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巢被人摘走,無家可歸的野蜂蜇死村民,誰之過

2021-01-08 洞察眾生相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按照慣例,這一天的高齡老人,應該享受宴會,等著孩子們的獻禮。然而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鎮冒鼓村69歲的老人王方書老先生沒能跨過這個重陽節。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晚上,不幸中了野蜂的毒,搶救無效死亡!野蜂顧名思義是沒有人養的,自己在野外生長的馬蜂。那王老先生被野蜂蟄死,到底誰應該負這個責任呢?他又是怎樣被野蜂蟄到的呢?且聽小編慢慢講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0月6號下午王先生出門去幹活,剛出門沒多久,就在山頭那裡遭到了成群的野蜂的攻擊,從山頭滾到了山腳,村民們看到了,趕忙過來趕走野蜂,並將被野蜂蟄傷的王老先生送到了當地衛生院。村民介紹在當天上午,王老先生準備出門的時候受到了村民楊先生的提醒,楊先生出門幹活的時候發現山頭的野蜂,有攻擊人的趨勢,在他繞道回來的路上,剛好碰到了準備出門幹活的王老先生,他提醒王老先生,山頭有野蜂,讓他暫時不要出門。王老先生聽到了這樣的信息,也嚇得趕快回了家去。但下午出門幹活的王先生依然沒有逃過野蜂的攻擊,並且不幸命喪於此。

其實被野蜂蜇傷在當地已經並不罕見,可以說有很多村民都遭到了野蜂的毒害。為什麼野蜂經常攻擊人卻沒有被滅絕呢?野蜂是突然攻擊人還是一直都存在危險呢?按照常理,如果人不對野蜂有類似攻擊的行為出現,野蜂也不會突然攻擊人啊。那為什麼這裡的野蜂一直傷害人呢?原來在事發前一天,隔壁村的幾個人過來摘走了野蜂巢,導致野蜂無家可歸,野蜂才會這樣的!

原本在王先生家對面的山頭那有兩個很大的野蜂巢,裡面住了很多野蜂。在不久前,被隔壁村的人摘走了一個,第一個蜂巢被摘走後,這個村的村民就受到了野蜂的威脅,有好幾個村民在經過野蜂盤旋的樹林邊時,就被野蜂蜇傷,所幸逃脫的及時,沒有大礙。當時村裡的人想著學生也快開學了,孩子們要從這裡去上學,很危險,正在發愁的時候,又出了這檔子事,這一下子給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在王老先生出事的前一天,隔壁村的那幾個人又過來把剩下的這一個野蜂巢給摘走了,這時,更多的野蜂無家可歸,對經過的村民產生了敵意!馬蜂一般不攻擊人,但它們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敵人。由於當時摘走蜂巢的人使用了滅害靈,馬蜂在當時無法反抗,到後來經過原來蜂巢地方的村民幾乎受到了野蜂的攻擊,由於當地很多村民經濟條件有限,很多人在被野蜂蟄了以後都沒有太在意,僅僅是簡單的自己處理,用牙膏或者治蚊蟲的清涼油、風油精等擦一下傷口,並無大礙就不管它了。直到這次出了人命,才讓村民們感到了真正的害怕!

王老先生原本身體非常強壯,雖然是快70歲的人了,但是幾乎沒生過病,幹農活上山撿柴等各種體力活不在話下。王老先生也是命苦,一輩子沒有結婚,更沒有一兒半女,本來是跟著侄子一起生活,體力好,能幹活,侄子一家非常待見,關係處的也不錯。這突然遇見這麼個事,一下子失了性命,王老先生侄子一家也非常難過,說一定要給老爺子討回公道!

這野蜂又沒有主人,它傷人也不是頭一次,真要追究責任,應該找誰呢?王老先生的侄女去諮詢了當地的律師,相關律師表示,責任應該追究到摘蜂巢的人!這可真是捅了馬蜂窩了!由於摘蜂巢的行為人只摘走了蜂巢,並沒有驅趕走野蜂,致使野蜂可能會攻擊附近的人或著動物,行為人應該承擔相關責任!

歷年來,在蜂蛹成熟的季節,會有很多人遭受到野蜂的毒害,很多時候由於自我防護意識薄弱,或者這種由於個別人貪圖蜂巢帶來的好處忽略掉大家的利益,希望大家多加防範,儘量避免意外的發生!

相關焦點

  • 四川69歲老人被野蜂蜇死: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原本,69歲的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冒鼓村老人王方書應該在家過重陽,但是,重陽節前一天的6日,他因不幸被野蜂蜇傷去世。據家屬和村民們介紹,5日晚,來自鄰村的4位村民,摘走了王方書家對門山頭上的野蜂巢,導致成群結隊的野蜂「無家可歸」,在方圓200米左右的範圍亂飛。
  • 野蜂蜇死宜賓69歲老人:前一晚死者對門山頭上的蜂巢被摘走
    原本,69歲的四川宜賓筠連縣巡司鎮冒鼓村老人王方書應該在家過重陽,但是,重陽節前一天的6日,他因不幸被野蜂蜇傷去世。據家屬和村民們介紹,5日晚,來自鄰村的4位村民,摘走了王方書家對門山頭上的野蜂巢,導致成群結隊的野蜂「無家可歸」,在方圓200米左右的範圍亂飛。1.野蜂築巢處;2.王方書倒地處;3.王方書家。
  • 雲南4男子赴四川摘蜂巢賣錢驚擾馬蜂致一村民被蜇身亡,被刑拘
    民警進一步走訪發現,事發當日,4名自稱來自雲南的男子曾在當地一小賣部買水,閒談中說到此行的目的是摘取馬蜂蜂巢賣錢。「馬蜂之所以對廖某發起攻擊,很可能是受到了驚擾的原因。」民警的猜測很快便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在廖某被馬蜂蜇傷處附近約60米的一地坎邊,地上散落著大量樹枝樹葉,據村民指認,該樹上曾有一個馬蜂窩,事發後卻不知去向,疑似被人摘走。
  • 徒手搗毀蜂巢 要把萬隻野蜂帶回家(圖)
    本報訊 (記者 汪權 通訊員 劉意婷 曹廣之攝影汪權)蜂巢內外有上萬隻蜜蜂嗡嗡飛舞,他卻赤手空拳將蜂巢從洞穴內逐一取出。奇怪的是,蜜蜂沒報復。  他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只是想把這群野蜂帶回家馴化。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後黃某波、黃某華、韓某某提走裝蜂巢的口袋,離開後與在途中等待的朱某某一起到韓守強家,將蜂巢裡的蜂蛹取出後加工食用。2019年10月6日下午4時許,武德鄉冒鼓村三組村民王方書去砍柴途中需經過被告黃某波摘取蜂巢附近的道路。在王方書經過距離原蜂巢20米左右的上坡路段時,被馬蜂群蜇成重傷。
  • 親吻"殺人蜂"的男人:三下蜇死一頭牛的毒蟲讓他年入百萬
    但這種蜂屬於野蜂,攻擊性特別強,很難獲取。騰衝當地農民劉定茂看中了「殺人蜂」的市場前景,2011年的時候關閉了開辦多年的摩託車銷售鋪子,轉行開始馴化「殺人蜂」。通過4年的觀察,研究它們的習性,如今的劉定茂不但敢與它們親密接觸,還開始批量馴養它們。劉定茂還在多個省份招收徒弟數百人,同時,把馴化養殖的一窩窩「殺人蜂」交給當地村民看管養殖,帶領著鄉親們養蜂致富。
  • 祁門一女村民被野毒蜂蟄死 消防提醒:發現毒蜂巢窩請撥打119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日,有讀者反映,祁門縣箬坑鄉低嶺組一位女村民(5l歲)也被野毒蜂蜇傷,後不幸死亡。據稱,9月22日下午,祁門縣箬坑村低嶺組一女村民在菜地澆水時,颳大風,菜地旁邊的一棵大樹上有馬蜂窩。
  • 女子在龍南被野蜂蜇休克,10年前其父因此喪命
    野蜂蜇人可能會要人命!很多人可能有疑問被蜂蜇一口真的這麼危險???前幾日,龍南山區的幾隻野蜂就差點了要一個中年女子的命更令人唏噓的是就在十多年前女子的父親就因為被野蜂蜇了喪了命「醫生,醫生快來!有人暈倒了!」 12月13日上午10時許,龍遊醫共體羅家分院門外傳來一陣呼叫!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分院醫師範建明跑了出去。
  • 泰山出現一頭頂鳳冠的猛禽,吃野蜂堪比平頭哥,除了蜂蛹還吃蜂巢
    在往返途中,它們會在泰山稍作停留,據說是因為山上有許多野蜂巢……01頭頂一尊「鳳冠」,頭頸部較細長,鼻孔看起來就像一道縫隙鳳頭蜂鷹又稱東方蜂鷹,別名叫做雕頭鷹、八角鷹、蜜鷹,為中型猛禽。鳳頭蜂鷹這名字是有來歷的,鳳頭是指它們頭上生有冠羽,而名中的「蜂」則是指它們的酷愛野蜂,看來真是鷹如其名。
  • 牛角蜂「堵路」見人就蜇 民警穿上防蜂服搗毀蜂巢
    10-08 17:56:1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我們村委會門前飛來一群牛角蜂,見人就蜇,你們快來看看。」6日上午10點過,忠縣公安局磨子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邏時,接到了磨子鄉竹山村村民周先生的的求助電話。
  • 深圳一男子銀湖公園遭毒蜂蜇亡
    晶報訊(記者 彭晶 通訊員 深衛信)記者昨日從市衛計委獲悉,6月23日,深圳120連接兩起蜂蜇報警,兩名男子被野峰蜇傷。其中一例發生在銀湖,傷者被蜇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傷者在葵湧被蜇傷,經救治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專家特別提醒市民,在野外如遇到野蜂攻擊,不要扑打反擊,如被蜂蜇傷要及時就醫。
  • 「三下蜇倒一頭牛」 雲南男子養殺人蜂年入百萬
    他還在多個省份招收徒弟數百人,把養殖的一窩窩「殺人蜂」交給當地村民看管,帶領鄉親們養蜂致富。劉定茂也因此成了鄉親們口中「刀尖舔血,險中求財」的奇人。劉定茂說,那些不帶刺的雄蜂進食的時候,他是可以撫摸它們,甚至可以親吻它們;但如果是蜂王和工作蜂,那可惹不起,他就得把自己裹得像太空人一樣防止被攻擊。虎頭蜂的個頭是蜜蜂的十幾倍,它們不採蜜,卻愛吃昆蟲和肉,就連有毒的眼鏡蛇它們也吃。劉定茂說,有一次,一條眼鏡蛇想闖進虎頭蜂的巢穴,卻被蜇了出來,上百隻虎頭蜂群起攻之,眼鏡蛇毫無招架之力,不一會兒就癱軟不動,活活被蜇死。
  • 蜜蜂養殖:怎麼誘捕野蜂?收服野蜂的三種方法
    誘捕野生蜜蜂是很多人進入養蜂行業的第一步,蜜蜂原本就是一種野生動物,在蜜源充足的山林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野生蜜蜂的身影,不管是新手還是老司機,誘捕野蜂都可以快速擴大自己的蜂群規模,那麼怎麼做才能將野生蜜蜂誘捕呢?
  • 碩大蜂巢盤踞南寧一住戶窗戶頂,已有業主不幸「中招」
    近日,毒蜂襲擊人傷亡事件相繼發生,玉林興業縣有8名村民被蜂蜇致3人死亡5人受傷。業內人士表示,人被蜂蜇致死多數原因是遭到群蜂的襲擊,若發現馬蜂蹤跡,建議市民迂迴躲避,並求助專業人員,防止意外發生。小區樓頂:碩大馬蜂窩盤踞「有點難搞。」11月26日,在南寧市青秀區大觀天下小區,養蜂專家楊龍軍抬頭仰望32樓樓頂處的一蜂巢,感覺遇到了難題。
  • 老人上山砍樹 被土蜂蜇傷致死
    湘潭在線12月7日訊(湘潭晚報見習記者 傅曉茹)12月6日,湘潭縣青橋鎮龍午村的趙先生向我們反映,他們村裡有位老人在砍樹時被野蜂蜇傷,最終不治身亡。  死者姓葛,今年61歲,在村裡以做紙錢為生。  當天,葛大爺像往常一樣,去屋旁的小山坡砍樹,採集造紙原料。一不小心,他碰到了地上的土蜂窩。
  • 學會這幾招,找野蜂誘蜂都不難!
    野生蜜蜂別稱土蜂、山蜂等,其實就是野生的中華蜜蜂,多居於山區和半山區的樹洞、石縫裡,過著群居生活,在農村地區經常會看到家養的土蜂,這是當地農民把野蜂收服帶回家養的結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引誘蜜蜂最快的方法吧!
  • 【案件播報】蜂巢被摘蜂群蟄死路人,摘蜂巢者需擔責
    【案件播報】蜂巢被摘蜂群蟄死路人,摘蜂巢者需擔責 2020-12-1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子在公園遊玩被野蜂蟄傷致死,公園與急救中心均被訴
    死者趙先生的家屬訴稱,事發時,趙先生和愛人正在該公園遊玩,趙先生被野蜂蜇到後幾分鐘就無法行走,他和家屬當即撥打了急救電話,但急救車一直未到,送醫前趙先生即失去心跳。後經公安部門司法鑑定結果顯示,趙先生是因野蜂蜇傷引起過敏反應致死。