集相關醫生進行病例討論,分析四種腫瘤的性質,制定治療對策。黃主任認為,患者腫瘤多發,施行手術勢在必行。除肝曲處的腫瘤需切除右半部的結腸外,應儘可能地保住患者更多的腸道,否則術後患者很可能因為腸道過短,造成長期腹瀉,降低生活質量。建議先採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根據病理結果決定腹腔鏡手術範圍。

  

  基於患者年齡因素,以及直腸腫瘤面積較大,達4x7cm,為保證手術的質量與安全,最大限度地提高切緣陰性率,外科內鏡團隊聯繫資產管理科向院外應急調用海博刀系統外科設備,同時聯繫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提供技術支持,並向患者家屬做好解釋工作。

  多科協作 取得成功

  之後,資產管理科、病理科、醫療業務科、院辦共同行動,解決了設備的應急調用,病理科所出具的三種類型腫瘤的病理報告,與醫生的判斷一致。手術當日下午,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外科內鏡團隊,在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陳魏峰教授的指導下,僅用半小時,就完整切除了直腸腫瘤,術後病理結果提示手術很成功。陳魏峰教授表示,一位患者身上同時存在四種類型的瘤體,這在大型的內鏡中心也是比較罕見的。

  

  ESD手術切除的直腸LST標本

  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現已順利出院,等待後續進一步化療、腸內外營養支持與腸功能康復等綜合治療。

  側向發育型腫瘤(LST)是一種匍匐生長的消化道廣基腫瘤,在腸道內較為多見。因其匍匐生長的特性,它早期向黏膜下深處浸潤生長發生的可能性較低,是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適應症,特別是目前利用隧道內鏡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其手術完整切除率和切緣陰性率。

  不過,隨著腫瘤的增大,惡變和浸潤的機率會顯著上升。一般在內鏡檢查中發現LST後的2-3年,如不進行微創手術幹預,腫瘤往往會蔓延、惡變、浸潤至消化道黏膜下深層,從而失去進行ESD微創手術的最佳時機,只能選擇創傷相對較大的其它手術。

  針對這一結直腸罕見多類型腫瘤並存的罕見病例,在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的平臺上,我院充分發揮多學科診療模式,運用胃腸鏡、腹腔鏡等微創技術和圍手術期腸內外營養支持以及手術後腸功能康復等先進手段,形成了術前、術中和術後完整的診療鏈,並最終打贏這場根治腫瘤、保衛直腸的「攻堅戰」。

  

  患者贈與科室的錦旗

  專家介紹

  

  黃東平 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負責人。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擅長:

  從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長開放和腹腔鏡下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及其放化療的綜合診治及腸內腸外營養的支持治療。2001年3月,創建了上海市同級同類醫院第一家規範化臨床營養中心,擁有獨立的腸外和腸內營養液配置室,在全院常規開展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尤其在圍手術期和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上具有豐富的科研和臨床經驗。2018年學科綜合競爭力居上海市同級同類醫院第一名。2018年10月,率先在國內創建了腸功能康復專科,治療腸功能障礙症候群病人300餘例,總有效率達到85%。

  學術職務:

  中華醫學會腸內外營養分會腫瘤營養學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營養康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膽道疾病會診中心專家組專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多方聯動創新載體 普陀區人民醫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圖說:普陀區人民醫院成為上海市紅十字培訓基地揭牌儀式 來源/醫院提供27歲的小李體型肥胖,因安保工作性質,作息不規律,經常要晚上熬夜。一天,小李持續胸痛、出冷汗,便立即前往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就診,醫院胸痛中心馬上開放綠色通道,通過系列檢查,迅速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 喜報: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又獲獎啦!
    喜報: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又獲獎啦! 喜報近日,上海市醫院協會醫院建築後勤管理專業委員會
  • 普陀區人民醫院開展2020年度幹部管理培訓班
    普陀區人民醫院開展2020年度幹部管理培訓班 2020-09-11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創建於1933年,是一家建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傳承「揚高尚醫風,學精湛醫技,循科學之道,攀醫學高峰」的院訓,引領和凝聚職工圍繞醫院發展願景,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立足崗位、爭創一流。
  • 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 ——普陀區人民醫院教師節系列活動
    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 ——普陀區人民醫院教師節系列活動 2020-09-09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然執著守初心 銘記「四史」敬祖國——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
    「醫」然執著守初心 銘記「四史」敬祖國——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職工素質拓展活動順利舉行 2020-10-26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人民醫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轉運澳門危重先心...
    小冀是今年8月、9月以來,廣東省人民醫院成功救治的第 這是第三次接到澳門醫院的電話,省醫新生兒科轉運團隊熟練地帶著新生兒轉運系統(配備呼吸機、監護儀、吸痰機、保暖箱、輸液泵以及各種搶救藥物)出發到拱北口岸等待,接到患兒後迅速趕回醫院。烈日炎炎,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整個流程醫護人員穿戴防護服,時刻照看寶寶並作出處理,寶寶在呼吸機支持及嚴密監測下安穩地轉回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 【四史學習】汲取精神力量,展現更大作為——普陀區人民醫院參觀...
    【四史學習】汲取精神力量,展現更大作為——普陀區人民醫院參觀「我們眾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 2020-08-2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村——普陀區人民醫院赴青浦區金澤鎮東西村開展黨建聯建活動
    【四史踐行】凝心聚力踐使命•攜手共創健康村——普陀區人民醫院赴青浦區金澤鎮東西村開展黨建聯建活動 2020-11-06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醫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轉運澳門危重「先心」新生兒
    廣東醫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轉運澳門危重「先心」新生兒 2020-09-24 19:30: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 河源市人民醫院確診一例罕見病「馬爾尼菲青黴菌感染肺炎」患者
    近日,河源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二區確診了一例罕見病——馬爾尼菲青黴菌感染肺炎患者。經治療,患者的病情好轉並出院。 患者陳某某,男性,51歲,有「AIDS」病史,因「納差1月餘」於2月24日入住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二區。
  • 江西已發現百餘種罕見病
    昨日為第六個國際罕見病日,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西省兒童醫院等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江西已發現罕見病百餘種。 記者採訪了解到,罕見病患者面臨確診難、看病貴、保障缺失等困境,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罕見病已經逐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各大醫院、江西醫學科學研究院、省慈善總會等紛紛採取有效措施應對罕見病。
  • 雙橋經開區人民醫院:CRRT治療高齡蜂蟄傷患者,填補危急重患者救治...
    11月2日,上遊新聞從大足區衛健委了解到,雙橋經開區人民醫院近日接收當地一位蜂蟄傷伴多器官損害的病人,該院精心組織醫務人員會診,通過EICU(急診監護室)成功為患者進行CRRT(床旁血濾)治療,使病人轉危為安。
  • 罕見病防治打出「組合拳」 患者「一粒藥」的期待何解?
    其實罕見病並不罕見,全部罕見病種共有7000多種,我國所有罕見病患者加在一起人數已達2000多萬……今年30歲的潘龍飛是一名卡爾曼氏症候群患者。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由於性腺功能減退,導致第二性徵發育不良或缺失,此外還伴有嗅覺的減退喪失。「我是23歲才確診的。」潘龍飛說,從小他就比其他人瘦小,體弱多病,從6歲起父母就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藥,直到23歲時才得以確診。
  • 醫療援藏|上海援藏助力亞東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建設從無到有、從有...
    西藏亞東縣由於地理環境和生活飲食等因素,消化道疾病發病率較高,當地群眾就醫需求強烈,為提升人民群眾就醫滿意度,上海援藏亞東小組和上海普陀區「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多舉措、全方位加強亞東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建設,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硬體」和「軟體」同推進,助力亞東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診療水平邁上新臺階。
  • 天津市人民醫院、口腔醫院醫聯體攜手密切配合 病情複雜患者順利...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口腔醫院醫聯體緊密配合,兩院的口腔外科、心臟內科、營養科、影像學等多學科專家聯手,救治一位口腔癌術後突發心臟疾病患者轉危為安,順利康復出院。
  •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晉級三級綜合醫院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王文璐)1月7日上午,「三級綜合醫院」授牌儀式在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汝州市政府副市長張平懷,汝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張武欽、黨組書記劉青強等領導出席授牌儀式,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胡現增攜黨委班子及相關科室負責人接受授牌。
  • 鶴壁這家縣級醫院成功升為三級醫院!
    鶴壁這家縣級醫院成功升為三級醫院!1月15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李紅星說,根據《河南省三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0-2025年)》,河南專門預留出70個名額用於縣(市)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及婦幼保健院升級為三級醫院,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經有13家縣級醫院升格位三級醫院。
  • 刷「卡」驗「碼」、人工助醫、便捷預約...普陀區中心醫院助老看病...
    「掃碼支付、線上預約,我們這把年紀是學不會了。不過來中心醫院看病,我們也感覺很方便。」今年80歲的周阿姨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個月都要到一條馬路之隔的普陀區中心醫院裡配藥。隨著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普陀區中心醫院的就診流程邁上了智能化快車道。
  • 我國有百多萬罕見病患者 藥物稀缺價格高昂(圖)
    按照這個比例推算,我國估計有100萬~150萬罕見病患者。  專家告訴記者,罕見病約80%是由遺傳缺陷引起的,這類罕見病約50%在出生時或者兒童期即可發病,絕大多數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目前可治癒的罕見病不超過1%。「我們不能因為罕見就對它們坐視不理。」鍾南山院士說,「罕見病患者是一個不容忽視、亟待支持的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